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項選擇(本題共10分,每小題1分,錯選、多選、少選均不得分)
1.以下注音完全正確的有( )
A.大宛(Dàyān) B.先零(Xiānlíng) C.番禺(Pānyú) D.萬俟(Móqí) E.月氏(Yuèzhī) 2.下列句子是被動句的有( )
A.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B.多多益善,何爲爲我擒? C.操吳戈兮被犀甲。 D.才高見屈,遭時而然。 E.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于徐公。
3.“天竺”,古書中又寫作“天篤”“身毒”“天督”;“繽紛”,在上古爲雙聲聯綿詞,這分別可以說明( ) A.娘日二母歸泥 B.古無舌上音 C.古無舌頭音 D.古無重唇音 E.古無輕唇音 4.下列句子屬於賓語前置句的有( )
A.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B.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C.君奚爲不見孟軻也? D.豈不穀是爲?先君之好是繼。 E.甚矣,汝之不惠!
5.下列句子屬於判斷句的有( )
A.南冥者,天池也。 B.荀卿,趙人。 C.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D.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E.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6.下列句子中“與”用作連詞的有( )
A.夸父與日逐走。 B.蜩與學鳩笑之。 C.獨守丞與戰譙門中。 D.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E.君安與項伯有故? 7.下列句子中,“之”字不是代詞的有( )
A.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 B.之二蟲又何知? C.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D.孰可以代之? E.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8.下列句子中,“以”字用作連詞的有( )
A.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太子申以歸。 B.韓說以太初三年爲游擊將軍。 C.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D.以羽爲巢,而編之以髮。 E.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
9.下列句子中,“而”字用在聯合結構中的有( )
A.因釋其耒而守株。 B.水淺而舟大也。 C.故令尹誅而楚奸不上聞。 D.未至,道渴而死。 E.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 10.下列句子中,“然”字用作指示代詞的有( )
A.雖有槁暴,不復挺者,鞣使之然也。 B.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C.填然鼓之,棄甲曳兵而走。 D.河東凶亦然。
E.滕君,則誠賢君也;雖然,未聞道也。
二、翻譯句中加下劃線的部分。(本題共20分,每小題1分)
11.出三日而五災至,無乃不可乎? 12.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13.吾方以此爲鑒。然則吾何以傳女曹哉? 14.臣死而秦治,賢於生也。
15.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16.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17.若爲庸耕,何富貴也? 18.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 19.吾仍見上,上甚聰明。
20.初守睢陽時,士卒僅萬人,城中居人戶亦且數萬。 21.誰謂河廣?曾不容刀!
22.臣願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 23.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24.夫差,而忘越王之殺而父乎?
25.語曰“唇亡則齒寒”,其斯之謂與?
26.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27.晉侯謂慶鄭曰:“冠深矣,若之何?” 28.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劉豫我也。 29.其後,秦稍蠶食魏。 30.不如吾聞而藥之。
三、簡答題(本題共3小題,21分)
31.以“好,呼報切”爲例,說明什麽叫做反切。(5分)
1
32.分析下列句中的特殊語序,並據此歸納古漢語中賓語前置句的幾種形式。(8分)
① 將子無怒,秋以爲期。
② 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③ 吾以子爲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 ④ 將虢是滅,何愛于虞?
⑤ 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矣! ⑥ 古之人不余欺也。 ⑦ 吾誰欺,欺天乎? ⑧ 聖王有百,吾孰法焉?
33.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詞,並指出其活用的條件(若有兩個以上的條件,請一併指出)(8分)。
① 從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單衣。 ② 寡人欲相甘茂,可乎? ③ 陛下不善將兵。 ④ 再火,令藥熔。
⑤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
⑥ 請勾踐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於士,越國之寶器畢從。 ⑦ 從左右,皆肘之。
四、標點翻譯題。(本題共2小題,35分,)
34.楊 子 之 鄰 人 亡 羊 既 率 其 黨 又 請 楊 子 之 豎 追 之 楊 子 曰 嘻 亡 一 羊 何 追 者 之 衆 鄰 人 曰 多 歧 路 既 反 問 獲 羊 乎 曰 亡 之 矣 曰 奚 亡 之 曰 歧 路 之 中 又 有 歧 焉 吾 不 知 所 之 所 以 反 也 楊 子 戚 然 變 容 不 言 者 移 時 不 笑 者 竟 日 門 人 怪 之 請 曰 羊 賤 畜 又 非 夫 子之 有 而 損 言 笑 者 何 哉 楊 子 不 答 門 人 不 獲 所 命(列子·說符)
35.靖 郭 君 將 城 薛 客 多 以 諫 靖 郭 君 謂 謁 者 無 爲 客 通 齊 人 有 請 者 曰 臣 請 三 言 而 已 矣 益 一 言 臣 請 烹 靖 郭 君 因 見 之 客 趨 而 進 曰 海 大 魚 因 反 走 君 曰 客 有 於 此 客 曰 鄙 臣 不 敢 以 死 爲 戲 君 曰 亡 更 言 之 對 曰 君 不 聞 大 魚 乎 網 不 能 止 鈎 不 能 牽 蕩 而 失 水 則 螻 蟻 得 意 焉 今 夫 齊 亦 君 之 水 也 君 長 有 齊 陰 奚 以 薛 爲 失 齊 雖 隆 薛 之 城 到 於 天 猶 之 無 益 也 君 曰 善 乃 輟 城 薛(戰國策·齊策)
五、閱讀下面這首古詩,並完成後面的問題(本題共3小題,11分)
贈孟浩然 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顔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36.標出這首詩的平仄(其中,“白”“月”“揖”爲古入聲字)。平聲用“一”號標出,仄聲用“丨”號標出,用“○”標出與平仄格式不合的字(8分)。 37.指出這首詩所屬的格式(1分)。 38.如有拗救,請指出來(2分)。
《古代汉语》练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它各句不同的是( )
A.爱共叔段,欲立之。 B.赦之以劝事君者。
C.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D.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以下韵书中,作为近体诗押韵依据的是( )
A.《切韵》 B.《广韵》 C.《平水韵》 D.《中原音韵》 3.下列句子中,不属于主谓倒装的是( )
A.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B.敢问何谓也? C.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D.美哉室! 4.下列句子中,“是”字不表判断的是( )
A.此是何神也? B.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C.韩是魏之县也。 D.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5.连词“而”表示假设关系的句子是( )
A.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B.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 C.因释其耒而守株。 D.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6.语气词“者”在句中主要表示( )
A.肯定 B.否定 C.确认 D.提顿 7.下列句子中,“与”为连词的是( )
2
A.吾与女璧。 B.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C.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D.汉王与义帝发丧。
8.下列句子不满足“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这一规则的是( )
A.吾谁欺,欺天乎? B.且焉置土石? C.子张曰:“子夏云何?” D.吾谁与为亲? 9.下列句子中,“为”引进行为主动者的是( )
A.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B.战而不克,为天下笑。
C.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犀首以梁为齐战于承匡而不胜。 10.下列“斯”字与其它各项意义用法不同的是( )
A.逝者如期夫,不舍昼夜。 B.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C.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 D.有美玉于斯。
二、翻译句中加下划线的部分。(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1.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13.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14.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15.古之人不余欺也。
16.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17.不如吾闻而药之。
18.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9.圣王有百,吾孰法焉? 20.其后,秦稍蚕食魏。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30分)
21.举例说明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5分) 22.简述我国语音发展史的分期及其代表音系。(5分) 23.根据“所闻”与“闻者”,谈谈“所字结构”与“者字结构”的异同。(4分) 24.举例说明古代汉语中有主要有哪几种被动表示法。(8分) 25.举例说明古代汉语宾语前置句的类型。(8分)
四、标点翻译题。(本题共2小题,35分,)
26.古 之 君 人 有 以 千 金 求 千 里 马 者 三 年 不 能 得 涓 人 言 于 君 曰 请 求 之 君 遣 之 三 月 得 千 里 马 马 已 死 买 其 首 五 百 金 反 以 报 君 君 大 怒 曰 所 求 者 生 马 安 事 死 马 而 捐 五 百 金 涓 人 对 曰 死 马 且 买 之 五 百 金 况 生 马 乎 天 下 必 以 王 为 能 市 马 马 今 至 矣 于 是 不 能 期 年 千 里 之 马 至 者 三(《战国策·燕策》)
27.许 允 妇 是 阮 卫 尉 女 德 如 妹 奇 丑 交 礼 竟 允 无 复 入 理 家 人 深 以 为 忧 会 允 有 客 至 妇 令 婢 视 之 还 答 曰 是 桓 郎 桓 郎 者 桓 范 也 妇 曰 无 忧 桓 必 劝 入 桓 果 语 许 云 既 嫁 丑 女 与 卿 当 有 意 卿 宜 察 之 许 便 回 入 内 既 见 妇 即 欲 出 妇 料 其 此 出 无 复 入 理 便 捉 裾 停 之 许 因 谓 曰 妇 有 四 德 卿 有 其 几 妇 曰 新 妇 所 乏 唯 容 耳 然 士 有 百 行 君 有 其 几 许 云 皆 备 妇 曰 夫 百 行 以 德 为 首 君 好 色 不 好 德 何 谓 皆 备 允 有 惭 色 遂 相 敬 重(《世说新语·贤媛》) 五、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并完成后面的问题(本题共3小题,12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8.标出这首诗的平仄(其中,“阙”“别”“若”为古入声字)。平声用“一”号标出,仄声用“丨”号标出,用“O”标出与平仄格式不合的字(8分)。 29.指出这首诗所属的格式(2分)。 30.如有拗救,请指出来(2分)。
《古代汉语》练习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它各句不同的是( )
A.爱共叔段,欲立之。 B.赦之以劝事君者。
C.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D.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以下韵书中,作为近体诗押韵依据的是( )
A.《切韵》 B.《广韵》 C.《平水韵》 D.《中原音韵》
3
3.下列句子中,不属于主谓倒装的是( )
A.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B.敢问何谓也? C.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D.美哉室! 4.下列句子中,“是”字不表判断的是( )
