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李凤娟说课

李凤娟说课

来源:暴趣科技网
说课内容: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四册25 卢沟桥的狮子 第二课时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现代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而朗读是阅读能力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从低年级开始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同时加强学生语言的积累。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看图学文课。这种类型的课文,显著的特点就是图文互补。它能让学生借助图画和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印象,以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受到美的陶冶。《卢沟桥的狮子》这一课对卢沟桥上的石狮子进行了多方位的描写,使之情态各异,栩栩如生,把一个个静止的石狮子注入了生命,展现了狮子的虎虎生威,这些狮子构成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卢沟桥的狮子》就是这样一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同学们虽然生活在北京,可是许多孩子并没有亲自去过卢沟桥,只了解卢沟桥的狮子多,并没有亲眼看过卢沟桥的狮子。对狮子雕刻的栩栩如生缺乏真实感受,理解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很困难。针对这个情况,在媒体的选择上利用课件的直观特点,带领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启发想象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产生自豪之感。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11个生字,认读8个字,理解“举世闻名”、“栩栩如生”、等词语的意思。

2情感目标:抓重点词、句体会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非常有意思的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为我国有这样的建筑而自豪。

3能力目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仿照课文的句式进行仿写,培养想象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体会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非常有意思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卢沟桥上栩栩如生的石狮子,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谈话导入: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其实中国的桥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并且每座桥都有自己的特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居于中国十大名桥之首的卢沟桥。它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卢沟桥的狮子。(设计意图:出示中国名桥的图片,感受桥的美,激发学习兴趣。接着出示卢沟桥的图片,整体感知狮子多。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不好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或问问你的学习伙伴。

2 检测词语的读音。指名读。跟读。找一找句子所在的自然段,说“举世闻名” 意思。

3 自由读读一遍课文试着用上书中的词语说一说卢沟桥的狮子有什么特

点?(老师顺势板书:大小不一 形态各异)

这样安排是让学生 读通全文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利用白板的聚光灯功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把词语读准确。 三、细读课文,感受狮子的有趣,感悟这段的写法。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呢?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介绍狮子大小不一的句子,用曲线画出介绍狮子形态各异的句子。(培养学生的默读习惯,是课标的要求,学生边读边画,真正做到了不懂笔墨不读书)

2、指名读一读描写狮子大小不一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狮子大的有多大,小的有多小。

3卢沟桥的狮子大的那么大,小的那么小,那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它的大小不一吗?安排学生自由读指名读。看到大大小小的狮子让孩子们感受到卢沟桥的狮子很有意思。

4 过渡:还有更有意思的呢!找出描写狮子形态各异的句子句子读一读。

你最喜欢哪种形态的狮子呢?请你锁定第二自然段,认认真真地朗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那尊狮子的语句重点练习。此时课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先齐读,再自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中,只有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教学才能收到最大的效益。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句子来读,他们就会兴盎然地投入到自学活动中,教学也随机进入下一个环节——即边读边议边悟。)

5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把你最喜欢的那尊狮子读出来。此时学生越越预试,纷纷举手发言。

(1)学生读: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

老师出示狮子图片,你喜欢这样的小狮子,是吗?哎,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你想,它们会在做什么游戏呀?捉迷藏。你们玩过这个游戏?生说:玩过。师:有意思吗?师:它藏在大狮子的身后,你仿佛听到他在说些什么吗?生3:它有可能会说:你来找我呀,你肯定是找不着我了,我藏在妈妈的身后。师:它肯定是暗暗的这样想,好得意啊!是啊,让我们一起去分享小狮子的这种快乐。我们来读读这句话吧。(我采取以图为线、以读为本、以文为例的学习框架,设计了“索图”“读图”“述图”的学习步骤,目的是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展示过程,鼓励发现,重视拓展迁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师接着引导:你还喜欢那尊狮子?

一个学生读: 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

出示图片,师:读的好,但是小狮子正在干嘛?生:熟睡 师:睡的那么香甜哎,不要吵醒它,好吗?你再来试一试。 师:好像正在熟睡——。可以用虚声读。试试看。 师:你看,这么一读的话,意境就出来了。你们也试试看。 师:多甜蜜的感觉呀。还有喜欢那尊狮子呢?

学生读: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出示图片:师:读的不错。但是老师要提醒你,你能不能按的再重一点,不然这个小狮子太淘气了,它还是会溜走的?再试一次。 师:你还喜欢那尊狮子?

生读:有的低着头,好像在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 。

出示图片: 师:桥下流水淙淙,这个小狮子好像听了都陶醉了,是吗?看它这个陶醉的样子,谁再来通过朗读跟小狮子一起陶醉一次。 师:读着读着,我们仿佛感觉到这些狮子好像是有灵性的,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我们连起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那些狮子的形态各异。(我想,当学生爱上语文课时,当语文课上,情意浓浓,书声朗朗,议论纷纷之时,我们还担心语文素养得不到良好的培养吗?) 6老师继续引导:卢沟桥的狮子形态各异,可以说是千奇百怪,作者用一个省略号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大家愿意替作者再想下去吗?还会有怎样形态的小狮子呢?(没想到这样一问课堂上如一石激起片千层浪,孩子们想象的闸门一旦被打开,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个同学说有的狮子在母狮子旁翻来翻去,好像在享受着日光浴;又一个同学说有的小狮子趴在母狮子的背上,好像正在对母狮子撒娇。还有的说这个狮子站在妈妈的背上,好像在给妈妈捶背。(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在入情读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想像。抓住文中的省略号,让学生展开大胆想象,把读、想、说、有机结合起来,收到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结合的效果。)

五 教学效果评价

六 教学设计的特点

1.大胆想象,激发创造欲望。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学生对卢沟桥狮子的美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跳出课文之外,展开大胆想象,用“有的……有的……”描述狮子的其它姿态,充实了课文内容,丰富了“美”的形象。然后又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让学生调动词语积累,用学过的词形容狮子的美。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使学生充分享受了“创造美”的乐趣。

2、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以往的教学中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次我设计了简单的课件,教师根据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在后面的说话练习时我也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动物进行练习,而不是教师自己给学生指定内容。 3、多媒体的介入,为教学增添新的活力

课件的直观、形象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视觉学习资料,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到轻松而且愉快。恰到好处的应用为学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