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学五年级下册基础训练答案

科学五年级下册基础训练答案

来源:暴趣科技网
 五年级下册科学基础训练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人体内部的秘密

1. 食物到哪里去了

我想研究的问题

2.食物在人体里的运动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3.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哪些?4.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观察实验

我的体验:食物经过口腔、食道、胃等

我的交流:食物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我的发现:食物在人体里的运动变化过程复杂。 我的猜想:唾液能初步消化淀粉。

我的方案:取两支试管,倒入等量的稀淀粉液,在其中的一个试管中加入一些唾液摇匀。然后向两只试管中滴入同量的碘酒,观察现象。 我的记录: 试管1 试管2 淀粉液、碘酒、试不加唾液 管 加唾液 变蓝色 没有变化 我的发现:唾液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填一填

1. 食物在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需要的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

肠、直肠、肛门等,食物残渣经呼吸、排汗、大小便排出体外。 2.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

3.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4.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大多要经过消化器官的消化,才能变成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物质,食物的吸收过程主要在小肠内完成。

5.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有不挑食,定时定量,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选一选

1.下列各组食物中都含有淀粉的一组是( C )

A.鱼、白菜、米饭 B.鸡蛋、牛奶、馒头 C.馒头、面条、米饭 2.肝脏分泌的胆汁、胰液都要进入( B ),帮助消化食物。 A.胃 B.小肠 C.大肠 生活中的科学:

食物的消化主要依靠哪两方面的作用?

一靠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将食物粉碎;二靠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帮助,把食物变成可以被吸收的成分。

2.我们的呼吸

我想研究的问题

2.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相同吗? 3.我们的呼吸器官有哪些? 4.怎样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观察实验

我的体验:屏住呼吸。 我的交流:不舒服。

我的发现: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 我的猜想: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相同。

我的方案:收集呼出的气体,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充满空气的杯子里。 我的记录: 火柴继续燃烧 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 用打气筒通过橡皮管向澄清的石灰石灰水没有变化 水内充气 用嘴通过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内石灰水变浑浊 吹气 我的发现: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相同。 我的交流: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我的发现:呼吸是人体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填一填

1. 人的呼吸器官主要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口腔。

2.人在呼吸时,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人呼出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

变浑浊。

3.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不吸烟、注意环境卫生、冬天戴口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小法官

1.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对)

2.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中的作用而释放出来的。(对)

3.“人离不开空气”,这句话主要指生命离不开空气中的氧气。(对) 4.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呼吸器官是气体的通道。(对) 5.同龄人中,肺活量越大的人越健康。(对)

6.冬季天气非常寒冷,教室里要关紧门窗来保暖,不能开窗通风换气。(错)

3.心脏和血管

我想研究的问题

2.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3.血管的种类有哪些? 4.心脏的结构是怎样的? 观察研究

我的猜想:人在静止、轻微运动和剧烈运动时心跳不一样。

我的方案:测同一个人静止、轻微运动和剧烈运动后的1分钟脉搏跳动次数。 我的记录:略

我的发现:人在不同状态下脉搏跳动次数不一样。 我的猜想: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

我的方案:观察心脏模型。

我的发现:心脏分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我的交流: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 我的发现:血管是血液在全身循环时所经过的管状构造。 填一填

1. 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左侧,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它的内部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2. 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

3.心脏总是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

4.在正常情况下,少年儿童每分钟心跳60——100次。 5.略 小法官

1.心脏每收缩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错)

2.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时,心跳不会明显加快。(错) 3.心脏的四个腔是相通的,血液可以随便流动。(错)

4.血管是血液在全身循环时所经过的管状构造,它遍布人的全身。(对) 生活中的科学

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科学饮食、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不吸烟、不饮酒。

4.脑与神经

我想研究的问题

2.人的各种神经中枢的“职责”是怎样的? 观察实验

我的方法:抓尺子。

我的发现:反应速度越来越快。 我的交流:脑主管着人体的一切活动。 我的发现:脑是人体的“司令部”。

我的交流:神经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报告给脑。 我的发现: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

我的交流:脑和神经协调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人体活动。 我的发现:脑和神经协调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人体活动。 我的收获:

1.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

2.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脑分为感觉中枢、听觉中枢、运动中枢、视觉中枢。 3.神经能把身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给身体各部分。

