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爆破施工方案
在施工前进行测量放线,确保开挖位置和断面符合设计要求。
2)开挖方法:根据不同围岩等级采用相应的开挖方法,保证施工安全。
3)爆破施工:采用凿岩台车钻眼,人工装药并连接起爆器实施光面爆破,遵循短进尺、强支护、弱爆破、勤量测的原则。
4)超欠挖控制:严格控制开挖断面,控制超欠挖,保证衬砌结构的稳定和强度,同时节约成本。
5)支护方法:采用系统锚杆和网喷混凝土联合支护,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洞身衬砌:
隧道衬砌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块,衬砌厚度为0.35m,采用机械化吊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拼装。衬砌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进行施工,保证衬砌质量和施工安全。同时,对衬砌的缝隙进行填充,保证隧道的密闭性。
四、其他工程:
1)排水系统:隧道采用纵向排水和横向排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排水,确保隧道内部干燥。
2)通风系统:隧道采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风,保证隧道内空气流通,确保行车安全。
3)照明系统:隧道内设置LED照明灯,保证夜间行车安全。
4)消防系统:隧道内设置消防设施,确保行车安全。 在进行开挖前,需要进行测量并绘制中线和水平线,水平线应在轨平高度上绘制。然后,绘制开挖断面轮廓线,并根据钻爆设计准确标出炮眼位置,炮位误差不应超过5cm。最好使用激光导向和幻灯布眼,以减少测量放线的时间,并提高炮眼位置的精度。
2)台车就位
使用轨行式的凿眼台车或轨行式的多功能作业台架,其轨道应按照隧道中线准确铺设。无轨台车到达工作面后,应使台车推进梁与隧道掘进方向相平行,以保证台车所钻的炮眼满足要求。
3)钻凿炮眼和锚杆眼
必须严格按照炮眼的位置、方向和深度钻眼,特别是掏槽眼和周边眼的成孔质量。
4)装药连线
先将炮眼吹洗干净,然后根据钻爆设计正确地装药连线,保证装药量、起爆顺序正确无误。
5)退出凿眼全部设备到安全地段,起爆。
6)通风、排烟。
7)根据开挖围岩状况,对开挖后的围岩进行找顶和危石处理,并进行3~5cm混凝土初喷封闭。
8)机械出碴。
9)安装锚杆、钢筋网,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10)在开挖面后适当距离进行模筑混凝土二次衬砌。
三、钻爆施工:
在隧道爆破作业的掘进中,首先进行钻爆设计,然后根据合理、经济、安全的设计数据指导钻爆施工。对爆破技术诸要素如钻眼大小、孔深、间距、药量、钻眼分布与起爆顺序等进行慎重研究与严格控制。钻爆法开挖作业工序组成为:测量放样→布眼→台车(台架)及风水管路就位→钻眼→装药堵塞→联结起爆器→起爆→通风→找顶清理危石→出碴→清底。
一)钻爆设计:
钻爆法施工时,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进尺、爆破器材等条件,并通过爆破试验确定爆破参数。试验时参照光面爆破参数表。光面爆破施工应满足以下要求:
残留炮孔痕迹应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炮孔痕迹保留率:硬岩不少于80%,中硬岩不少于70%,软岩不少于50%。
相邻两孔之间的岩面平整,孔壁不应有明显的爆破裂隙。相邻两孔之间出现的台阶形误差不得大于150mm。
光面爆破参数表
岩石种类 周边眼间距E(cm)
周边眼最小抵抗线W(cm) 相对距离E/W
周边眼装药参数(kg/m) 硬岩 55~70 60~80 0.7~1.0 0.30~0.35 中硬岩 45~65 60~80 0.7~1.0
0.2~0.30 软岩 35~50 45~60 0.5~0.8 0.07~0.12
各类围岩炮孔布置图
1)Ⅲ级围岩上下台阶法开挖。
在上台阶进行光面爆破时,采用了斜眼掏槽和空气柱状法装药。根据每循环进尺3米的考虑,光面爆破参数表和炮眼布置如上所示。其中,炸药单耗为0.6kg/m3,爆破效率为87%,每循环方量249.75m3,光爆炮眼痕迹率为90%。
在下台阶光面爆破时,进行了左右侧跳槽开挖,进尺按照3米设计。周边眼和辅助眼的装药结构与上台阶相同。根据每循环进尺3米的考虑,下台阶岩爆破参数表如上所示。其中,炸药单耗为1.1kg/m3,爆破效率为87%,每循环方量84.1m3,光爆炮眼痕迹率为90%。
在上台阶进行Ⅳ级围岩爆破时,炮孔布置和装药结构如上所示。其中,炸药单耗为0.6kg/m3,爆破效率为87%。
名称 深度 m) 雷管 段别 装药参数 备注 药量(kg) 1 2.2 1 19.5 2 2.2 3 21 3
2.4 5 22.5 4 2.1 7 28 5 2.1 9 22.4 6 2.4 11 0 7 2.4 13 0 8
2.4 15 0 合计 113.4
