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 / 赞 镌 柳永《雨霖铃》课堂实录 ◎许正 师:这是本周百度金曲榜前十名,这些都听过吧。 (展示ppt课件) (生开始朗读,平淡,无感情色彩。) 师:听完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似乎总觉得少了点什 生笑,纷纷议论。 么。我们来聆听著名朗诵家曹灿朗读的《雨霖铃》。 (生 师:我个人偏爱《传奇》,它简直是天籁之音。在 深深陶醉,被曹灿的深情朗读打动) 几百年前的宋元时代,有一首歌是铁定能入选十大金曲。 师:听完之后,有什么感觉? 这首歌就是——《雨霖铃》。它的作者是谁啊?(生大声 生:感叹,议论…… 应,柳永)。对啦,柳永可谓那个时代的super star(生 师:大家觉得自己朗读时少了什么东西呢? 会心笑),有超级多的粉丝。他估计堪比现在的方文山、 生异口同声:感情。 周杰伦,因为当时有句话叫“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 师:有自知之明,那接下来我们当一回才子佳人,再 词”。但是啊,有才的人一般是比较狂傲的。 来朗读这一曲绝唱,记住,要带感情。 师:他另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词作《鹤冲天》:黄金榜 生笑,投入朗读,效果明显。 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 师:好多了,有进步。学习诗歌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 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 是朗诵。通过诵读体会它的语言、意境。 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 师:上节课让大家去预习了,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 我请一位同学来说一下。 低唱! 生:我觉得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他说:我考不上进士有什么关系?只要我有才,一样 师:为什么是这句呢,说说理由。 会被社会承认,我就是一个没穿官服的官,要那些虚名有 生:我觉得很美,把作者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什么用,还不如把它换来吃酒唱歌。这本来是柳永科举失 师:似乎也有道理,请坐。这里显然要知道什么叫 意后发的小牢骚,没想到这首词却让宋仁宗看到了。柳永 词眼?词眼是词中最精炼传神、最能概括词的主旨的一句 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本来已经考中,谁知宋仁宗一看中 话。我觉得“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虽然是千 榜名单中有柳永的名字,就把他给除名了,并且说:“且 古传诵的名句,但并不能很好地概括词的主旨,大家同意 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还在他的试卷上批了四个字: 吗?谁有不同意见? “且去填词。”既然皇帝亲自把他除名了,柳永也就再没 生:我觉得是“多情自古伤离别”。 办法通过科举获得功名了,所以他只好自嘲为“奉旨填词 师:理由? 柳三变”。 生:这一句包含了伤离惜别的感情在里面。概括了这 古人和今人不同,可以有很多成功途径,古人无非 首词的主旨。 就是读书进仕。古人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师:很好,下半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点明了是 (生接下半句)。《论语》有句话被后世奉为处世准则: 冷落凄凉的深秋,又不同于寻常,将悲伤又推进一层。 “学而优则仕”,这样才能进入统治阶层范畴。柳永的内 师:接下来我们就~起来欣赏这首千古情诗。“寒蝉凄 心是痛苦的,但这不影响他在民间有巨大影响,他是第一 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写了哪些景物?谁来说说。 个走向民间的专业词人。柳永词作当中,歌妓生活是一个 生:长亭,骤雨。 重要内容,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都反映了柳永同她们在 师:还有吗? 一起的悲欢离合。 生:寒蝉。 一千年前的汴河岸边,一个落魄的才子文人,一个多 师:嗯,很好。那么这几个自然事物就是诗词鉴赏 情的天涯歌女,一起演绎了一曲关于离别的绝唱。接下来 中的意象了。它们在诗词传统中有了固定了的寓意。比如 我们就一起走进柳永的《雨霖铃》。 长亭,这个意象是表示离别的地点,如李白的《菩萨蛮》 师:首先我们全班齐读一遍《雨霖铃》。 中“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叔同的《送别》中的 2Ol2.O1 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别而已矣”,李煜《乌夜啼》中的“剪不断,理还乱,是 师:首句描写的景物长亭、骤雨、寒蝉有什么特点? 起什么作用? 生:都是很凄凉的景物。 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PPT展示)看完这几个句 子,能不理解“自古”说明了什么问题吗? 