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总论
机器的组成:原动机部分,执行部分,转动部分,控制部分,辅助系统
设计机器的程序:1,计划阶段2,方案设计阶段3,技术设计阶段4,技术文件编制阶段 对机器的主要要求:1,使用功能要求2,经济性要求3,劳动和环境保护功能4,寿命与可
靠性要求5,专用要求
零件主要失效形式:1,整体断裂2,过大的残余变形3,零件表面破坏4,破坏正常工作条
件引起的失效
设计零件应满足的要求:1,避免在预定寿命期内失效的要求2,结构工艺性要求3,经济要
求4,质量小的要求5,可靠性要求
零件设计准则:1,强度准则2,刚度准则3,寿命准则4,振动稳定性准则5,可靠性准则 零件设计步骤:1,根据零件使用要求,选择类型和结构
2,根据机器的工作要求,计算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 3,根据类型,载荷,失效形式,确定设计准则 4,根据工作条件及特殊要求,选择材料 5,根据设计准则计算,确定基本尺寸
6,根据工艺性机标准化等原则进行结构设计 7,校核计算,判定合理性 8,画出零件图,写计算说明书
材料选用原则:1,根据载荷,应力大小和性质2,零件工作情况3,尺寸及质量4,结构复
杂程度及材料加工可能性5,材料经济性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
零件强度分:静应力强度(N<1000)和变应力强度(疲劳强度+峰值静载强度) 疲劳特性:最大应力max,应力循环次数N,应力比r(
r=-1对称循环应力 r=0脉动循环应力
min) max平均应力m 应力幅值a mma r=axma
ma
rNrmN0rKN NKN寿命系数
2100等寿命疲劳曲线试件受循环弯曲应力时材料常数,A’G’斜率
提高疲劳强度的措施:1,降低应力集中的影响2,选用疲劳强度高的材料和热处理方法及
强化工艺3,提高零件表面质量4,减小和消除表面初始裂纹尺寸
第四章
摩擦: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混合摩擦 磨损:磨合阶段,稳定磨损阶段,剧烈磨损阶段 磨损结果分:点蚀磨损,胶合磨损,擦伤磨损
磨损机理分:粘附磨损,磨粒磨损,疲劳磨损,流体磨粒磨损,流体侵蚀,机械化学磨损
1
第五章
螺纹连接:用作紧固件,要求保证连接强度,有点还要求紧密性 螺纹传动:要求螺旋副的传动精度,效率和磨损寿命
普通,管螺纹(连接)梯形,矩形,锯齿形螺纹(传动)
主要参数:大径d(公称直径)小径d1(危险截面)中径d2(配合)线数n螺距P
导程S=nP 螺纹升角 牙型角 接触高度h
铰制孔用螺栓与孔采用基孔制过渡配合
预紧力:使连接在承受工作载荷前,预先受到力的作用
目的:增强连接的可靠性和紧密性,防止受载后被连接件出现缝隙或发生相对滑移 防松:摩擦防松,机械防松,破坏螺旋防松】
螺栓连接的结果设计:1,接连接合面和几何形状通常设计成轴对称的简单几何形状 2,螺栓分布应使对螺栓的受力合理 3,螺栓的排列应有合理的间距,边距 4,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螺栓数目应为偶数 5,避免螺栓承受附加的弯曲载荷 螺栓,钉,柱性能等级,如3.6 则抗拉强度极限B=300MPa 屈服极限S=180 MPa 提高螺纹连接强度的措施:1,降低影响螺栓疲劳强度的应力幅(减小螺栓刚度,增大被连
接件的刚度,适当增大预紧力)
2,改善螺纹牙上载荷分布不均的现象(加厚螺母无效果) 3,减小应力集中的影响 4,采用合理的制造工艺
受拉螺栓主要破坏形式是螺栓杆螺纹部分发生断裂
受剪螺栓则是螺栓孔与孔壁贴合面上出现压溃或螺栓杆被剪断 传力螺旋,调整螺旋要求自锁,应采用单线螺旋
传导螺旋为提高传动效率及直线速度可采用多线螺旋 螺栓组受力 1横向载荷
普通螺栓
fF0ziKsF
F
铰制孔螺栓 Fz铰制孔螺栓 Fmax2转矩
普通螺栓
fF0riKsT FF
z
r2iTrmax
3轴向载荷
普通螺栓
F
铰制孔螺栓 Fz铰制孔螺栓 Fmax4倾覆力矩
普通螺栓
FmaxL2iMLmax
L2iMLmax
地基
pmaxppmaxp
2
pF0z A
pminppmax0
pmaxM W螺栓组连接强度计算
松螺栓(无预紧力)F A1.3F0 A紧螺栓(拉伸+扭曲)仅受预紧力时
普通螺栓
ca1.3F0 A
铰制孔螺栓 ca紧螺栓受 预紧力和工作载荷(拉力)
普通螺栓