4.为了保护大脑,必须注意科学用脑。

单元活动一

一、我的收获 1. 填一填。

(1)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在人体内不断地被分解、“燃烧”,

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水、尿素等,它们和不能被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呼吸、排汗、大小便等途径被排出体外。

(2)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有鼻、咽、喉、气管、支

气管、肺。

(3)血管遍布全身,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我们注射点滴时,

药液流进静脉血管;摸手腕感到脉搏跳动的是动脉血管;划破皮出血的是毛细血管。

(4)血液把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和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运到全身各处,又把全

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5)呼吸是人体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2. 选一选。

(1)食物被消化后,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主要被( B )吸收。 A.胃 B.小肠 C.肝

(2)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呼出的气体中,火柴会( C )。 A. 继续燃烧 B.燃烧得更旺 C.慢慢熄灭 (3)心脏位于胸腔的( A )。 A.左侧 B.右侧 C.中间

(4)在正常情况下,少年儿童每分钟心跳( C )次。 —120 —90 —100

(5)( A )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一切活动。

A.脑 B.神经 C.心脏 (6)属于呼吸器官的是( C )。 A.胃 B.肠 C.肺

(7)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的主要器官是( C )。 A.口腔 B.胃 C.小肠

(8)人体消化食物的基本途径是( C )。 A.口腔→食道→小肠→胃→大肠→肛门 B.口腔→胃→食道→大肠→小肠→肛门 C.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3. 小法官。

(1)唾液、胃液、肠液、胆汁等,都属于消化液。(对)

(2) 用鼻呼吸和用口呼吸都能达到一个目的,所以效果是一样的。(错) (3) 心脏不停地跳动,就能推动血液在血管中不停地流动。(对) (4) 唾液可以把淀粉变成糖,因此细嚼馒头会感到有甜味。(对) (5) 大脑分为不同的区域,各个区域分管的工作是相同的。(错)

(6) 经常动脑想问题,可以使大脑发达、灵活,想的深,想的广,想的巧。(对) 二、生活中的科学

1. 晚饭时间到了,电视中正播放小明最爱看的动画片。于是,他边看电视边吃饭。小明的这种做法好吗?说说理由。 答:不好,这样做影响消化。

2. 有些小朋友喜欢蒙头睡觉,这种睡眠习惯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这样影响呼吸。

3. 如果不注意科学用脑,会感到头晕、头疼,头脑不够灵活。这是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

答:因为大脑过度疲劳。应该适当休息,科学用脑。

4. 为保护心脏,睡觉时应尽量选择左侧卧还是右侧卧?为什么? 答:右侧卧。因为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右侧卧可以避免心脏受压迫。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5.凸透镜

观察实验

凸透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我的玩法:用激光灯照凸透镜。 我的发现:凸透镜改变了光的传播路线。 凸透镜的放大作用。 我的玩法:用放大镜看字。 我的发现:字变大了。 凸透镜的聚光作用。

我的玩法:阳光下,在放大镜下面放一张纸。 我的发现:纸冒烟了。 凸透镜的成像作用。

我的玩法:用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做实验。 我的发现:纸屏上出现倒立的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我的方案: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放在一条线上,适当调节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

我的记录:距纸屏近、距蜡烛远 像倒立、缩小 距纸屏远、距蜡烛近 像倒立、放大 距纸屏、蜡烛相等时 像倒立、等大 我的发现:利用凸透镜成像都是倒立的。 我的收获: 1. 填一填。

(1)常用的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三部分构成。 (2)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成为凸透镜。 (3)凸透镜具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

(4)当凸透镜距离蜡烛近、距纸屏远时,形成放大的像。 2. 小法官。

(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实验中,纸屏、蜡烛火焰、凸透镜必须在一

条直线上。(对)

(2)不能用凸透镜看太阳,也不能用激光灯照眼睛。(对)

(3)照相时想把人照得大些、景照得少些,相机离人要远一些。(错) (4)凸透镜中间越厚,放大倍数就越大。(对)

6.照相机和眼睛

观察实验

做个照相机。

我的方案:用凸透镜、纸盒、半透明纸、剪刀、胶水等制作。 我的发现: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 眼球的结构。

我的交流:眼睛是由晶状体、视网膜、瞳孔、视神经构成的。 我的发现: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 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我的猜想: 我的交流:

我的发现: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这些物体了。 我的收获

(1)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它是由瞳孔、晶状体、视神经、视网膜构成的。

(2)眼睛的瞳孔相当于照相机中的光圈,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中的镜头。 (3)人在观察物体时,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

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倒像。人脑能自动地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正立的视觉。

七 保护眼睛

问题:怎样保护眼睛?

