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BIAD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初设

BIAD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初设

来源:暴趣科技网
建筑专业篇

析日照结果,以确保日照条件符合国家相应规定。当上一设计阶段已完成并且无影响日照结果的修改时可不再行绘制=

1)居住建筑、医院、疗养院、学校、幼托、养老院等建筑应按国家相关标准及法规分析日照并确保满足要求;

2)公共建筑应根据需要分析日照影响,确保环境效果和公众利益。2.3.2建筑设计图纸

大型建筑应绘制组合平、立、剖面图表示全貌,反映出组合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此时比螂可适当减少刘1:300一1:500左右,但宣另行绘铷本款规定拢劂鹄局部分段凰。

二维图纸难以表达清楚时,宜使用三维轴测图辅助表达。

如当地规划主管部门有规定,居住区详细规划还应提供居住建筑单体的平立剖图纸及指标。

l各层平面图1:100,1:150,l:200,1:300

1)轴线的开间进深尺寸和总尺寸、柱网和承重墙、分隔墙位置;2)绘出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配件的位置;3)注明房间的名称;4)绘出主要门窗位置;

51室内、外地面设计相对标高,各层楼地面相对桥高;6)布置停车库停车位、行车线路;

7)大型公共建筑宜绘制消防分医及人员疏散示意图;8)宜列出各层建筑面积;

9)在首层平面绘出指北针、剖切线及编号;

IO)根据需要绘制主要用房的故大平面和室内布置;居住建筑应绘制户型平面图。2立面图1:100.1:150,1:200,1:300

1)绘制建筑各方向立面图(少量不重要立面除外);2)立面外轮廓及主要结构和建筑部件的可见部分;

31总高度尺寸、各楼层层高,窜内外地坪、各层以及屋顶檐口或女儿墙顶标高、屋面突出物标高;

4)可为展开立面,根据项目需要可增加局部啦面、立剖面。3剖面图1:100.1:150,1:200,I:300

选择绘制主要剖面,剖切位置应选在内外卒间比较复杂的部位,并应表示:1)翻到和看到的各部分内容,包括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件;

2)总高度尺寸、各楼层尺寸,室内外地坪、各层以及屋顶檐口或女儿墙顶标高、屋面突出物标高。2.3.3其他

l根据需要或合同或协议书要求制作分析图和详图,见本篇第1 3 3条。

2根据合同或协议书规定提供建筑效果图和建筑模型,具体规定见本篇第1 4节。17

BIAD设计文件编制椿度规定3初步设计3.1

-般规定

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技术经济指标、材料用表、图纸、计算书等。3.1.2编制要求

l设计内容应包括设计依据、设计理念、设计内容、设计标准、技术经济指标、计算书、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以及在施工图开始前有待解决的问题。2该阶段的设计深度庞能以协助建设方确定主要的建设标准和选材。

3该阶段的设计深度除符合本标准规定外,还应满足对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划申报要求。应根据各地区的不『司要求,组织各专业统一按消防、人防、节能、环保等内容列出专篇。

【说明】第3款中,关于初步设计文件是否单列消防、环保等内容的专篇的问题,本规定与住建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第3 1 1条规定的形式有所区别,后者不要求单列专篇的目的是确保设计文件中各专业内容的完整性,或避免设计文件中有关内容的重复。本规定考虑到现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单列专篇以便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因此还是按照编写专篇说明的形式,由专业共同完成j这仅是一个形式的问题,故其不同规定是可以理解的,当然避免设计文件内容重复还是同样要求的。

由于本规定首先是按专业一阶敷一内容的顺序进行分类编排的,因此各专篇中只描述了建筑专业的内容,实际设计中应各专业联合完成,样式见BIAD设计文件共享库中的初步设计说明统一格式。

3.1.3应解决与其他专业配合的相关问题

建筑专业应向其他专业提供包括设计说明、图纸、建设标准、材料做法及门窗表等必要的基本资料(见表3 1 3但不限于)以满足下列需要。当设计过程中不能提供成图时,也可以其他方式提供符合内容要求的资料:

l确定结构布置方案;

2确定机电用房所需面积、高度及位置;确定主要管井位置及所需面积等;3编制设汁概算书。

建筑专业提供给其他专业的设计资料表━━━━━┓┃┃┃┃┃┃

┣━━━━━━━━━━┻━━━━╋━━━━╋━━━━╋━━━━╋━━━━━━━

结构

设备

电气

经济

┣━━━━┳━━━━┳━━━━┳━━━━┫

设计资料项目

资料要求

表3 1.3

┏━━━━━━━━━━┳━━━━━━━━━━━━━━━━━━━┳━━━━━━━3.L1编制成果要求

━━━━━┫┃┃

┣━━━━━━━━━━┳━━━━╋━━━━╋━━━━╋━━━━╋━━━━━━━━━━━━┫┃┃

┣━━━━━━━━━━╋━━━━╋━━━━╋━━━━╋━━━━╋━━━━━━━━━━━━┫┃

室外上程做法表┃

√┃室外工程计^概

算时提供┃

┗━━━━━━━━━━┻━━━━┻━━━━┻━━━━┻━━━━┻━━━━━━━━━━━━┛建筑专业篇续表

┏━━━━━━━━━━━━━━┳━━━━━━━━━━━━━━━━━━━━┳━━━━━━━━━━┓┃┃┃┃┃┃┃

┣━━━━━━━━━━━━━━╋━━━━━╋━━━━╋━━━━╋━━━━╋━━━━━━━━━━┫┃┃

┣━━━━━━━━━━━━━━╋━━━━━╋━━━━╋━━━━╋━━━━╋━━━━━━━━━━┫┃

总平面捌

┃、,

┃V

┃V

┃√

括竖向设计圉┃

┣━━━━━━━━━━━━━━╋━━━━━╋━━━━╋━━━━╋━━━━╋━━━━━━━━━━┫┃┃

┣━━━━━━━━━━━━━━╋━━━━━╋━━━━╋━━━━╋━━━━╋━━

平面目

V

v

V

V

门窗敬景表

、,

结构

设备

电气

强计资料项目

┣━━━━━┳━━━━┳━━━━┳━━━━┫┃

资料要求

发放专性

室内装修撖法表

设计嚏明

lV

V

、,┃

包括建造标准

━━━━━━━━┫┃┃

┣━━━━━━━━━━━━━━╋━━━━━╋━━━━╋━━━━╋━━━━╋━━━━━━━━━━┫┃┃

┣━━━━━━━━━━━━━━╋━━━━━╋━━━━╋━━━━┻━━━━╋━━━━━━━━━━┫

┃外墙洋圈、重点节点构造详圈┃3.2初步设计说明3.2.1设计总说明

设计总说明是对设计项日基本概况和设计依据的描述,它已包括了各专业的内容在内,该部分内容在各专业说明巾一般不应再另行撰写。设计总说明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设计项目概况

