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个人,一盏灯

一个人,一盏灯

来源:暴趣科技网
中考热文阅读训练

□题目设计:王孔文‖编辑/苗与

个人,一盏灯

梁凌

去邮局寄书。正填单子,一个老太太,站在我身边,不停地嘀咕。

我问:“有事吗?阿姨。”她说:“你替我看看这单子,办普通包裹,怎么给我个快递单?”

我说:“这就是普通包裹单。”她哦一声,又说:“你再看看,我这上边的字,对吗?我忘记带老花镜了。还有,这个地方,你替我签个名,好吧?”

老太太六十来岁,眼花得什么也看不见了,写的字歪歪扭扭,不过还好,能看明白。我替她签了名,她又说:“你有纸吗?我想把这张卡包起来。”我找了张纸递给她,她小心翼翼包起来,那是张医疗卡。

老太太的手里,捏着几盒药,全是心脑血管方面的普通药。我问:“是给老人寄药吗?”她说:”是呀,我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妈在这里住院,出院了,我得把卡寄给她。”

我说:“这些药,很普通,她那里没有吗?”

她说:“乡下嘛,可能没有吧。”我突然明白,这普通的药,比如速效救心丸,哪儿都能买到,寄药,只是她做女儿的孝心。我想,她都六七十岁了,她的母亲,该有十岁了吧,很老的女儿,很老的母亲,真是有福。

我似乎看到了她母亲。一个很沧桑很陌生的老太太,安静地坐在轮椅上,或躺在床上,眯着期盼的眼。那里的春天,跟这里一样生长。

那个老人,我永远不可能认识,她的生老病死,都与我无关,但隔着千里之遥,却牵着她女儿的心,远远地寄药去。她,是她的至亲。

想起去年母亲住院,邻床一对老夫妻,八十来岁了。老太太有病,每天中午来输液,老头陪着。一大瓶液体,一滴就是一两个小时。秋天薄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照在老头身上,老头坐在床边,打起了瞌睡。我看着他俩,像看一部沧桑的黑白影片,一张发黄的旧照片。母亲说,你看人家多有福,都这么老了,还陪着。母亲一定是想起了作古的父亲。

ZUOWENYUKAOSHI

187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考热文阅读训练

可能因为猫给人温暖感,我又想到了猫。这对老夫妻,就像两只老猫,相互搀扶着,走过几十年的光阴。他离不开她,她亦离不开他。老到不想说爱,却是至爱。

这世间,许多的爱,都与我无关,却一刻不停地流动着。

有时走到街上,看着匆匆的人流,我在想,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小小的灯盏,有爱,有故事,不可或缺。即使再落魄、再邋遢的人,也必定有一盏灯,等着他回家,必定有许许多多的爱,萦绕着他。每一个人,都是不能够伤害的,每一份爱,都是值得尊重的。这样想着,便感觉汹涌的街道,是热闹的银河,而一个个人,是河里的星星,一颗颗,提着灯笼在走。【训练题目】

1.文章讲述了两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2.本文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试举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3.请结合语境,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对文中画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4.文章以“一个人,一盏灯”为题,有什么作用?

5.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什

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参】

1.第一个故事:在邮局,“我”看到一位已经六十来岁的老太太在给乡下的老母亲寄药,深受感动;第二个故事,在医院,“我”看到一对八十来岁的老夫妻相互搀扶着来输液,倍感温暖。

2.示例:“我似乎看到了她母亲。一个很沧桑很陌生的老太太,安静地坐在轮椅上,或躺在床上,眯着期盼的眼”,在叙述的基础上,运用想象,展现出十岁的老太太生活安定,天天期盼女儿归来时的温馨画面。虚实相间,形象地表明了无论人的年龄多大,也无法割舍母子间那两颗牵着的心。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这对八十来岁的老夫妻互相陪伴的画面比作是一部沧桑的黑白影片和一张发黄的旧照片,形象地写出了这对老夫妻的苍老,表明了他们走过的人生之路的漫长。

4.具有文学色彩,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具有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抒情、议论。揭示所叙故事的现实意义,升华文章的主旨;点明文题,自然作结。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188

ZUOWENYUKAOSHI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