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筑施工要点
1测量放线。测出基底处理后的原地面标高,依据设计资料精确测设路基线路中心线及坡脚线,设桩标示。直线地段一般每20m一个桩,曲线地段一般每10m一个桩。 2分层填筑。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方法。按照工艺试验确定的不同填料对应的合理层厚,进行分层上土。虚铺厚度控制采用“方格网法”和“挂线法”。填筑时路基两侧应适当加宽,以保证边坡压实质量。 每一施工段,尤其是同一层应采用同一种填料。对于不同种类的填料应遵循有利于层间土层的渗透反滤的原则施工。
3摊铺整平。使用推土机初平,压路机快速静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凹凸面,再用平地机终平,并向两侧做出4%的排水坡。
若需铺设土工格栅时,先压实整平。铺设土工格栅后严禁汽车及其它重型施工机械直接行驶在土工格栅上。为防止填料对土工格栅的破坏,禁铺带有尖、棱角且直径大于5cm的填料。 4洒水或晾晒。对细粒土和含细粒土较多的粗粒土填料,在碾压前将含水量控制在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允许的含水量范围内。当含水量过低时,及时洒水湿润;当含水量过大时,将填料翻开晾晒至施工允许含水量范围内。
5碾压夯实。按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工艺参数、碾压遍数,用振动压路机按先两边后中间(曲线地段先曲线内侧后曲线外侧),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碾压,碾压的遍数应以该填料进行工艺性试验所获得的参数为准。碾压速度一般以1.5~2.0km/h为宜。
各区段交接处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3m,
纵向行与行之间搭接不小于0.4m。碾压过程中发现有凹凸不平现象,应人工配合及时补平,使碾压好的路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6作好临时汇水、排水措施。雨季容易导致边坡冲刷(尤其是粗粒土填筑路基),故在填筑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填料,采取相应的汇集、排水措施。
7埋设沉降观测仪器。路基在填筑前应按设计要求埋设路基沉降观测仪器,并定期观察记录。
8在填筑施工达到一定数量时按验标要求对运达工地的填料进行抽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