一般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方名称、建设规模与性质(如××间旅馆、××床医院等)、建筑主要功能、建筑类别(如高层民用公共建筑)、总用地两积、建筑面积、建筑特征(建筑地卜地下层数、建筑高度、结构形式等)、建筑使用年限、总概算(投资)、分期建设情况等设计项目概况简介。2设计依据

1)宜列出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名称;

2)设计依据资料文件的名称、文弓、日期、编制单位等,一般包括各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方提供的任务书或工艺流程要求、经批准的设计方案、地形图、用地红线图、环境评估报告、项目所在地的气象地理条件、气候分区、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等;

3)有关主管部门对本项目批示的规划许可技术祭件:如:用地性质、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建筑高度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日照间距、出^口位置、停车泊位数,以及对总平面布局、周围环境、空间处理、交通组织、环境与文物保护、造型要求等。3设计范围与设计分工

1)本工程设计和不设计的范围分别说明专业分工的种类;2)对于合作设计的项目,碰描述各自设计的范围与分工;

3)对于上一阶段(一般指方案设计阶段)由外部其他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的项目,应描述我方对该设计输入的评价;

4)对于下一阶段(一般指施工图设计阶段)由外部其他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的项目,应描述对该设计输出后我方的责任、控制范围等;BIAD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9

、,┃

V

立面凰、剖面圈

V

屋顶平面

V

5)对于改造项目,除描述设计内容和设计范围外,还应说明与原设计方的关系与责任分工。

4需由建设方在初步设计审批时提供或决定的问题

如有关城市规划、市政条件、建筑面积、建设投资、建造标准、使用功能、工艺流程、设备选型、设计基础资料、设计批复时间等可能涉及法律依据、与规划条件不符以及影响设计进度的内容。

【说明】设计总说明内容是由各专业合作完成的,代表了设计项目总概况的介绍.因此在各专业说明中不应再另行撰写,目的是避免重复和出现矛盾。

第2款中,设计依据文件范围一般包括各专业公共的内容和建筑专业的内容,其他专业的内容也可由各专业另行列出。

第3款中,设计范围与设计分工各项解释如下:

1)对设计范围的描述并不等同于初步设计阶段天件所提供的设计深度:

2)合作设计的项目,各自设计的范围与分工通常在合同、协议书yx厦ffi量计划中表述。但由于其为内部文件,因此有必要在正式设计文件中提厦,有助于使其他各有关方明晰;

3)上一阶段由其他设计单位设计的方案,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设计输入的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对其基本的方案是否能于接受有一个全面扼要的评判,以避免在后期出现方案性的否定和大的返王量:

4)对于施工图设计阶段由其他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的项目,其分工可按设计合同进行,但在通常情况下,设计深度要求一般要高于全过程由BIAD设计的项目,目的是以便时原设计意图和后阶段的设计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5)改造项目中,将改造设计的内容和范围以及与原设计方的关系与责任分工描述清楚,是很重要的内容,不应忽视。无论是说明内容还是图纸表达,都应将原设计保留的部分和本次改造部分分清楚,既便于工程项目的各方明晰,也减少日后可能产生的责任归属争议或法律纠纷。3. 2.2执行的设计规范与标准

l列出涉及建筑专业的现行国家、行业、地方及BIAD发布的有关主要建筑设计规范、标准、规程、规定的具体名称及编号。

2列出上述标准之外的标准的具体名称及编号(一般指国际标准、无标准依据时的自定原则以及批准情况)。

【说明】主要标准的范围一般包括通用性、综合性和专用性几粪j对于本设计项目耒涉及的和较班要的标准vX及-阶段设计未涉及的标准可不列出。其他专业的规范可在各专业说明中列出。3.2.3总平面1建设场地概述

建设地点的名称,在城市或其他环境中的位置,周边环境状况(如自然与人文环境、交通、建筑、公共设施、绿化等现状和规划描逑)。2建设场地地形地貌

概述基地场地的地形、地貌,如山丘范围和高度,水域的位置、流向、水耀,最高最低标高,总坡向,最大坡度和一般坡度,地下最高水位和近年实际水位情况等。3建设用地的自然因素,如地震、湿陷性或涨缩性土、地裂缝、岩溶、滑坡及其他地质灾害。

4建设用地内的现状

地上地下原有建筑物、构筑物、保留或拆迁要求,古树或保留树木、植被、地形的保留情况等。

【说明】用地市政条件也可在其他专业说明中描述。5规划条件要点

红线范围内用地面积、建筑控制线、建筑限高、日照条件、道路出入口位置、容积率、绿地卑、停车数量以及城市设计、环保、文保等规定。6总平面设计原则与特点

设计主要构思、指导思想、没计原则,说明如何结合地域文化特点及气候、地形、地质、日照、通风、防火、卫生、交通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布置建筑物、构筑物,使其满足原始条件、规划要求、使用功能及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对城市景观的影响等。7建筑布置与环境

楼栋分区、功能分区、建筑群体空间的组织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日照、通风、分期建设规划、发展用地的考虑等。8交通组织

周边交通条件(外部城市道路隋况、使用者可能采用的各类交通方式的分析)、交通设计原则、出入口(包括基地出入口和建筑出入口)、人流和车流的交通组织、停车位(机动车和自行车的停车场库的值置、停放方式)、道路系统(主次道路的路宽及纵坡、消防车道等)。

