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第一次阶段考历史试题.doc

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第一次阶段考历史试题.doc

来源:暴趣科技网


福州高级中学2017届第一次阶段考试

历史科试卷

试卷总分:100分 完卷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一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每题2分,共48分)

1.九是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专属数字。西周时期只有天子可用九鼎,后世只有皇帝的龙 袍可绣九条金龙,明清时期只有皇宫屋檐可有九只吻兽。与此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九品中正制 2.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欲拜故秦骑士李必、骆甲为骑将时,两人以“臣故秦民,恐军不信 臣”相拒。有学者据此推论,秦朝的统一形态是不完善、不完备、不彻底的。该推论的研 究视角是( )

A.军事制度 B.法律制度 C.政治制度 D.文化心理

3.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即郡 县制、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展开。由四大基本制度共同支撑的“大厦”()

A.儒学独尊 B.国家财政 C.君主 D.集权

4.清军机大臣张廷玉被雍正帝评价为“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 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遗诏允其配享太庙,从而成为清代唯一获 此殊荣的汉官。张廷玉获此殊荣的原因是,他( )

A.文笔谋划严格,秉承皇帝意旨 B.因满官职权下降而掌大权 C.处理军机处事务决策得当 D.在僵化的下认真监察百官

5.“(清)商埠之开,始多迫于条约,继则自保利权,轮舶走集,货物填委,其附近各地及 与之关联者,罔不仰通商大埠之鼻息。而此通商大埠,又听命于世界各大商场„„恒多不 能自主。”材料表明晚清时期的商埠( )

①既有被迫开放,也有主动开放 ②带动了口岸附近地区经济发展 ③逐步收回了被列强侵夺的主权 ④成为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接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我国近代外交留下过这样的印记:1842年丧失关税自主权;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绝在 和约上签字;1930年收回关税自主权;1943年,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 所给予他们的一切权利。对以上材料解释正确的是( )

A.整个近代外交是一部屈辱史 B.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了原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C.中国外交正逐渐走向自主 D.收回关税自主权表明中国已是世界经济强国 7.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 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符合这一论述的历史过 程是( )

A.从禁烟运动到鸦片战争 B.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 C.从维新运动到义和团 D.从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

8.“美国是自由世界的核心,民主的保护神,人民的朋友,者的敌人。所有封建 统治者都把美国当眼中钉。美国是人类社会的成功模式的榜样!——,□□□□年 7月4日 《新华日报》”。以上言论可能出现于( )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战争时期 D.中美建交前夕

9.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部分地方督抚获得就地练兵筹款之权;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出现 “东南互保”局面。这一现象共同说明( )

A.失去对有效地方控制 B.国家权力出现“外(地方)重内()轻”格局 C.国家权力呈现“内()外(地方)皆轻”格局 D.地方督抚与外国侵略者日益勾结

10.《中国大趋势》的作者多丽丝·斯比特认为,中国非常稳定,非常持续,没 有被竞选左右的思维模式。西方的问题就是由于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他们只能通 过达成共识来实施,而中国一直在进行长期的战略计划、规划。这段话表明多丽丝·斯 比特( )

A.肯定中国党一党执政的优势 B.认为中国集权制度具有积极作用 C.称赞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认为西方制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11.1950年,英国认为,承认新中国虽不是保护英国在华利益的“灵丹妙药”,但至少 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而且,“如果不与这个建立关系,我们就不能对它将来的 发展施加影响”。当时英国的对华认识( )

A.反映出中英双方的战争危机消失 B.反映出新中国不承认旧的中英关系 C.没有预料到新中国会倒向苏联一边 D.与美国的对华高度一致

12.古代希腊公共空间发达,至今尚存的神庙、露天剧场、体育场等即是证明,但私人空间

却备受,如公民不参加“共餐制”,即丧失公民权。据此可知,古代希腊( ) A.重视公民参政意识的培养 B.人人享有平等的参政权

C.个人生活完全从属于城邦 D.公民权缺乏法律的保障

13.恩格斯指出:“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 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 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罗马法在近代世界“恢复并 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包括( )

