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盆和瓶绕口令幼儿园语言教案

盆和瓶绕口令幼儿园语言教案

来源:暴趣科技网
盆和瓶绕口令幼儿园语言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语言教育教材第四章“趣味绕口令”,具体内容为“盆和瓶”绕口令。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幼儿掌握绕口令的基本节奏和韵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腔肌肉的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盆和瓶”绕口令,感受绕口令的韵律美。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腔肌肉灵活性。 3. 激发幼儿对语言游戏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绕口令的快速、准确地朗读和背诵。

重点:掌握绕口令的基本节奏和韵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录音机、磁带、卡片、黑板、盆和瓶实物。 2. 学具:幼儿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盆和瓶,让他们描述盆和瓶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引导幼儿关注盆和瓶的发音,为学习绕口令做准备。 2. 例题讲解(10分钟)

播放“盆和瓶”绕口令录音,让幼儿跟读。

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错误。 3. 随堂练习(10分钟)

让幼儿两人一组,互相练习绕口令。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和鼓励。 4. 小结与展示(5分钟)

邀请几名幼儿上台展示,其他幼儿评价。 5. 游戏环节(5分钟)

组织“盆和瓶”接力赛,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绕口令。 六、板书设计

1. 在黑板上画出盆和瓶的图案,标注名称和绕口令。 2. 用彩色粉笔标注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向家长展示今天学习的“盆和瓶”绕口令,并尝试教家长一起练习。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绕口令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以便于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绕口令,激发他们对语言游戏的兴趣。同时,可组织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共同见证幼儿的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例题讲解的步骤 4. 随堂练习的组织 5. 板书设计

6.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重点在于绕口令的基本节奏和韵律的掌握,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难点在于快速、准确地朗读和背诵绕口令。为此,教师需要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如:

通过播放录音、分组练习、教师指导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充分感受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设计不同难度的绕口令练习,让幼儿逐步挑战,从而克服快速、准确地朗读和背诵的难点。

二、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确保教具(如录音机、磁带、卡片、黑板等)和学具(如幼儿用书、练习本、彩色笔等)的数量充足,以便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具和学具应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例题讲解的步骤

例题讲解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幼儿逐步掌握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应注重发音的准确性,及时纠正幼儿的发音错误,避免形成错误的发音习惯。

四、随堂练习的组织

组织形式多样的练习活动,如两人一组互相练习、小组竞赛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五、板书设计

使用彩色粉笔突出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结合图案、文字等元素,使板书更具趣味性和直观性。 六、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 1. 作业设计:

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作业,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难度应适中,既能巩固课堂所学,又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课后反思:

教师应认真反思课堂教学,了解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鼓励幼儿和家长参与课后反思,共同见证幼儿的成长,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亲切、生动的语言,语调富有变化,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在讲解绕口令时,适当放慢语速,强调节奏和韵律,便于幼儿理解和模仿。

二、时间分配

1. 合理安排各环节的时间,确保教学内容充实且不拖沓。 2. 实践情景引入和游戏环节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其他教学环节的进行。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时应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引导性,鼓励幼儿积极思考。 2. 针对不同难度的提问,给予幼儿适当思考时间,并及时给予反馈。

四、情景导入

1. 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创意的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具,增强情景导入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适宜性

本节课的绕口令内容适合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但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如有需要,可适当调整绕口令的难度。

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1.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播放录音、分组练习、游戏等,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注重个别辅导,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堂氛围的营造

1.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幼儿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后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了解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2.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