9绿化与景观环境设计

空间组织、绿地与植物配置、景观环境、灯光照明等。10竖向设计

i)描述统一的设计坐标与高程系统;必要时应有水准高程换算说明;

2)设计依据:现有和规划的城市道路和市政管道的标高、地形、特殊地区的最高洪水位、最高潮水位、土方平衡情况等(注意与本条第2款内容不宜重复);3)竖向椎置的原则和方式:地形利用或改造的方式(如平坡式或台阶式);4)雨水排水与回收利再j的方式(如自然排水、市政排水,雨水回收利用的考虑);5)设计标高:本工程±0 000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的关系,与周边城市道路、用地标高的关系;对于多子项的±0 000标高不同时应分别列出,也可写明详见总平面图;注明本工程标高、尺寸单位(标高、总平面尺寸以瑚为单位,其他尺寸以一为单位);

6)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说明防灾的措施,如防洪、滑坡、潮汐及特殊工程地质的排水处理;

7)根据需要注明初平土方量。

11室外工程设计内容及材料标准

1)设计的范围与内容(如道路、广场、停车场、围墙、小品等);BIAD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材料和标准(可列表说明)。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根据已有的设计依据,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3 2 3-1、表3 2 3-2、表

3 2 33:

2)表3 2 3-4套型结构明细表可根据各地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确定是否歹li出;3)更为详细的建筑面积计算要求见第3 2 10条;

4)居住建筑类可根据需要,列出配套公建设施表、楼号统计表、户型统计表等;5)根据各地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可增加需要的项日。个别设计依据不全时,表中

项目可删减:

6)如为群体建筑,除公共指标外,还应分别列出各楼的技术经济指标;7)机动车停车方式如为机械式,臆注明;如有大型客车,数量统计应,区别,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用于公共建筑类)━━━━━━━━━━┓┃┃

┣━━━━━╋━━━━━━━━━━━━━━━━━╋━━━━╋━━━━━━╋━━━━━━━━━━━━┫┃┃

┣━━━━━╋━━━━━━━━━━━━━━━━━╋━━━━╋━━━━━━┻━━━━━━━━━━━━┫┃┃

┣━━━━━╋━━━━━━━━━━━━━━━━━╋━━━━╋━━━━━━┳━━━━━━━━━━━━┫┃┃

┣━━━━━╋━━━━━━━━━━━━━━━━━╋━━━━┻━━━━━━╋━━━━━━━━━━━━┫┃┃

┣━━━━━╋━━┳━━━━━━━━━━━━━━╋━━━━┳━━━━━━╋━━━━━━━━━━━━┫┃

┃麓

┃建筑用地面积

建设用地而积

绿化代征地面积

其巾市政代征地卣积

hm’

hm2

序号

数量

革倚

表3.2 3-1

┏━━━━━┳━━━━━━━━━━━━━━━━━┳━━━━┳━━━━━━┳━━

┣━━━━━┫┃┃

┣━━━━━┫┃┃

┣━━━━━╋━━┻━━━━━━━━━━━━━━╋━━━━╋━━━━━━╋━━━━━━━━━━━━┫┃┃

┣━━━━━╋━━━━━━━━━━━━━━━━━┻━━━━╋━━━━━━╋━━━━━━━━━━━━┫┃┃

┣━━━━━╋━━━━━━━━━━━━━━━━━┳━━━━╋━━━━━━╋━━━━━━━━━━━━┫┃

】。┃

地下建筑面积

m 2

┃说明星

哲含人防建筑面积┃

┣━━━━━╋━━━━━━━━━━━━━━━━━╋━━━━╋━━━━━━╋━━━━━━━━━━━━┫┃┃

┣━━━━━╋━━━━━━━━━━━━━━━━━╋━━━━╋━━━━━━╋━━━━━━━━━━━━┫┃┃

┣━━━━━╋━━━━━━━━━━━━━━━━━╋━━━━╋━━━━━━╋━━━━━━━━━━━━┫┃┃

┣━━━━━╋━━━━━━━━━━━━━━━━━╋━━━━╋━━━━━━╋━━━━━━━━━━━━┫┃┃

┣━━━━━╋━━━━━━━━━━━━━━━━━╋━━━━╋━━━━━━╋━━

14

┃建筑容积率

J3

┃建筑密度

┃址筑物基底4面积

m2

11

人荫建筑面积

Ⅲ’