①罗马法注重调节经济关系,法律程序严谨 ②罗马法中包含人人平等、公正之上的法律观念 ③近代资产阶级需要法律维护其利益 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推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称赞美国的时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 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他称赞的是( )

A.三权分立 B.联邦制 C.集权制 D.两党制

15. 某国的国家元首由议会选举产生,有一定任期,且须负一定政治责任或受到议会的。该国家元首是指( )

A.18世纪中叶的英国首相 B.18世纪末的美国总统 C.19世纪70年代末的法国总统 D.19世纪末的德国皇帝

16.“前者表现为效率优先,为追究效率可以牺牲公平;后者则主张公平优先,在公平的前 提下,提高效率。”与“前者”、“后者”对应史实正确的是( )

A.圈地运动;文化大 B.黑奴贸易;巴黎公社 C.十月;人民公社化运动 D.空想社会主义;斯大林模式

17.立宪会议选举于1917年11月举行,诸多学术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布尔什维克得 到了城市工人和前线士兵的广泛支持,但社会党则获得了来自乡村地区农民的大 量选票,使其最终以明显优势胜出。这说明( )

A.给农民分配土地使列宁赢得了民心 B.布尔什维克在广大地区获得了支持 C.工人和士兵是苏维埃政权的支柱 D.十月的领导阶级多元化 18.右幅漫画反映的是某一时期的对外,这一( )

A.标志着冷战格局正式拉开序幕 B.其主观动机与效果保持了一致 C.目的是推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D.实际上扶植了潜在的竞争对手

19. 十二生肖,是先民借用自己熟识的动物称谓来命名、计时,标记出生年月的综合性民 俗事项,是跟随每一个中国人一生不变的生命符号之一。俗语说:子鼠人丁旺、丑牛粮满 仓;寅虎林中吼、卯兔草中慌;辰龙天上飞、巳蛇洞中藏„„材料中透出的信息不包括

A.折射出农业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B.反映了早期人们的动物崇拜意识,体现出和谐共处的自然观 C.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古代唯一的计时方法 D.表达着美好的祝愿并传达着人们的精神寄托

20.某材料显示:清前期,景德镇民窑接受欧洲人的定制,并经由荷兰人运往欧洲,器型 种类包括西式餐具或人物饰像等。对于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清朝因闭关锁国故不可能出现材料中的现象 B.这可说明民间手工业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C.这可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这些定制的瓷器应该多数从广州出口

21.在明朝中后期通行的日用百科全书里收有雇工文约的一般格式: 立雇约某都某人,今因生意无活,情愿托中雇到某都某名下,替身农工一年,议定工银若干,言约朝夕勤谨,照管田园,不敢懒惰,主家杂色器皿,不敢疏失,其银按季支取,不致欠少,如有疏失,照数扣算。风水不虞,此系天命,存照。 对这一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说明了雇佣关系的货币化 ②雇主和佣工有浓厚的人身依附关系 ③反映出当时土地兼并严重 ④佣工在农业生产上已大量使用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继昌隆缫丝厂等近代企业与洋务派兴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主要区别是( )

A.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B.对外国资金是否有依赖性 C.工资高低是否由技术决定 D.使用机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23.“自本年(1935年)11月4日起,以、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 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违者全数没收,以 防白银之偷漏。”材料描述的事件产生的影响有( )

①稳定了国内物价 ②减少了白银外流 ③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 ④遏制了官僚资本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4.据统计,1978—1998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7.6%下降 到28.5%,集体工业比重由22.4%上升到38.3%,1980—1998年城乡个体工业比重由 0.02%上升到18.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比重由0.48%上升到19.9%。这说明( )

A.工业投资主体体现多元化 B.乡镇企业成为工业的新生力量 C.国有工业所有制得到优化 D.我国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5.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从男尊女卑的观念出发,统治者制定了一整套法律、伦理道德的原则,用以规范和女性的行为„„中国古代把“主内”作为对女性的角色定位,把相夫教子作为女性的天职„„ ——摘编自《中国古代社会女性的独特贡献》 材料二 19世纪末,中产阶级的女性地位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中产阶级女性的主要期待不再是做家务,而是做母亲。书刊杂志和社会都在宣传这样一种观念:母亲应该关心全家人的身心健康„„人们也期待着母亲们能够保留传统的美德和保持女性的特点。油画《贝尔利一家》中„„作为丈夫和父亲的男人坐在桌子前的椅子上,这暗示着他是与事业和家外的

