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缰绳读音

缰绳读音

来源:暴趣科技网

缰绳的读音是:jiāng shéng。

缰绳的拼音是:jiāng shéng。 繁体是:韁繩。 注音是:ㄐ一ㄤㄕㄥˊ。 结构是:缰(左右结构)绳(左右结构)。 简体是:缰绳。 词性是:名词。

关于缰绳的成语

脱缰之马  野马无缰  信马由缰  展草垂缰  利锁名缰  

关于缰绳的单词

bridle  keep a slack hand  saddle and bridle  halter  rein  

关于缰绳的词语

利缰名锁  脱缰之马  野马无缰  信马游缰  展草垂缰  信马由缰  引绳切墨  砥平绳直  绳愆纠谬  名缰利锁  

缰绳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jiāngshéng]:栓住牲口的绳子,可以控制牲口的进退。缰绳[jiāngshéng]⒈牵马或其他牲畜用的绳子。英halter;

二、引证解释

⒈系马的绳索。引《水浒传》第五回:“原来心慌不曾解得韁绳,连忙扯断了,骑着摌马飞走。”⒉繮繩:牵牲口的绳子。引《西游记》第五三回:“孙大圣前边引路,猪八戒拢了繮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我心中无限焦燥,只得拉着繮绳步行一程,再骑一程。”柳青《铜墙铁壁》第一章:“正说着,吴忠赶上来了,从首长手里接去骡子的缰绳,就拉着下山。”

三、网络解释

缰绳缰绳,读作:jiāngshéng。该词意指扎住马上唇的一圈绳索或皮带、附带交织而成的手柄,作为控制装置。网友释义:缰绳,读作:jiāngshéng。该词意指扎住马上唇的一圈绳索或皮带、附带交织而成的手柄,作为控制装置。汉语大词典:系马的绳索。《水浒传》第五回:“原来心慌不曾解得缰绳,连忙扯断了,骑着摌马飞走。”缰绳:牵牲口的绳子。《西游记》第五三回:“孙大圣前边引路,猪八戒拢了缰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我心中无限焦燥,只得拉着缰绳步行一程,再骑一程。”柳青《铜墙铁壁》第一章:“正说着,吴忠赶上来了,从首长手里接去骡子的缰绳,就拉着下山。”国语辞典:栓住牲口的绳子,可以控制牲口的进退。缰绳[jiāngsheng]⒈栓住牲口的绳子,可以控制牲口的进退。引《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可解马缰绳接连,拴缚帝腰,放下船去。」《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候庄征君坐稳了,两个太监笼著缰绳,那扯手都是赭黄颜色,慢慢的走过了干清门。」辞典修订版:栓住牲口的绳子,可以控制牲口的进退。《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可解马缰绳接连,拴缚帝腰,放下船去。」《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候庄徵君坐稳了,两个太监笼着缰绳,那扯手都是赭黄颜色,慢慢的走过了乾清门。」辞典简编版:拴住及操纵牲口的绳子。 【造句】骑马时,要确实握紧缰绳,以免发生危险。其他释义:牵牲口的绳子。

关于缰绳的造句

1、放了缰绳的棕马吸饮泛着鳞鳞波光的河水,绿绒的鸭子在水中拍打着翅膀,濯洗身子,溅起一阵阵的水花伴映着金色的流光。  

2、王亮紧迫不舍,沿着金马驹缰绳拉过的地方,一一觅迹寻踪,直至金鸡西坠,玉兔东升。  

3、然而他的身子却笔直矗立在辎车前舆上,左手拉着见缰绳,右手则死死的我着剑柄,目光还不时向四周扫去。  

4、老马已经对鞭子和缰绳毫无反应了,它只不过拖着四条腿在蹒跚地行走,有时踢着了小石块就颠踬或摇晃一下,几乎跌倒。  

5、少年时的曹操喜欢飞鹰走狗,是个游手好闲的公子爷,一有空就往深山野林里跑,上瘾了,仿佛一匹没缰绳的野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