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 课程性质
《学前教育学》主要是研究学前教育的现象,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增强学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
(二) 课程设置目标
设置《学前教育学》这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理论,掌握学前教育的实践技能和重要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认识到游戏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会设计学前教育课程,能够合理安排獐的一日活动;理解幼儿教师工作特点,把握与家长合作的形式和策略。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导论
(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婴儿教育、幼儿教育、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的概念,掌握学前教育机构的不同形式,了解学前教育学产生发展的过程、学习与研究的方法。
(二)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一、 学前教育的概念及界定
二、 学前教育的机构及形式
三、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一、 学前教育思想的产生
二、 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
三、 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学前教育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一、 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
二、 研究学前教育学的方法
第二章 (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前儿童观
理解不同的儿童观,认识到儿童的受教育权和游戏权,能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二)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儿童观的界说
一、儿童观的概念
二、儿童观的种类
第二节儿童权利的扩大与保护
一、 儿童权利的国际认识
二、 儿童权利的中国承诺
三、 儿童权利的保障与实施
第三节正确儿童观的树立
一、 儿童有各种合法权利
二、 儿童的成长受制于多种因素
三、 儿童发展的潜力要及时挖掘
四、 儿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
五、 儿童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六、 儿童通过活动得到发展
七、 儿童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
第三章 学前教育观
(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在幼儿成长发展中的作用,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能够树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观。
(二)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价值
一、 保证胎儿健康的出生
二、 保证婴儿及时的成长
三、 保证幼儿迅速的发展
第二节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 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二、 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 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
四、 社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五、 网上学前教育的发展
六、 学前教育发展的未来
第三节学前教育的目标
一、 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
二、 中外学前教育目标的比较
第四节科学学前教育的树立
一、 热爱儿童
二、 尊重儿童
三、 全面教育儿童
四、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五、 教育要儿童化
六、 多种教育形式结合
七、 因儿童而施教
八、 争取家庭配合
第五节学前儿童的因材施教
一、 实现角色转换
二、 深入研究儿童
三、 构建独特环境
四、 开展小型活动
五、 考虑儿童的学习方式
六、 利用儿童的强项
七、 实行多元评价
第四章 学前教育的课程
(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学前教育课程的涵义、种类和方案,正解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观点,掌握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原则,学会评价学前教育的课程。
(二)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教育课程的界定
一、 学前教育课程的涵义
二、 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
第二节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
一、 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观点
二、 学前教育课程的框架结构
三、 学前教育课程的拟定
四、 学前教育课程观的测试
第三节学前教育课程的方案
一、 发展儿童认知的课程方案
二、 提高儿童能力的课程方案
三、 陶冶儿童情感的课程方案
四、 训练儿童行为的课程方案
五、 协调家园关系的课程方案
第四节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
一、 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原则
二、 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
三、 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策略
第五节学前教育课程的评价
一、 评价儿童的发展
二、 评价课程的所有环节
第五章
幼儿的社会教育
(一)本章教育目的与要求
了解幼儿社会价值和内容,理解幼儿社会化的理论与实践,掌握幼儿园社会活动的设计的原则,观察与评价的方法。
(二)本章教育内容
第一节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和内容
一、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涵义
二、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
三、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任务
四、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
五、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过程
第二节幼儿社会化的理论和实践
一、 幼儿社会化的涵义
二、 幼儿社会化的理论
三、 幼儿社会化的成因
四、 幼儿社会化的内容
五、 幼儿社会化的特点
六、 幼儿社会化的策略
第三节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
