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修改版1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修改版1

来源:暴趣科技网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分类与整理(单一标准) 教材内容

《分类与整理》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十二册第27-30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分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基础,也是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分类”放在“统计与概率”领域,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关系。教材通过这样的编排,将分类与统计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并呈现分类的结果,突出分类是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础,同时也将统计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收集、整理数据简单地渗透给了学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并能对分类的结果进行简单整理。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学生通过文字、图画表格等表现形式呈现数据的收集。

3、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小组合作,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5、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分类摆放物品能使我们的生活整洁有条理,并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方法,体会分类的优点与便利。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颜色不同形状气球若干、儿童积木方块若干。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动手实践法、小组交流合作。

教学建议:要注意在教学时体现准备性。本单元只是让学生在分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收集、整理分类的结果,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经验和兴趣,还不是学习正式的统计图表(无表头)或统计量。因此要注意教学的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和爸爸妈妈逛超市吗?超市里物品的摆放如何呢?如何能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购买的物品呢?

教师出示超市的图片,与学生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1

教师小结:像超市那样把同类物品摆放到一起那就是分类摆放,分类摆放物品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分类与整理。

教师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出示例1

2

教师:周末,小朋友一起来游乐园玩,你们观察下小朋友在做什么? 学生:小朋友拿着很多漂亮的气球。 教师:气球都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

教师:这些气球,我们可以怎样把他们分一分呢?请你们仔细的观察一下,它们哪里不一样?

学生汇报,颜色不一样,形状不一样。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气球,谁愿意来给它们分一分,并说说你分的标准是什么,它们分别又有几个?

教师出示教具,找同学到讲台板演分法(讲述自己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来)。

导板演学生分法不同,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形状分类的,教师根据学生分类结果,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哪种气球多,哪种气球少,按颜色分和按形状分结果一样吗?你喜欢哪种分法,使学生体会到不同的分法导致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感受它们各自的特点,有效地表达自己分类的结果,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教师:同学们拿出我们另一组学具,小组合作,给这些物品分类,并说说是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学生小组活动,讨论,动手操作,交流,汇报结果。 练习七1、2、3小题,学生集体完成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类与整理的方法,知道了可以按照物体的颜色形状来分类,在生活当中,分类的运用非常广泛,而且分类的标准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用途、大小、属性„„根据人们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分类。分类给我们的生活带了很多很多的便利。

课外观察下,自己家的物品是如何分类的(衣橱的衣服、厨房的餐具„„)或者周围某一处的物品是怎样分类的(超市、商场、菜场、文具店„„)自己动手整理下自己的衣橱和学习用品和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

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 (单一标准)

分类的标准 结果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