近视眼的成因:

我的猜想:晶状体发生病变。 我的方案:利用凸透镜做个模拟实验。

我的发现:眼睛的晶状体凸度变大,能看见近处的物体,眼睛的晶状体凸度变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健康的眼睛远近都能看清,近视眼的凸度变大,不能自由调节了。 我的收获:

1.眼睛常患的疾病有沙眼、近视眼、白内障等。

2.保护眼睛的方法主要有做眼保健操、不在抖动的车上看书、不在强光,弱光下看书、不躺着看书等。

3.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人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4.近视眼是儿童最常见的眼疾,老花眼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眼疾,沙眼的特征是见风流泪。

5.健康的眼睛晶状体调节力强,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 生活中的科学:

1.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

长期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紧张状态,失去调节能力,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这就是近视。 2.预防近视、保护视力应该做到哪些方面?

做眼睛保健操。不在抖动的车上看书也,不在强光,弱光下看书。不躺着看书,

有强光要戴防护罩。 八,潜望镜的秘密

潜望镜是利用什么原理制成的? 潜望镜的内部构造:

我的猜想: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反射的原理制成的。 我的方案:观察潜望镜。

我的发现:利用潜望镜可以看到上面或是下面的物体。 制作潜望镜:

我的方案,利用牙膏盒,放上两面平面镜,倾斜45度角,两面平面镜要平行。 我的发现:利用潜望镜可以看到眼睛不能直接看到的物体。 我的收获:

1.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反射、并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原理制成的。 2.潜望镜里有两面平面镜,镜面是倾斜的。 3.制作潜望镜时,要使平面镜与盒子成45度角。 9.神奇的眼睛

问题:电子胃镜,CT扫描仪等有什么作用? 认识显微镜:

我的交流:显微镜可以看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我的发现:显微镜由目镜、物镜等构成。 水里面有什么?

我的猜想:水里有细菌,病毒,矿物质等,。 我的方案:用显微镜观察水滴。 我的发现:有很多微生物。 各种各样的眼睛:

我的交流:显微镜,生命探测仪,CT扫描仪,电子胃镜,B超机。幻灯机镜头,照相机镜头。

我的发现:这些神奇的眼睛作用很大,应用广泛。 制作望远镜:

我的做法:把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在一起。 我的发现:望远镜可以看到很远处的东西。 我的收获:

1.一些微小的生物,可以借助显微镜观察。 2.使用单筒显微镜时,要养成用左眼观察的习惯。 3.神奇的“眼睛”有:显微镜、电子胃镜、B超机等。 4.生命探测仪可以探测废墟下的幸存者。 单元活动 一填一填

1.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包括瞳孔、晶状体、视网膜和视神经等。 2.照相机镜头中装有凸透镜。照相时,底片相当于实验中的纸屏,实物相当于实验中的蜡烛。

3.当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能力减弱时,就会形成近视眼。

二,小法官

1.凸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近视眼的形成与看书时的姿势没有关系。(×)

3.近视多见于青少年,大多是不正确的用眼习惯造成的。(√)

4.人的眼睛看到的是物体正立的像,由此推断物体的像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像也是正立的。(×)

5.照相机离拍摄的物体越远,物体的像照得越大。(×) 6.在没有光的环境里,我们的眼睛也能看见物体。(×) 三,选一选

1.制作潜望镜需要( A ) A.平面镜 B.凸透镜

2.物体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后,会在( B )上形成物体的像。 A.晶状体 B.视网膜 C.瞳孔

3.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 B )的像。 A.放大 B.缩小

4.老花镜的镜片是( A ),近视镜的镜片是( B )。 A.凸透镜 B.凹透镜 四,

1.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上用到了凸透镜? 老花镜、放大镜、照相机、显微镜等。

2.星期天,爸爸带小明到公园去玩。小明想给爸爸照一张大一些的像,应该怎

么办?