生:古代文人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情绪。 师:从整首词看,这些景物描写起什么作用? 生:渲染悲凉的气氛。 师:对,也就是说离愁是古代文人的共同感受和普遍 的情感。 师:那为什么清秋节更让人难以承受离别之苦?同学 师:很好。大家能不能想象一下这个场景,秋雨潇 潇,柳永和心上人依依惜别,这真是一幅唯美的秋雨黄昏 们印象中写秋的诗句有哪些呢? 送别图啊。 生:自古逢秋悲寂寥。 师:看这一句“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这个句子是否有矛盾之处? 生:“留恋”与“催发”。 师:很好,这对矛盾起到什么作用呢? 生:表达离别之情。 师:好,其他同学有没有想说的? 生:表现词人深深的眷恋。 师:对,还有吗?(其他同学补充“秋风秋雨愁煞 人”、“却道天凉好个秋”、“万里悲秋常作客”) 师:大家刚刚说了很多关于秋的诗句。秋天是个分手的 季节(生笑),容易让人触景生.情。接下来看“今宵酒醒何 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个句子中有几个意象呢? 生:三个,杨柳、晓风、残月。 师:对了。词人在这儿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 师:很好。设宴帐中,本欲多“留恋”片刻,怎奈 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兰舟催发”,这样的饯别酒,饮起来怎能不“无绪”? 师:这三个意象都有怎样的象征意义呢?我们先来 欲留不得,欲饮无绪,矛盾之极,这种矛盾的心理恰恰表 看几个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 达了诗人难分难舍的心情。 师:接下来看这一句“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 霏”,“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江上柳如烟,雁飞残 月天”。这是写柳的,柳象征什么呢?(生回答离别) 师:那酒呢?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 师:中国人的感情表达向来含蓄,纵使内心千言万 对,柳和留是谐音的,所以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传统。 语也不会轻易表达。《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此时黛玉 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 更愁”,还有范仲淹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 厉害,听了宝玉这些话,心中提起万句千言,要说时却不 作相思泪”。酒是什么的象征呀?(生齐答愁)酒是愁的 能说得半句……”可以说非常典型。离别在即,词人思绪 象征,那酒醒就是愁醒啊。万千,但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师:鲁迅伯伯说了,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梦醒了 赵本山叔叔说了,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人活着, 钱没了。 师:接下来我们看这一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无路可走。 沉沉楚天阔。”这里面有哪三种景物? 生:烟波、暮霭、楚天。 师:好,再想想这三个景物有什么特点呢?三种景 物与词人的愁绪有什么联系?(提示:“烟波”是千里, “暮霭”沉沉,“楚天”开阔) 而我们的柳永哥哥却说,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 酒醒了,可亲爱的你到底在哪里啊。 生:大笑。 师:下阕是虚写,写的是词人思念苦。以情带景,情 景交融。(板书) 师:有人说柳词之美,美在有景、有物、有人、有 生:词人的愁很多,低沉,很宽广。 师:有点意思了,有没有不同意见呢? 生:词人的愁绵长,浓重,无边无际。 师:非常好,这里显然是借景抒情,借三个景物来 情,惟有情,才使万物富有神韵。这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 写愁的绵长、浓重与无边无际。这个句子还是个过渡旬, “念”是什么意思呢? 几个学生回答说足“想”的意思。 师:对了,“念”是想的意思。也就是说这是虚景, 但却是实写。 落魄才子柳永哀怨缠绵的千古离歌。当然,这只是起到抛 砖引玉的作用,我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畅游于诗词 世界而忘归。 下课! 师:这首词的上阕写的是离别难,用了融情入景,虚 实相生的手法。(板书)接下来我们看下阕。 师:“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自 古”说明了什么呢?愁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母题,写愁 比较有名的诗句有屈原《九歌》中的“悲莫悲兮生别离, 乐莫乐兮新相知”,江淹《别赋》中的“黯然销魂者,惟 (许正福建仙游师范学校351200) 2Ol2.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