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第二
学期
二年级语文课改小结
2006-2007学年度,我担任二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主要作了如下工作,并试探性地进行了课题研究。
1、写字训练
继续一年级的写字教学和写字训练。二年级的学生在一年级原有的基础上,对于识字写字已有了一定的方法,得到了一定的知识联系,但也有少数学生形成了一定的不良习惯与定势。如何纠正这些写字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又成了难题。为了帮助少数的几名学生纠偏改正,我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握笔姿势的错误,写字时身体姿势的倾斜,常写别字等。
针对学生的错误执笔,我反复强调,个别指导。付新凤握笔时,总是用大拇指第二节指握笔而不是大拇指头。这样的姿势既
1
不美观又容易使手指疲劳。常常见她在抄写生词时不时地甩甩手腕。为了帮她纠正姿势,我单独教她握笔,做示范动作给她看。她能正确地学习,但没有监督时,又回归初始。这完全是习惯使然。之后,又安排同桌帮她,一见她执笔有误,就立刻指出,以提醒她改正。在写字课上,我时时注意付新凤、刘雪婷、胡立明等几名执笔常有错误的学生,一时发现就立即帮助指出,让他们明白错误之处。同时,在指导写字姿势时,让他们牢记写字口诀,用形象的动作让他们会意。慢慢地,他们的握笔姿势有了较大的改观。课堂上有时可见他们写着写着,出现错误了,会自我提醒,自我改正,那天真的样子,着实可喜。
2、引导趣味识字
学生的识字量大小,决定着他们看书、读书和与人交流的能力和水平。怎样让他们识更多的字,看更多的书,学更多的内容?为了能尽力达到这样的要求,我
想了许多的方法让学生们能认字,记字的方法,希望能达到此目的。课堂上,我常常问他们“生活中,你都在哪里认过什么字?能告诉我们大家吗?”有些学生就能说出许多他在课堂之外所学到的汉字。打铁要趁热,我就让他们说一些汉字并写在黑板上,让大家跟着他念,跟着他组词。不仅让授知者有成就感,其他同学也能从中学习一些学习汉字的方法,获得学习汉字的途径,交流学习汉字的体会„„
为了尽力记住每堂课上所学的汉字,让汉字之形刻在学生的脑海中,一定能记得长久,记得轻松。所以,学生给汉字编故事、找朋友、拆分字形、找形近字等等,对这些,他们常常乐此不疲。有时,兴犹未尽,还不让我下课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得一点儿也不错,只有自己感兴趣,才有动力去做,去学,而且学得好,做得棒。这是我在学生的行动中所切身感受到的。
3、组织学生参加各项语文活
2
动
学习不是一成不变地做着练习,朗读课文等,还需有其他有趣的活动来增进学习的乐趣。语文活动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在学习了写日记之后,我找到了一个新的鼓励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在每次布置完日记之后,我就抽查一些学生的日记,遇到好的日记,好的日记句段,都把它拿出来读给大家听。目的是为了表扬,也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参照,让他们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写,学会选材,学会用好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事例来充实自己的日记。
也为了让学生有更高的日记水平,同时也是为了能有更广阔的选材空间,我也特设了一本班级日记,里面记载我的日记,我在里面写上班级里发生的各种事情,诸如比赛时况,学生值日,我的心情,我对学生的期望等等,让他们从中不仅可以看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也让他们切实感到日记其实并不难,什么事都可以写,
日记内容无处不在。
为了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我常常故意地问学生借书来看,他们当中还真有不少的课外书呢,什么成语故事、童话寓言、少儿故事、365夜故事等等,在翻看他们的书籍的时候,我故意地问他们,故事中有谁呀,说的是什么事啊,你喜欢吗?以此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读书,多读课外书。渐渐地,班上的书籍越来越多,五花八门的,各种颜色的封面,漂亮极了。曾启天、姜涛的课外知识足以让大家刮目相看,王毅鑫所看过的书也让同学们十分羡慕„„
4课堂上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
3
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学期的各科教学工作中,我尽量严格要求自己,改变以往有的过激的教育方法和操之过急的心态,做到为人师表,语言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举止文明礼貌,
给学生榜样,注重身教。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更高地要求自己,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为学生的将来,也为自己的将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