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借道的拼音

借道的拼音

来源:暴趣科技网

借道的读音是:jiè dào。

借道的拼音是:jiè dào。 简体是:借道。 结构是:借(左右结构)道(半包围结构)。 繁体是:借道。 注音是:ㄐ一ㄝˋㄉㄠˋ。

关于借道的近义词

借路  

关于借道的诗词

《借道冠有赋》  

关于借道的造句

1、实力强大的广播商借道实力较弱的广播商的全国电视网,中国的省级电视机构正以此方式合纵连横,巩固实力。  

2、程女士说,当时想借道从旁边弯出去,但空当太小,只好作罢。  

3、大哥今日如肯借道放行,乃是造福于百姓之举,功均天地,青史留名。  

4、最新数字显示,大量的中国投资者借道英国进行相应投资,而针对这种趋势分析师有所预期但是难以证实。  

5、“这些确切的证据验证了我们的预期……中国借道英国进行投资的趋势已增长,”来自德意志银行的艾伦罗斯金说。  

借道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征得别国同意后从其境内通过。指盗贼买通兵弁得以自由通过其防地。借道[jièdào]⒈征得别国同意后从其境内通过。⒉指盗贼买通兵弁得以自由通过其防地。

二、引证解释

⒈征得别国同意后从其境内通过。引《穀梁传·僖公二年》:“晋戏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韩非子·说林上》:“魏文侯借道於赵而攻中山。”⒉指盗贼买通兵弁得以自由通过其防地。引《福惠全书·刑名·贼盗上》:“夫响马躧著何处可以下手,多有预先买通驻防兵弁,谓之借道。”

三、网络解释

借道借道,汉语词汇。释义:1.征得别国同意后从其境内通过。综合释义:征得别国同意后从其境内通过。《穀梁传·僖公二年》:“晋戏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韩非子·说林上》:“魏文侯借道於赵而攻中山。”指盗贼买通兵弁得以自由通过其防地。《福惠全书·刑名·贼盗上》:“夫响马躧著何处可以下手,多有预先买通驻防兵弁,谓之借道。”借道[jièdào]指尝试将一张存取凭单分送给二或多人连续使用的做法。汉语大词典:(1).征得别国同意后从其境内通过。《谷梁传·僖公二年》:“晋戏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韩非子·说林上》:“魏文侯借道于赵而攻中山。”(2).指盗贼买通兵弁得以自由通过其防地。《福惠全书·刑名·贼盗上》:“夫响马躧著何处可以下手,多有预先买通驻防兵弁,谓之借道。”国语辞典:借路经过。《谷梁传.僖公二年》:「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韩非子.说林上》:「魏文侯借道于赵而攻中山,赵肃侯将不许,赵刻曰:『君过矣!』」也作「假道」。借道[jièdào]⒈借路经过。也作「假道」。引《谷梁传·僖公二年》:「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韩非子·说林上》:「魏文侯借道于赵而攻中山,赵肃侯将不许,赵刻曰:『君过矣!』」近借路其他解释:借路也。《榖梁传·僖公二年》:「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其他释义:1.征得别国同意后从其境内通过。2.指盗贼买通兵弁得以自由通过其防地。

关于借道的词语

借交报仇  运筹借箸  借酒消愁  借贷无门  借水行舟  借尸还魂  探丸借客  借尸还阳  借箸代筹  草船借箭  

关于借道的成语

借花献佛  借题发挥  借尸还魂  草船借箭  探丸借客  老虎借猪,相公借书  借贷无门  借交报仇  借身报仇  借箸代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