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京市西城区“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调查报告

北京市西城区“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调查报告

来源:暴趣科技网
■——r: o lll|ll 发鼹战鼹 忑 【摘要】老字号是凝结中国千百年商贸文化的重要载 体。然而,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老字号企业的发展 年商务部公布的第二批“中华老字号”名单中,北京的38 家“中华老字号”中有20家在西城区。目前,西城区经商务 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以西城区57家“中华老字号”企业 为例,对当前老字号企业的发展近况和发展瓶颈进行调 查,在此基础上,从有效推进传承与创新、建设老字号特色 集聚区、建立健全协调服务机制、提高老字号国际竞争能 力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振兴和发展中华老字号企业的 建议。 【关键词】中华老字号 企业振兴与发展传承与 创新 “中华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 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 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在 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老字号的独特技艺、文化传承和 经营理念等为当地的商贸文化积累了宝贵的财富。然而, 当前老字号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随着中国加入 WTO,市场进一步开放,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一些老字 号如全聚德、同仁堂等及时抓住机遇调整经营战略,企业 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一些老字号却不能适应经营环境的 变化,面对国内新品牌的兴起和外来品牌的冲击陷入困 境。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老字号企业发展近况如何?存 在哪些困难和发展瓶颈?应该从哪些关键因素入手,更好 地推动老字号的发展?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 文以北京市西城区57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为例,进行了 专题调研,形成了以下调查报告。 一、“中华老字号”企业的发展现状 2006年,商务部公布了全国首批434家“中华老字号” 名单,其中有67家位于北京,37家注册在西城区;在2012 表1 西城区号龄前十位中华老字号排名 序号 字号 创始时期 号龄(年) 1 鹤年堂 明永乐三年(1405年) 610 2 六必居 明嘉靖九年(1530年) 485 3 柳泉居 明隆庆二年(1568年) 447 4 荣宝斋 明天聪元年(1627年) 388 I 5 王致和 清康熙八年(1669年) 346 I 6 烤肉宛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 329 7 桂馨斋 清乾隆元年(1736年) 279 8 天福号 清乾隆三年(1738年) 277 9 砂锅居 乾隆六年(1741年) 274 1O 小肠陈 清乾隆年间 271 2l2 《当代经济 ̄2015年第13期 部两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共57家,这些老字号的 经营领域主要涉及餐饮、医药、文化休闲等行业。 1、‘‘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1)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西城区位于北京市中心城区 西部,为皇城文化代表之地,是北京传统民俗文化、商贾文 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保留了大批的传统老字号绝活 工艺。 目前,西城区57家“中华老字号”的平均年龄为154 岁;百年以上的“中华老字号”3l家。老字号品牌排名前十 位的分别为鹤年堂、六必居、柳泉居、荣宝斋、王致和、烤肉 宛、桂馨斋、天福号、砂锅居、小肠陈,均创业于十五世纪至 十七世纪中叶,见表l。其中,最年长的是药业老字号鹤年 堂,创始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迄今有610年的历史。大 部分“中华老字号”创始于清朝,见表2。 表2西城区中华老字号创始的历史时期 创始时期 中华老字号企业数 明朝(1368--1644年) 3 清朝(1645—1912年) 30 (1912—1948年) 14 后(1949年以后) 10 悠久的历史为中华老字号带来丰富的文化遗产。