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斯金纳操作条件说 教育学

斯金纳操作条件说 教育学

来源:暴趣科技网


斯金纳,即B.F.斯金纳

(一)操作条件作用建立的基本过程

在¡°斯金纳箱¡±中,自由活动的白鼠偶然碰到操纵杆,箱外的供丸装置就自动掉下一颗食物。白鼠经过多次尝试,就会不断按压操纵杆,直到吃饱为止。由于白鼠是把压操纵杆作为取得食物的手段或工具,所以,这种行为过程又被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作用建立的过程

• 操作条件作用是指在某种情境中,由于个体自发的反应产生的结果而导致反应强度的增加,并最终与某一刺激或事件建立起新的联系的过程

• SD…………→R---→SR

(辨别性刺激)(操作性反应)(强化)

辨别性刺激:影响动物获得食物奖励的线索,一般是一个中性刺激。作为反应或行为得以发生的环境或情境事件,辨别性刺激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个体的反应。

操作性反应:有意识做出的、能达到某种目的的反应

强化:利用强化物提高操作性反应的概率的过程

(二)强化学说

1.强化与强化物

• 凡是能提高反应概率或反应发生的可能性的手段、措施等都可以称为强化,能提高反应概率的事件即强化物

• 任何在反应后出现的使反应增强的刺激或事件,物品、行为、活动或心理上的满足都可以成为强化物

强化(物)类型(Ⅰ)

• 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在反应后出现某一刺激或把一些东西加入某个情境中,使该反应今后出现的可能性提高。

• 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在反应后取消某个刺激或从情境中抽走某些东西,使该反应在该情境中出现的可能性提高。

强化(物)类型(Ⅱ)

• 一级强化:无需训练和学习就能对个体的遗传结构或生理结构起强化作用的过程;

• 二级强化:在一级强化的基础上,通过经典条件作用,使原来中性的刺激具有强化特性。二级强化物是指任何一个与一级强化物相配后而获得强化性质的刺激物。伴随多种一级强化物出现的二级强化物又称类化强化物;

普雷马克原理(祖母原理 ):即用高概率活动作为低概率活动的强化物,高概率活动可以提高低概率活动的发生率。

2.强化与惩罚

• 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惩罚的弊端

• 惩罚的效用是短暂的

• 惩罚可能会导致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虽然使用惩罚有诸多弊端,但惩罚至少在抑制不良行为方面非常有效

在学校情境中,教师运用惩罚时一定要考虑到不良行为本身以及惩罚对象的特点,还应考虑惩罚的实际效用和隐性代价

运用惩罚的注意事项

• 使用惩罚要有节制

• 实施惩罚必须客观、一致

• 要及时告知受罚者惩罚的理由

• 提供适宜环境,强化良好的替代行为

课堂中强化的应用

确定你想要学生做出的行为,当这些行为出现时予以强化;

告诉学生你所期望的行为表现;当他们表现出来时,给予强化,并告知原因。

在恰当的行为出现之后,尽快地给予强化。延迟强化的效果比及时强化差。

(三)操作条件作用原理的应用

1.行为习惯的形成与矫正

• 塑造

通过不断强化一系列逐渐接近最终行为的反应来塑造某种行为

塑造行为时要注意这样一条原则:学生必须在他们能力所及的反应范围内得到强化,同时这些行为又必须能向新的行为延伸

• 代币

¡°代币¡±是用于强化个体某种行为的各种象征性强化物,如小粘贴、棋子、或者计划表的分数等

优点

• 延迟满足

• 降低了物质奖励对学生的刺激,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成就感

• 消退

终止或取消强化时,个体的某种行为将因此而减弱甚至消失,这一过程称为先前习得行为的消退

消退不是一个逐渐减弱的过程,取消强化物之初,个体行为的发生率通常会提高(消退爆发 )

持续忽视不适宜的行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