A.此是何神也? B.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C.韩是魏之县也。 D.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5.连词“而”表示假设关系的句子是( )
A.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B.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 C.因释其耒而守株。 D.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6.语气词“者”在句中主要表示( )
A.肯定 B.否定 C.确认 D.提顿 7.下列句子中,“与”为连词的是( )
A.吾与女璧。 B.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C.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D.汉王与义帝发丧。
8.下列句子不满足“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这一规则的是( )
A.吾谁欺,欺天乎? B.且焉置土石? C.子张曰:“子夏云何?” D.吾谁与为亲? 9.下列句子中,“为”引进行为主动者的是( )
A.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B.战而不克,为天下笑。
C.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犀首以梁为齐战于承匡而不胜。 10.下列“斯”字与其它各项意义用法不同的是( )
A.逝者如期夫,不舍昼夜。 B.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C.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 D.有美玉于斯。
二、翻译句中加下划线的部分。(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1.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13.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14.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15.古之人不余欺也。
16.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17.不如吾闻而药之。
18.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9.圣王有百,吾孰法焉? 20.其后,秦稍蚕食魏。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30分)
21.举例说明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5分) 22.简述我国语音发展史的分期及其代表音系。(5分) 23.根据“所闻”与“闻者”,谈谈“所字结构”与“者字结构”的异同。(4分) 24.举例说明古代汉语中有主要有哪几种被动表示法。(8分) 25.举例说明古代汉语宾语前置句的类型。(8分)
四、标点翻译题。(本题共2小题,35分,)
26.古 之 君 人 有 以 千 金 求 千 里 马 者 三 年 不 能 得 涓 人 言 于 君 曰 请 求 之 君 遣 之 三 月 得 千 里 马 马 已 死 买 其 首 五 百 金 反 以 报 君 君 大 怒 曰 所 求 者 生 马 安 事 死 马 而 捐 五 百 金 涓 人 对 曰 死 马 且 买 之 五 百 金 况 生 马 乎 天 下 必 以 王 为 能 市 马 马 今 至 矣 于 是 不 能 期 年 千 里 之 马 至 者 三(《战国策·燕策》)
27.许 允 妇 是 阮 卫 尉 女 德 如 妹 奇 丑 交 礼 竟 允 无 复 入 理 家 人 深 以 为 忧 会 允 有 客 至 妇 令 婢 视 之 还 答 曰 是 桓 郎 桓 郎 者 桓 范 也 妇 曰 无 忧 桓 必 劝 入 桓 果 语 许 云 既 嫁 丑 女 与 卿 当 有 意 卿 宜 察 之 许 便 回 入 内 既 见 妇 即 欲 出 妇 料 其 此 出 无 复 入 理 便 捉 裾 停 之 许 因 谓 曰 妇 有 四 德 卿 有 其 几 妇 曰 新 妇 所 乏 唯 容 耳 然 士 有 百 行 君 有 其 几 许 云 皆 备 妇 曰 夫 百 行 以 德 为 首 君 好 色 不 好 德 何 谓 皆 备 允 有 惭 色 遂 相 敬 重(《世说新语·贤媛》) 五、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并完成后面的问题(本题共3小题,12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8.标出这首诗的平仄(其中,“阙”“别”“若”为古入声字)。平声用“一”号标出,仄声用“丨”号标出,用“O”标出与平仄格式不合的字(8分)。 29.指出这首诗所属的格式(2分)。 30.如有拗救,请指出来(2分)。
4
P384答案
把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标点: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欧阳修《卖油翁》)
译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于射箭,当世没有人能跟他相比。康肃公也以此自负。他曾经在家中菜园里射箭,有一个卖油的老人放下担子站在那里,用眼睛斜视很久没有离去。看见康肃公射箭十中,只是微微点头。康肃公问他说:“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技术不是很精湛吗?”老人说:“没什么,只是手熟罢了。”康肃公很生气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箭技术!”老人说:“根据我的舀油就知道。”于是就拿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舀了油滴进葫芦里,油从钱孔滴入而钱却没有湿。老人于是说道:“我也没什么,只是手熟罢了。”康肃公笑着打发他走了。
标点:
平公射鴳不死,使竖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闻之,夕,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于晋。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鴳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远闻。”君忸怩,乃趣赦之。(《国语·晋语八》)
译文:
晋平公射鴳没有射死,命令仆人襄去抓它,没有抓到。平公很生气,把襄抓起来要杀了他。叔向听说了,晚上赶去拜见晋平公,晋平公告诉了他这件事。叔向说:“您一定要杀了他。从前我们的先君唐叔在徒林射犀牛,射死了以后,用犀牛皮做了一副铠甲,因此被封在晋。如今您继承我们的先君唐叔,可是射鴳射不死,抓又抓不到,这件事是宣扬我君的耻辱啊。您一定要赶快杀了他,不要让这事传扬出去。”晋平公很不自在,就赶快放了竖襄。
标点: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慄。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后汉书·酷吏列传》)
译文:
后来特地征召董宣为洛阳令。当时湖阳公主家的奴仆白天杀人,因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不能抓捕到。等到公主出行,用这个家奴当随从,董宣就在夏门亭等候他们。于是就拦住车马,用刀在地上画着,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那个家奴下车,就杀了那个家奴。公主立即回宫向皇帝告状。皇帝很生气,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皇帝说:“想说什么?”董宣说:“陛下圣德,使国家中兴,却放纵家奴杀良民,将如何治理天下呢?我不需用鞭子打,请让我自杀。”就用头撞击房柱,血流满面。皇帝命令宦官挟持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董宣不听从。宦官强使董宣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公主说:“文叔做普通人的时候,私藏逃亡罪人,官吏们不敢上门搜捕。如今做了天子,威势竟然不能使一个县令听命吗?”皇帝笑着说:“天子与一般人身份不同。”于是就敕封董宣为“强项令”。使他出去,赐给他钱三十万。董宣把钱全部分给了下属。董宣从此开始打击豪强恶霸势力,没有不震惊害怕的。京师百姓称他为“卧虎”,歌颂他说:“董少平做洛阳令,鸣冤之鼓不再响。”
P126
把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 标点: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按:教材引文误“默然”为“默默”,今正。 译文:
谢安和客人下棋。过了一会儿,谢玄从淮上派来的使者到了。谢安看完了书信,沉默无语,慢慢地把脸转向棋局。客人问淮上战局的情况,谢安回答说:“晚辈们已经大破敌军。”意色举止与平时没有什么不同。
标点: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列子·说符第八》)
译文:
从前有一个想要得到金子的齐国人,一大早,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到了集市上。走到卖金子的地方,抓了人家的金子就跑。官吏捉到了他,问他说:“人们都在那里,你为什么拿人家的金子?”他回答说:“我拿金子的时候,没有看见人,只看见了金子。”
标点:
5
予谒告南归,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岭。抵大柳树驿,时日过午矣。不欲但已,问驿吏,吏绐言,须晚,尚可及滁州也。上马行三十里,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
抵关,已昏黑,退无所止。即遣人驱山下邮卒,挟铜钲束燎以行。山口两峰夹峙,高数百寻,仰视不极。石栈岖崟,悉下马,累肩而上。仍相约,有警即前后呼噪为应。适有大星,光煜煜,自东西流。寒风暴起,束燎皆灭,四山草木萧飒有声。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铜钲閧发,山谷响动。行六七里,及山顶。忽见月出如烂银盘,照耀无际,始举手相庆。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之。予计此关乃赵点检破南唐擒其二将处。兹游虽险,而奇当为平生绝冠。夜二鼓,抵滁阳。(程敏政《夜渡两关记》)
译文:
我告假回到南方去,在成化年间戊戌年的冬天十月十六日过大岭。到达大柳树驿,当时天已经过了正午。不想只走到这里就停下,问驿站里的官吏,官吏欺骗我说,到傍晚的时候,还可以到达滁州。上马走了三十里,渐渐听跟从的人说前面有一个清流关,地势很险,有很多老虎。我心里记住了这件事。
到了清流关,天已经黑了,退回去也没有可以住的地方。就派人叫山下的邮卒带着铜锣火把继续赶路。山口两个山峰对峙,高几百寻,向上看不到山头。石头栈道崎岖险要,我们都下了马,踩着肩膀向上攀登。频频相约定,如果有危险情况,就前后喊叫呼应。恰在这时有一个大星,光芒明亮,从东向西划过天空。寒风突然刮起来,火把都灭了,四面山上的草木发出飒飒的声响。于是人人感到害怕,互相大声喊叫不停。铜锣一起敲起来,响声震动山谷。走了六七里,到了山顶。忽然看见月亮出来了,如同一个灿烂的银盘,照耀着无边无际的大地,我们才开始举手互相庆贺。然而下山的时候,还长时间心中害怕不能平静。我估计这个山关就是赵匡胤攻破南唐擒捉了两个大将的地方。这次游历虽然很惊险,但却是一生中最奇特突出的。夜里二更的时候,到达了滁阳。
文學院2003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古代漢語》下学期試題A卷
閉卷考試 時間:120分鐘
注意事項:1.滿分:100分。要求卷面整潔,书写正确,字迹工整,否則扣卷面2分。
2.交卷時,請將試題卷與答題卷一起交,否則扣分。
3.學生必須將姓名、班級、學號完整填寫在規定的密封欄內,否則視為廢卷。 4.學生必須簽到,若出現遺漏,後果自負。 得分 評卷人 一、填空(本大題共12小題,两空1分,共10分):
1、“完、備”二詞都含有“全”的意思,但二者的側重點不同:“ ”側重在數量,有數量齊全的意思;“ ”着重在整體,強調整體沒有殘缺。
2、同義詞的差別主要表現在 、 和 三大方面。 3、“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使用的修辭方式是 。 4、意動用法只有 和 兩類詞具有。
5、“若未嘗登車射御,則敗績厭覆是懼,何暇思獲?”中,前置賓語是 。 6、“君者,舟也。”是用判斷句的形式表示 的修辭內容。
7、“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汙;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中加線句子的句式是 。 8、“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中,“諸”是 二字的合音字。 9、中古音指的是 時期的語音。
10、“法度”的“度”讀dù,“揣度”的“度”讀duó,後一種意義和讀音是從前一種意義和讀音演變而來的,傳統上把後一種變讀音稱為 。
11、現代普通話中的去聲調字來源於中古時期的 調字。 12、《廣韻》以 為綱,共分 个韻部。 得分 評卷人 二、解釋下列句中加下劃線的部分的準確意義:(本大題共14小題,第25、26小題各2分,其余各1分,共16分): 13、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14、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15、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16、上天之載,無聲無臭。
17、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18、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
19、人不難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勸事君者。 20、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21、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
22、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胡可得而法? 23、堂堂大國,相率而拜犬,曾童孺之所羞,而陛下忍為之邪? 24、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