世界相连的;而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女人站在孩子们中间,则表明她处于“主内”地位。 ——《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文化探析》

材料三 “口红效应”这一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理论也在海外媒体上不断亮相。所谓“口红效应”是指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尤其是战争期间,和传媒都鼓励妇女们涂抹着口红进入工厂或,唇间一抹亮丽的红色成了鼓舞士气的法宝。由于大工厂多转产战备物质,各个时装公司纷纷承担起口红生产的任务,这保证了口红在战争期间的供应。美国海军特地开办培训课程,让女兵们学习,如何快速完美地化

妆,同时还规定,从军女性的口红颜色必须与她们制服上红色臂章和帽子上红色细绳相搭配。 ——《美丽与禁忌:口红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中国女性与近代西方女性的地位和职责,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二者社会地位和职责形成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口红效应”出现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女性地位与社会发展的关系。(7分)

26.李鸿章(1823—1901)可谓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旧文体,凡记载一人事迹者,或以传,或以年谱,或以行状,类皆记事,不

下论赞,其有之则附于篇末耳„„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故为李鸿章作传,不可不以作近世史之笔力行之„„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庸有济乎?

——据梁启超《李鸿章传》

材料二 建国后到“”前,史学界对李鸿章基本以“大卖”、“大买办”看待。“”中,李鸿章更是“崇洋媚外”、“投降”的同义语。李鸿章为当时的史学界所不齿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今天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又一反前述,由全面否定到基本肯定。有人甚至评价说,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带头人物,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推动作用。有人写文章讲李鸿章的爱国思想、民族主义,即便签订不平等条约也很难给他扣上主义的帽子等等。总之,与过去几十年相比,李鸿章在今天格外得到人们的青睐。

——据夏东元《关于李鸿章研究的几个问题》

(1)据材料一,记载一人事迹的中国旧文体有哪些?分析梁启超的史学观受当时什么思潮的影响?(3分)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是李鸿章主持的何事?梁启超说他与李鸿章“于政治上为公敌”,请用史实加以说明。(5分)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结束前后对李鸿章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你认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5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骨文“男”的写法)

男,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用力於田也。 ——东汉《说文解字》 材料二 (商)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三 新安僻居山溪中,土地小狭,民人众,世不中兵革,故其齿日益繁,地瘠薄,不给于耕,故其俗纤俭习事。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蓄聚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弇州山人四部稿》卷61《赠程君五十叙》

材料四 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 ,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 ,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 ,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1%增长到324 %;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3%增长到266 % ;贡德·弗兰克认为 ,直到1800年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 ,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 ,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 ,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

——李根蟠《关于明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悖论”》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2分)

(2)据材料二分析当时秦国呈现了怎样的人地矛盾?商鞅是如何解决这对矛盾的?(3分) (3)材料三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时期何种经济现象?根据材料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四中“悖论”,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展开评论。(4分) 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表述成文,富有逻辑。(不超过250字)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学者李长莉在对近代国内外的货品质量进行全面研究后总结道:洋货高档精致,价格偏高,国货低档粗糙因而价格低廉。使用洋货还是国货就成为区分上下阶层和的一种外在标志,洋货成为高档时尚流行和品质的符号和标志。随着国货运动的日益深入,一批国货品牌迅速崛起,质量有很大提升,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可以与垄断中国市场的洋货相匹敌,如荣氏企业的“兵船牌”面粉、大生毛纺厂的“魁星牌”棉纱等。

材料二 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全国性大规模的抵制洋货运动,是从1904年开始的为反对美国虐待华工、华侨而开展的抵制美货运动。1915年反对北洋承认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引发了抵制日货运动。五四期间,北京学生示威,打出了“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口号,得到了工商界的积极响应,迅速扩及全国31个城市和地区。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全国进行了抵制日货、英货的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又进行了抵制日货的斗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洋货与国货质量上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3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抵制洋货运动的特点,简要指出近代史上的抵制洋货运动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6分)