照相机距离爸爸近一些,照的像就大一些。

3.透明的玻璃杯内倒满水,透过杯子一侧发现字变大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玻璃杯是圆柱形的,中间凸起,起到了凸透镜的放大作用,所以字变大了。 4.你还了解生活中哪些神奇的“眼睛”?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生命探测仪、望远镜、电子胃镜、CT扫描仪、电子验钞机

10、种子发芽了

观察与思考

我想研究的问题:1、种子是怎样发芽的?2、种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发芽?3、种子里面是什么样的?4、种子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探究与体验 观察实验 种子的构造 1、花生或大豆种子

我的猜想:种子的构造有种皮、子叶、胚芽、胚根

我的方案:利用镊子、放大镜、小刀对花生或是大豆种子进行观察

我的发现:种子的构造有种皮、子叶、胚芽、胚根;花生、大豆有两片子叶。 2、玉米种子

我的猜想:种子的构造有种皮、子叶、胚芽、胚根 我的方案:利用镊子、放大镜、小刀对玉米种子进行观察

我的发现:种子的构造有种皮、子叶、胚芽、胚根。玉米有一片子叶。

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

我的方案:找2粒种子,1号种子放在有水环境里,2号种子放在无水环境中。 我的记录:

1号种子(有水) 2号种子(无水) 种子变涨 种皮有破裂 种子长出芽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没有变化 没有变化 没有变化 、、、、、、 我的发现:种子发芽需要水。 种子发芽与空气的关系

我的方案:选用2个泡过水的大豆种子,一个置于水中,一个置于空气中。 我的记录:

1号种子(置于水中) 种子泡大了,种皮破裂 2号种子(置于空气中) 种子变涨 第1天 第3天 第5天 种皮因水量过多,过分破裂 种皮有破裂 种子长出芽 、、、、、、 我的发现:在有一定水的条件下,种子发芽还需要空气。 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

我的方案:选用2个泡过水的大豆种子,1号种子置于室温中,2号种子置于冰箱冷藏室。 我的记录:

1号种子(温度适宜) 2号种子(温度较低) 种子变涨 种皮有破裂 种子长出芽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没有变化 没有变化 没有变化 、、、、、、 我的发现:在有一定水的条件下,种子发芽还需要适宜的温度。 我的收获:

1.种子的构造分两大类,一类像蚕豆种子,一般由种皮、子叶、胚芽和胚根四部分组成;一类像玉米的种子,由种皮、胚乳、子叶、胚芽、胚根五部分组成。 2.种子发芽需要温度、空气、水等几个条件。

11、种辣椒

我想研究的问题

1、怎样种辣椒呢? 2、辣椒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探究与体验 观察实验:

辣椒(完整植株)的主要特征

我的交流:辣椒的品种很多,有朝天椒、青椒、果椒等;颜色有红色、绿色、

黄色等;辣椒的植株高度一般是40—60公分,在结出果实之前开花;辣椒的主根不发达,根系再生能力弱。(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收集更多相关与辣椒的特征)

我的发现:辣椒的品种多,颜色、大小不同,大部分辣椒具有辣味。 辣椒生长对环境的要求。

我的猜想:辣椒的生长需要土壤、水分、适宜的温度、光照等

我的方案:选择适当的种子,分别采用浸泡和不浸泡、有土壤和没有土壤的、有阳光和没有阳光的、室温和低温,进行对比实验,观察辣椒的生长过程。 我的发现:辣椒的生长需要有适当的水分、光照、温度、土壤。 种辣椒

我的方案:将催芽的种子种入土壤中,进行观察。 我的记录: 我的发现: 我的收获:

1.影响辣椒生长的环境因素有温度、水分、光照和土壤等。 2.浸泡辣椒种子的水的温度通常在52℃—55℃之间。

3.农民播种时,一般在大雨过后进行,因为这时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水分。

12、植物的花

我想研究的问题

1、花的构造是怎样的? 2、花的种类有哪些? 探究与体验

观察实验 花的构造

我的猜想:花的构造有花瓣、花蕊等

我的方案:小组合作,用镊子观察白菜花、桃花、百合花等,观察他们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数量是多少。 我的记录: 花的名称 有哪几部分 各部分数量 白菜花 花萼、花瓣、雄蕊、花萼4个、花瓣4个、雄蕊6个、雌蕊6个 雌蕊 百合花 花瓣、雄蕊、雌蕊 花瓣6个、雄蕊6个、雌蕊1个 桃花 花萼、花瓣、雄蕊、花萼5个、花瓣5个、雄蕊多个、雌蕊1雌蕊 个 我的发现:不同的花由不同的构造组成的,有的花具有花萼、花瓣、雄蕊、雌蕊,有的花具有花瓣、雄蕊、雌蕊。 我的收获: 1.桃花可以分为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部分。像桃花这样四部分都有的花,称为“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三部分的花,称为“不完全花”。 2.常见的完全花有白菜花、桃花等,不完全花有百合花、南瓜花等。 3.许多片花瓣组成花冠。花萼和花冠合称为花被。 4.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 13、果实是怎样形成的