25、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6
26、諺曰:“相馬失之瘦,相士失之貧。”其此之謂邪? 得分 評卷人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17分): 27、詞語解釋(選答三個):①引申義 ②使動用法 ③字母 ④押韻(6分) 28、舉例說明賓語前置的三種主要形式。(6分) 29、舉例說明什麼是“古無輕唇音”。(5分) 得分 評卷人 四、仔細閱讀下面的古注文段,完成文後的問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32分):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
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失於多謂才少者失於寡謂才多者失於易謂好問不識者失於止謂 好思不问者〇好呼報反下好思好述同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救其失者多與易則抑之寡與止則进之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疏]學者至者也〇正義曰此一節明教者識學者之心而救其失也故云學者有四失教者必先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者一失也假若有人才識淺小而所學貪多則終無所成是失於多也或失則寡者二失也或有人才識深大而所學務少徒有器調而終成狹局是失於寡少也或失則易者三失也至道深遠非凡淺所能而人不知思求唯好汎濫外问是失在輕易於妙道故云或失則易此是學而不思則罔或失則止者四失也人心未曉知而不肯諮问惟但止住而自思之終不能達其實理此失在於自止也此是思而不學則殆〇此四者心之莫同也者結前四失是由人心之異故也〇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者結救失四事師既前識其四心之不同故後乃能隨失而救之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者使學者和易以思是長善使學者無此四者之失是救失唯善教者能知之 (禮記·學記 漢·鄭氏注 唐·陸德明音義 孔穎達疏)
30、根據古注,說明“則”字的用法意義。(2分) 31、說明文中三個“之”字的詞性、語法作用和詞義:(5分)
①教者必知之 ②人之學也 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32、指出“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一句中活用的詞語及其用法意義和此句的句式特點。 (5分) 33、參考古注,翻譯原文為現代漢語。(20分) 得分 評卷人 五、古文標點翻譯題:先為下列文字加上新式標點,再將其翻譯為現代漢語(二者選做其一,15分)。
34、公儀休相魯而嗜魚一國獻魚公儀子不受其弟子諫曰夫子嗜魚弗受何也答曰夫唯嗜魚故弗受夫受魚而免於相雖嗜魚不能自給魚毋受魚而不免於相則能長自給魚此明于為人為己者也故老子曰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一曰知足不辱 (淮南子•道應訓)
35、陽子之宋宿於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惡惡者貴而美者賤陽子問其故逆旅小子對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陽子曰弟子記之行賢而去自賢之行安往而不愛哉(注:逆旅,旅館 )(莊子•山木) 得分 評卷人 六、標出下面這首近體詩的平仄(分別用“—” 、“∣” 表示),如果有“拗”、“救”之處,請指出:(8分) 36、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見羣鷗日日來。 花徑不曽緣客掃, 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餐市逺無兼味, 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 隔籬呼取盡餘杯。
(杜甫《客至》)
西华师范大学学生试卷
年 月 日 第 5 期 共 页 考室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阅卷教师 得分 文学院200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试题 A 卷
闭卷 考试 时间 120 分钟
7
注意事项:1.满分:100分。保持卷面整洁,否则扣卷面 3分。
2.交卷时请将试题卷与答题卷一起交,否则扣分。
3.学生必须将姓名、班级、学号完整填写在规定的密封栏目内。否则视为废卷。
4.学生必须签到,否则出现遗漏概责任自负。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15分) 1、我國現存的最早的字典是( )
A、《康熙字典》 B、《說文解字》 C、《辭通》 D、《經籍纂詁》 2、下列幾個義項中,“濟”的本義是( ) A、幫助 B、成功 C、渡河 D、受益
3、最早的隸書是由漢以前——的草率寫法逐漸形成的。 A、篆書(不限於小篆) B、古文 C、籀文 D、金文 4、許慎所謂“視而可識,察而見意”指的是( ) A、象形 B、指事 C、會意 D、形聲 5、下列各組漢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組( )
A、日 三 禾 止 B、車 女 犬 止 C、牛 貝 記 戶 D、 馬 子 引 目 6、下列各組漢字,聲符全相同的一組形聲字是( )
A、徒 吐 杜 填 B、裁 栽 哉 載 C、顛 頂 頓 顧 D、支 枝 肢 歧 7、下列幾個形符,能表示與“斧頭”有關意義的是( ) A、弓 B、刀 C、支 D、斤
8、下列各組字,不具有古今字關係的一組是( ) A、故 固 B、然 燃 C、辟 譬 D、坐 座 9、下列各字的本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制,本義為“裁剪”。 B、快,本義為與“慢”相對。
C、漢,本義為“水名,即今湖北的漢水”。 D、息,本義為“氣息,呼吸”。
10、下列句子,不是出自《左傳·鄭伯克段于鄢》一文的是( ) A、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 B、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C、多行不義必自斃。
D、都城過百錐,國之害也。
11、“恭——敬”這對同義詞之間的差別在於( )
A、範圍廣狹不同 B、性狀情態不同 C、側重的方面不同 D、語法功能不同 12、以下各個詞義的變化,屬於詞義擴大現象的是( ) A、獄,古義為“案件”,今義為“監獄”。
B、丈夫,古義為“成年男子”,今義為“女子的配偶”。 C、臭,古義為“氣味”,今義為“難聞的氣味”。 D、裁,古義為“裁衣”,今義“裁斷”。
13、下列各句中的“防”字,用其直接引申意義的是( )
A、(君子)行有防表 B、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C、吾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 D、視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 14、根據字形分析,“朝”字的本義應該是( )
A、早晨 B、朝廷 C、早上省視父母、君王 D、朝見、朝拜 15、下列各詞古今詞義不發生轉移的是( ) A、走 B、宮 C、獄 D、貨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
1、下列各句中,“逐”字用其基本義的是( ) A、誇父與日逐走 B、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C、郡守子知之,屬使勿逐 D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 E、燕軍擾亂奔走,齊人追亡逐北。 2、下麵的六書中,屬於“四體”的有( )
A、指事 B、象形 C、轉注 D、會意 E、形聲 3、下列常見部首,可以表示與“口”有關意義的有( ) A、口 B、見 C、言 D、欠 E、疒 4、指出下列各組字屬於通假字的是( )
A、采 彩 B、佰 伯 C、矜 鰥 D、 修 脩 E、辟 避 5、下列各組同義詞的差別屬於程度深淺輕重不同的是( )
A、完 備 B、同 詢 訪 C、疾 病 D、知 識 E、饑 餓 三、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8
、1〃古代漢語書面語言包括兩大系統,一是_______,一是_______。
2〃《經傳釋詞》的作者是_______,這是一部專門解釋_______的專著。 3〃修字的聲符是_______ ,形符是_______
4〃_______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嶺。甲骨文,_______,小篆是古文字。 5〃用音同或音近的字為另一個字注音的方法叫 _______
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05級《古代漢語》試題 A卷
6〃“睡”字的古今詞義有所不同,其意義演變的類型屬於_______ 。 四、寫出下列各字的小篆或者古文字形體(每2個1分共10分)。
心兵向毛豆至朱武牧取大聿水行衣自鳥犬女首 五、名詞解釋(共10分)
反切 說文四大家 古今字 六、簡答題(每題5分,共10分) 1、舉例闡述什麼是省聲?什麼是省形? 2、舉例說明古代漢語同義詞之間的差別。 七、综合运用(2題共30分) (一)标点翻译(本題15分)
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 庶業其繁飾偽萌生黃帝史官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乂萬品以察蓋取諸夬夬揚於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於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祿及下居德則明忌也倉頡之初作書也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封於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事依聲託事令長是也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至孔子書六經左丘明述春秋傳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說也
(二)把下列一段现代汉语翻译成一段文言文(本題15分)
齊晉兩軍在鞌地擺開陣勢。邴夏為齊侯駕車,逢醜父坐在車右做了齊侯的護衛。晉軍解張替卻克駕車,鄭丘緩做了卻克的護衛。齊侯說:“我姑且消滅晉軍再吃早飯!”不給馬披甲就驅車進擊晉軍。卻克被箭射傷,血一直流到鞋上,但是進軍的鼓聲仍然沒有停息。卻克說:“我受重傷了!”解張說:“從一開始交戰,箭就射穿了我的手和胳膊肘,我折斷箭杆照樣駕車,左邊的車輪被血染得殷紅,哪里敢說受了重傷?您就忍耐它一點吧。”鄭丘緩說:“從開始交戰以來,如果遇到險峻難走的路,我必定要下來推車,您是否知道這種情況呢?──不過您的傷勢確實太嚴重了!”解張說:“全軍的人都聽著我們的鼓聲,注視著我們的旗幟,或進或退都跟隨著我們。這輛車只要一人鎮守,就可以憑它成事。怎麼能因受傷而敗壞國君的大事呢?穿上鎧甲,拿起武器,本來就抱定了必死的決心。受了重傷還沒有到死,您還是努力地幹吧!”於是左手一併握住韁繩,右手取過鼓槌擊鼓。馬狂奔不止,全軍跟著他們衝鋒。齊軍潰敗。晉軍追擊齊軍,繞著華不注山追了三圈。
西华师范大学学生试卷
、一、多項選擇(每小題1分,共15分)
1.下列句中“若”為第二人稱代詞的有( )
A.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B.若為庸耕,何富貴也? C.若屬皆且為所虜。 D.寇深矣,若之何? E.虞兮!虞兮!奈若何?
2.下列句中“相”表偏相,相當於第一人稱代詞的有( )
A.至險絕處,澄源併肩手相接。 B.穆居家數年,在朝諸公多有相推薦者。 C.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D.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E.始吾與公為刎頸交,今王與耳旦暮且死,而公擁兵數萬,不肯相救。 3.下列句子中加下劃線的字屬於使動用法的有( )
‧‧
A.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 B.晉侯飲趙盾酒。
C.令我百歲後,皆魚肉之矣。 D.世之所高,莫若黃帝。
‧
E.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
4.下列句中下劃線的字為名詞用作狀語的有( )
A.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 B.群臣後應者,臣請劍斬之。 C.豕人立而啼。 D.齊軍既已過而西矣。 E.少時,一狼逕去,其一犬坐於前。
5.下列句子中,“是”不是判斷詞的有( )
A.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 B. 余是所嫁婦人之父也。 C. 日月星辰瑞曆,是禹桀之所同也。 D. 是社稷之臣也。 E夫殷、商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
6.下列句子中,“莫”為否定性無定代詞的有( )
A.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B.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9
C.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 D.子曰:“莫我知也夫!” E.願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
7. 下列句中,“為”作介詞用的有( )
A.如必自為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B.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C.公輸般為楚造雲梯之械,將以攻宋。 D.曷為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 E.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8.下列句中“所以”說明怎樣,大致相當於“憑它來„„”的有( ) A.吾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也。 B.席、蓐,所以臥也。
C.君子不以其所以養人者害人。 D.書于石,所以賀茲丘之遭也。 E.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 9.下列句中“以”為介詞的有( )
A.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 B.奚以知其然也?