其中地上建筑面秘

m2

┃强建筑【目积

m2

┣━━━━━━━━━━━━━━╋━━━━╋━━━━━━╋━━┃绿化甩地面积

━━━━━━━━━━┫

┣━━━━━━━━━━━━━━╋━━━━╋━━━━━━╋━━┃道路、广场、停车场用地而积

hm2

━━━━━━━━━━┫

━━━━━━━━━━┫┃┃

┣━━━━━╋━━━━━━━━━━━━━━━━━╋━━━━╋━━━━━━╋━━━━━━━━━━━━┫┃┃

┣━━━━━╋━━━━━━━━━━━━━━━━━╋━━━━╋━━━━━━╋━━━━━━━━━━━━┫┃┃

┣━━━━━╋━━━━━━━━━━━━━━━━━╋━━━━╋━━━━━━╋━━━━━━━━━━━━┫┃

应分别列出

┃建筑高度

┃多栋

┃^均绿地面积

m2/^

16

┃人均建筑面积

m2/^

15

┃绿化卑

%

┣━━━━━╋━━━━━━━━━━━━━━━━━╋━━━━╋━━━━━━╋━━━━━━━━━━━━┫┃分别列出

┃建筑层数(地I|/地下】

┃多栋应

┣━━━━━╋━━━━━━━━━━━━━━━━━╋━━━━╋━━━━━━╋━━━━━━━━━━━━┫┃┃

┣━━━━━╋━━━━━━━━━━━━━━━━━╋━━━━╋━━━━━━╋━━━━━━━━━━━━┫┃┃

┣━━━━━╋━━━━━━━━━━━━━━━━━╋━━━━╋━━━━━━╋━━━━━━━━━━━━┫┃┃

┣━━━━━╋━━━━━━━━━━━━━━━━━╋━━━━╋━━━━━━╋━━━━━━━━━━━━┫┃┃

┗━━━━━┻━━━━━━━━━━━━━━━━━┻━━━━┻━━━━━━┻━━━━━━━━━━━━┛建筑专业篇

┃机动车停车指标

辆/万m2

地下停车

其中地上停车

┃机动车停车数量

┏━━━━┳━━━━━━━━━━┳━━━━┳━━━━━┳━━━━━━━━━━━┓┃┃

┣━━━━╋━━━━━━━━━━╋━━━━╋━━━━━╋━━━━━━━━━━━┫┃┃

┣━━━━╋━━━━━━━━━━╋━━━━╋━━━━━╋━━━━━━━━━━━┫┃┫┃┫┃┃

┣━━━━╋━━━━━━━━━━╋━━━━╋━━━━━┻━━━━━━━━━━━┫┃┃

┗━━━━┻━━━━━━━━━━┻━━━━┻━━━━━━━━━━━━━━━━━┛

tf公共建筑H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增加主要功能区分层而积表、旅馆建筑的客房构戒、K院建筑的门渗^玫及病

床数蚓书靖建筑的藏书观渔和体育建筑的座忙教等到^表中的奠他’项中用地平衡表(用丁居住建筑芟)┃序9┃┃┃┃┃

数星

表3 2 30

┃┃

单位┃11m2

┃┃┃hⅢ2

各滓┃

┃┃┃┃

┏━━━┳━━━━━━━━━━━━━┳━━━━━┳━━━━━━┓┣━━━╋━━━━━━━━━━━━━╋━━━━━╋━━━━━━┫

┃规划总用地面积┃┃┃

┣━━━╋━━━━━━━━━━━━━╋━━━━━╋━━━━━━┫

其中:市政代祉地面积┃绿化代征地而积建设用地卣税

┃┃

┣━━━╋━━━━━━━━━━━━━╋━━━━━╋━━━━━━┫┣━━━╋━━━━━━━━━━━━━╋━━━━━╋━━━━━━┫

┃其他

指吐筑特征

┃自行车停车指标

┃辆/万m2

地下停车

┃拧擎怍擅t 8m2/辆“

┣━━━━╋━━━━━━━━━━╋━━━━╋━━━━━╋━━━━━━━━━━━

其中:地上停车┃

┃睁车场摇I 2m‘/辆计┃

┣━━━━╋━━━━━━━━━━╋━━━━╋━━━━━╋━━━━━━━━━━━

┃自行车停车数量

序号

数睛

单位

┣━━━╋━━━━━━━━━━━━━╋━━━━━╋━━━━━━┫┃┃┃┃

#中居住业筑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遭料广场用地

┃┃┃┃

┃┃┃┃

┃┃┃┃

┣━━━╋━━━━━━━━━━━━━╋━━━━━╋━━━━━━┫

┃建没|┃用地┃

┣━━━╋━━━━━━━━━━━━━╋━━━━━╋━━━━━━┫┣━━━╋━━━━━━━━━━━━━╋━━━━━╋━━━━━━┫

集中绿化崩地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用于居住建筑娄)━━━━━━━━┓┃┃

┣━━━━╋━━━━━━━━━━━━━━━━╋━━━━╋━━━━━╋━━━━━━━━━━━━━┫┃┃

┣━━━━╋━━━━━━━━━━━━━━━━╋━━━━╋━━━━━╋━━━━━━━━━━━━━┫┃┃

┣━━━━╋━━━━━━━━━━━━━━━━╋━━━━╋━━━━━╋━━━━━━━━━━━━━┫┃┃

┣━━━━╋━━━━━━━━━━━━━━━━╋━━━━╋━━━━━╋━━━━━━━━━━━━━┫┃┃

┣━━━━╋━━━━━━━━━━━━━━━━╋━━━━╋━━━━━╋━━━━━━━━━━━━━┫┃筑面积

公共建筑而积┃

Ⅲ^

┃不古人蚰建

居住irr筑面积(地下)

m2

┃其中:居住址筑面积(地

h)

m2

┃总建筑面积

【ll2┃

┃建设刖地面积

序号

┃名

数量

单位

┃备

表3.2. 3-3

┏━━━━┳━━━━━━━━━━━━━━━━┳━━━━┳━━━━━┳━━━━━

┣━━━━╋━━━━━━━━━━━━━━━━╋━━━━╋━━━━━╋━━━━━━━━━━━━━┫┃口

^防建筑而积┃

m1

┃禽人防出人

┣━━━━╋━━━━━━━━━━━━━━━━╋━━━━╋━━━━━╋━━━━━━━━━━━━━┫┃┃

┣━━━━╋━━━━━━━━━━━━━━━━╋━━━━╋━━━━━╋━━━━━━━━━━━━━┫┃数

┃总居住人U

^

┃注明户均人

┃总居住』,散

┣━━━━╋━━━━━━━━━━━━━━━━╋━━━━┻━━━━━╋━━━━━━━━━━━━━┫┃┃

┣━━━━╋━━━━━━━━━━━━━━━━╋━━━━┳━━━━━┫┃┃┃┃出┃┃┃

┣━━━━╋━━━━━━━━━━━━━━━━┻━━━━╋━━━━━┫┃┃┃

┣━━━━╋━━━━━━━━━━━━━━━━┳━━━━╋━━━━━╋━━━━━━━━━━━━━┫┃┃

┣━━━━╋━━━━━━━━━━━━━━━━┻━━━━╋━━━━━╋━━━━━━━━━━━━━┫┃

┃居件建筑面积毛密度

ml/hm2┃居住建筑面

积/总用地面秘┃

┗━━━━┻━━━━━━━━━━━━━━━━━━━━━┻━━━━━┻━━━━━━━━━━━━━┛B1^D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续表

13

┃建筑容税率

12

┃公共建筑层数(地

l/地下)

ll┃公共建筑高度

┃多栋应分别列

┃居住建筑平均层数(地上

/地下)

