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筑构造”课程实训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建筑构造”课程实训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暴趣科技网
新校园

XinXiaoYuan

教育教学

“建筑构造”课程实训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曹艳霞1李东锋2(1.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2.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摘要:高职院校的“建筑构造”课程是建筑技术工程专业

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实践性很强,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实训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构造;实训方案“建筑构造”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学习此课程旨在了解建筑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掌握其构造方法,具有识读和绘制施工图的理论基础。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传统的“填鸭式”“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大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消极的学习态度。适当地引入实训,可以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学习模式,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实训方案的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教、学、做”三合一的方法,适当缩小理论授课学时,(由原来的54个学时减为42个学时),结合理论授课安排必要的随堂实训(12个学时),以及课后安排两周的实训周。具体内容如下:

1.随堂实训

序号12345

实训模块参观建筑墙体大作业屋面大作业参观楼梯楼梯大作业

实训内容

增加感性认识了解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

根据要求绘制墙身详图根据要求绘制屋顶平面图作用及位置了解楼梯的类型、根据条件绘制楼梯详图

学时22224

总之,实训任务由两部分来完成。第一部分进行测绘实训,

目的是掌握施工图的图示方法和图示内容;第二部分为根据建筑构造和施工图的知识,绘制施工图。

二、方案实训过程

以我院1号教学主楼为学生的实训任务。1.组织学生参观教学主楼

在随堂实训时,组织学生参观教学主楼,从外观到每个楼层的布局,再到一个教室的组成、具体布置,全面观看。参观过程中教师介绍这栋建筑物的各部分组成、功能、作用、构造、使用的材料以及国家对住宅设计的一些基本要求(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等。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提问,也可互相讨论,教师做解答,形成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

2.实训环节设计

在为期两周的课后安排实训中,将实训环节设计分为五部分。

环节一:提出实训要求,明确实训目的。

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明确各个小组的任务。虽然每个小组的任务不同,但实训都是通过两个部分完成的,第一部分是测绘实训,目的是掌握施工图的图示方法和图示内容;第二部分为根据建筑构造和施工图的知识,绘制施工图。

环节二:互相讨论分析任务,总结完成任务所面临的问题。在给出任务后,教师应与学生共同讨论分析任务,总结完成任务所面临的问题。比如:在测绘“建筑总平面图”任务中,学生要知道建筑总平面图是怎样形成的,要绘制建筑总平面图需要测量哪些数据,应该如何利用建筑总平面图上的内容去完成一些实际工作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环节三: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针对发现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而是不断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计划。例如:在“绘制建筑平面图”任务中,当学生提出问题“建筑底层平面图是怎样形成的”,教师可结合“建筑制图”课程的相关知识讲解,用现有的底层平面图纸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引导学生,学生就会自行总结底层平面图里应包含的内容。

环节四:学生互相协作、共同探索完成实训人物,展示任务完成的成果。

这一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组合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此环节,教师可根据每一组的实际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不断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互帮互学,共同完成任务。

环节五:成果评价,先进行小组评价,然后小组之间互评,

2.实训周安排(两周共计60学时)

实训时,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任务,要求分组先量测校园内1号教学主楼各部位的尺寸。第一组完成建筑总平面的测绘和全部平面图绘制,第二组完成建筑立面和剖面的测绘及立面图绘和一个剖面图的绘制,第三组完成墙身大样图的测绘和绘制,第四组完成楼梯的测绘和绘制。

序号1

实训模块任务书下达

实训内容

教师布置任务,讲解相关内容学生分组,明确分工,准备相关资料教师讲解测绘方法及注意事项学生测绘、记录数据

学时42222220224

2建筑物测绘

3

建筑施工图的教师讲解绘图要求及注意事项绘制

学生绘图学生自评

4测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

·74·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2014年4月总第312期

教育教学

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的困惑与对策初探

安庆

246005)

(安徽化工学校,安徽

要:近年来,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遇到诸多困惑,教师

改取舍,降低了难度,增加了与专业有关的内容,但缺乏适合各专业特殊需求的内容,加之数学学科本身具有抽象、逻辑严密、难懂的特点,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厌学现象严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学内容方面

数学计划的制订难以实现专业课对数学的需求,教学内容的设置和专业课联系不大,缺少与各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目前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多沿袭传统的单一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忽视了数学为专业服务的功能。

3.教学方式方面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讲的教学方式仍然普遍存在于五年制高职数学课堂,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实施困难,学生难以掌握技能,提高能力。

4.学生方面

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效率低下,学习自信心丧失,学习方式和习惯存在问题,同时还存在学习能力障碍。

5.教师方面

数学课程教学要体现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而部分高职数学教师缺少与专业课教师的交流与沟通,因此不了解数学知识

难教、学生难学,问题突出。如何改变教学现状,实施五年制高职数学的有效教学?本文在对此做探讨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困惑;对策

五年制高职数学课是五年制高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数学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其目标是通过对数学的学习掌握生活和从业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提高“三项技能”(计算技能、工具使用技能、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四种能力”(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基于这样的任务和目标,针对目前高职数学存在的问题做如下探讨。

一、困惑1.教材内容方面

现有的五年制高职数学教材是省编通用教材,虽经几番修

最后教师对成果进行总评,对知识点进行梳理。

每一个任务在完成后,教师要及时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完成的任务做出反馈和评定,帮助学生找出他们在完成任务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不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评价指点。与此同时,要对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使学生获得相对完整、扎实的专业应用知识。通过这一环节,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方案实训的目的

实训以任务为载体,学生必须实实在在参与到任务的完成里面来,从信息的收集、任务的实施到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在每个阶段完成的过程中,必须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学习,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成就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把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既熟悉相关的建筑制图规范,提高绘图能力和识图能力,又加深对建筑构造一般知识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促进

学生可持续全面发展,在课程实训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开放式的认识、思维和工作方式,在自我控制和合作式的学习环境中,完成工作任务。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专业对话伙伴,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反思、完善、提高,逐步提升学生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实施中,通过自主学习,提高了观察思考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职业视野;在与小组协作的过程中,促使学生树立严格的纪律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锻炼了团队合作和人际沟通能力,为工作后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参考文献:

[1]王立群,梁媛,李娜娜.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33).

[2]王伟玲.浅析建筑构造与识图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2(23).

[3]李卉.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教学体会[J].考试周刊,2011(74).[4]朱建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沙洲职业工学学报,2011(1).

作者简介:汪金(1982—),安徽安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

·75·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