C.故吾以彊國之術說君。 D.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太子申以歸。 E.今以三寸舌為帝王師。
10.下列句中“與”為介詞的有( )
A.是故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 B.以其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C.來!予與爾言。 D.何為紛紛然與百工交易? E.夫僕與李陵俱居門下,素非能相善也。
11.下列句中“之”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其獨立性的有( )
A.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B.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 C.異哉,此人之教子也! D.寡人之師徒,不足以辱君矣。 E.臣聞始呂尚之遇文王也,身為漁父。
12.下列句中,“而”為連詞,且用在聯合結構中的有( )
A.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B.吾乃與而君言,汝何為者哉? C.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D.臣死而秦治,賢於生也。 E.意而安之,願假冠以見;意如不安,願無變國俗。
13.下列句中,“其”為語氣詞,且表示推測的有( ) A.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B.齊其為陳氏矣。
C.一之謂甚,其可再乎? D.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
E.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14.下列句中,介詞“于(於)”引進比較對象的有( )
A. 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 B.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
C.王知如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D.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E.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也,賢於長安君。 1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
A.近體詩最本質的特點是講究對仗。 B.古體詩一般只押平聲韻。 C.近體詩的句數是固定的。
D.《平水韻》是南宋才出現的,所以它不能反映唐朝人做詩用韻的部類。 E.所謂“對”,就是上一聯對句和下一聯出句第二個字的平仄必須相同。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劃線的詞(若为虚词,需说明其詞性和語法作用)(每小題1分,共20分)
示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介詞;表原因,與“物”結合構成介賓短語,作狀語;因為
16.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 17.居,予語若! 18.從弟子十人所,皆衣繒單衣。 19.不如吾聞而藥之。 20.臣願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 21.誰謂河廣?曾不容刀!
22.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23.初守雎陽時,士卒僅萬人。 24.君第重射,臣能令君勝。 25.等死,死國可乎? 26.是以聖人苟可以彊國,不法其故。 27. 再火,令藥熔。 28. 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 29. 吾日三省吾身。
30. 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31. 君三泣臣矣,敢問誰之罪也? 32. 不穀惡其無成德,是用宣之,以懲不壹。 33. 吾仍見上,上甚聰明。 34. 秦趙戰於河漳之上,再戰而再勝秦。 35. 吾何以傳女曹哉? 三、指出下列各句屬於或包含何種特殊句式,並對其進行簡要分析。(每小題1分,共11分) 36.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 37.聖人有百,吾孰法焉? 38.昔君之惠也,未之敢忘。 39.宋何罪之有? 40.愛人者必見愛也,而惡人者必見惡也。 41.之歌者非常人也。
42. 魏惠王兵數破於齊、秦。 43.所誅者,皆生平所仇怨。 44.胥之父兄為僇於楚,欲自報其仇耳。 45.宜乎百姓之謂我為愛也。 46.伍子胥說聽乎闔閭,故吳王遠跡至於郢。
10
四、標點翻譯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47.文公之時宰臣上炙而髮繞之文公召宰人而譙之曰女欲寡人之哽邪奚為以髮 繞炙宰人
頓首再拜請曰臣有死罪三援礪砥刀利猶干將也切肉肉斷而髮不斷臣之罪一也援錐貫臠而不見髮臣之罪二也奉熾爐炭肉盡赤紅炙熟而髮不焦臣之罪三也堂下得微有疾臣者乎公曰善乃召其下而譙之果然乃誅之
48.東方有人焉曰爰旌目將有適也而餓於道狐父之盜曰丘見而下壺餐以餔之爰旌目三餔而
後能視曰子何為者也曰我狐父之人丘也爰旌目曰譆汝非盜耶胡為而食我吾義不食子之食也兩手據地而歐之不出喀喀然遂伏地而死狐父之人則盜矣而食非盜也以人之盜因謂食為盜而不敢食是失名實者也
五、閱讀下面這首古詩,並完成後面的問題(共11分)
與諸子登峴首
孟浩然
人事有代謝, 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 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 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 讀罷淚沾襟。
49.標出這首詩的平仄。平聲用“一”號標出,仄聲用“丨”號標出(8分)。 50.指出這首詩所屬的格式(1分)。 51.如有拗救,請指出來(2分)。
文學院2003級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古代漢語》試題B卷 一、多項選擇(本題共10分,每小題1分,錯選、多選、少選均不得分)
1.以下注音完全正確的有( )
A.大宛(Dàyān) B.先零(Xiānlíng) C.番禺(Pānyú) D.萬俟(Móqí) E.月氏(Yuèzhī) 2.下列句子是被動句的有( )
A.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B.多多益善,何爲爲我擒? C.操吳戈兮被犀甲。 D.才高見屈,遭時而然。 E.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于徐公。
3.“天竺”,古書中又寫作“天篤”“身毒”“天督”;“繽紛”,在上古爲雙聲聯綿詞,這分別可以說明( ) A.娘日二母歸泥 B.古無舌上音 C.古無舌頭音 D.古無重唇音 E.古無輕唇音 4.下列句子屬於賓語前置句的有( )
A.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B.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C.君奚爲不見孟軻也? D.豈不穀是爲?先君之好是繼。 E.甚矣,汝之不惠!
5.下列句子屬於判斷句的有( )
A.南冥者,天池也。 B.荀卿,趙人。 C.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D.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E.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6.下列句子中“與”用作連詞的有( )
A.夸父與日逐走。 B.蜩與學鳩笑之。 C.獨守丞與戰譙門中。 D.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E.君安與項伯有故? 7.下列句子中,“之”字不是代詞的有( )
A.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 B.之二蟲又何知? C.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D.孰可以代之? E.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8.下列句子中,“以”字用作連詞的有( )
A.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太子申以歸。 B.韓說以太初三年爲游擊將軍。 C.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D.以羽爲巢,而編之以髮。 E.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
9.下列句子中,“而”字用在聯合結構中的有( )
A.因釋其耒而守株。 B.水淺而舟大也。 C.故令尹誅而楚奸不上聞。 D.未至,道渴而死。 E.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 10.下列句子中,“然”字用作指示代詞的有( )
A.雖有槁暴,不復挺者,鞣使之然也。 B.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C.填然鼓之,棄甲曳兵而走。 D.河東凶亦然。
E.滕君,則誠賢君也;雖然,未聞道也。
二、翻譯句中加下劃線的部分。(本題共20分,每小題1分)
11.出三日而五災至,無乃不可乎? 12.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13.吾方以此爲鑒。然則吾何以傳女曹哉?
11
14.臣死而秦治,賢於生也。
15.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16.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17.若爲庸耕,何富貴也? 18.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 19.吾仍見上,上甚聰明。
20.初守睢陽時,士卒僅萬人,城中居人戶亦且數萬。 21.誰謂河廣?曾不容刀!
22.臣願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 23.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24.夫差,而忘越王之殺而父乎?
25.語曰“唇亡則齒寒”,其斯之謂與?
26.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27.晉侯謂慶鄭曰:“冠深矣,若之何?” 28.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劉豫我也。 29.其後,秦稍蠶食魏。 30.不如吾聞而藥之。
三、簡答題(本題共3小題,21分)
31.以“好,呼報切”爲例,說明什麽叫做反切。(5分)
32.分析下列句中的特殊語序,並據此歸納古漢語中賓語前置句的幾種形式。(8分)
⑧ 將子無怒,秋以爲期。
⑨ 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⑩ 吾以子爲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 ⑪ 將虢是滅,何愛于虞?
⑫ 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矣! ⑬ 古之人不余欺也。 ⑭ 吾誰欺,欺天乎? ⑧ 聖王有百,吾孰法焉?
33.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詞,並指出其活用的條件(若有兩個以上的條件,請一併指出)(8分)。
① 從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單衣。 ② 寡人欲相甘茂,可乎? ③ 陛下不善將兵。 ④ 再火,令藥熔。
⑤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
⑥ 請勾踐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於士,越國之寶器畢從。 ⑦ 從左右,皆肘之。
四、標點翻譯題。(本題共2小題,35分,)
34.楊 子 之 鄰 人 亡 羊 既 率 其 黨 又 請 楊 子 之 豎 追 之 楊 子 曰 嘻 亡 一 羊 何 追 者 之 衆 鄰 人 曰 多 歧 路 既 反 問 獲 羊 乎 曰 亡 之 矣 曰 奚 亡 之 曰 歧 路 之 中 又 有 歧 焉 吾 不 知 所 之 所 以 反 也 楊 子 戚 然 變 容 不 言 者 移 時 不 笑 者 竟 日 門 人 怪 之 請 曰 羊 賤 畜 又 非 夫 子之 有 而 損 言 笑 者 何 哉 楊 子 不 答 門 人 不 獲 所 命(列子·說符)
35.靖 郭 君 將 城 薛 客 多 以 諫 靖 郭 君 謂 謁 者 無 爲 客 通 齊 人 有 請 者 曰 臣 請 三 言 而 已 矣 益 一 言 臣 請 烹 靖 郭 君 因 見 之 客 趨 而 進 曰 海 大 魚 因 反 走 君 曰 客 有 於 此 客 曰 鄙 臣 不 敢 以 死 爲 戲 君 曰 亡 更 言 之 對 曰 君 不 聞 大 魚 乎 網 不 能 止 鈎 不 能 牽 蕩 而 失 水 則 螻 蟻 得 意 焉 今 夫 齊 亦 君 之 水 也 君 長 有 齊 陰 奚 以 薛 爲 失 齊 雖 隆 薛 之 城 到 於 天 猶 之 無 益 也 君 曰 善 乃 輟 城 薛(戰國策·齊策)
五、閱讀下面這首古詩,並完成後面的問題(本題共3小題,11分)
贈孟浩然 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顔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36.標出這首詩的平仄(其中,“白”“月”“揖”爲古入聲字)。平聲用“一”號標出,仄聲用“丨”號標出,用“○”標出與平仄格式不合的字(8分)。 37.指出這首詩所屬的格式(1分)。 38.如有拗救,請指出來(2分)。
12
文学院200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古代汉语》试题B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它各句不同的是( )
A.爱共叔段,欲立之。 B.赦之以劝事君者。
C.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D.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以下韵书中,作为近体诗押韵依据的是( )
A.《切韵》 B.《广韵》 C.《平水韵》 D.《中原音韵》 3.下列句子中,不属于主谓倒装的是( )
A.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B.敢问何谓也? C.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D.美哉室! 4.下列句子中,“是”字不表判断的是( )
A.此是何神也? B.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C.韩是魏之县也。 D.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5.连词“而”表示假设关系的句子是( )
A.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B.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 C.因释其耒而守株。 D.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6.语气词“者”在句中主要表示( )
A.肯定 B.否定 C.确认 D.提顿 7.下列句子中,“与”为连词的是( )