我想研究的问题

1、苹果是怎样长成的? 2、果实的特征有哪些? 探究与体验 果实的特征

我的猜想:果实的特征有果皮和种子

我的方案:找一些花生、栗子、西瓜、黄瓜果实进行解剖观察,小组之间再进行交流讨论。 我的记录: 果实的名称 花生 横切 (方式不唯一) 栗子 (方式不唯一) 西瓜 (方式不唯一) 黄瓜 (方式不唯一) 解剖方法 纵切 结构特点 外面有果皮,里面有种子 有果皮和种子 有果皮和种子 有果皮和种子 我的发现:果实都是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

苹果是怎样长成的。 我的交流:

我的发现:苹果的形成是先有果树开花提供成熟的花粉,花粉经过传粉传播到柱头上,花粉内的精子穿过花粉管与卵细胞融合,完成受精的过程,当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子房和其他结构发育成果实,就形成了苹果。 我的收获:

1.在自然条件下,植物传粉包括自花传粉、异花传粉两种方式。传粉媒介主要有 昆虫和风。

2.果实的共同特征是都有果皮和种子。

3.在桃子、萝卜、地瓜、山楂、杏、黄瓜中,是果实的有桃子、山楂、杏;不是果实的有地瓜、萝卜。

4.果实里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成的,种子里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子房和其他结构发育成果实。

14、植物的“分身术”

我想研究的问题

1、除种子外,植物其他器官可以繁殖后代吗?2、植物是怎么繁殖的? 探究与体验 观察实验

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

我的交流:我们生活中有大豆、玉米、高粱、小麦等都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我的发现:用种子繁殖后代植物比较多。

用其他器官繁殖后代的植物 我的记录 植物名称 繁殖方式 秋海棠 桂花 迎春花 压条繁殖 金银花 压条繁殖 用叶来繁殖 压条繁殖 我的发现:植物的分身术,使植物世界丰富多彩。 我的收获

1.植物不仅能利用种子繁殖,还能用茎、叶、根等器官繁殖。

2.用茎繁殖后代的植物有草莓、月季等;用叶繁殖后代的植物有秋海棠、玉米石等;用根的繁殖后代植物有甘薯、山药等。 3.用茎繁殖常采用的方法有扦插、压条等。 小法官:

1.植物都是用种子繁殖的。(错)

2.植物的“分身术”使植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对)

15、生物繁殖新技术

我想研究的问题

1、克隆技术是怎么回事? 2、怎样进行克隆? 探究与体验 观察实验 克隆技术

我的交流:我知道克隆羊“多利”的来历。

我的发现:克隆技术是走在了科技发展的前沿。 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我的交流:克隆器官可以用来替换人体病变的器官;克隆技术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我的发现:克隆技术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植物繁殖新技术

我的交流:袁隆平院士发明了“杂交水稻”。

我的发现:克隆技术不只是在动物中得到了应用,在植物中也早得到了应用。 我的收获:

1.我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利用克隆技术,不但可以制造完整的生物体,还可以制造生物的某些器官。 3.克隆技术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4.科学家认为“多利”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的来临。

单元活动

一.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从上往下的顺序:胚芽、胚根、子叶、种皮 (2)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雌蕊、花瓣、雄蕊、萼片 2.小法官

(1)玉米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也可以发芽。(错) (2)克隆技术是一项完全对人类有利的科学技术。(错)