F2F0CbF
CbCmF0预紧力
铰制孔螺栓 F2F0CbF
CbCm
ca1.3F2 A
F1残余预紧力 F2总拉力
F工作拉力
紧螺栓受 预紧力和工作载荷(剪切力)
铰制孔螺栓 挤压强度p剪切强度Fp
d0Lmin
F A
第六章
键:周向固定以传递转矩。轴向固定,滑动导向
连接类型:平键连接,半圆连接,楔键连接,切向键连接 平键用途分:普通平键,薄型平键,导向平键,滑键 普通平键构造分:圆头(A型),平头(B型),单圆头(C型) 不能承受轴向力 平键失效形式:主要是工作面被压溃,可能被剪断。按工作面上的挤压应力进行强度校核 导向平键失效:工作面的过度磨损。 按工作面上的压力进行条件性的强度校核
普通平键连接的强度条件为
2T103pp
Kld 导向平键和滑键连接强度为
2T103pp
Kld两个平键最好布置在沿周向相隔180;两个半圆键应布置在轴的同一条母线上;两个楔键应布置在沿周向相隔90~120 强度校核中只按1.5个键计算 平键的两侧面是工作平面,楔键的上下平面是工作平面,切向键的工作平面是平行两个窄面 矩形花键的定心方式是小径定心,渐开线花键则是齿形定心
传动原因:1速度不匹配2速度调整3一带多的需要4其他原因
传动分类:机械传动(机械能未转化为其他能量)电传动(机械能与电能发生转换) 机械传动为:摩擦传动,啮合传动,液压传动,气力传动 摩擦传动分:摩擦轮传动(直接),带传动(间接)
3
啮合传动分:齿轮,蜗杆,螺旋传动(直接),同步带传动(间接) 按传动比分:定传动比,变传动比(有级变速,无级变速)
选择传动类型依据:效率高,外轮廓尺寸小,质量小,运动性能良好,符合生产条件
第八章 带传动
带传动类型:啮合性,摩擦型(平带,圆带,V带,多楔)
不出现整体打滑:带轮的初拉力F0必须大于带传动正常工作所需的最小的初拉力F0min
F带的应力分析:1拉应力
Aq2h2弯曲应力bE 3离心应力c
Ad最大应力处:带的紧边绕上小带轮处
max1b1c
弹性滑动总是存在,打滑可以避免
初拉力不足,可能出现整体打滑;初拉力过大,则使传动带过度磨损 增大摩擦系数和带轮的包角有利于增大临界摩擦力 张紧轮:1一般放在松边内侧,使带只受单向弯曲
2尽量靠近大带轮,减少小带轮上包角的减小 3轮槽尺寸与带轮的相同,直径小于小带轮 4中心距国小,放在松边外侧接近小带轮
第十章 齿轮传动
特点:1效率高2结构紧凑3工作可靠寿命长4传动比稳定
失效形式:轮齿折断,齿面磨损,齿面点蚀,齿面胶合,塑性变形
提高轮齿抗折断能力:1,增大齿根过渡圆角半径及消除加工刀痕减小齿根应力集中 2,增大轴及支承的刚度,使轮齿接触线上受载较均匀 3,采用热处理方法使齿芯材料具有足够的韧性 4,采用喷丸,滚压等工艺措施对齿根表面进行强化处理 开式齿轮传动主要失效形式是磨粒磨损,润滑好的闭式则是点蚀 点蚀首先出现在靠近节线的齿根面上
设计准则:保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开式)及齿面接触疲劳强度(闭式两个) 齿根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FKFtYFaYSa2KTYFaYSaF
bmdm3z2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将
YFa1YSa1F1和
YFa2YSa2F2中较大者带入计算
齿轮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是:齿面要硬,齿心要韧
适当增大模数可以延长开式齿轮传动寿命
4
增大齿数能增大重合度,改善传动的平稳性,模数减小,齿厚减小,弯曲强度降低 齿根所收的最大弯曲发生在轮齿啮合点位于单对齿啮合区最高点
第十一章 蜗杆传动
主要失效形式:一般在涡轮轮齿上,有点蚀,齿根折断,齿面胶合,过度磨损 对蜗杆传动进行热平衡计算是防止发生胶合
增加蜗杆头数,可以提高效率,单头蜗杆可以实现很大传动比 蜗轮齿数一般应大于28
第十二章 滑动轴承
轴承摩擦性质分:滑动摩擦轴承,滚动摩擦轴承
滑动轴承:用在工作转数高,冲击与振动大,径向空间尺寸受到及在腐蚀性介质中工作 滑动轴承受载分:径向轴承,止推轴承
滑动轴承主要结构形式分:整体式径向滑动轴承,对开式径向滑动轴承,止推滑动轴承 主要失效形式:磨粒磨损,刮伤,胶合,疲劳剥蚀,磨蚀 适合做轴承衬的材料是轴承合金(巴式合金或白合金)
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
