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定理与证明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了解命题、定理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题设(条件)和结论,会在简单情况下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
2.能用基本的逻辑术语、几何证明的步骤、格式和规范进行几何证明; 3.了解证明的含义,理解证明的必要性,体会证明的过程要步步有据. 【要点梳理】
要点一、命题、基本事实与定理 1. 命题
一般地,判断某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命题通常由条件、结论两个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得到的事项.通常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以“如果“开始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要点诠释:
命题属于判断句或陈述句,是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与判断的正确与否没有关系.当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 2.基本事实
人们经过长期实践后公认为正确的命题,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的依据,也可称为公理. 如:(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 3.定理
数学中,有些命题可以从基本事实或者其他真命题出发,用逻用推理的方法判断它们是正确的,并且可以作为进一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定理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且可以作为进一步确认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 要点诠释:
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1)其正确性可通过公理或其它真命题逻辑推理而得到. (2)其又可作为判断其它命题真假的依据. 要点二、证明 1.证明
根据条件、定义以及基本事实、定理等,经过演绎推理,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2.证明表述格式
证明几何命题时,表述格式一般如下: (1)按题意画出图形;
(2)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
(3)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 要点诠释:
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有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添辅助线的过程要写入证明中,辅助线通常要画出虚线.
【典型例题】 类型一、命题
1. 判断下列语句在表述形式上,哪些对事情作了判断?哪些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做出判断的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1)对顶角相等; (2)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a,b两条直线平行吗?
(5)鸟是动物; (6)若a4,求a的值; (7)若ab,则a=b. 【答案与解析】
句子(1)(3)(5)(7) 对事情作了判断,其中 (1)(3)(5)判断是正确的,(7)判断是错误的. 句子(2)(4)(6)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其中(2)属于操作性语句,(4)属于问句,都不是判断性语句.
【总结升华】主要考察命题的定义.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 (1)若a<b,则b<-a; (2)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
(3)在ΔABC中,若AB>AC,则∠C>∠B吗? (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解方程x2x30; (6)1+2≠3.
【答案】(1)(2)(4)(6)是命题,(3)(5)不是命题.
2.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如果|a|=1,那么a=1
B.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C.如果a为实数,那么a是有理数
D.有两边和一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答案】C
【解析】如果|a|=1,那么a=±1,故A错误;如果a为有理数,那么a是实数,故C错误;有两边和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故D错误;而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可判断正确; 【总结升华】主要考查命题的真假,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定义.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
①对顶角相等 ②同位角相等 ③4的平方根是2 ④若a>b,则-2a>-2b A.3个 B.1个 C.4个 D.2个
2222【答案】B
3.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3)对顶角相等; (4)同角的余角相等; 【答案与解析】
(1)“三条边对应相等”是对两个三角形来说的,因此写条件时最好把“两个三角形”这句话添加上去,即命题的条件是“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结论是“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改写成“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等角对等边含义”是指有两个角相等所对的两条边相等。可以改写成“如果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值得注意的是,命题中包含了一个前提条件:“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在改写时不能遗漏.
(3)这个命题的条件是“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是“两个角相等”.这个命题可以改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4)条件是“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这个命题可以改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类型二、证明举例
(1)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进行几何证明:
4.(2016•淄博)如图,一个由4条线段构成的“鱼”形图案,其中∠1=50°,∠2=50°,∠3=130°,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并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证明OB∥AC,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证明OA∥BC. 【答案与解析】
解:OA∥BC,OB∥AC. ∵∠1=50°,∠2=50°, ∴∠1=∠2, ∴OB∥AC,
∵∠2=50°,∠3=130°, ∴∠2+∠3=180°, ∴OA∥BC.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2015•宁城)如图,下列能判定AB∥CD的条件有( )个.
(1)∠B+∠BCD=180°;(2)∠1=∠2;(3)∠3=∠4;(4)∠B=∠5.
A.1 B.2 C.3 D.4 【答案】 解:(1)利用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直线平行,故(1)正确;
(2)利用内错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1=∠2,∴AD∥BC,而不能判定AB∥CD,故(2)错误;
(3)利用内错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故(3)正确; (4)利用同位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故(4)正确. ∴正确的为(1)、(3)、(4),共3个; 故选:C.
(2)与三角形有关的几何证明:
5.如图,已知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平分线交于点I,IH⊥BC于H,试比较∠CIH和∠BID的大小.
【思路点拨】有角平分线,必然有相等的角;其次有垂直,所以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把这些条件综合,经过推理不难找出要求两个角的关系. 【答案与解析】
∵AI、BI、CI为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 ∴∠BAD=
111∠BAC,∠ABI=∠ABC,∠HCI=∠ACB. 222∴∠BAD+∠ABI+∠HCI
111∠BAC+∠ABC+∠ACB 2221=(∠BAC+∠ABC+∠ACB) 21=×180° 2=
=90°.
∴∠BAD+∠ABI=90°-∠HCI. ∵IH⊥BC,∴∠IHC=90° ∴90°-∠HCI=∠CIH, ∴∠CIH=∠BAD+∠ABI
∵∠BID=∠BAD+∠ABI(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BID=∠CIH.
【总结升华】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为180°,在推导角的关系时,一定不要忘记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中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进行几何证明:
6、(2015春•霸州)如图,AB∥CD,分别探讨下面四个图形中∠APC与∠PAB、∠PCD的关系,请你从所得到的关系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适当添加辅助线,其实并不难)
【思路点拨】关键过转折点作出平行线,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或结合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证即可. 【答案与解析】如图:
(1)∠APC=∠PAB+∠PCD;
证明:过点P作PF∥AB,则AB∥CD∥PF,
∴∠APC=∠PAB+∠P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APC+∠PAB+∠PCD=360°; (3)∠APC=∠PAB﹣∠PCD; (4)∵AB∥CD, ∴∠POB=∠PCD,
∵∠POB是△AOP的外角, ∴∠APC+∠PAB=∠POB, ∴∠APC=∠POB﹣∠PAB, ∴∠APC=∠PCD﹣∠PAB.
【总结升华】两直线平行时,应该想到它们的性质,由两直线平行的关系得到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4)文字命题的证明:
7、写出下面文字命题的证明过程(要求: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及证明的推理过程)
求证: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的一对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已知:如图, 求证: 证明: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写出已知与求证,证明过程为:由AM与BN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AE与BF为角平分线,利用角平分线定义及等量代换得到一对同位角相等,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出AE与BF平行,得证.
【答案与解析】解:已知,AM∥BN,AE为∠CAM的平分线,BF为∠ABN的平分线,如图所示, 求证:AE∥BF. 证明:∵AM∥BN(已知), ∴∠CAM=∠ABN(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E为∠CAM的平分线,BF为∠ABN的平分线(已知), ∴∠CAE=11∠CAM,∠ABF=∠ABN(角平分线定义), 22∴∠CAE=∠ABF(等量代换),
∴AE∥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对于文字叙述型题,首先画出相应的图形,写出已知与求证,然后分析,最后写出证明过程. 举一反三: 【变式】已知以下基本事实:①对顶角相等;②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直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③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若同位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④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1)在利用以上基本事实作为依据来证明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时,必须要用的基本事实有 (填入序号即可);
(2)根据在(1)中的选择,结合所给图形,请你证明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已知:如图, 求证: 证明:
【答案】解:(1)①②;
(2)已知:如图,a∥b,直线a、b被直线c所截. 求证:∠1=∠2. 证明:∵a∥b,
∴∠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2(对顶角相等), ∴∠1=∠2(等量代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