A.吾与女璧。 B.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C.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D.汉王与义帝发丧。
8.下列句子不满足“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这一规则的是( )
A.吾谁欺,欺天乎? B.且焉置土石? C.子张曰:“子夏云何?” D.吾谁与为亲? 9.下列句子中,“为”引进行为主动者的是( )
A.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B.战而不克,为天下笑。
C.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犀首以梁为齐战于承匡而不胜。 10.下列“斯”字与其它各项意义用法不同的是( )
A.逝者如期夫,不舍昼夜。 B.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C.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 D.有美玉于斯。
二、翻译句中加下划线的部分。(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1.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13.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14.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15.古之人不余欺也。
16.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17.不如吾闻而药之。
18.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9.圣王有百,吾孰法焉? 20.其后,秦稍蚕食魏。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30分)
21.举例说明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5分) 22.简述我国语音发展史的分期及其代表音系。(5分) 23.根据“所闻”与“闻者”,谈谈“所字结构”与“者字结构”的异同。(4分) 24.举例说明古代汉语中有主要有哪几种被动表示法。(8分) 25.举例说明古代汉语宾语前置句的类型。(8分)
四、标点翻译题。(本题共2小题,35分,)
26.古 之 君 人 有 以 千 金 求 千 里 马 者 三 年 不 能 得 涓 人 言 于 君 曰 请 求 之 君 遣 之 三 月 得 千 里 马 马 已 死 买 其 首 五 百 金 反 以 报 君 君 大 怒 曰 所 求 者 生 马 安 事 死 马 而 捐 五 百 金 涓 人 对 曰 死 马 且 买 之 五 百 金 况 生 马 乎 天 下 必 以 王 为 能 市 马 马 今 至 矣 于 是 不 能 期 年 千 里 之 马 至 者 三(《战国策·燕策》)
27.许 允 妇 是 阮 卫 尉 女 德 如 妹 奇 丑 交 礼 竟 允 无 复 入 理 家 人 深 以 为 忧 会 允 有 客 至 妇 令 婢 视 之 还 答 曰 是 桓 郎 桓 郎 者 桓 范 也 妇 曰 无 忧 桓 必 劝 入 桓 果 语 许 云 既 嫁 丑 女 与 卿 当 有 意 卿 宜 察 之 许 便 回 入 内 既 见 妇 即 欲 出 妇 料 其 此 出 无 复 入 理 便 捉 裾 停 之 许 因 谓 曰 妇 有 四 德 卿 有 其 几 妇 曰 新 妇 所 乏 唯 容 耳 然 士 有 百 行 君 有 其 几 许 云 皆 备 妇 曰 夫 百 行 以 德 为 首 君 好 色 不 好 德 何 谓 皆 备 允 有 惭 色 遂 相 敬 重(《世说新语·贤媛》) 五、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并完成后面的问题(本题共3小题,12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13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8.标出这首诗的平仄(其中,“阙”“别”“若”为古入声字)。平声用“一”号标出,仄声用“丨”号标出,用“O”标出与平仄格式不合的字(8分)。 29.指出这首诗所属的格式(2分)。 30.如有拗救,请指出来(2分)。
文学院200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古代汉语》试题B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它各句不同的是( )
A.爱共叔段,欲立之。 B.赦之以劝事君者。
C.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D.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以下韵书中,作为近体诗押韵依据的是( )
A.《切韵》 B.《广韵》 C.《平水韵》 D.《中原音韵》 3.下列句子中,不属于主谓倒装的是( )
A.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B.敢问何谓也? C.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D.美哉室! 4.下列句子中,“是”字不表判断的是( )
A.此是何神也? B.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C.韩是魏之县也。 D.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5.连词“而”表示假设关系的句子是( )
A.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B.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 C.因释其耒而守株。 D.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6.语气词“者”在句中主要表示( )
A.肯定 B.否定 C.确认 D.提顿 7.下列句子中,“与”为连词的是( )
A.吾与女璧。 B.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C.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D.汉王与义帝发丧。
8.下列句子不满足“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这一规则的是( )
A.吾谁欺,欺天乎? B.且焉置土石? C.子张曰:“子夏云何?” D.吾谁与为亲? 9.下列句子中,“为”引进行为主动者的是( )
A.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B.战而不克,为天下笑。
C.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犀首以梁为齐战于承匡而不胜。 10.下列“斯”字与其它各项意义用法不同的是( )
A.逝者如期夫,不舍昼夜。 B.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C.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 D.有美玉于斯。
二、翻译句中加下划线的部分。(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1.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13.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14.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15.古之人不余欺也。
16.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17.不如吾闻而药之。
18.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9.圣王有百,吾孰法焉? 20.其后,秦稍蚕食魏。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30分)
21.举例说明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5分) 22.简述我国语音发展史的分期及其代表音系。(5分) 23.根据“所闻”与“闻者”,谈谈“所字结构”与“者字结构”的异同。(4分) 24.举例说明古代汉语中有主要有哪几种被动表示法。(8分) 25.举例说明古代汉语宾语前置句的类型。(8分)
四、标点翻译题。(本题共2小题,35分,)
26.古 之 君 人 有 以 千 金 求 千 里 马 者 三 年 不 能 得 涓 人 言 于 君 曰 请 求 之 君 遣 之 三 月 得 千 里 马 马 已 死 买 其 首 五 百 金 反 以 报 君 君 大 怒 曰 所 求 者 生 马 安 事 死 马 而 捐 五 百 金 涓 人 对 曰 死 马 且 买 之 五 百 金 况 生 马 乎 天 下 必 以 王 为 能 市 马 马 今 至 矣 于 是 不 能 期 年 千 里 之 马 至 者 三(《战国策·燕策》)
14
27.许 允 妇 是 阮 卫 尉 女 德 如 妹 奇 丑 交 礼 竟 允 无 复 入 理 家 人 深 以 为 忧 会 允 有 客 至 妇 令 婢 视 之 还 答 曰 是 桓 郎 桓 郎 者 桓 范 也 妇 曰 无 忧 桓 必 劝 入 桓 果 语 许 云 既 嫁 丑 女 与 卿 当 有 意 卿 宜 察 之 许 便 回 入 内 既 见 妇 即 欲 出 妇 料 其 此 出 无 复 入 理 便 捉 裾 停 之 许 因 谓 曰 妇 有 四 德 卿 有 其 几 妇 曰 新 妇 所 乏 唯 容 耳 然 士 有 百 行 君 有 其 几 许 云 皆 备 妇 曰 夫 百 行 以 德 为 首 君 好 色 不 好 德 何 谓 皆 备 允 有 惭 色 遂 相 敬 重(《世说新语·贤媛》) 五、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并完成后面的问题(本题共3小题,12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8.标出这首诗的平仄(其中,“阙”“别”“若”为古入声字)。平声用“一”号标出,仄声用“丨”号标出,用“O”标出与平仄格式不合的字(8分)。 29.指出这首诗所属的格式(2分)。 30.如有拗救,请指出来(2分)。
文學院2006級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古代漢語》試題A卷
一、多項選擇(本題共10分,每小題1分,錯選、多選、少選均不得分)
1.以下注音完全正確的有( )
A.大宛(Dàyān) B.先零(Xiānlíng) C.番禺(Pānyú) D.萬俟(Móqí) E.月氏(Yuèzhī) 2.下列句子是被動句的有( )
A.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B.多多益善,何爲爲我擒? C.操吳戈兮被犀甲。 D.才高見屈,遭時而然。 E.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于徐公。
3.“天竺”,古書中又寫作“天篤”“身毒”“天督”;“繽紛”,在上古爲雙聲聯綿詞,這分別可以說明( ) A.娘日二母歸泥 B.古無舌上音 C.古無舌頭音 D.古無重唇音 E.古無輕唇音 4.下列句子屬於賓語前置句的有( )
A.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B.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C.君奚爲不見孟軻也? D.豈不穀是爲?先君之好是繼。 E.甚矣,汝之不惠!
5.下列句子屬於判斷句的有( )
A.南冥者,天池也。 B.荀卿,趙人。 C.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D.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E.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6.下列句子中“與”用作連詞的有( )
A.夸父與日逐走。 B.蜩與學鳩笑之。 C.獨守丞與戰譙門中。 D.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E.君安與項伯有故? 7.下列句子中,“之”字不是代詞的有( )
A.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 B.之二蟲又何知? C.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D.孰可以代之? E.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8.下列句子中,“以”字用作連詞的有( )
A.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太子申以歸。 B.韓說以太初三年爲游擊將軍。 C.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D.以羽爲巢,而編之以髮。 E.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
9.下列句子中,“而”字用在聯合結構中的有( )
A.因釋其耒而守株。 B.水淺而舟大也。 C.故令尹誅而楚奸不上聞。 D.未至,道渴而死。 E.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 10.下列句子中,“然”字用作指示代詞的有( )
A.雖有槁暴,不復挺者,鞣使之然也。 B.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C.填然鼓之,棄甲曳兵而走。 D.河東凶亦然。
E.滕君,則誠賢君也;雖然,未聞道也。
二、翻譯句中加下劃線的部分。(本題共20分,每小題1分)
11.出三日而五災至,無乃不可乎? 12.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13.吾方以此爲鑒。然則吾何以傳女曹哉? 14.臣死而秦治,賢於生也。
15.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16.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17.若爲庸耕,何富貴也?
15
18.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 19.吾仍見上,上甚聰明。
20.初守睢陽時,士卒僅萬人,城中居人戶亦且數萬。 21.誰謂河廣?曾不容刀!
22.臣願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 23.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24.夫差,而忘越王之殺而父乎?
25.語曰“唇亡則齒寒”,其斯之謂與? 26.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27.晉侯謂慶鄭曰:“冠深矣,若之何?” 28.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劉豫我也。 29.其後,秦稍蠶食魏。 30.不如吾聞而藥之。
三、簡答題(本題共3小題,21分)
31.以“好,呼報切”爲例,說明什麽叫做反切。(5分)
32.分析下列句中的特殊語序,並據此歸納古漢語中賓語前置句的幾種形式。(8分)
⑮ 將子無怒,秋以爲期。
⑯ 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⑰ 吾以子爲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 ⑱ 將虢是滅,何愛于虞?
⑲ 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矣! ⑳ 古之人不余欺也。 21 吾誰欺,欺天乎? ⑧ 聖王有百,吾孰法焉?