可靠的工作条件是:边界膜不遭破坏,维持粗糙表面微腔内有液体润滑存在 需验算:轴承平均压力p,pv(防止温升),v 形成液体动力润滑(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 1, 相对滑动的两表面间必须形成收敛的楔形间隙
2, 被油膜分开的两表面必须有足够的相对滑动速度,运动方向须使润滑油由大口进小口出 3, 润滑油必须有一定的粘度,供油充分
最小油膜厚度:hmine(1)r(1) 偏心距越小,轴承承载能力越大,最小油膜厚度越小
第十三章 滚动轴承
滚动体分:球,圆柱滚子,圆锥滚子,球面滚子,非对称球面滚子,滚针 滚动轴承分:向心轴承,推力轴承,向心推力轴承
轴承内孔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轴承外径与外壳空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第十四章 联轴器和离合器
联轴器分:刚性联轴器(无补偿能力),挠性联轴器(有补偿能力)
要求偏移量大时用齿式联轴器;正反转时用弹性套柱销联轴器;一定轴位移少量径向位移,角位移时用弹性柱销两周器
第十五章 轴
轴分:转轴(承受弯矩和扭矩),心轴(只承受弯矩),转动轴(只承受扭矩) 提高轴强度措施:1,合理布置轴上零件以减小轴的载荷2,改进轴上零件的结构
3,改进轴的结构以减小应力集中的影响 4,改进轴的表面质量以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5
计算题
解普通螺栓组受轴向载荷最大螺栓上所受的总拉力问题
1, 计算总载荷轴向分力Fzongzhou,横向分力Fzongheng和倾覆力矩M
2, 计算总载荷轴向分力Fzongzhou作用在每个螺栓上的工作拉力Fgezhou(FgezhouFzongzhouz)
3, 计算倾覆力矩M派生的最大轴向拉力Fjuzhou(FjuzhouFmax4, 轴向载荷最大的螺栓所受轴向工作载荷FFgezhouFjuzhou 5, 计算预紧力,由f[zF0i(1MLmax) 2LiCb)Fzongzhou]KsFzongheng
CbCm得:F0Cb1KsFzongheng[(1)Fzongzhou] zifCbCmCbF
CbCm6, 受轴向载荷最大的螺栓所受总拉力F2F07, 1.3F2 A
轴承寿命问题
1, 有FdFrtan算出Fd1和Fd2
2, 假设与外加轴向载荷Fae同向的派生轴向力Fd2(1)或是Fd1 (2) 3, Fa1max{Fd2Fae,Fd1} Fa2max{Fd1Fae,Fd2}……(1)
Fa2max{Fd1Fae,Fd2} Fa1max{Fd2Fae,Fd1}……(2)
4, 由Pfp(XFrYFa)计算当量载荷(X径向,Y轴向)
106ftC5, 由Lh
60nP
带传动问题
1, 由F1F22F0和
F1ef算出F1和F2 F26
1fe2, 由FecFfc2(F0)min 11fe13, PFecDnkW
10006010004, 画图
单向稳定变应力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等寿命疲劳曲线
1, 判断类型:rc,应力比不变(绝大多数转轴中的应力状态) mc,平均应力不变(振动着的受载弹簧的应力状态)
minc,最小应力不变(紧螺栓连接中的螺栓受轴向变载荷时的应力状态)
2, 标疲劳极限应力点:rc,引过原点,工作应力点的射线与疲劳极限应力曲线的交点
mc,过工作应力点做x轴垂线与疲劳极限应力曲线的交点 minc,过工作应力点做45°角斜线与疲劳极限应力曲线的交点
3, 交点在135°线上发生塑性破坏,其他则发生疲劳破坏
计算说明图所示安装在某轴上的一对7306AC轴承是否合用。已知工作温度t=125℃(ft=0.95),载荷有轻微冲击(fp=1.1),转速n=1250rpm,预期寿命Lh=10000小时,它们的径向载荷Fr1=1000N,Fr2=2000N,轴上的外加轴向载荷Fae=1000N,方向如图所示。
( 附:7306AC轴承Cr=25200N,e=0.68,Fs=0.68Fr
7
FaFae:x0.41,Y0.87;e:x1,Y0) FrFr
解:(1)计算轴承1,2的轴向载荷
派生轴向力:
因为Fd1FaeFd2,轴向力为
计算当量动载荷: (3)计算轴承寿命
故该轴承适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