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成就学业,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
图形的相似及位似
【考点链接】
1.相似图形:形状 的图形。全等图形是特殊的相似图形,相似比为 。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 的比相等。 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平行法: 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2)边边边: 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边角边:两边对应成比例且 的两个三角形相似。(4)角角: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4.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对应角 ,对应边 ;(2)对应线段(对应边上的高、中线、 C 对应角的平分线)的比等于 ;(3)周长的比等于 ;(4)面积的比等于 ; 5. 射影定理:若CD为Rt△ABC斜边上的高(双直角图形)
则Rt△ABC∽Rt△ACD∽Rt△CBD且AC2=________,CD2=____ ___,BC2=__ __ __. ADB6.位似图形:两个多边形不仅 ,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 ,对应边互相 。这点叫 。 7.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 ,相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坐标的比为 。 【典例精析】 例1.(09)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的是( ) A
D. B C C. B.
1. 如图1,已知AB∥CD∥EF,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DBCBCDFCDBCCDADA. B. C. D.
A DFCECEADEFBEEFAF例2.(09恩施)如右图1,在△ABC中,C90°,B60°,D是AC上一点,
DEAB于E,且CD2,DE1,则BC的长为( ) A.2 B.433 D E C.23 D.43
B C 例3(09天津)在△ABC和△DEF中,AB2DE,AC2DF,AD,如果△ABC的周长是16,面
积是12,那么△DEF的周长、面积依次为( )
A.8,3 B.8,6 C.4,3 D.4,6
10.如图8,在△ABC中,AB6,AC4,P是AC的中点,过P点的直线交AB于点Q,若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则AQ的长为( ) A.3 B.3或
433443C.3或D.
例4(09内江)如右图2,梯形ABCD中,AD∥BC,两腰BA与CD的延长线相交于P,PF⊥BC,AD2,BC5,EF3,则PF .
4、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CD上一点,DE︰CE=2︰3,连结AE、BD,且AE、BD交于点F,则SFEDSBAF:等于 ( ) A、4︰25 B、4︰9 C、 2︰3 D、 2︰5
3.(11嘉兴)如图,边长为4的等边△ABC中,DE为中位线,则四边形BCED的面积为 .
8、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CED都是平行四边形,点R为DE的中点,BR分别交AC、CD于点P、Q.则CP:AC = ( )
A. 1:3 B. 1:4 C. 2:3 D. 3:4 A P EA D DC P R A D O E P F B C B C E AB C B F
教师寄语:通过训练,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形成技能与技巧。只有如此,才能在相似三角形学习中游刃有余。
勤奋成就学业,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
10. 如图6,在Rt△ABC中,∠ACB=90°,CD⊥AB于点D, AC=6, AB=9, 则AD的长是( )
(A)6 (B)5 (C)4 (D)3
7. 如图6,在Rt△ABC中,ACB90°,BC3,AC4,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则CE的长为( ) A.
3269. 如图7,AB是⊙O的直径,AD是⊙O的切线,点C在⊙O上,BC∥OD,AB2,OD3,则BC的
B.
76 C.
25 D.2
长为( )A.
23 B.
32
C.
32 D.
22
11.如图9,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若SAOD∶SOCD=1∶2,则SAOD∶SBOC=
( )A.
16 B.
13 C.
14 D.
66
18、 如图,点A1,A2,A3,A4在射线OA上,点B1,B2,B3在射线OB上,且A1B1//A2B2//A3B3,A2B1//A3B2//A4B3,若A2B1B2,A3B2B3的面积分别为1,4,则图中三个阴影三角形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__.
B B 3
B2 4
B1 1 O A1 A2 A3 A4 A
△ABC例7.(09烟台)如下图2,等边的边长为3,P为BC上一点,且BP1,D为AC上一点,
若APD60°,则CD的长为
例8.(09孝感)如下图3,点M是△ABC内一点,过点M分别作直线平行于△ABC的各边,所形成的三个小三
角形△1、△2、△3(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是4,9和49.则△ABC的面积是 . 例9.(09牡丹江)如下图4,Rt△ABC中,ACB90°,直线EF∥BD,交AB于点E,交AC于点G,交AD于点F,若 S△AEG13则CF . S四边形EBCG,AD例5某学习小组在讨论“变化的鱼”时,已知右图中的大鱼与小鱼是位似图形,若小鱼上某点P(a、b)对 应大鱼上的点Q,则Q的坐标是( )A、(-2a 、-2b) B、(-a 、-2b) C、(-2b、 -2a) D、(-2a 、-b) 11.如图11是一种贝如图,△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2),B(4,2),C(6,4),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ABC缩小,使变换后得到的△DEF与△ABC对应边的比为1∶2,则线段AC的中点P变换后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 A
A
F E G
60° D C B B D P C
6、如图,已知⊙O的弦CD垂直于直径AB,点E在CD上,且EC = EB .
(1)求证:△CEB∽△CBD ; (2)若CE = 3,CB=5 ,求DE的长.