(3)种子落在湿润的土壤里就能发芽,说明种子发芽一定需要土壤。(错) (4)油菜花不属于完全花。(错) (5)苹果、桃只能用种子繁殖后代。(错) 3、选一选

用种子繁殖的有:玉米、大豆、油菜、萝卜、小麦 用根繁殖的有:地瓜 用叶繁殖的有:秋海棠

用茎繁殖的有:梨、草莓、桂花、大蒜、葡萄、苹果 二、生活中的科学

1.冬季生黄豆芽时,室内要增温,为什么? 答:种子发芽需适宜的温度。

2.昆虫和风都能传播花粉,为什么有些植物还要人工授粉呢? 答:为了多结果实,提高产量。

第四单元 春夏秋冬

16 春季星空

观察与思考

2.一天之中,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么移动的? 探究与体验

1月1日21:00 天顶偏东南 3月1日21:00 天顶偏西南

我的发现:在一天之中,猎户座移动位置由东向西,形状未变;不同日期中,猎户座的位置发生变化,但形状未变。 春季星空中的显着星座

我的交流:狮子座是春季星空中的显着星座。 我的发现:狮子座头部朝西,尾巴在东。 观察计划:还要继续研究、观察其他星座。 我的收获:

1.一天之中,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自东向西移动。

2.冬去春来,春季星座会在东方出现,并随日期推移位置逐渐西移。 3.在晴朗的夜晚,如果没有指南针,又看不到其他可以辨认方向的标志时,可以利用北极星辨别方向。

4.春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狮子座,它位于北斗七星的南方。

17夏季星空

我想研究的问题

北斗星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规律? 探究与体验 北斗七星的变化

我的交流:北斗星在不同季节位置不同。 我的发现:北斗星是沿逆时针方向变化的。 认识银河

我的交流:牛郎星与织女星位于银河的哪边?

我的发现:牛郎星位于银河东岸,西岸是织女星 北斗七星在四季中的变化

我的交流:北斗七星变化与季节变化有何规律

我的发现: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一年中星空变化规律

我的交流:根据一年观察,你对星空变化有什么发现? 我的发现:星座会随季节更替,周而复始

观察计划:我们来当“小天文学家 ”,继续观察星空,发现更多有关星空的奥秘。 我的收获:

1.夏季晴朗的夜空中那条长长的“带子”是银河,在它的东“岸”有一颗亮星叫做牛郎星,位于天鹰座;在它的西“岸”有一颗亮星叫做织女星,位于天琴座。

2.天蝎座是夏季南天最显眼的星座,里面亮星云集,可以说是夏夜星座的代表。 3.古人根据北斗七星初昏(晚上八时左右)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判定季节。 4.春季,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夏季,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南。

单元活动

我的收获

1.春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狮子座,夏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天蝎座,秋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仙后座,冬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猎户座。

2.夏季晴朗的夜晚,天空中出现的一条银色的带状星系,人们叫它银河。 3.随日期的推移,星座的位置逐渐西移,最终会消失在地平线以下。

4.

二、生活中的科学

1. 北极星是航海、野外活动重要的方向标志。如果夜晚迷路,怎样利用星座知识辨别方向?

答:观察天象最为常见的就是观察北极星,夜晚,在月暗星明的夜空下,我们总会找到形似勺子的北斗星座,在那勺端七倍距离处有一颗明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它的正下方就是正北方,顺时针 即是东,南,西方。

2.人们总结了好多与星座有关的谚语,如“参门正南,去拜年”,“参门”就是猎户座。阴历正月初的晚上七八点钟,它在南方,这时候正是庆贺春节的时间。你也收集一些和星座有关的谚语吧!

答: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三星高照,新年来到 等等

3.北斗七星,又名“勺子星”。请你说一说,如何根据“勺子星”的“勺柄”所指方向判定春夏秋冬?

答: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第五单元 生活中的机械

18.斜面

我想研究的问题 1.斜面有什么作用? 2.斜面有什么特点?

3.研究斜面的作用需要哪些材料? 4.生活中有哪些工具应用了斜面的知识? 探究与体验

★斜面坡度的大小与拉力的关系。 我的猜想:斜面的坡度越小,拉力越小。 我的方案:

1.选择长短不同的木板,高低不同的木块。 2.搭建一个斜面。进行试验。

3.搭建长度相同,高低不同的斜面。进行试验。 4.搭建高度相同,长度不同的斜面。进行实验。 我的记录:根据实验数据如实填写。

我的发现: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的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

的力越大。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抬起木板的一端而形成的斜坡,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斜面。 (2)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的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

(3)生活中,斧子、木螺丝、衣服拉链、凿子等物体都是利用了斜面原理。 (4)螺丝钉上的螺纹是一种变形的斜面,螺纹越细密越省力。 2.小法官

(1)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它受长度和高度两个因素的影响。(对) (2)盘山公路实际上是一种斜面,它既省力又省距离。(错)

19.杠杆

我想研究的问题 1.杠杆的作用? 2.杠杆的特点?