在现 有的57家中华老字号中,具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l3 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西城区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12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老字号绝世技艺 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笔无形资产,提升了老字号的内在品 牌价值,见表3。 (2)地域分布集中,业态分布广泛。受历史形成的影 响,西城区老字号品牌集聚,所处位置大多集中在繁华的 商业街,位于北京前门大栅栏商业街、琉璃厂文化街和什 刹海商业街的门店最为集中,它们为繁荣核心城区的商 业、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要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大 栅栏街区有全聚德、张一元、月盛斋、天福号、内联升、义 利、步瀛斋、瑞蚨祥、谦祥益、大观楼等;琉璃厂街区有荣宝 斋、一得阁、戴月轩、清秘阁、中国书店等;什刹海商业街有 爆肚冯、同和居等。 这些中华老字号行业分布广泛,几乎覆盖了与百姓日 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行业,见图1。其中,有23家分布 在餐饮行业,ll家食品加工类企业,7家为商业零售类企 ■■ 0 发展战略 这些企业或为上市公司,或为隶属于国有参控股的大 一些改制后的民营企业或者老字号的实际经营者对老字 型商业集团,其自身或母公司实力雄厚,企业经营规范有 号品牌价值提升的认识不够,维护品牌的动力不足,出现 序,成为北京乃至全国行业内的领跑企业,品牌价值逐年 经营上的短视现象,导致品牌价值流失。三是一些老字号 提升。由于调研拿到的最新数据不够完整,根据现有资料 分析,这部分老字号约占总数的15%~20%左右。 (2)发展健康平稳,速度和活力有待提高。第二个层级 的盈利能力以及品牌影响力,整体发展平稳,但在企业内 由于法律等相关知识的欠缺或是企业资金有限,老字号品 牌注册等保护不到位。例如,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今天, 由于缺乏资金或认识不足,致使许多老字号企业域名没有 2、经营机制和经营理念改革不彻底 是一大批发展平稳的老字号企业。这些企业虽然具有一定 注册,这将会对中华老字号企业今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部管理、管理创新、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仍然有待提 “老企业,老机制”的现象在老字号企业中比较普遍, 高。在市场对外开放和北京宏观环境快速发展的浪潮中,这 传统的经营模式、管理方式因循至今。虽然许多企业已经 些老字号发展速度与发展活力表现较好,其规模约占西城 老字号的60% ̄70%左右。如鸿宾楼、烤肉宛、烤肉季、柳泉 居、峨眉酒家、护国寺小吃等老字号,虽然能有稳定的经济 效益,但随着消费者偏好和市场的多元化,这些中华老字 号也面Il缶着成本上升、人才难留等一系列问题。除餐饮行业 外,食品加工类的王致和、义利、天源等,以及在商业零售、 文化休闲、茶业、医药行业部分老字号也属于这个层级。 (3)发展不容乐观,有的濒临危境。第三个层级是企业 发展情况不容乐观的企业。这些老字号约占20%,由于经 营不善、经营场地拆迁等各种原因,个别老字号企业甚至 濒Jl¥停业。如北京地毯五厂,由于市场萎缩以及人工成本 提升导致的“工人荒”、经济管理不善等各方面因素,该厂 连续亏损,201 1--2012年企业利润率达到一40.8%,目前仅 靠支持和补贴勉强维持。医药行业的德寿堂也面临困 境,2012年亏损39万元,营业额仅为0.8万元,发展前景 十分令人担忧。 二、“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可以看出,“传承”和“创新”仍是老字号发展的 永恒主题。总体来讲,“中华老字号”企业的发展主要存在 如下问题。 1、老字号品牌价值流失严重 老字号品牌是老字号的核心价值,是不可复制的无形 资产。然而,造假者利用“老字号”或“中华老字号”的金字 招牌,仿造产品牟取暴利,导致老字号的品牌形象严重受 损,这一点在门坎相对较低的餐饮行业和食品加工行业尤 为明显。例如,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打着老字号旗号的爆 肚店,如“老满爆肚”等。这些冒牌老字号的存在,不仅使真 正老字号的生意受到了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败坏了老字号 的名声。他们打着老字号的旗帜哄抬物价,欺瞒消费者,又 做不出老字号该有的风味,对于不了解北京特色的游客产 生了一定的误导。另外,这些冒牌老字号还存在着不尊重宗 教习俗等现象,引起很多传统清真老字号和消费者的愤慨。 老字号品牌价值的流失还体现在其他一些方面:一是 老字号品牌价值没有得到有效评估。因为没有相关老字号 品牌评估体系,导致老字号品牌评估进入股本困难,或者 在实际议价中老字号品牌价值被低估。二是老字号的品牌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由于不实际拥有老字号品牌,使得 24 《当代经济}}2o15年第13期 改制,但改革不彻底和经营理念落后导致老字号的发展面 临很多新的问题,成为阻碍老字号企业发展的根本瓶颈。 老字号企业改制成为集团公司或投资运营公司下属 全资子公司之后,管理层级多,固化,使得老字号在经 营上没有自主权。