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年级上册科技制作教案

二年级上册科技制作教案

来源:暴趣科技网


科 技 制 作 活 动

二 年 级

上 册

第一课 不倒轮

学习目标: 1.通过探讨使学生初步掌握制作不倒轮的方法和步骤。

2.使学生理解不倒轮的科学道理。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不倒轮的科学道理。

教学难点: 橡皮泥的粘贴

教学准备: 硬纸板、剪刀、铅笔、胶水、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出示不倒轮。 2. 提问:这是什么?你会玩吗?试一试。 3. 今天我们学习制作不倒轮。 (板书课题)

二、探讨不倒轮的制作方法 1.不倒轮由哪几部分构成

(1) 怎样画圆圈,卡通图片贴在什么地方,怎样剪下卡通人? (2) 怎样根据教师给的长条形硬板粘接成纸轮?

(3) 怎样将卡通人与纸轮粘贴,先粘贴什么?再粘贴什么? 2.学生制作 3.教师巡回指导

三、指导不倒轮的玩法 1.演示:滚动转轮

2.讨论:为什么卡通人的脚总是向下?是何原因? 3.阅读活动提示

4.学生活动:玩不倒轮

四、评价小结

1.展示制作比较好的作品,并评星级。 2.小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第二课 陀螺

学习目标:1、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习惯和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2、引导学生在《转转玩玩》中观察陀螺旋转时的图案与色彩的变化。(包括陀螺转动的速度、颜色、形状、大小等)

3、探索陀螺原地稳定旋转时技巧,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陀螺的科学道理。

教学难点:陀螺的制作 学具:( 1)不同类型的陀螺若干个。

( 2)制作材料: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及各种色彩的卡纸若干、瓶盖、废纸卡等。

教学过程:

一、玩玩转转,让陀螺转起来。

1、教师表演,抽动陀螺、捻动陀螺,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教师提问:这是什么玩具?(陀螺)。请问小朋友还见过什么样的陀螺,提醒学生思考与现在玩的不同的一些陀螺玩具。 2、让学生自由转动,并进行观察。

(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进行探索、观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 2)怎样才能使陀螺稳稳的上时间的转动呢?教师可采取让每个学生拿一个陀螺,来转一转,玩一玩。从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 3)学生玩转陀螺,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

( 4)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让陀螺转起来的,请表演给大家看。(个别学生表演时动作不规范或转动效果较差,这种情况教师要给个别指导。如:教师示范,要把陀螺捏紧,稳稳的用力一捻,陀螺就会转动起来。

3、学生自由结伴,进行转动陀螺的比赛,(相同的陀螺为一组,找出比较认真的学生来为本组当评委,进行比赛。)

4、讨论,为什么有的陀螺转动时间长,有的转动时间短。

5、教师演示上弦的陀螺,学生观察并发表各自的见解:上一下弦陀螺一转就停,上几下弦陀螺就转个不停。

小结:拿稳放平陀螺,平稳用力不能偏,陀螺才能转稳。陀螺旋转时间的长短与用力气大小有关系。用力大,转的时间久长;相反,有力小,转的时间就相对短些。

二、转转看看、陀螺变变。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来观察不同颜色的陀螺旋转后,颜色与图案的变化。

1 学生自由结伴转动陀螺。

( 1)提问:陀螺旋转之前与旋转之后有什么变化?

( 2)进行交流,讨论在旋转前和旋转后有什么变化?谈谈自己的发现。转动后陀螺的颜色与图案有什么变化。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观察陀螺旋转起来后,颜色在视觉上的变化。

小结:由于陀螺转动很快,看上去,五彩的陀螺各种颜色有些混合色,小块的颜色变成了圆形。

三、做做玩玩,观察不同形状的陀螺旋转后,形状在视觉上的变化。 1、组织学生制作不同形状的陀螺。

( 1)选择适合的材料,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边长2 厘米的卡纸,火柴棒等。 2、学生自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找准插孔,将火柴棒磷头朝下安装。 引导幼儿进行装饰陀螺。