(3)对比今昔中国百年之发展史,在对待洋货问题上,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表达民族情结?(4分)

2017高三第一次阶段考参和评分细则

1-24题 1 C 13 D 2 D 14 B 3 D 15 C 4 A 16 B 5 B 17 C 6 C 18 D 7 B 19 C 8 B 20 D 9 B 21 A 10 A 22 A 11 B 23 C 12 A 24 A 25.(1)地位:处于从属和被支配地位。(1分) ; 职责:“主内”,照顾家庭、相夫教子。(1分) ;

背景:中国:以农业为主导的自然经济长期存在;儒家和理学思想宣传伦理道德,女性地位受到压制。(2分,1点1分) 西方:文艺复兴等推动了欧洲思想;工业的开展,加速了社会与家庭的分工。(2分,1点1分)

(2)原因:为刺激经济复苏,美国采取鼓励消费的;为提振危机后人们的精神;美方为提振士气,要求女兵化妆;等等。(1点1分,共3分)

关系:女性地位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决定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她们的地位也会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得到不断的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也将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4分,符合逻辑推理和社会发展即可) 26.(1)旧文体:传(列传)、年谱、行状。(1分)

分析:西方史学思潮、进化论思潮、救亡图存思潮。(1点1分,任意答出2点即可,共2分)

(2)史事:洋务运动。(1分)

说明:梁启超在政治上主张维新变法,在中国实现“君主立宪”,为此发动“戊戌变法”;李鸿章在政治上主张维护清朝的统治,反对维新变法,发动“戊戌政变”,维新派。(4分,两人的主张各1分,事件各1分)

(3)原因:“”结束以前,受左倾思想特别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影响(1分);结束以后,思想,实事求是、“双百”方针恢复、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点1分,任意3点即可,共3分) 因素:所处时代背景、阶级立场、主观认识等(1分,每点2分,任意1点即可)

27.(1)特点:一家一户、精耕细作、自给自足。(任答2点2分) (2)矛盾:秦国“地广人寡”(人少地多)。(1分)

解决:以田宅招三晋之人入秦务农;废井田、开阡陌。(2分) (3)现象:明清时期,商帮的出现。(2分)

原因:远离战乱,地少人多;土地贫瘠,产出少。(2分) (4)观点一: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是不断发展的。(1分)

论据:农业:封建小农经济继续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手工业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商业:城镇商业繁荣;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货币(白银)作用越来越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了商帮(徽商和晋商)。(任意1点1分,共3分)

观点二: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1分)

论据: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农业工具与生产技术没有重大改进

手工业:仍以手工作坊为主(经营方式陈旧);生产手段没有重大突破;

商业:商业资本积累不足(商多用财富购房置地,供应子女读书);海外市场拓展不够(海禁等使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任意1点1分,3分)

28.(1)原因:随着工业的进行,机器生产工艺不断成熟,洋货产品质量比较高;(1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下,家庭手工业大量存在,生产手段落后,部分产品粗糙;(1分)在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的阻碍下,民族工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产品质量有待提高。(或中国处于传统经济向近代工业化的转型期,起步晚,发展慢。)(1分) (2)特点:与政治运动(事件)有关;充满爱国色彩(属于反侵略运动);规模比较大(群众性强);比较频繁;以抵制英美和日货为主。(1点1分,任意四点4分) 作用:抵制洋货运动,为民族工业提供了有利的市场条件,从而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1分)抵制洋货还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最为集中的表达方式,痛斥外国侵略,捍卫民族尊严,利于增强国人的爱国意识。(1分)

(3)表达:抵制洋货毕竟是国家弱校时的非常规办法。(1分)在当前中国融入世界市场和全球化的浪潮中,片面强调抵制洋货不仅缺乏理性,而且会影响我国的改革开放步伐。(1分)应该积极融入世界,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发展自身力量,通过提高民族品牌竞争力来捍卫民族尊严。(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