┃居住建筑高度

┣━━━━╋━━━━━━━━━━━━━━━━╋━━━━╋━━━━━┫

┏━━━━┳━━━━━━━━━━━━━━┳━━━━┳━━━━━━┳━━━━━━━━━━━━━━┓┃┃

┣━━━━╋━━━━━━━━━━━━━━╋━━━━╋━━━━━━╋━━━━━━━━━━━━━━┫┃

15

┃居住建筑卣积净密度

┃居住建筑而积

/居住建筑肘地┃

┣━━━━╋━━━━━━━━━━━━━━╋━━━━╋━━━━━━╋━━━━━━━━━━━━━━┫┃┃

┣━━━━╋━━━━━━━━━━━━━━╋━━━━╋━━━━━━╋━━━━━━━━━━━━━━┫┃

┃建筑系数

%

┃总建筑占地面

积/4用地而积

┃建筑物基底总面积

m2

J}号

┃名

数景

单位

┃备

┣━━━━╋━━━━━━━━━━━━━━╋━━━━╋━━━━━━╋━━━━━━━━━━━━━━┫┃

总用地面积

┃^口毛密度

凡/hm:

┃总居住人口/

┣━━━━╋━━━━━━━━━━━━━━╋━━━━╋━━━━━━╋━━━━━━━━━━━━━━┫┃

┃^口净蜡度

人/hD12

┃总居住人口/

居往建筑用地

┣━━━━╋━━━━━━━━━━━━━━╋━━━━╋━━━━━━╋━━━━━━━━━━━━━━┫┃┃

┣━━━━╋━━━━━━━━━━━━━━╋━━━━╋━━━━━━╋━━━━━━━━━━━━━━┫┃┃

┣━━━━╋━━━━━━━━━━━━━━╋━━━━╋━━━━━━╋━━━━━━━━━━━━━━┫┃┃

┣━━━━╋━━━━━━━━━━━━━━╋━━━━╋━━━━━━╋━━━━━━━━━━━━━━┫

┃人均道路、』场用地

H】2/人

┃人均公共建筑用地

m2/人

┃^均居住建筑用地

m2/人

┃┃

┃人均绿化用地┃┃m2/人┃

┣━━━━╋━━━━━━━━━━━━━━╋━━━━╋━━━━━━╋━━━━━━━━━━━━━━┫┃┃

┣━━━━┻━━━━━━━━━━━━━━╋━━━━╋━━━━━━╋━━━━━━━━━━━━━━┫┃┃

┣━━━━┳━━━━━━━━━━━━━━╋━━━━╋━━━━━━╋━━━━━━━━━━━━━━┫┃┃

┣━━━━╋━━━━━━━━━━━━━━╋━━━━╋━━━━━━╋━━━━━━━━━━━━━━┫┃┃

┣━━━━╋━━━━━━━━┳━━━━━╋━━━━╋━━━━━━╋━━━━━━━━━━━━━━┫┃┃┃┃

┣━━━━┫━━━━━━━━┫┃┃

┣━━━━╋━━━━━━━━┻━━━━━╋━━━━┻━━━━━━╋━━━━━━━━━━━━━━┫┃┃

┣━━━━╋━━━━━━━━━━━━━━╋━━━━┳━━━━━━╋━━━━━━━━━━━━━━┫┃

31

其巾地l停车┃

┃停车筠按i2nl

‘,辆计

┃自行车停车数量

┃公建部分

辆/万m2

┣━━━━━╋━━━━╋━━━━━━╋━━━━━━

┃机动车停车指标

┃居住部分

辆/户

地下停车

其中地上停车

25

1机动车停车数量

┃绿地率

%

┣━━━━╋━━━━━━━━━━━━━━╋━━━━╋━━━━━━╋━━━━━━━━━━━━━━┫

┃8m2/辆计

┃┃辆┃停车库按1

┣━━━━╋━━━━━━━━┳━━━━━╋━━━━╋━━━━━━╋━━━━━━━━━━━━━━┫┃┃┃┃

┣━━━━┫━━━━━━━━┫┃┃

┣━━━━╋━━━━━━━━┻━━━━━╋━━━━╋━━━━━━╋━━━━━━━━━━━━━━┫┃统计表等

┃其他

┃各类户型而积

┃公建部分

辆/万m2

┣━━━━━╋━━━━╋━━━━━━╋━━━━━━

┃自行车停车指标

┃居住部分

辆/户

┗━━━━┻━━━━━━━━━━━━━━┻━━━━┻━━━━━━┻━━━━━━━━━━━━━━┛

洼:1第中户均人数北京地区按2 8凡/户il2直说明刚台、飘窗等部位的面积计算原则。套型结构明绌表(用于住宅建筑类)━━━━━━━━━━┓┃┃┃┃┃┃

┃┃

┃┃

┣━━━━━━━┳━━━━━━┳━━┃建筑面积(m2)┃

面积比例

━━━┳━━━━━━┫户数┃户散比例┃

┣━━━━╋━━━━━━━━╋━━━━━━╋━━━━━━━╋━━━━━━╋━━━━━╋━━━━━━┫┃┃

①%

%

楼号

┃住房总建筑面积

┃住房总

J一数

套掣建筑面积90mz“下住房

表玉2 3-4

┏━━━━┳━━━━━━━━┳━━━━━━┳━━━━━━━━━━━━━━━━━

┣━━━━╋━━━━━━━━╋━━━━━━╋━━━━━━━╋━━━━━━╋━━━━━╋━━━━━━┫┃

%

┃%┃

┣━━━━╋━━━━━━━━╋━━━━━━╋━━━━━━━╋━━━━━━╋━━━━━╋━━━━━━┫┃┃

③%

%

┣━━━━╋━━━━━━━━╋━━━━━━╋━━━━━━━╋━━━━━━╋━━━━━╋━━━━━━┫┃┃

%

%

┣━━━━╋━━━━━━━━╋━━━━━━╋━━━━━━━╋━━━━━━╋━━━━━╋━━━━━━┫┃┃

合计

%

┗━━━━┻━━━━━━━━┻━━━━━━┻━━━━━━━┻━━━━━━┻━━━━━┻━━━━━━┛

注:町根据住房与城;建设部以丑当地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宴际住宅建筑类型以厦任务¨要求调整奉表。

【说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中客积率计算一般不包括地下建筑而积,但最终应以当地24