33.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詞,並指出其活用的條件(若有兩個以上的條件,請一併指出)(8分)。
① 從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單衣。 ② 寡人欲相甘茂,可乎? ③ 陛下不善將兵。 ④ 再火,令藥熔。
⑤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
⑥ 請勾踐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於士,越國之寶器畢從。 ⑦ 從左右,皆肘之。
四、標點翻譯題。(本題共2小題,35分,)
34.楊 子 之 鄰 人 亡 羊 既 率 其 黨 又 請 楊 子 之 豎 追 之 楊 子 曰 嘻 亡 一 羊 何 追 者 之 衆 鄰 人 曰 多 歧 路 既 反 問 獲 羊 乎 曰 亡 之 矣 曰 奚 亡 之 曰 歧 路 之 中 又 有 歧 焉 吾 不 知 所 之 所 以 反 也 楊 子 戚 然 變 容 不 言 者 移 時 不 笑 者 竟 日 門 人 怪 之 請 曰 羊 賤 畜 又 非 夫 子之 有 而 損 言 笑 者 何 哉 楊 子 不 答 門 人 不 獲 所 命(列子·說符)
35.靖 郭 君 將 城 薛 客 多 以 諫 靖 郭 君 謂 謁 者 無 爲 客 通 齊 人 有 請 者 曰 臣 請 三 言 而 已 矣 益 一 言 臣 請 烹 靖 郭 君 因 見 之 客 趨 而 進 曰 海 大 魚 因 反 走 君 曰 客 有 於 此 客 曰 鄙 臣 不 敢 以 死 爲 戲 君 曰 亡 更 言 之 對 曰 君 不 聞 大 魚 乎 網 不 能 止 鈎 不 能 牽 蕩 而 失 水 則 螻 蟻 得 意 焉 今 夫 齊 亦 君 之 水 也 君 長 有 齊 陰 奚 以 薛 爲 失 齊 雖 隆 薛 之 城 到 於 天 猶 之 無 益 也 君 曰 善 乃 輟 城 薛(戰國策·齊策)
五、閱讀下面這首古詩,並完成後面的問題(本題共3小題,11分)
贈孟浩然 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顔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36.標出這首詩的平仄(其中,“白”“月”“揖”爲古入聲字)。平聲用“一”號標出,仄聲用“丨”號標出,用“○”標出與平仄格式不合的字(8分)。 37.指出這首詩所屬的格式(1分)。 38.如有拗救,請指出來(2分)。
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06級《古代漢語》試題 B卷
一、多項選擇(每小題1分,共15分)
1. 下列句子是被動句的有( )
A.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B.多多益善,何爲爲我擒? C.操吳戈兮被犀甲。 D才高見屈,遭時而然。 E.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于徐公。
16
2.下列句中“若”為第二人稱代詞的有( )
A.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B.若為庸耕,何富貴也? C.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D.寇深矣,若之何? E.虞兮!虞兮!奈若何?
3. 下列句子屬於賓語前置句的有( )
A.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B.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C.君奚爲不見孟軻也? D.豈不穀是爲?先君之好是繼。 E.甚矣,汝之不惠!
4. 下列句子屬於判斷句的有( )
A.蔓,難圖也。 B.荀卿,趙人。 C.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D.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E.梁父即楚將項燕。
5. 下列句子中,“之”字不是代詞的有( )
A.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B.之二蟲又何知? C.甚矣,汝之不惠! D.孰可以代之? E.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6. 下列句子中,“以”字用作介詞的有( )
A.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太子申以歸。 B.韓說以太初三年爲遊擊將軍。 C.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D.以羽爲巢,而編之以髮。 E.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
7. 下列句子中,“而”字用在聯合結構中的有( )
A.老婦恃輦而行。 B.水淺而舟大也。 C.故令尹誅而楚奸不上聞。 D.未至,道渴而死。 E.因釋其耒而守株。
8. 下列句子中,“然”字用作指示代詞的有( )
A.填然鼓之,棄甲曳兵而走。 B.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 C.雖有槁暴,不復挺者,鞣使之然也。 D.河東凶亦然。 E.滕君,則誠賢君也;雖然,未聞道也。
9. 下列句中“所以”說明怎樣,大致相當於“憑它來„„”的有( ) A.吾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也。 B.席、蓐,所以臥也。
C.君子不以其所以養人者害人。 D.書于石,所以賀茲丘之遭也。 E.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 10. 下列句中“與”為介詞的有( )
A.蜩與學鳩笑之。 B.以其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C.來!予與爾言。 D.何為紛紛然與百工交易? E.夫僕與李陵俱居門下,素非能相善也。
11. 下列句中,“其”為語氣詞,且表示推測的有( ) A.齊其為陳氏矣。 B. 一之謂甚,其可再乎? C.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D.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
E.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12.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
A.近體詩最本質的特點是講究對仗。 B.古體詩一般只押平聲韻。 C.古體詩的句數是固定的。
D.《平水韻》是南宋才出現的,所以它不能反映唐朝人做詩用韻的部類。 E.所謂“粘”,就是上一聯對句和下一聯出句第二個字的平仄必須相同。 13. 下列句中“之”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其獨立性的有( )
A.寡人之師徒,不足以辱君矣。 B.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 C.異哉,此人之教子也! D.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E.臣聞始呂尚之遇文王也,身為漁父。
14. 下列句中,“為”作介詞用的有( )
A.曷為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 B.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C.公輸般為楚造雲梯之械,將以攻宋。 D.苦為河伯娶婦。 E.煩大巫嫗為入報河伯。
15. 下列句子中,“莫”為否定性無定代詞的有( )
A.秦王車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 B. 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 C.願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 D.子曰:“莫我知也夫!” E.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二、說明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詞性、語法作用和意義。(每小題1分,共10分)
16.刑賞已諾,信乎天下矣。
17
乎:
17.星隊,木鳴,國人皆恐,曰:“是何也?” 是:
18.人孰敢不聽而化諸? 諸:
19.然則治天下,獨可耕且為與? 獨:
20.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維:
21.失期,法皆斬。 法:
22.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雖:
23.湯之問棘也是已。 也:
24.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寧:
25.吾子其無廢先王之功! 其: 得分 閱卷人 三、指出下列各句屬於或包含何種特殊句式,並對其進行簡要分析。(每小題2分,共22分) 26.是乃狼也。
27.止,將為三軍獲。 28.之歌者非常人也。
29.愛人者必見愛也,而惡人者必見惡也。 30.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句。 31.曷為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 32. 敢問何謂也?
33.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34.胥之父兄為僇于楚,欲自報其仇耳。 35.所誅者,皆生平所仇怨。 36.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得分 閱卷人
四、標點翻譯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37.昔扁鵲居宋得罪于宋君出亡之衛衛人有病將死者扁鵲至其家
之父謂扁鵲曰吾子病甚篤將為迎良醫治非子所能治也退而不用乃使靈巫鵲而呪病者卒死靈巫不能治也夫扁鵲天下之良醫而不能與靈巫爭用者知求遠而失近廣藏而狹棄斯之謂也
38.子列子窮容貌有饑色客有言之于鄭子陽者曰列禦寇蓋有道之士也居無乃為不好士乎鄭子陽即令官遺之粟子列子見使者再拜而辭使者去子列而拊心曰妾聞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樂今有饑色君過而遺先生食先生不列子笑謂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遺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也其卒民果作難而殺子陽
得分 閱卷人 欲為治之病者
求福請命對扁與不知也故事君子受此之入豈吾國其不所而妻命以窮望邪不君之子受
五、閱讀下面這首古詩,並完成後面的問題(共11分)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韋應物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18
39.標出這首詩的平仄。平聲用“一”號標出,仄聲用“丨”號標出(8分)。 40.指出這首詩所屬的格式(1分)。 41.如有拗救,請指出來(2分)。
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05級《古代漢語》試題 B卷
参
一、1.ABD 2.BE 3.BCD 4.BCE 5.CE
6.BCD 7.BCE 8.CDE 9.ABCD 10.BCD 11.ADE 12.ABCD 13.CDE 14.ABCDE 15.DE 二、16.乎: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被。
17.是:指示代词;作主语;此,这。 18.諸:兼词,之乎。 19.獨:反诘副词,难道。
20.維:句中语气词,引出谓语,可不译。 21.法:按照法律。名词用作状语。 22.雖: 让步连词,即使。 23.也:句中语气词,表提顿。 24.寧:反诘副词,难道。
25.其:句中语气词,加强祈使语气。 三、26.判断句,“是”为主语,“狼”为谓语。
27.被动句,被三军抓获。 28.否定判断句,“之歌者”主语,“常人”谓语。 29.被动句,“见爱”“见恶”即被爱、被厌恶。 30.宾语前置句。“有”的宾语因用“之”复指而前置。 31.宾语前置,介词“为”的宾语“曷”前置。
32. 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何”作“谓”的宾语而前置。 33.宾语前置,否定句中,“见”的宾语“之”前置。 34.被动句,“为僇”即被戮,后面用“于”引进行为主动者“楚”。 35.判断句。“所诛者”为主语,“生平所仇怨”为谓语。 36.合叙句,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
四、37.昔扁鹊居宋,得罪于宋君,出亡之卫。卫人有病将死者,扁鹊至其家,欲为治之。病者之父谓扁鹊曰:“吾子病甚笃,将为迎良医治,非子所能治也。”退而不用。乃使灵巫求福请命,对扁鹊而咒。病者卒死,灵巫不能治也。夫扁鹊,天下之良医,而不能与灵巫争用者,知与不知也。故事求远而失近,广藏而狭弃,斯之谓也。(译文略)
38.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 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译文略) 五、39.-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 -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 40.五言仄起仄收式。
41.“一”拗,“不”拗,但因不在节奏点上可不救,但第一字必为平声,“三拗一必平”。
19
文学院 级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试题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9分,错别字无分)
