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09年大豆临时存储解析

2009年大豆临时存储解析

来源:暴趣科技网
30 粮食与油脂 2010年第1期 2009年大豆临时存储解析 陈艳君 (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 河南郑州中图分类号:TS222.+l 文献标识码:B 450046) 文章编号:l008—9578(2010)01—0030—02 2008/2009年度大豆丰产情况下,大豆进口量继续大 近两年,尤其是2009年以来,国内油脂油料市场政 策频出,国家手段也趋于完善和多元化,国内油脂油 料市场市已初现端倪。笔者先后撰写OI-围因素成 为决定国内外油脂油料市场走向主因》、《浅析近期 幅增加,市场甚至一度出现进口的大豆、大豆油、大豆 粕从关内倒流至关外反常现象,使进口大豆进一步扩 占国产大豆市场份额。 对国内油脂油料市场影响》、《中国大豆将成为影响 国际豆价重要因素》等文,从不同角度解析出台利弊 及对市场和种植者、制油企业影响,并通过解读国家制定 以预测国家后期可能将出台及内容。 11月26日,倍受市场注目大豆临时收储出 台,通过2009年与2008年新老对比,可看一下 新有哪些改变,国家初衷、目标是否能 实现,及是否可更加完善。 1为保护农民利益,2O08年国家首次实施大豆临储 2008年7月份后,随国际市场油脂油料价格大跌, 国内主要油料价格跟盘大幅下跌,油菜籽价格从高 点时5,800 ̄6,100元/吨跌至3,600元/吨以下无 人问津;大豆从高点时5,400 ̄5,600元/吨下跌至 3,300元/吨以下无人敢收;因同期进口大豆到港成 本在3,300元/吨以下,最低时仅3,000元/吨左右。 为保护农民利益、使农民丰产也能丰益、促进农民种 油积极性、维护我国植物油市场安全,2008年国家首 次将大豆、油菜籽纳入临时收储范围,进行托价收购。 2008年国家大豆临时收储价格为3,700元/吨,远 高于当时市场价,也远高于当时3,100 ̄3,300元/吨进 口大豆到港成本。介入,虽一举拉高东北产区国产 大豆价格,但同时也扭曲价格常态。由于进口大豆出油 率较国产大豆一般高出2个百分点左右,常态下,进口 大豆市场价将高于国产油用大豆100 ̄200元/吨;而 国家将东北地区国产大豆价格拉到远高于进口大豆成 本价格,使国产大豆在市场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不 仅往年在l1月至次年4月选用国产大豆制油的环渤 海地区加工企业在这一时期改用进口大豆,就是常年 以国产大豆为原料东北主产区大豆制油企业也因成 本太高,无法正常开工。往年在东北大豆收购市场唱 主角大豆制油企业,在2008年收购期大多退出收购舞 台,出现由承担国家收储任务中储粮公司一家独大现 象。据了解,2008年中储粮公司在东北地区收储大豆 670 ̄675万吨,占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大豆总产量77% (产量以官方数字为准),占全国大豆总产量43%。正 是远高于市场价的大豆临时收储价,使国产大豆近一 半进入国储,并未进入流通和加工环节,致使我国在 收稿日期:2009-12-15 2008年大豆临时收储,伤害了传统以国产 大豆为原料的大豆制油企业,而国家保护农民利益方 面,也是经不断修正才得以基本实现。2008年大豆临 时收储初期是定时定量收储,国家第一批仅 下达150万吨收储任务,占东北大豆产量17%。收储 点并未敞开收购,农民往往排几天队也未能卖出大豆, 加之在初时收储布点不尽合理,初期东北豆农还 是遇到卖大豆难问题,不得不以低价卖给经纪人,再由 经纪人转卖给收储点。不过国家有关部门及时发现问 题,并通过不断追加大豆临时收储数量,使这一问题得 以解决。2008年分三批总计下达725万吨大豆临时收 储任务,最终完成任务93%左右。虽下达的是定时定 量临时收储,但通过延时、加量,基本是敞开收购。 2008年国家以远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临时收 储,也加大国家实现临储大豆顺价销售难度。从今年 7月23日开始,每周一次临储大豆拍卖,到11月25 日共计进行18次(12月份后停止拍卖),共拍卖841 万吨大豆,成交13.97万吨,成交率仅为1.66%,成交 价格均在拍卖底价附近。临储大豆成交率维持在低 水平主要原因,就是3,750元/吨顺价销售底价仍高 于当时市场价,无竞争优势。“临储”大豆变成“常储” 大豆,大大增加国储大豆库存量。其利处是提高国储 油料储备量,若国际市场再次出现单边上涨时,国家 手中有豆,心中不慌,可增强对国内油脂油料市场调 控能力,同时也增强国内大豆市场对国际市场话语权; 不利处是增加国家财政负担。 2 2009年继续实行临时收储并对有所完善 虽早在今年9月下旬,市场就开始传言今年大豆 临时收储,但到l1月26日才正式出台,较去年 有所延迟。今年国家继续在东北地区实行大豆临时收 储,收购价为1.87元/斤(国标三等大豆),收购 期限为2009年 ̄2010年4月30日。今年大豆收购 价格较去年提高40元/吨,表明国家保护农民利益, 鼓励农民种植油料态度;同时,仅40元/吨涨幅也表 明国家对市场要以稳为主要求。