在每个循环进尺为2.0m的情况下,Ⅳ级围岩的爆破效率为88%,每循环方量为108.8m3.炸药单耗为0.6kg/m3,光爆炮眼痕迹率为90%。上台阶采用楔形掏槽的方法进行光面爆破,周边眼采用不耦合装药,装药结上台阶炮眼布置图。中台阶断面面积为54.4 m²,共有78个炮眼,炸药总量为113.4kg,炸药单耗为1.0kg/m3,光爆炮眼痕迹率为90%。下台阶断面面积为51.3m2,共有86个炮眼,炸药总量为125.9kg,炸药单耗为1.2kg/m3,光爆炮眼痕迹率为75%。隧底断面面积为15m2,共有21个炮眼,炸药总量为22.4kg,炸药单耗为1.5kg/m3.在隧底爆破开挖时,需要严格控制超欠挖。
本文介绍了在隧道开挖中的爆破技术。首先介绍了V级围岩采用三台阶法开挖的方法,其中上台阶采用楔形掏槽,周边眼采用不耦合装药。其次,介绍了钻爆作业的流程,包括炮眼的位置确定、深度、角度和间距的确定等。爆破后应设专人
负责清帮清顶,并对开挖面和未衬砌地段立即进行检查,如察觉可能产生险情时,立即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双连拱衬砌断面的开挖爆破是分部开挖作业,必须遵守“短进尺、弱爆破”的原则,并且要遵守有关“爆破与震动”的作业要求。在核心围岩的开挖爆破时,必须注意不会对已衬砌结构的安全产生影响甚至破坏。
超欠挖控制措施非常重要。在钻爆法开挖中,控制好超欠挖是经济、高效的关键。为此,项目部成立了超欠挖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超欠挖管理办法,并且制订了详细的奖罚措施并严格执行。在钻爆施工中,采取了多种措施,如根据不同地质情况选择合理的钻爆参数、选配多种爆破器材、完善爆破工艺等,以提高爆破效果。另外,提高画线、钻眼精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超欠挖的主要因素。因此,工作人员要认真测画中线高程,准确画出开挖轮廓线。此外,提高装药质量、杜绝随意性、防止雷管混装也是必要的。断面轮廓检查及信息反馈也非常重要,可以了解开挖后断面各点的超欠挖情况,分析超欠挖原因,并及时更改爆破设计,减少误差。最后,建立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也是必要的,可以保证技术的实施,用
经济杠杆来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造成人人关心超欠挖,人人为控制超挖去努力。
钻孔方法步骤包括准备、定位、开口、拔杆、移位五步。在整个钻孔过程中,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即“四查”,以确保钻机及两个钻臂的运转、钻机各部件、风水电及管路连接部位是否牢固、钻头钻杆等配件是否备全、消耗较多的器材是否有充分的余量。在定位时,测量班需要在掌子面画出各炮孔位置及在隧道掌子面画出中线十字线,作业班将钻机范围定下来,并将钻孔先后次序分配明确。在开口时,需要慢慢推进,并特别注意钻臂的方向与隧道中线的夹角是否符合设计外插角。在拔杆时,遇整体性好的石质可中速慢慢拔出,如遇破碎岩石卡钎时,应慢慢来回推进,使之拔出,如拔不出,再靠近钻孔重新打眼,使之拔出。在移位时,钻好一个炮孔进行第二个炮孔钻进时,要做到“准、直、平、齐”,即按周边孔参数要求,孔位要选准;侧墙孔孔口要开在同一垂线上,孔底要落在同一垂面上;各炮眼相互平行(孔口和孔底距相等);孔底要落在同一平面上,爆出的断面要整齐,便于下一循环作业。最后,保证钻孔质量的措施包括找准中线腰线、标出孔位、首先钻正顶孔、
预量钻杆长度做好标记,保证XXX符合设计深度。在作业中,还要做到“七快、四勤、四不钻”。
钻孔作业需要快速且准确,包括拉风水管、安装钻机、开钻、换钻杆、移动钻杆、交换位置和排除故障。同时,还需要勤于保养钻机、维修风水电路、检查钻孔质量和检查险情。此外,还需要遵守“四不钻”的原则,即不钻残孔、不钻石缝、不钻软夹层、不钻破碎层,以提高钻孔速度和质量。爆破施工的工艺流程需要注意事项和技术标准,包括施工布眼、定位开眼、钻眼、清孔、装药、联起爆网络、瞎炮处理和检查。在爆炸事故应急预案中,需要分析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包括火灾和爆炸事故,以及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建筑工地是一个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的施工场地,需要注意电气焊和各带电作业的安全,以及办公区和生活区的火灾隐患。
为了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使用民用爆破器材。然而,民用爆破器材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危险源,其中的爆炸物品是易燃易爆的化学危险物品。在储存、销售、购买、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中,都有可能出现问题,从而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
在应急处置方面,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