建筑专业篇

规划主管部门规定为准。

表3 2 30套型结构明细表是根据近年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厦地区等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设置的,本表更多地体现了性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其变化也是可以预见的。为方便执行和使用,本规定仍将其列出。3.2.4建筑功能设计l平面布置

建筑群体和单体的主要分区情况与分区原则、柱网的选择、模数系统的考虑。2各层功能分区与内容

建筑的功能布局和各种出入口性质与位置(建筑群体的内容也可在第3 2 3条总平面中描述)。

3水平及垂直交通组织

平面之间的交通组织与联系,垂直交通的形式、组织与联系方式(电梯、自动扶梯的设置可在第3 2 6条第5款中描述)。4剖面设计

各部分功能区域或主要房间的层高与净高等。3.2.5建筑造型设计

l设计指导思想

设计理念、城市设计的考虑、群体与个体的关系。

2造型设计

建筑风格、体形与立面、主要材料的选择、色彩等。3室内设计

主要为室内设计的原则、精装修与普通装修的范围、设计风格的考虑、基本标准等。3.2.6建筑材料及设施1墙体材料

各部位外墙体、内隔墙的材料、厚度。2门窗与幕墙

1)门窗与幕墙的材料与技术性能要求(内外门窗、幕墙、犬窗等材质、标准、颜色、开启形式、五金等);

2)闩窗编号方式(编号原则和字母代号的含义);

3)f]窗数量表(可另做附表):应包括门窗的类别、具体类型、洞口尺寸、分数量和总数量、使用部位、技术性能要求简述等。3外装修设计

外墙、屋面、主要人口台阶、坡道等的材料与标准。4内装修设计

1)内装修设计的要点;

2)楼地面、墙面、顶棚等主要部位的标准(室内装修做法表可详附表):内容应包括层数、所在区域(指功能区)、房间名称(编号),楼地面、踢脚或墙裙、墙面、顶棚的面层材料、做法图集索引、燃烧性能,楼地面做法厚度;当做法未采用图集索引时,应写出具体做法;BIAD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3)卫生洁具(洁具及五金配件的类型、标准,与设备专业配合商定);4)厨房设备(标准、有无参考厂商配合工艺设计等);5)装饰灯具(主要各类部位的灯具类型、标准)。5电梯、自动扶梯(自动步道)

1)电梯布置的原则与目标:使用人数、到达目的地的时间、输送能力、确定数量的依据(计算原则),必要时可包括垂直交通模拟性能分析等;

2)电梯布置的情况和技术参数:部位、用途、是否按层数分区、类型、数量、参考厂商、型号、载重量、速度、扶梯的倾斜角度和梯级宽度等主要参数等。

【说明】第5款中,输送能力,电梯一般指5分钟输送能力(人/5 min);自动扶梯、步道一般指每小时输送能力(人,h)。3.2.7防水工程设计

1地下室防水

设计防水标高、地下室地面标高、防水等级、防水材料做法。2屋面防水

各类不同部位尾面的防水等级与耐用年限、防水材料做法、排水方式。3室内各部位防水

室内各处如卫生间、厨房等处的防水部位、防水材料做法。3.2.8无障碍设施

l无障碍设施的设汁部位

总平面及建筑内部的无障碍设施的部位(如停车位、入门、水平通道、楼梯、电梯、公共卫生间浴室等)j2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标准

如影剧院的轮椅庸位、无障碍客房或居住套型的总数草以及单位数量等。3.2.9建筑使用人数

总人数或各楼、各功能部分的人数,必要时加入男女比例。除有固定座位等标明使用人数外,对无标定人数的建筑应按有关设计规范或经调查分析确定合理的使用人数。3.2. 10建筑面积统计表

l列出建筑面积计算的规范和规定的依据,并指出对于上述规范和规定中未作规定或规定不明确的部位建筑面积计算的原则。2建筑面积统计表

多栋建筑时应分别统计汇总;每栋单体建筑中廊按每层或每类功能分区统计汇总,,【说明】除非当地部门有特别规定,一般应采用《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CB/T 50353)作为计算依据。3.2. 11防火设计

奉条以及其后的第3 2 12、3 2 13、3 2 14条作为专篇内容应与其他专业共同完成。本条只列举建筑专业部分的内容。

l设计项目概况

建设规模与性质、建筑面积、建筑层数、建筑高度(室外地面至屋面面层)、建筑类别(指高层建筑分为一类或二类)、建筑耐火等级、足否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等。建筑专业篇

设计项目概况所列均为与防火有关的主要数据,更详细的内容应详其他各章节。2防火设计原则

主要防火范围、措施和目标。3设计规范依据

列出与防火有关的规范(包括防火专用规范和建筑专项规范)。4总平面消防设计

1)防火间距:与内外部相邻建筑的距离;

2)消防车道:位置、形式、宽度、净宅高度、与建筑外墙的距离等;3)消防扑救面和扑救场地情况;4)高层建筑裙房设置情况。5防火分区(搜防烟分区)的划分

防火分区(及防烟分区)划分表,列出层他置、防火分区编号、使用性质(功能区域名称)、防火分区面积、防烟分区面积、白动喷水灭火系统等。6消防电梯的设置

编号、平时用途、数量、位置(使用部位)、类型、载蘑量、速度、服务面积、防烟室情况等,7安全疏散

1)安全出入I1的数量:包括总出人口、疏散楼梯、大面积厅室的r J等;2)疏散楼梯间的形式:指开敞或封闭、自然排烟或机械防烟等;3)疏散距离:走道长度、大而积厅室最远点至疏散口的距离等;

4)疏散宽度的计算:各层及大面积厅室的计算人数、层次、标准,出人口、止道、楼梯宽度等。8建筑构件的防火性能

\\)防火墙、隔墙的使用部位、材料、厚度、耐火极限;2)防火门窗、防火卷帘的级剐、使用部位;3)玻璃幕墙、金属承重结构的防火措施;

4)内装修材料的防火眭能:使用部位、材料、燃烧性能、级别,或注明详摩内装修做法表。

9消防控制室的设置(位置、层次、距出人口距离)】。手提灭火器的设置位置或设置原则

【说明】第1款中,设计项目概况不宜重复前面已叙述过的内容。此原则也适用于其他各奈款j

第3款中,如提供为完整的初步设计文件而不但是消防专篇时,也可不单列规范依据。3.2. 12人防设计l设计依据

各类申报、审查用表及人防规范,2人防建筑专业

1)防空地下室的防护类别、防常规武器和核武器抗力级别、防化等级、工程类别、BIAD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平时和战时用途;