1、八月湖水平,——————————————————。——————————————————————,波撼岳阳城。 2、——————————的《—————————————》被严羽《沧浪诗话》称为唐人七律第一。 3、人们常以“—————————————”来评价韩愈及其周围诗人的诗风。
4、—————————————、、—————————————代表了白居易诗歌的最高艺术成就。
5、柳宗元的—————————————突破了过去散体文偏重实用,以政治和哲理议论为主的局限,创造了一种更文学化、抒情化的散文类型。另外他的————————————摆脱了作为文章论说例证的依附性质,成为了一种的文体。 二、写出下列文人的词集(每小题1分,共7分,错别字无分)
晏殊《————————————》 晏几道《—————————————》姜夔《—————————————》
秦观《———————————》 周邦彦《————————————》 李清照《————————————》辛弃疾《—————————————》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唐传奇 诚斋体 南唐词人 西昆派 江西诗派 说话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什么叫词?简述其兴起过程。 2、说说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3、柳永在题材、形式上对宋词发展的促进。 4、谈谈辛弃疾对苏轼词风的继承与发展。 5、什么是董西厢。
五、论述题(每小题共15分,共30分,三选二。) 1、结合作品,说明高适、岑参边塞诗的异同。 2、试论中唐古文运动。
3、默写并赏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文学院 级教育专业《古代文学》(唐宋)试题
闭卷考试 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共15分,每空1分,错别字不给分) 1、树树皆秋色,—————————————————。 2、春潮带雨晚来急,—————————————————。 3、—————————————————,秋水共长天一色。
4、空将汉月出宫门,—————————————————。—————————————————,天若有情天亦老。 5、东篱把酒黄昏后,—————————————————。
6、萧鼓追随村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7、“以孤篇压倒全唐”的诗是《-------------------------------》。
8、唐代———————有“诗佛”之称,———————有“诗豪”之称。
9、苏门词人中,——————————————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他提出了著名的“------------------------------”、“---------------------------------”论。
10、严羽的诗歌理论著作名为《——————————————》。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个4分)
新乐府运动 江湖派 永嘉四灵 诸宫调 话本
三、默写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并指出其对传统题材有何翻新之处?(本题共7分,其中默写占5分)
四、通过以下诗歌的比较,说说韦应物和柳宗元诗的不同。(10分) 幽居 韦应物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南涧中题 柳宗元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五、简答题(共24分,每道6分) 1、说说唐律诗形成的三个重要方面。 2、什么是古文运动。
3、谈谈李白在文学史上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4、谈谈黄庭坚的诗论。
六、论述题(共24分,每道12分) 1、论杜甫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2、论苏、辛词风的异同。
20
文学院 级教育专业《古代文学》(唐宋)试题
闭卷考试 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本题共11分,每空1分,错别字无分)
1、“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宋人--------------------------对唐人王维作品所作的赞誉。 2、----------------------------和--------------------------------并称“姚贾”。
3、————————————的《李娃传》和蒋防的《————————————》是唐代写人世爱情的传奇名篇。 4、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是-----------------------、-----------------------、----------------------、------------------。 5、严羽的《————————————》是一部对后世诗歌实践和诗歌理论都有很大影响的著作。 6、李清照的词集叫《————————————》。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 元白诗派 陆游 词牌
三、以王维的《归辋川作》为例,说说其诗歌艺术特点。然后与杜甫《月夜忆舍弟》诗比较,说说杜甫的五言律诗艺术特点。
归辋川作 王维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三、默写并赏析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共14分,其中默写8分,其中每句0.5分,错别字无分。赏析6分)
四、简答题(本题共36分,每道6分) 1、谈谈王杨卢骆体的艺术特点 2、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3、简述韩愈各体散文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4、说说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形成原因。 5、谈谈欧阳修诗新运动的主张。 6、谈谈黄庭坚的诗论。
五、论述题(15分,二选一)
1、举例论北宋词与南宋词的不同。
2、试论李商隐诗在意象、结构和意境方面的特点。 学院 级教育专业《古代文学》(唐宋)试题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6分,错别字无分) 1、苏轼曾用一个“——————”字评价贾岛。
3、新乐府概念的形成,始于——————————的《——————————————》,后来———————————的《—————————————》成为这一诗潮代表作。
5、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中范成大晚年所作的《————————————————————————》在古代田园诗中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二、默写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1句1分,共14分。错别字无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 王杨卢骆体 江西诗派 话本 四、材料题(10分)
通过以下诗歌的比较,说说孟浩然诗、王维诗的异同。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棲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稚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说说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各自诗的特点。
2、什么叫唐传奇?其与六朝志怪的根本区别在哪?并举出其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作。 3、谈谈欧阳修诗新运动的主张。 4、谈谈陆游诗歌的特点
六、论述题(共34分,其中第一道20分,第二道14分) 1、唐宋词的发展概况。
2、宋人称杜诗为诗史,明人称杜甫为诗圣。如何理解。
21
中国当代文学
试题一:
一、 填空:(10分)
1、柳青的《 》是五六十年代农村变革的史诗性作品。 2、张扬的《 》十时期手抄文学的代表作。
3、任举郭小川的叙事诗两篇《 》 《 》。
4、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借鉴了《水浒传》《儒林外史》《 》《 》等中国古典小说的结构特点。 5、李准笔下的具有李双双似性格的农村女性形象有《耕耘记》中的( ),《两代人》中的( )。 6、王蒙等错划“右派分子”的作品在80年代以《 》为名重新出版。 7、贺敬之学习“信天游”创作了《 》一诗。 二、在给出的人物后填篇名:(10分)
1、卢嘉川( ) 2、杨小四( ) 3、新媳妇( ) 4、冯老兰( ) 5、张 拴( ) 6、刘麻子( ) 7、王 著( ) 8、君 子( ) 9、郭振山( ) 10、“能不够”( ) 三、名词解释:(20分)
1、《天安门诗抄》 2、主题先行 3、杨朔模式 4、《关汉卿》 5、新民歌运动 四、简答题:(30分)
1、简述建国30年小说的总体特征。
2、简述建国“十七年”中散文创作的成就。 3、简述《百合花》中“我”的艺术作用 4、简析《茶馆》中的王利发形象。 五、论述题:(30分)
1、如何评价样板戏。
2、结合具体作品谈谈建国30年诗歌的诗学特征。
一、填空:(10分)
1、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的《 》一文引发的讨论促进了全国的思想运动。 2、建国30年诗歌的基本范式是( )与( )。 3、《 》是中国第一部反映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长篇小说。 4、茹志鹃最善长描写的两类题材是( )与( )。 5、秦牧散文的两大特点是( )与( )。
6、1966年制订的《 》标志着“”的开始。 7、被誉为“”中写新诗第一人是( )。 二、在给出的人物后填出其所在的篇目:(10分)
1、喜 旺( ) 2、盛佑亭( ) 3、宋老定( ) 4、梁三老汉( ) 5、华子良( ) 6、常有理( ) 7、余永泽( ) 8、老泰山( ) 9、阿合马( ) 10、石东根( ) 三、名词解释:(20分)
1、天安门诗歌运动 2、“三突出、三结合”原则 3、样板戏
4、干预现实的作品 5、《燕山夜话》
四、简答题(30分)
1、简述建国30年诗歌的诗学特征。
2、简析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刘世吾形象。 3、简析《红旗谱》的民族风格。
4、简述建国十七年的重大的文艺批判运动。
五、论述题:(30分)
1、谈谈你对杨朔散文的评价。 2、试论《茶馆》的艺术特色。
22
一、 填空:(10分)
1、“朦胧”诗因章明的《 》而得名。
2、“他们”诗派的代表人物( )、( )。
3、90年代由王晓明等人发起的( )在文坛引起了深远的影响。 4、伤痕小说因( )的短篇小说而得名。
5、任意列举探索话剧两部《 》、《 》。 6、高行健的《 》被称为“多声部现代史诗剧”。
7、《随想录》包括《随想录》、《真话集》、《探索集》、《 》、《 》。
二、给下列人物写出所在的篇目:(10分)
1、庄之蝶( ) 2、姚宓( ) 3、倪拗拗( ) 4、陈奂生( ) 5、曹千里( ) 6、白嘉轩( ) 7、印家厚( ) 8、王 二( ) 9、黑 孩( ) 10、谢惠敏( )
三、名词解释:(20分) 1、反思文学
2、“归来”者
3、“讲真话的大书” 4、新写实小说 5、王朔现象
四、简答题:(30分)
1、简述新时期现代派文学在创作和理论上的突破性的表现。 2、简析《爸爸爸》中丙崽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 3、简述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征。
4、简析高行健《绝对信号》的艺术特色。
五、论述题:(30分)
1、结合作品谈谈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征及其在文坛的意义。 2、联系具体诗人和诗作论述“朦胧”诗的艺术特征。 一、填空(10分)
1、被舒婷称为“童话诗人”的是( )。
2、蒋子龙在《乔厂长上任记》《燕赵悲歌》等作品塑造的一系列改革者形象被称为( )家族。
3、杨降的《干校六记》包括( )、凿井记劳、“小趋”记情、学圃记闲、( )、误传记妄。 4、1997年《白鹿原》获得了( )奖。
5、“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 》、《陈奂生上城》、《 》、《 》。 6、新时期现实主义话剧的代表作李龙云的《 》。
7、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虚构》等小说在叙事层面的,被吴亮称为“ ”。
二、给下列人物写出其所在的篇目。(10分)
1、钟雨( ) 2、岳之峰( ) 3、山岗( ) 4、王琦瑶( ) 5、多米( ) 6、孙少平( ) 7、米兰( ) 8、张先生( ) 9、孟野( ) 10、仲 满( )
三、名词解释(20分)
1、“崛起”派诗论 2、《随想录》 1、 文化散文 2、 新历史小说 3、 伤痕文学
四、简答题(30分)
1、简析《人生》中的高加林这一人物形象。 2、简述先锋诗歌的美学特征。
3、简析高行健《野人》的艺术特色。 4、简述新写实主义小说新在何处。
23
五、论述题(30分)
1、 比较“归来”者诗歌与“朦胧”诗的异同。
2、 结合文学史与具体的作品谈谈寻根文学的艺术特征及其在文坛的独特意义。 一、 填空题(10分)
1、在四五十年代之交,( )和陈笑雨、张铁夫等以(“ ”)的笔名,写作大量的思想杂谈的评论文章。 2、在新时期被誉为“三只报春的燕子”的作品是白桦的《 》、刘心武的《 》和徐迟《 》。 3、舒婷的获奖诗集是《 》。