由于利润上缴母公司,因而企业难有资 本实现扩大再生产或尝试新的经营方式,导致老字号企业 在经营决策上跟不上市场的快速变化,在人才引进上不能 与市场接轨,无法实现通过投融资扩大规模提升企业生产 能力,制约了老字号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在改制时国 有土地、老字号品牌等并没有作为股本进行评估入股,导 致产权经营关系不明晰,这也为推动老字号市场化运作、 引入新的资本带来困难。同时,我们还发现有许多老字号 的经营理念落后。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这些老 字号依然故我,不仅在工艺、包装、机制、产品推陈出新上 缺乏创新思变意识,在市场定位、质量和服务上也不能与 时俱进,被新生和外来品牌抢占了很大一部分市场,前面 提到的北京地毯五厂和德寿堂就是典型的例子。 3、人才匮乏 首先,人才构成趋于封闭,人才引进存在困难。老字号 企业的管理人员多是企业改制之前的老员工,人才构成整 体学历偏低、年龄偏大,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学习与 应用接受度较差。其次,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要学会、 学精,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而老字号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实际技艺传承人多是企业基层员工,且都是大 专以下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其行业流动性大,面对社会 上一些相对简单、工资相对丰厚的工作,老字号的技艺传 承、薪酬福利、企业文化、规划培训等方面都欠缺吸引力, 由此造成老字号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存在较大困难,这也制 约了老字号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中华老字号”保护振兴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振兴发展老字号,无论对于老字号企业自身,还是对 于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 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京城著名的老字号,是近代民族工 业和传统商业的历史见证,不仅展现了商业文化,而且也 体现了宗教、教育和饮食文化,对于展现和弘扬传统文化 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独具魅力的巨大旅游文化资源。 西城区作为北京重要的老字号品牌集聚区之一,老字号在 例如,发展战略 ——0囊 ————CONTEMPORARY E ON C S■■■rlC●■■■一其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统计, 2010----2012年,西城区老字号企业的销售收入年均增长 心发展。 (4)加强老字号商标保护,加大打击“冒牌”力度。应该 积极申报“中国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有效加强老 30.6%,高于同期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4个百分 鼓励企业深入研究品牌培育、商标保护等品牌战略规划, 点,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拉动就业做出较大贡献。 近年来,西城区不断加大对区域老字号的扶持和 销创新,向主题化、多元化、体验化方向发展,鼓励企业走 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把企业做大做强。西城区出台 并实施《西城区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若干意见》,以“做 字号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同时,有力打击侵害中华老字 (5)制定激励和引导,有效利用现代营销手段。引 导老字号企业从企业形象上与现代生活方式接轨,支持企 业对VI系统、店铺装潢、产品形式与包装等进行改进设 保护力度,从方面引导老字号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和营 号知识产权和商标商号的违法违规行为。 精做强一批,提升发展一批,恢复改造一批”为工作目标, 从2012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支持2000万元,营造多元 化投融资环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形 成促进老字号发展的合力。经过多年发展,西城区已经形 成一批集团化运营的老字号企业,一些老字号如张一元、 内联升等通过连锁经营不断发展。展望未来,西城区振兴 发展老字号的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有效推进传承与创新,提升老字号品牌 (1)更新发展观念,提升服务意识。老字号的发展,说 到底是老字号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观念 提升的问题。一是产品设计和生产经营理念的更新和提 升。要保持对新技术新理念的高度敏感和开放的态度,不 断学习才能不断发展。