2)防率地下室的位置、层次、建筑面积、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的划分及面积;3)每防护单元的掩蔽人数,特殊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如专业队员人数、掩蔽装备或车辆的数量、医疗救护工程的分区情况以及容纳的人数和床位数:4)防空地下室室内外出人口的数量及防护设施;5)特殊部位的平战结合措施原则。

【说明】人防防火部分的内容列入第3 2 1l条中。3.2. 13节能设计

】建筑嗣护结构能耗分类

设计项目所在地的气候分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分类(北京地区公共建筑还应注明甲乙分类).宜标明体型系数、建筑节能目标(%)。2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标准和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外墙、屋顶、不采暖地下幸顶板、采暖地下室的地面和外墙面、接触室外空气的地顶板、不采暖区域(如:楼梯间、外廊)与采暖区域之l可、空调区与非空调区域之间的保温隔热的材料种类、做法及厚度;遮阳;防风;外门窗、幕墙的保温隔热、空气渗透性能等;可列表描述。3.2. 14环境保护与生态~垃计1噪卢控制

1)本工程的隔声标准等级及依据;

2)墙身和楼板的计权隔声最:墙身隔声包括房间之间、房间与走道之间隔墙的隔声量;楼板隔声包括空气声和撞由声的计权隔声量;3)外门窗、玻璃幕墙隔声量;

4)室内吸声处理:噪声源房间(如空调机房、通风机房、柴油发电机房、非消防泵房及制冷机房等)的隔声材料选择及构造做法。2废弃物处理

包括层垃圾间、总垃圾问的设置与设施、垃圾储运方式等。3建筑材料的环保要求;

4主要建筑材料的环保指标值;5建筑生态设计

在节水、节材、环境与生态保护等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方面予以说明。可包括原地貌植被的利用、现存树木的保留、雨水回收利用、自然采光与通风、太阳能的利用、环境亲和建筑材料的使用、建筑使用的经济性等。

【说明】节能也属于环境保护与生态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考虑到多数地区要求分别列节能和环境保护专篇,为了清晰起见,在第3 2 13条、第3 2 14条将其分别列出。3.3初步设计图纸3.3.1

-般规定

l各图应标明图纸名称、比例。以下各图所列比例为规定比例,一般不应超出该范建筑专业篇

围的最小比例。当建筑规模、尺度较大,平立剖面等图纸需采用完整的形式表达时,可根据情况减小规定比例,但须另有大比例的分段、局部图纸辅助表达。2 1:150及1:150以上比例的图纸应绘制出幕墙完成面。

3设计说明中已包含的内容(如内装修做法表、门窗数量表等)在图纸文件中一般不必再另行缩写,除非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另有要求。3.3.2总图系统

以下为一般工程所需的基本图纸内容,如丁程有特殊需要,还应再增加。l区域位置图与城市环境图i)区域位置图

建设基地在城市中的位置.标明所在区域及与主要城市干道的关系,非城市区域的建设项目标出距城市的方位及周边蘑要的标志物(如村镇、地理风貌等)。

2)城市环境图1:500,1:1000;1:2000;1:5000及以下

宜绘制建设基地周边环境,包括周边城市各级道路、建筑物、自然环境等。

【说明】本款将区域位置图与城市环境图分别进行规定,实际上两者间可能并无严格界限,根据情况需要,可以按国家、城市或地区、局部区域、建设基地及周边等多个不同比例的范围逐级放犬表示。

2总平面图1:300,1:500,1:1000

对于规划报审用总平面图应按规划主管部门规定的比例(一艘为1:500,j:1000)绘制,但当网建筑尺度较小难以表达下述内容要求时,则须另辅以放大比例的总平面(一般大于1:500)。

1)保留的地形和地物(可单独表达,也可在总平面图上与新设计内容合并表达,表达方式应避免造成对新设计内容的辨识的不便);

2)建筑基地各角点的坐标值、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绿化控制线(绿线)、河道控制线(蓝线)、文物保护控制线(紫线);

3)建筑基地周边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和主要建(构)筑物的位置、名称、高度及层数,表示出与防火、日照等影响因素的必要信息;4)建(构)筑物的位置、定位尺寸与坐标、名称或编号;

5)建(构)筑物位置一般应表示首层平面轮廓,当以屋顶平面表示时,应同时将苣层平面轮廓以虚线、色度(色块填允)等方式表示出来。地下建筑、油库、水池等隐蔽工程的范围以虚线、色度等易于区别的线型图例形式表示;61应表示出建(构)筑物与基地周边建筑的问距;

7)建(构)筑物的层数、高度。建筑高度一般标注为室外地面至屋顶搪口或女儿墙的高度并宜予以说明;

8)道路、广场的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各类停车场、消防车道及高层建筑登高场地的布置;

9)建筑基地内外主耍绝对标高,建筑室内外主要设计相对标高及与绝对标高的关系;1 0)基地出入口、建筑各出人口及名称;11)指北针或风玫瑰图;BIAD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各地规划管理部门的其他特殊要求+

【说明】第12)项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在设计说明中已列,但各地规划部门也有要求在总平面中同时列出的,此时可适当简化只列出必需的指标。

3竖向设计图1:300.I:500.1:1000

对于地形复杂及高差较大的基地应绘制总平面竖向设汁图,规模小、地形简单时本图可与总平面图合并。根据规模和地形复杂程度可采用标高法、箭头法、等高线法等多种方法之一表达:

i)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值(或注腿寸);2)保留的地形、地物;

3)场地削边的道路、地面、水面及其关键性标高;

4)建(构)筑物的名称或编号、首层平面轮廓、室内外设计标高(如建筑主要出入口):

5)主要道路、J“场的起点、变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的设计标高,以及场地的控制性标高;

6)表示地面坡向,并表币m护坡、挡土墙、排水沟等;7)指北针;

8)注明尺寸单位、补充图例;