3.研究杠杆的作用需要哪些材料? 4.生活中哪些工具应用了杠杆的原理? 探究与体验 观察实验 ★杠杆的作用。 我的猜想:

1.利用杠杆能省力?2.利用杠杆能省距离?3.利用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等 我的方案:

1.利用杠杆实验材料,组装一个杠杆。

2.重点到支点距离小于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进行实验。 3.重点到支点距离大于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进行实验。 4.重点到支点距离等于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进行实验。 我的记录:根据实验操作,如实填写。 我的发现:

使用杠杆,当重点到支点距离小于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省力;重点到支点距离大于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重点到支点距离等于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不省力,也不费力。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一根棍子,当用它撬重物时,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支点,对杠杆用力的点叫做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做重点。

(3)使用杠杆,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4)“四两拨千斤”的杠杆,属于省力杠杆。

(5)镊子、手术剪刀、筷子、理发剪刀都是费力的杠杆;核桃夹、瓶盖启子、

独轮车是省力杠杆;天平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2.选一选。

(1)“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是应用了杠杆的( A )作用。

A. 省力 B. 费力 C.不省力,也不费力

(2)小明和爸爸玩跷跷板。当小明离支点(B),爸爸离支点(A)时,小明才能把爸爸跷起。

A.近 B.远 3.小法官

(1)杠杆是否省力,与支点、力点和重点的相对位置有关。(对) (2)小木船上使用的船桨是一种省距离的杠杆。(对)

20.滑轮

我想研究的问题 1.滑轮有什么作用? 2.滑轮有什么特点?

3.研究滑轮的作用用到哪些材料? 4.生活中哪些工具利用了滑轮的原理? 探究与体验 观察实验 ★认识滑轮

我的交流:滑轮是边缘有槽,可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有固定不动的和随重物一起移动两种。

我的发现:边缘有槽,可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滑轮有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

★组装简单的滑轮。 我的方案:

1.用铁架台、滑轮、细线、测力计、钩码等材料。

2.把滑轮固定在铁架台上,细线绕滑轮的槽一段钩住钩码,一段用测力计拉着。 定滑轮组装好了。 (动滑轮和滑轮组组装略) 我的发现:

定滑轮的组装方法:把滑轮固定在铁架台上,细线绕滑轮的槽一段钩住钩码,一段用测力计拉着。 ★定滑轮的作用。 我的猜想:改变力的方向。

我的方案:1.组装好定滑轮。2.用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进行试验)3.用测力计提起两个钩码。(进行试验4.用测力计提起三个钩码。(进行试验) 我的记录:根据试验如实记录。

我的发现:定滑轮不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的作用。 我的猜想:省力。

我的方案:1.组装好动滑轮。2.用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进行试验)3.用测力计提起两个钩码。(进行试验)4.用测力计提起三个钩码。(进行试验)

我的记录:根据试验如实记录。:

我的发现:动滑轮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既省力又方便的滑轮组合。

我的交流: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达到方便和省力的作用。 我的方案:1.组装一个滑轮组装,包含定滑轮和动滑轮。 2.用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进行试验)3.用测力计提起两个钩码。(进行试验)4.用测力计提起三个钩码。(进行试验)

我的发现:滑轮组能达到省力和方便的效果。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固定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2)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的装置叫做滑轮组,滑轮组既省力又方便。 2.选一选

(1)下列装置中,不是利用滑轮的是( C ) A.旗杆 B.窗帘 C.推土机 D.吊车

(2)将一袋重50千克的水泥搬运到六楼楼顶,下列哪种方式最省力?( D ) A.通过人工搬到楼顶 B.使用绳子直接将水泥拉上楼顶 C.使用定滑轮将水泥吊到楼顶 D.使用滑轮组将水泥吊到楼顶

3.小法官

(1)边缘有槽能够围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对) (2)旗杆的顶端装有一个动滑轮。(错)

(3)动滑轮和定滑轮可以多个组合在一起使用。(对)