教师寄语:通过训练,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形成技能与技巧。只有如此,才能在相似三角形学习中游刃有余。
勤奋成就学业,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
22已知:如图,在Rt△ABC中,∠ABC=90°,以AB上的点O为圆心,OB的长为半径的圆与AB交于点E,与AC切于点D.
C (1)求证:BC=CD; (2)求证:∠ADE=∠ABD; (3)设AD=2,AE=1,求⊙O直径的长.
AEDOB25.(10钦州)
如图,AB为⊙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点M,AE切⊙O于点A,交BC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AC. (1)若∠B=30°,AB=2,求CD的长; (2)求证:AE=EB·EC.
DA2
ECMOB23.(10孝感)如图1,⊙O是边长为6的等边△ABC的外接圆,点D在⌒BC上运动(不与点B、C重合),过点D
作DE∥BC交AC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AD、CD.
A A
(1)在图1中,当AD=210时,求AE的长. (2)如图2,当点D为BC的中点时:
①DE与⊙O的位置关系是 ;
②求△ACD的内切圆半径r.
23.(10荆门)如图,圆O的直径为5,在圆O上位于直径AB的异侧有定点C和动点P,已知BC∶CA=4∶3,点P在半圆弧AB上运动(不与A、B重合),过C作CP的垂线CD交PB的延长线于D点 (1)求证:AC·CD=PC·BC;
(2)当点P运动到AB弧中点时,求CD的长;
(3)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CD的面积最大?并求这个最大面积S.
教师寄语:通过训练,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形成技能与技巧。只有如此,才能在相似三角形学习中游刃有余。
APDOBC⌒O
B
D
图1
C E
B O
C D
图2
E 第23题图
勤奋成就学业,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
25、如图17,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点P是BC边上不与点B、C重合的任意一点,连接AP,过P点做PQ⊥AP 交DC于Q点,设BP 的长为xcm ,CQ的长为ycm,
(1)求y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
(2)求点P在BC边上运动的过程中y 的最大值. A
点B、C不重合),过动点P作PD∥BA交AC于点D. (1)若△ABC与△DAP相似,则APD是多少度? (2)试问:当PC等于多少时,△APD的面积最大? 最大面积是多少?
(3)若以线段AC为直径的圆和以线段BP为直径 的圆相外切,求线段BP的长.
BPDQC23(本题15分)如图,在Rt△ABC中,BAC90°,C60°,BC24,点P是BC边上的动点(点P与
1、如图,抛物线yax28ax12a(a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抛物线上另有一点C在第一象限,满足∠ACB为直角,且恰使△OCA∽△OBC. y(1)求线段OC的长.
(2)求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3)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BC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 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COABx图922.(12分)如图,直线y=-3x-3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DOC,抛物线y=ax2+bx+c经过A、B、C三点. (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E为抛物线的顶点,在线段DE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C、D、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DO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教师寄语:通过训练,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形成技能与技巧。只有如此,才能在相似三角形学习中游刃有余。
勤奋成就学业,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
23.(14分)已知抛物线yax2、B(6,–6)和原点. bxc经过点A(5,0)
(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过点C(2,6)作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y轴于点D,在抛物线对称轴右侧位于直线DC下方的抛物线上,任取一点P,过点P作直线PF平行于y轴交x轴于点F,交直线DC于点E. 直线PF与直线DC及两坐标轴围成矩形OFED(如图),是否存在点P,使得OCD与CPE相似?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如图,抛物线经过A(4,0),B(1,0),C(0,2)三点. (1)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过P作PMx轴,垂足为M,是否存在P点,使得以A,P,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 解:(1)该抛物线过点C(0,2),可设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bx2.
将A(4,0),B(1,0)代入,
1a,16a4b20,1252得解得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x2.
22ab20.b5.2(2)存在.
如图,设P点的横坐标为m,则P点的纵坐标为当1m4时,AM4m,PM又COAPMA90°,
①当
AMPMAOOC2112m212m252m2,
52m2.
时,△APM∽△ACO,
5,P(2,m2.解得m12,m24(舍去)1).
2即4m212m2教师寄语:通过训练,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形成技能与技巧。只有如此,才能在相似三角形学习中游刃有余。
勤奋成就学业,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
②当
AMPMOCOA12时,△APM∽△CAO,即2(4m)12m252m2.
解得m14,m25(均不合题意,舍去)当1m4时,P(2,1). 类似地可求出当m4时,P(5,2).当m1时,P(3,14).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为(2,1)或(5,2)或(3,14).
5.如图,已知△ABC是边长为6cm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Q同时从A、B两点出发,分别沿AB、BC匀速运动,其中点P运动的速度是1cm/s,点Q运动的速度是2cm/s,当点Q到达点C时,P、Q两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解答下列问题: (1)当t=2时,判断△BPQ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设△BPQ的面积为S(cm),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
(3)作QR//BA交AC于点R,连结PR,当t为何值时,△APR∽△PRQ?
2
教师寄语:通过训练,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形成技能与技巧。只有如此,才能在相似三角形学习中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