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剂量 药名 细辛 番泻叶 千金子 灯心草 肉桂 吴茱萸 沉香 青木香 麦芽 使君子 贯众 槟榔 西红花 血竭 干漆 自然铜 礞石 洋金花、铅丹 珍珠 磁石 朱砂 全蝎、罂粟壳 蜈蚣 麝香 冰片 人参 蛤莫油 诃子 肉豆蔻 常山 瓜蒂 藜芦 雄黄 硫磺、硼砂 轻粉 白矾 斑蝥 蟾酥 马钱子 砒石 用药剂量 内用:汤剂1-3g粉末0.5-1g 缓下:煎汤或开水泡服1.5-3g,攻下,5-10g。 制霜后入丸散,0.5-1g外用,捣敷,或研磨醋调敷 煎汤1-3g 煎汤2-5g,研磨每次1-2g 2-5g 煎汤1-5g后下,研磨每次0.5-1.5g 煎汤3-10g,散剂,1-2g 煎汤10-15 g大剂量30-120 g 9-12g小儿用总量不能超过20粒 煎汤5-10g 煎汤3-10g,姜片虫需30-60g 煎汤1-3g 内服研末1-2g 煎汤2-5g 3-9 g打碎先煎或醋淬研细每次0.3g 打碎布包10-15g 入丸散0.3-0.6g每次0.3-0.6 g 0.1-1 g 9-30g入丸散1-3g 内服研末冲服0.1-0.5g,不入煎剂 煎汤3-6g研末0.6-1g、煎汤3-6 g 煎汤3-5g 研末0.6-1g 入丸散0.03-0.1g 0.15-0.3g 煎汤3-9 g大补元气15-30g 内服5-15g 煎汤3-10g 煎汤3-10 g入丸散1.5-3g 5-9 g 煎汤2-5 g入丸散0.3-1 g服后含咽砂糖增效 内服,入丸散0.3-0.9 g 入丸散0.05-0.1 g 1-3 g入丸散1-3 g 每次0.1-0.2 g每日1-2次 内服,入丸散0.6-1.5 g,外用:化水洗患处 入丸散0.03-0.06 g 入丸散0.015-0.03 g 入丸散0.3-0.6 g 入丸散0.002-0.004 g 备注 外用;适量 入汤剂后下。 回乳60g 小儿每天1-1.5粒 丸散0.06-0.1g 丸散1.5-3g 一日不得超过1.5g 不如煎剂 不入煎剂 截疟宜酒炒 外用研末吹鼻 外用,研末油调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