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塑动物》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民间彩塑创作的艺术特征。复习泥塑基本技能,运用基本形的要素进行组够、添加、创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小彩塑。
2、欣赏、感受、体验各地的民间彩塑作品,从中体验民间艺人不同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
学会将动物的形体概括成一个或几个基本的形体,在通过捏、贴、戳、接、压、绘的方法用泥进行造型。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泥塑的基本技能确立具体的塑造对象,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塑造造出动物的形体,并进行装饰彩绘。
难点:感受民间艺人创作动物小彩绘时;采用的简练又夸张的创作手法。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光盘、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大公鸡》、《母鸡》、《马》和《花狮》,提问:不同地区的动物小彩塑在造型和着色方面有什么不同的特征?
(让学生感受彩塑花色品种繁多,制作材料庞杂,功能多样。)
二、课堂发展
1、观察与发现
(激发孩子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艺术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
看一看:民间彩塑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比一比:它们的外形、色彩、花纹与现实的动物有什么不同?
说一说:民间彩塑有什么特点?
比一比:不同地区的民间彩塑有什么不同?相同和不同之处在哪里?
说一说:你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2、探讨与想象
(1)如何将动物的形状概括成一个或几个基本形体?(如:圆拄体、球体。)怎样将
几部分连接起来并作细部的加工呢?
(2)想想不同地区的民间动物彩塑身上的纹饰和现实动物身上的花纹有什么不同?如何进行添加这些文饰?
(3)准备用什么基本的形塑造自己心目中已确立的动物的对象,并能够做到生动、传神、逼真的表现动物的外形特征?
3、分享与评价
(通过欣赏对指导学生制作均有参考借鉴作用,特别在启发创作思维和选择塑造对象方面均有指导作用。)
欣赏作品,分享共同劳动的成果。
三、艺术创作
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临摹、变化创作。学生艺术创作,教师辅导。
四、课堂评价
引导学生从造型、品种、颜色等各方面进行评述。
五、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