此外,3,740元/吨 收购价与当前东北地区市场价基本吻合,兼 顾市场,防止再次出现价格扭曲。 2010年第1期 粮食与油脂 31 此次大豆临时收储正如笔者在今年9月中旬 在收购市场一家独大,减少国产大豆流入国储数量, 发表《中国将成为影响国际豆价的重要因素》一 避免国储大豆库存量增速过快。 文所预估,参照油菜籽市场收购,对去年大豆收 今年大豆临时收储可以说是去年升级版,弥 购进行修订,对企业进行补贴,在保护种植者利 补去年中一些不足。通过补贴让利于企业,调动 益同时兼顾制油企业利益。今年国家对东北当地部分 企业积极性,在减少收储量情况下,使农民大豆更易卖 规模较大、信誉较好、统计规范、按国家规定临时收购 出,基本能实现在保护农民利益同时,不伤害制油企业 价格积极入市的大豆制油企业,给予一次性费用补贴 利益这一目标。不过也应看到,虽预期流入国储大豆 0.08元/斤,补贴期限为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 量会较去年下降,从而减少这部分财政支出;但对企业 4月30日。因此,出台临时收购价虽与当前市场收购 补贴可能使国家财政支出更多,且对部分企业进行补 价基本持平,但由于收购企业有收购补贴,企业实际 贴,是否会增加市场竞争不公平性,也有待思考。 收购成本要低于当前市场价,加之在当前油、粕价格 国家制定部门经不断总结,根据市场实际变 下,制油企业加工利润较为丰厚。因此,新一方 化,适时调整,表现国家制定部门灵活性、务 面将提高企业收购积极性,拉动国产大豆收购价格小 实性、及与时俱进性。因此,不必将不足之处放大,有 幅向上;另一方面也使收购市场多元化,避免中储粮 理由相信在不足之处暴露前,将会尽量得到有效修正。 2009年我国玉米收购解析 邱烈金 (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 河南郑州450046) 中图分类号:TS21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l008—9578(2010)01—0031一O2 继2008年东北临时存储玉米收购,2009年 关农资价格已回落,从成本角度考虑,今年农民种植 11月底,国家再次决定对今年产东北玉米进行收购, 成本要低于2008年;其次,使用新国标后,玉米收购 作为临时存储玉米。相比去年,今年收购既 范围扩大,同等质量玉米价格有所提高(见下文对新 有相同之处,又显得更加完善。同时,在今年收购过 国标分析)。一减一增,今年农民收益仍会有所增加。 程中,开始使用新的玉米国家标准,由于一些标准变 在出台时间上,今年东北玉米临时收购 动,将更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本文将通过对比近两 出台要比2008年收购晚1个月时间,但从及时 年收购,再结合新国标变动情况,分析我国玉米 性来说,今年收购更有未雨绸缪之意。2008年9 市场可能会出现变化,以便更好把握市场走势。 月份后,东北玉米价格已开始下跌,到l1月份玉米全 1收购稳中有变,更加完善 面上市后,收购开始执行时,跌幅已达200元/吨; 2008年产玉米上市后,由于国内玉米产量连年丰 而今年东北玉米10月份上市以来,价格基本在1,500 收,市场呈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加上金融危机冲击,国 元/吨附近运行,一直处于坚挺态势。本次收购 内玉米价格出现大幅下滑势头。尽管之后国家下达总 实施更多是为防止价格下跌,以达到未雨绸缪效果。 量为4,000万吨收购计划,但由于是分四批下达,且 在受益范围上,今年收购显得更加完善。相 前两批下达500万吨收购量偏小,使收购效果大 比去年只在东北地区进行收购,今年收购受 打折扣,直到第三批2,000万吨收购任务下达后,市 益面更广,南方十六个省份饲料企业可通过一定形式 场价格才止跌回升。相比2008年,今年收购政 进入东北产区采购,并给予一定补贴(70元/吨)。这 策在收购数量上实行敞开收购,类似于最低收购价收 给正遭遇玉米价格猛涨、猪肉价格萎靡双重打压饲料 购,国此,收购价格或将成为市场底价,效果 企业喘气机会:同时南方企业出关采购,也能分担东 将非常明显。 北仓储负担,实为一举两得。 在收购价格上,今年国家制定东北临时存储玉米 通过对比近两年收购,再结合市场实际情 收购价格黑龙江0.74元/斤、吉林0.75元/斤、辽宁 况,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去年收购是主动提价 和内蒙古0.76元/斤,与2008年收购价格一致,这次 行为,今年收购将是被动托底行为。究其原因,首 价格保持地区间价差,与市场预期相符,利于市场稳 先是国家稳步提高粮食价格、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 定。但进一步分析便可知,在这一价位下,农民收益 种粮积极性基本思路并未变化,体现在上就是收 仍会高于2008年。首先,2008年初,化肥、农药等农 购价格表面没变化,实际仍增加农民种植收益。其次, 资价格较高,种植成本提高,而在2009年播种时,相 2008年国家收购3,600万吨临时存储玉米,今年仅销 收稿日期:2009-12-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