一、 考虑幼儿的现有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原则
二、 兼顾幼儿现实生活和世界未来发展趋势的原则
三、 有组织的社会教育活动与随机教育相互补充的原则
四、 班内、园内教育与班外、园外教育相互结合的原则
五、 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的发展相互统一的原则
六、 面向全体幼儿与注重幼儿个别差异的原则
第四节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路径探寻
一、 主题教育路径
二、 方案教育路径
三、 区域教育路径
四、 旅行教育路径
第五节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 正规的社会教育活动
二、 非正规的社会教育活动
第六节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观察与评价
一、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观察
二、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
第六章 幼儿教育的游戏活动
(一)本章教育目的与要求
了解幼儿游戏活动的种类和价值,知道如何为幼儿的游戏活动做好准备,掌握幼儿游戏活动的知识和技能 ,学会指导和评价幼儿的游戏活动。
(二)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幼儿游戏活动的种类
一、 游戏的界定
二、 游戏的种类
第二节幼儿游戏活动的价值
一、 促进幼儿体力的发展
二、 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三、 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四、 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五、 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六、 发展幼儿的美感
第三节幼儿游戏活动的准备
一、 设定游戏时间
二、 布置游戏空间
三、 提供游戏材料
四、 丰富知识经验
第四节幼儿游戏活动的观察
一、 观察的价值
二、 观察的策略
三、 观察的记录
第五节幼儿游戏活动的指导
一、 尊重幼儿的游戏
二、 支持幼儿的游戏
三、 参与幼儿的游戏
四、 引导幼儿的游戏
五、 干预幼儿的游戏
第六节幼儿游戏活动的评价
一、 幼儿游戏环境的评价
二、 幼儿游戏活动的评价
三、 幼儿游戏水平的评价
第七章 幼儿教育家庭教育的指导
(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幼儿园家庭教育的价值、内容,理解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掌握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学会设计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案。
(二)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幼儿园教诲教育指导的价值
一、 有利于贯彻幼教法规
二、 有利于与世界幼教接轨
三、 有利于发挥幼儿教育的整体功能
四、 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发展
第二节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一、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
二、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任务
三、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第三节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
一、 了解性原则
二、 方向性原则
三、 科学性原则
四、 尊重性原则
五、 协调性原则
六、 针对性原则
七、 直观性原则
八、 艺术性原则
第四节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
一、 家长委员会
二、 家长学校
三、 家长会议
四、 家长开放日
五、 家长园地
六、 家庭教育咨询
七、 接送时交流
八、 电话交谈
九、 家园联系册
十、 家庭访问
十一、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
十二、 其他形式
第五节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案
一、 指导活动的主持者
二、 指导活动的对象
三、 指导活动的时间
四、 指导流动的地点
五、 指导流动的目标
六、 指导活动的准备
七、 指导活动的内容
八、 指导活动的形式
九、 指导活动的具体步骤和过程
十、 指导活动的效果及评价
第八章 幼儿教师
(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培训形式,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掌握幼儿教师的智能结构。
(二)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
一、 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
二、 幼儿教师的权利和职责
三、 幼儿教师劳动的价值
第二节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
一、 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
二、 幼儿教师的智能结构
第三节幼儿教师的职业培训
一、 幼儿教师培训的意义
二、 幼儿教师培训的机构
三、 幼儿教师培训的课程
四、 幼儿教师培训的形式
五、 幼儿教师培训的实践
六、 幼儿教师的性别问题
七、 幼教师资队伍的发展现状
第九章 国外学前教育的改革及启示
(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世界主要国家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思考可供我们借鉴之处。
(二)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美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一、 和谐发展的学前教育目标
二、 开放多样的学前教育途径
三、 千姿百态的学前儿童教师
四、 责权并重的学前儿童家长
五、 启示及思考
第二节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一、 学前教育的机构
二、 学前教育的目标
三、 学前教育的内容
四、 学前教育的途径
五、 学前教育的师资
六、 学前教育的管理
七、 启示与思考
第三节新加坡学前教育课程的特点及评析
一、 学前教育课程的目标
二、 学前教育课程的方案
三、 学前教育课程的领域
四、 学前教育课程的途径
五、 学前教育课程的师资
第四节埃及幼儿教师的特征及思考
一、 主要特征
二、 比较与思考
三、教材
李生兰著:《学前教育学》(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四、有关说明
(一) 考核方法
采用闭卷、开卷、笔试的方法;运用百分制进行测评,60分以上为及格;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 课时安排
教学时间共同60学时。
1、导论 4学时
2、学前儿童观 8学时
3、学前教育观 10学时
4、学前教育的课程 8学时
5、幼儿园的社会教育 8学时
6、幼儿园的游戏活动 10学时
7、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指导 8、幼儿教师 9、国外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启示 4学时
4学时
4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