二是对消费者需求变化和观念变化 的动态掌握。人们生活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是导致其需求变 化的根本原因,只有意识到这一点,企业才能长期生存和 发展。三是服务意识的提高。国有制下企业的管理者和生 产者固有的观念导致服务意识和理念水平低下,将逐步被 社会淘汰。提高服务意识,才是老字号与时俱进最大的推 动力。 (2)加大机制改革力度,增强企业自主发展能力。 从根本上打开管理者的视野,实现经营理念的进一步更 新,积极引进民营资本和市场机制,开展老字号战略投资 和经营。建立完善的老字号品牌价值评估体系,量化老字 号品牌无形资产价值,实现老字号品牌量化入股。通过民 营资本管理、技术、资源的引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 用,提升老字号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发展活力。 (3)优化企业人才培训晋升机制,逐步建立企业文化。 要想留住人才,首先要强化经营激励机制,逐步实现总体 薪酬支出与公司收益挂钩,个人薪酬与岗位、绩效挂钩;改 变逐级晋升的干部任命方式,明确管理层岗位职责,通过 公开选聘等方式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对职业经理人实现 股权激励,对股权的取得、持有以及退出机制进行规范。其 次,要完善企业人才的培训晋升机制。对于不同级别和层 次的员工,确定标准,开展相应的培训,逐级提升培训级 别,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员工个人的发展。再次,逐步建 立企业文化。“小企业看老板,大企业看文化”,老字号要想 做强做大,需要逐步建立起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形成积 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这样才能留住人才,使人才在企业安 计,推进老字号文化表现力创新。鼓励老字号企业在营销 形式、营销渠道、营销手段上开阔视野,发展网络视频、手 机客户端等新媒体营销;通过话题营销、微博营销等现代 营销手段,与区内外电商平台有效对接,适时在各种电商 平台上建设西城老字号品牌专区;发展电子商务,设立体 验化的经营环境与线上线下同步营销的经营方式。 2、建设老字号特色产业集聚区,推动文商旅一体化发展 (1)依托大栅栏、琉璃厂、什刹海等区域,进一步打造 老字号集聚区。采取有效措施,升级现有街区公共配套设 施,营造原汁原味的老字号街区场景,还原老字号街区的 历史感,可以在店外设立展位,对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 技艺进行活态展示,形成立体化、生活化的北京生活与北 京传统展示互动,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特色, 打造文商旅一体化街区。 (2)完善老字号集聚区管理机制。根据对北京城 市功能的最新定位,认真研究西城区的区域核心功能,确 定地区的主体产业结构,建立老字号特色产业集聚区业态 准入标准和业态调整机制,保持集聚区的特色与品质。 (3)强化老字号集聚区功能。进一步明确老字号特色 产业集聚区的旅游定位,按照行业特点,打造不同主题、不 同消费层级的老字号旅游消费路线。依据游览消费特点, 根据不同消费层级与消费属性,分层次、有主题地进行布 局与建设。 (4)建设博物馆,加大老字号整体品牌形象的宣传。在 馆内设立老字号宣传与信息平台,通过现代化的展览、展 示手段,集中展示各老字号的品牌发展历史、商业文化以 及独特技艺,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3、建立健全促进老字号健康发展的协调服务机制 (1)有效发挥老字号行业组织的功能。通过老字号协 会和商业联合会,建立老字号企业之间、企业与之间 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积极推动老字号企业在规范经 营、创新发展、信息沟通、宣传推广、岗位培训等方面不断 提升,逐步建立行业标准,促进老字号的健康发展。 (2)整合现有鼓励,建立老字号发展促进体系。进 一步整合对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信息化、中小企业等 涉及老字号企业发展的措施,在遵循市场化原则的前 提下,促进发展与适当扶持和保护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和 促进国有老字号企业的深化改革。同时,优化国有资本金 《当代经济}2015年第13期25 ——— 6 - 财税金融 预算对老字号企业的支持,对老字号企业的改革转 制、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文化表现力创新、商标 商号保护等项目给予专项支持。 (3)借助数字化手段,建立老字号信息支持体系。在开 展“中华老字号”和“北京老字号”认定工作的基础上,依托 信息化平台,建立老字号资源信息库。对全区的老字号品 牌建立长效信息动态采集机制,及时更新、充实相关信息, 通过长期的数据跟踪与分析,为老字号保护和发展提供基 础依据。这项工作可以每3—5年普查一次,统计其生产运 o 【摘要】文化与金融的深度合作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的重要条件。