9)根据需要利用竖向布置l割绘制土方图及计算初平土方工程量。4交通分析削i:300,1:500,1:IOOO

存总平面图的基础上绘制,工程简单时本图可与总平曲图合并。包括:

1)各娄交道流线以及与各主要人流货物适输出入口、地下车库及自行车库出人口位置的关系;

2)汽车停车场位置、车位数量及编号;3)自行午停车场位置、面积及数量计算。5绿化分析图I:300,1:500.1:1000

在总平面图的基础上绘制,工程简单时本蚓可与总平面图合并。包括:1)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的布置示意;2)绿地范围与面积标注;3)绿化指标统计投计算原则,6口照分析图

根据规划主管部门要求,按符合规定的软件绘制符合当地规定的日照分析图并明确分析日照结果,以确保日j强条件符合国家相应规定。当卜一设计阶段已完成并巳无影响日照结果的修改时可不再行绘制.

i)居住建筑、医院、疗养院、学校、幼托、养老院等建筑应按国家相关标准及法规分析口照并确保满足要求;

2)大型公共建筑应分析日照影响,确保环境效果和公众和益。3.3.3平面系列建筑专业篇

1轴网定位图1:IOO,1:150.1:200.1:300

大型、复杂的建筑宜绘制轴网定位图。标明承重结构的轴线、轴线编号、定位尺寸和总尺寸.

2组合平面图1:100,1:150,】:200.1:300.1:500

大型建筑、单元式居住建筑应绘制组合平面图表示全貌,反映出组台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与平面图相比,组合平面图表示内容和深度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简化,但至少应包括:

】)承重结构的轴线、轴线编号、尺寸和总尺寸:

2)轴线间尺寸与定位、建筑外包总长、外包尺寸与轴线的关系;3)绘出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配件的位置:

4)注明主要房间或功能区域的名称;编号见本条第3款第7)项所述;5)标出分段或单元编号;

6)室内外地面设计相对标岛以及与绝对标高的关系,各层楼地面相对标高;7)指北针(绘在首层平而);8)剖切线及编号;91标出各层建筑面积。3平面图1:50,I:100.1:150

1)承重结构的轴线、轴线编号、尺寸和总尺寸;

2)轴线间尺寸与定位(当建筑为弧形时应标明角度和指定位置的弧民)、建筑外包总长(当标注外包总长有困难时可标注轴线总长;当平面分段表示时可标注该段轴线总&)、外包尺寸与轴线的关系;

3)绘出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配件的位置(如非承重墙、门窗、幕墙、天窗、楼梯、电梯、自动扶梯、中庭、克层、平台、阳台、雨篷、台阶、坡道、散水明沟、变形缝等);当围护结构为幕墙时,应标叫幕墙与主体结构的定位关系;

4)表示主要建筑设备的位置,如水池、卫生器具等与设备专业有关的设备的位置;5)绘出有特殊要求的主要厅、室的室uJ布置(如观众厅、多功能厅、公共厨房、标准客房、病室等);也可另在平面洋图中表示;6)注明各房间(空间)的名称;

r)各间宜进行编号。编号方式町按类别也uJ按房间定为唯一属性编号;8)室内、外地面iXi-i相对标高以及与绝对标高的关系,各c楼地面相对标高;9)指北针(绘在首层平面):lO)剥切线及编号;

11)列出各层(段)建筑面积;

12)列出各类建筑设计规范要求计算的技术经济指标(也町在说明中列出):13)改造项目应用合适的刚例表示出改造范围(将改造与非改造部分的墙体、门窗等进行区别);

14)当用地紧张、建筑(包括地下部分)贴邻建筑红线建造时,应在首层和地下各层平面绘出建筑红线位置:BIAD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5)对于紧邻的原有建筑,应绘出其局部的平面图。4平面详图1:20;1:30,1:50

绘H{有特殊要求或标准的厅、窜的事内布置(如家具布置等);居住建筑户型平面图;也可根据需要选择绘制标准层、标准层核心筒、标准单元或标准间的放大平面图及室内布置图。

居住建筑应绘出标准层每套内主要房间的家具及设备布置,宜标出各房间使用面积、阳台建筑面积。当单元套型对称时,可将房间布置与面积标注分别对称表示。5防火分区平面图1:100,1:150,1:200,1:300

用合适的图例表示建筑平而或空间的防火分区和防火分区分隔位置和面积,各分区应

编号,宜单独成图;当平面分区简单时,也町在平面图中附以小比例的示意图表示。如为一个脐火分区,可不另注防火分区面积。3.3.4立面图1:100.1:150.1:200

1)建筑端部或转折及重要部位的轴线和编号;2)立面外轮廓及主要结构和建筑部件的可见部分;

3)总高度尺寸、各楼层层高,室内外地坪、各层以及屋顶檐几或女儿墙顶、屋面突出物标高;

4)主要讧面面层材料名称;

5)绘制各方向立而,也可为展开立面,根据项目需要可增加局部立面、立剖面;6)对于紧郜的原有建筑,应绘出其局部的立面图;

7)当有组合平面图时,应绘制组合立面图,表达深度可适当简化。3.3.5剖面图1:iOO.1:150,1;200

选择绘制主蛰剖面,剖切位置廊选在内外空间比较复杂的部位和需充分表达设计意图之处,并应表示:

1)季重墙、柱的轴线及编号;

2)剖到和看到的各部分内容,包括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件;

31总高度尺寸、各楼层尺寸,室内外地坪、各层以及屋顶檐口或女儿墙顶、屋面突出物标高;

4j对于紧邻的原有建筑,应绘出其局部的剖面图;

5)当有组合平面图时,应根据需要绘制组合剖面图,表达深度可适当简化。3.3.6详图系列

1平面详图(要求见第3 3 3条第4款)2外墙详图1:20.1:30.1:50

选择有代表性部位绘制典型外墙详图。深度要求参见施工图部分第4 3 7条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可适当简化材料和细部尺寸的标注。

施工图阶段交由他方进行设计的设计项曰宜绘制全部的简化的外墙详图。3重点节点构造详圈

绘制对于立面造型、节能环保设计等起到关键作用的典型节点详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