21.齿轮

我想研究的问题 1.齿轮有哪些作用? 2.齿轮有什么特点? 等 观察实验 ★制作齿轮。

我的方案:利用大小不同的齿轮,进行组装。 我的发现:大齿轮和小齿轮的不同组合,作用不相同。 ★齿轮的作用

我的猜想:能起到减速、增速、传递动力等

我的方案:1.组装好齿轮。2.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进行试验)3.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进行试验)

我的发现:齿轮能起到减速、增速、传递动力、改变回转方向的作用。 ★研究玩具车或闹钟中的齿轮。

我的猜想:玩具车中的用齿轮,传递动力,并起到增速、减速作用。 我的方法:拆开玩具车进行试验,并记录好试验数据。

我的发现:玩具车中的齿轮能传递动力,并起到增速、减速作用。 ★我的收获

1.(1)边缘有齿的轮子叫齿轮。

(2)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齿轮可以传递动力,可以改变转速和回转方向。 (3)生活中,我们在自行车、汽车、钟表等机械中发现了齿轮。

2.(1)用大的齿轮带动小的齿轮,小齿轮的转动速度比大齿轮的转动速度快。(对)

(2)多个齿轮组合在一起时,每个齿轮的转动方向一致。(错) 22.自行车的科学 我想研究的问题 1.自行车中有哪些科学? 2.未来的自行车是什么样的? 探究与体验 观察与实验

★关于自行车中的科学。 我的记录:有齿轮、杠杆等科学

我的发现:齿轮传动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增加车速。等 ★我的收获

1.(1)自行车是由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部件构成的。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

(2)自行车的前车闸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

(3)自行车中齿轮前大后小,是为了省力。

2.(1)自行车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发展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对) (2)自行车综合运用了杠杆、齿轮等机械原理。(对) (3)自行车是一种清洁、无污染、便捷的交通工具。(对)

23.未来的交通工具

我想研究的问题

1.未来交通工具是什么样的? 2.未来的交通工具具有哪些特点? 探究与体验 ★古代的交通工具。 我的交流:收集材料、图片 我的发现:用人力、畜力。 ★现代的交通工具。 我的交流:收集材料、图片

我的发现:用电力、内燃机等作为动力。 ★最新才的交通工具。 我的交流:收集材料、图片。

我的发现:用核能、磁能、太阳能等作为动力。 ★未来的交通工具。 我的设计:略

我的收获:

1.陆地上常见的交通工具有自行车、汽车、火车等;水中常见的交通工具有轮船、潜艇、竹筏等;空中常见的交通工具有飞机、热气球等。

2.美国试验的超7倍音速飞机,最高时速可达8000多千米;上海浦东的磁悬浮列车,最高时速达430多千米。

单元活动

一、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在高度一定的情况下,斜面的长度越长,坡度越小,越省力。 (2)使用杠杆,要明确它的三个点,分别是支点、力点、重点。 (3)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斜面、杠杆、滑轮和齿轮。 (4)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2.选一选。

(1)衣服的拉链实际上是( B )

A.杠杆 B.斜面 C.滑轮 D.齿轮 (2)用杠杆撬动大石头时,它是围绕( C )转动的。 A.力点 B.重点 C.支点 D.以上都不是 (3)摩托车刹车把手用到的机械是( D ) A.滑轮 B.齿轮 C.斜面 D.杠杆

(4)修房子时要把很多瓦片从地面运到房顶,应使用的简单机械是( A.杠杆 B.斜面 C.滑轮 D.齿轮

) C 3.小法官。

(1)吊车上的滑轮装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所以能提起数吨重物。(对)

(2)用表面光滑的木板搭斜面,高度相同,木板越长越费力。(错) (3)使用普通剪刀时,被剪的物体放在刀口的尖部最省力。(错) (4)要将一颗螺丝钉从木头中起出来,用钉锤最省力。(对) 二、生活中的科学

1.这些都是日长生活中常见器械,你知道它们应用了什么机械原理吗? 答:

斜面、杠杆、杠杆、滑轮、杠杆、滑轮、杠杆、齿轮、齿轮。 2.订书机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说说理由。 1.不省力也不费力,使用时要把力点和重点重合。 2.费力。使用时如果用力在订书机的稍后方嗯,费力。 3.省力。一种加长了力矩的大订书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