在促进文化与金融合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 营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为老字号企业服务的网站或窗 口,为老字号企业招商引资、扩大与国内外企业间的合作 交流提供服务。 4、以文化对接为基础,引导老字号积极参与国际市场 竞争 的是,文化企业由于其自身的行业特殊性,即便有一系列 相关的鼓励和推动,但多数情况下仍然不受银行等提 供间接融资的金融机构的青睐;相反,股权融资等直接融 资手段更适应于文化企业自身的特点,应该被大力提倡 和扶持。 在新的经济全球化和市场进一步开放的大背景下,中 华老字号作为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的企业,其发展优势应集 中在老字号的文化特色上。因此,振兴发展老字号,要有效 【关键词】文化企业金融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2012年底的一部《泰圃》,让国人充分见识了文化产 业的吸金能力,总投资4000万元的影片在短短一个多月 的上映周期内就拿到了12.67亿元的内地总票房。马克思 曾经说过:“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 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不知道面对这3000%(30倍)的利 润,资本该何去何从。毫无疑问,在实业难做、炒房受限、 股市不景气的今天,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和民间公认的 发挥老字号的历史文化优势,以文化对接为基础,保护老 字号企业核心技艺和文化传承,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促进 中外文化融合,扩大老字号的海外知名度。同时,推动老字 号文化表现力仓q新,引导老字号企业自觉与现代市场经济 接轨,学习掌握新的“游戏规则”,在竞争中拓展自己 的经营活动领域,塑造传统老字号的国际新形象。 (注: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联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 “影响北京西城中华老字号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项目编 号:2013SKL026)和北京市西城区社科联“西城老字号谱系 经济增长点和投资热点。产业要发展,就必须要有充裕的 资金支持,对于“烧钱”严重的文化产业而言更是如此。为 研究”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此,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等部门于2014年3月 【参考文献】 [i1张永、张浩:中国老字号企业连锁经营模式研究——以全聚 德为例U1.管理学报,2012(12). 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文产发 [2014]14号),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与金融合作,推动文化 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必须要与金融 合作,但究竟该如何合作。笔者认为,文化产业的融资出 路不在借贷,而在投资。 一[21李诚:影响老字号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卟商业时代,2008 (19). p】张继焦:从企业与的关系看“中华老字号”企业的发展—— 对鹤年堂、同仁堂的比较研究ⅡJ_思想战线,2013(3). 、文化企业间接融资的可能性分析 f41张玉凤:北京“老字号”餐饮企业生存现状分析与成长机制 研究卟旅游学刊,2009(1). 文产发[2014114号文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加强银行 与文化企业间的联系,破除影响银行向文化企业贷款的各 种障碍,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帮助文化企业实现间接融资。 下面就来分析文化企业究竟适不适合向银行间接融资。 第一,文化企业的特点。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文化 f5]罗颖:“老字号”餐饮企业现状分析和战略选择研究——以郑州市 “老字号”为例卟经济经纬,2010(4). [6】陈天琪、章家清、胡德松:中华老字号对餐饮业消费行为影 响调查分析卟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3). [7】陈文:北京老字号振兴与发展问题初探D].北京市财贸管理 干部学院学报,2007(2). 创意企业,其特点可以用9个字来概括:轻资产、高回报、 高风险。文化企业往往不需要太多的固定资产投入,一台 摄像机、一部电脑甚至是一部手机都可以创造出一部好的 【8】龚桂英:北京餐饮业老字号的现状与发展对策U1.中国食品, 2004(2). (责任编辑:刘冰冰) 文化产品,所以文化企业在创立初期往往固定资产较少,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什么可供向银行抵押。文化企业虽然 26 《当代经济}2015年第13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