4、1981年高行健《 》发表后,使现代主义创作成为引人注目的文流。 5、老舍的《 》使他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6、最早在文学史中为朦胧诗开设“专章”的是《 》 7、第一次文代会召开的时间是( ) 二、给下列人物写出其所在的篇目(10分)
1、李 克( ) 2、江 玫( ) 3、小英子( ) 4、王利发( ) 5、乔光朴( ) 6、朱老忠( ) 7、许三观( ) 8、叶和甫( ) 9、“吃不饱”( ) 10、脚 卵( ) 三、名词解释(20分) 1、“百花文学” 2、“白洋淀诗群” 3、历史剧 4、学者散文 5、新写实小说 四、简答题(30分)
1、 简述90年代文学的特征。 2、 简述贾平凹散文的美学特征。 3、 简述《茶馆》的艺术特色。
4、 简析《爸爸爸》中的丙崽的象征意义。 五、论述题(30分)
1、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50至70年代的历史小说的史诗性特征。 2、 试比较“朦胧诗”与先锋诗歌的不同诗美追求。 一、填空题(10分)
1、1981年出版的诗集《 》收入被称为“七月派”诗人的作品。
2、莫言的《 》《 》等小说被称为“红高粱家族”系列小说。 3、《三家村札记》的作者“吴南星”指的是( )( )和廖沫沙三人。 4、巴金的《 》被称为是“讲真话的大书”。
5、艾青的诗集《 》标志了80年代初一批诗人复归诗坛的现象和当时一个普遍性的诗歌主题。 6、阿来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是《 》。
7、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剧有关汉卿的《 》和郭沫若的《武则天》《蔡文姬》以及( )的《胆剑篇》等。 二、给下列人物写出其所在的篇目(10分)
1、倪吾诚( ) 2、章永璘( ) 3、朱帘秀( ) 4、黑 娃( ) 5、梁生宝( ) 6、阿庆嫂( ) 7、林道静( ) 8、明 海( ) 9、海 瑞( ) 10、宋宝琦( ) 三、名词解释(20分)
1、 今天派
2、 “70年代后”作家 3、 杨朔模式 4、 寻根文学 5、 探索戏剧 四、简答题(30分)
1、 简述“”时期地下文学的概况。 2、 简述90年代散文创作的概况。
3、 以《叔叔的故事》为例简析王安忆叙事风格的转变。 4、 简述《茶馆》的戏剧结构。 五、论述题(30分)
1、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建国后艾青的诗歌创作的得失。 2、 任选一位新写实小说家及其作品试分析其艺术特征。 一、填空题(10分)
1、1985年因其有大量的文学思潮和文学实验的涌现,所以被称为( )。
24
2、谢冕的《 》和孙绍振的《 》和徐敬亚的《 》被称为三个“崛起”。 3、 韩少功的《 》被视为寻根文学的“宣言”。 4、 任举高行健的探索剧两部《 》《 》
5、 在第一次文代会上周扬做了题为《 》的报告。
6、 陈染的长篇小说《 》是其女性成长主题的一次集中体现。 7、 余华的《 》的发表是其由先锋向世俗转变的标志。 二、给下列人物写出其所在的篇目(10分)
1、刘巧珍( ) 2、常五爷( ) 3、蜜 蜂( ) 4、小 林( ) 5、菊 豆( ) 6、李玉和( ) 7、江 姐( ) 8、张思远( ) 9、洪常青( ) 10、梁三老汉( ) 三、名词解释(20分)
1、 新民歌运动 2、 《三家村札记》 3、 “归来”者 4、 “私人写作” 5、 伤痕文学 四、简答题(30分)
1、结合时代背景简述“”时期的手抄本小说的创作情况。
2、简述“朦胧诗”的由来、源流和发展概况,举出不同阶段的代表诗人及其作品。 3、简析《棋王》中的王一生形象。 4、简述余秋雨散文创作的美学特征。 五、 论述题(30分)
1、联系具体作品试析王蒙在新时期的艺术探索。 2、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先锋诗歌的美学风格。 一、填空题(10分)
1、在建国初期最早引发全国大规模批判运动的电影是《 》。
2、1979年王蒙的《 》宗璞的《 》李国文的《 》等作品以《重放的鲜花》
结集。
3、流沙河的获奖诗集是《 》
4、任举先锋诗歌的两个流派:( )( )。 5、任举老舍《茶馆》中的两个贯穿人物:( )( )。 6、杨朔散文模式可概括为( )模式。 二、给下列人物写出其所在的篇目(10分)
1、杨子荣( ) 2、小 号( ) 3、高加林( ) 4、杨聚海( ) 5、山 峰( ) 6、十一子( ) 7、鹿兆麟( ) 8、余占鳌( ) 9、庄建非( ) 10、瘿 袋( ) 三、名词解释(20分)
1、 三个“崛起” 2、 政治抒情诗 3、 《干校六记》 4、 知青小说 5、 样板戏
四、简答题(30分)
1、 简述“”文学的特征
2、 简析巴金《随想录》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 3、 简析路遥作品中的苦难意识。
4、 简述80年代的探索话剧的创作情况。 五、论述题(30分)
1、 试述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征及对当代小说文体创造的意义。 以具体作品为例试比较舒婷、北岛诗风的异同。
文学院200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当代文学试题(A卷)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 满分100分。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2. 考生必须将姓名、班级、学号完整的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否则视为废卷。3.考生必须签到,若出现遗漏,后果自负。 4.答案请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 考完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起交回,否则不给分。 评阅人 得分 25
一、搭配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岳之峰(《 》) 2、丙崽(《 》) 3、艾艾(《 》) 4、脚卵(《 》) 5、谢惠敏(《 》) 6、乔光朴(《 》) 7、梁三老汉(《 》) 8、黑子(《 》) 9、李小璋(《 》) 10、钟雨(《 》) 评阅人 得分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除标明必做外,再选做四道):
1、样板戏 (必做) 2、“陈奂生系列” 3、寻根文学 4、伤痕文学 5、“新写实”小说 6、“马原的叙事圈套” 评阅人 得分 三、简述题(40分,每小题10分,除标明必做外,本科再选做三道,专科再选做两道):
1、 以高行健的一部探索剧为例,简述其在艺术上的创新。(必做) 2、 简析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刘世吾形象。 3、简析路遥的《人生》中的高加林形象。 4、简述茹志鹃的《百合花》的艺术特征。 5、简析阿城的《棋王》的艺术特色。 6、简述莫言小说的艺术特色。 评阅人 得分 四、论述题(30分,每小题15分,除标明必做外,再选做一道): 1、试论《茶馆》的艺术特色。(必做)
2、以《受戒》为例,谈谈汪曾祺小说的艺术特征及其在当代文坛的意义。 3、以一位先锋作家为例,谈谈先锋小说的艺术特征。
4、结合具体文本分析你最喜欢的一部九十年代的长篇小说。
文学院200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当代文学试题(B卷)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 满分100分。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2. 考生必须将姓名、班级、学号完整的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否则视为废卷。3.考生必须签到,若出现遗漏,后果自负。 4.答案请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 考完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起交回,否则不给分。 评阅人 得分 一、搭配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小腿疼(《 》) 2、赵慧文(《 》) 3、朱老忠(《 》) 4、德顺爷(《 》) 5、宋宝琦(《 》) 6、仲满(《 》) 7、山岗(《 》) 8、蜜蜂(《 》) 9、幺妹子(《 》) 10、庄之蝶(《 》) 评阅人 得分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除标明必做外,再选做四道):
1、样板戏 (必做) 2、“陈奂生系列” 3、寻根文学 4、伤痕文学 5、刘世吾 6、 王一生 评阅人 得分 三、简述题(40分,每小题10分,除标明必做外,本科再选做三道,专科再选做两道):
3、 以高行健的《绝对信号》或《野人》为例,简述其在艺术上的创新。(必做) 4、 简述先锋小说的艺术特征。
3、简析路遥的《人生》中的高加林形象。
4、简述茹志鹃的《百合花》中“我”这一形象的艺术作用。 5、简析反思文学的艺术特征。 6、简述莫言小说的艺术特色。
26
评阅人 得分 四、论述题(30分,每小题15分,除标明必做外,再选做一道): 1、试论《茶馆》的艺术特色。(必做)
2、以具体文本为例,谈谈汪曾祺小说的艺术特征及其在当代文坛的意义。 3、结合具体文本,谈谈马原在叙事上的突破及其意义。 4、结合具体文本,谈谈新写实小说的艺术特征及其意义。
文学院200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专科)
《当代文学》试题(A卷)
闭卷考试 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满分:100分。保持卷面整洁,否则扣卷面 2 分。 2、交卷时请将试题卷与答题卷一起交,否则扣分。
3、学生必须将姓名、班级、学号完整填写在规定的密封栏目内。否则视为废卷。 4、学生必须签到,否则出现遗漏概不负责。
评阅人 得分 一、在人物形象后填上相应的作品(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庄之蝶(《 》) 2、李克(《 》) 3、吃不饱(《 》) 4、脚卵(《 》) 5、宋宝琦(《 》) 6、穷布(《 》) 7、朱老忠(《 》) 8、蜜蜂(《 》) 9、李小璋(《 》) 10、杨天宽(《 》) 评阅人 得分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除标明必做外,再选做四道): 1、样板戏 (必做) 2、伤痕文学 3、“陈奂生系列”
4、“开拓者家族” 5、寻根文学 6、“马原的叙事圈套” 评阅人 得分 三、简述题(本科:本题共40分,每小题10分,除标明必做外,再选做三道。)(专科:本题共30分,每小题10分,除标明必做外,再选做两道):
5、 以高行健《野人》或《绝对信号》为例,简述其在艺术上的创新。(必做) 6、 简析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刘世吾形象。 3、简析路遥的《人生》中的高加林形象。 4、简述茹志鹃的《百合花》的艺术特征。 5、简述“新写实”小说的艺术特色。 6、简述莫言小说的艺术特色。
7、简析阿城的《棋王》的艺术特色。 评阅人 得分 四、论述题(本科:本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除标明必做外,再选做一道。)(专科:本题共40分,每小题20分,除标明必做外,再选做一道。):
1、论述《茶馆》的艺术特色。(必做)
2、指出下段文字出自那位作家的哪个文本?并结合这一具体文本,谈谈这位作家的小说的艺术特征及其在当代文坛的意义。
“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
3、以一位先锋作家为例,分析先锋小说在艺术的创新。
4、结合具体文本,谈谈你最喜欢的一部九十年代以来的长篇小说。(字数不少于500字)
文学院200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专科)
《当代文学》试题(B卷)
闭卷考试 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满分:100分。保持卷面整洁,否则扣卷面 2 分。 2、交卷时请将试题卷与答题卷一起交,否则扣分。
27
3、学生必须将姓名、班级、学号完整填写在规定的密封栏目内。否则视为废卷。 4、学生必须签到,否则出现遗漏概不负责。
评阅人 得分 一、在人物形象后填上相应的作品(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王琦瑶(《 》) 2、赵慧文(《 》) 3、杨小四(《 》) 4、脚卵(《 》) 5、谢惠敏(《 》) 6、猫子(《 》) 7、钟雨(《 》) 8、黑子(《 》) 9、李小璋(《 》) 10、丙崽(《 》) 评阅人 得分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除标明必做外,再选做四道): 1、样板戏 (必做) 2、伤痕文学 3、刘世吾
4、“开拓者家族” 5、寻根文学 6、王一生 评阅人 得分 三、简述题(本科:本题共40分,每小题10分,除标明必做外,再选做三道。)(专科:本题共30分,每小题10分,除标
明必做外,再选做两道):
7、 以高行健的一部探索剧为例,简述其在艺术上的创新。(必做) 8、 简析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形象。 3、简析路遥的《人生》中的高加林形象。 4、简述茹志鹃的《百合花》的艺术特征。 5、简述反思文学的总体特征。 6、简述莫言小说的艺术特色。 7、简述先锋小说的艺术特征。 评阅人 得分 四、论述题(本科:本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除标明必做外,再选做一道。)(专科:本题共40分,每小题20分,除标
明必做外,再选做一道。): 1、论述《茶馆》的艺术特色。(必做)
2、结合具体文本,谈谈汪曾祺小说的文体特征及其在当代文坛的意义。 3、结合具体文本,谈谈马原在叙事上的突破及其意义。
4、结合具体文本,谈谈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区别,及其在当代文坛的意义。
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