3、转转看看,让学生发现陀螺形状在视觉上的变化。 (1)学生自由自由转动陀螺。

(2)提问:陀螺旋转后看上去有什么变化? (3)学生自行讨论交流。 (略) 4、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来观察不同形状的陀螺转起来后,形状在视觉上的变化。并引导学生概括:由于陀螺转动的非常快,所以,无论是什么形状,转动起来后我们看上去都是圆形的。

第三课 双体船模型

学习目标:了解制作橡皮筋双体船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及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橡皮筋双体船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双体船的制作

教学准备:三合板,草纸板、塑料泡沫等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引入课题 1.自由谈话,了解学生:

谈话:我们今天开始进行小制作活动小组的活动,今天我们做一个橡皮筋双体船。我都了解了橡皮筋双体船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二、活动过程

1)理解橡皮筋双体船工作的原理。

橡皮筋双体船利用了橡皮筋驱动水轮进行推动橡皮筋双体船的向前前进。 2)材料和工具:三合板,草纸板,塑料泡沫,剪刀,蜡烛、美工刀等 3)制作方法:是橡皮筋双体船的制作过程。 制作方法:

按照图一形状和尺寸锯一块三合板,做甲板, 用草纸板剪一个方向舵,两片波水片,把拨水轮片插成波水轮。曲别针改成两个皮筋勾,夹在甲板尾部。 按照图二形状和尺寸,用包装的塑料泡沫锯成 2 个浮体,用乳胶粘在甲板下方。用蜡烛 将播水轮浸透。

按照图三,把拨水轮夹入橡皮筋挂在小船尾部。拨动橡皮筋绞紧,放入水中。 4)制作过程,分组活动:

A)教师一同参与,要注意到后面几组的同学,适当指导,提醒学生要注意多交流,积极尝试,及时鼓励敢于创新的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B)安全提示:

1.使用美工刀,钢锯的安全问题。 2.使用蜡烛的安全问题。

3.注意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分配好每个同学应该做的工作。

C)在制作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在学会使用各种美工刀,钢锯等工具。并且在制作过程中帮助部分学生完成一些较为难的制作。

5)老师看到大多同学都已经完成,就组织参观作品。

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学生在展示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三、学生进行试航活动。

四、反思评价,延伸拓展

第四课 万能吸管

学习目标:1、以吸管和纸杯为主要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地设计、合理地组合成某一物体形象,激发学生创造思维;

2、尝试用不同的剪吸管的方法来突出物体形象性,享受成功的快乐;

3、充分体验变废为宝的美工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讲解吸管原理。

教学难点:物品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吸管、卡纸、剪刀、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讨论引出课题,发挥幼儿的想象 1、(出示吸管) “你可以用这样材料变出一个有趣的形象吗?” 2、引导讨论、想象,教师可与个别交流稍作提示; 4、回答并可以借助黑板画帮助自己说明创想。

(二)欣赏范例,进一步引起制作的兴趣,学习制作方法 1、虹吸管:讲解制作方法; 2、喷雾器:制作,讲解要点 3、天平:制作,示范

(三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1、尝试用管子、纸盘合理组合表现物体,掌握剪法; 2、教师观察操作状况,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帮助;

(四)作品成品展示,享受成功的快乐

将作品集与一起,大家围坐听同伴介绍,感受变废为宝的快乐。

第五课 动画盒

学习目标: 1、制作动画盒,激发学生创造思维;

2、尝试动手制作,享受成功的快乐;

3、了解动画盒的变化原理。

教学重点:尝试动手制作,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难点:了解动画盒的变化原理。

教学准备:卡纸、剪刀、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展示手工制作动画盒。

2、导入新课,明确本节课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1、学生看书,了解制作方法。 2、教师制作示范,进行活动提示。 3、学生学习制作。

三、作品成品展示,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讨论:拿着动画盒左右转动,你会看到景物在变化,这是什么原因。

五、活动评价。

第六课 摇头狗

学习目标: 1、制作摇头狗,激发学生创造思维;

2、尝试动手制作,享受成功的快乐;

3、了解动画盒的变化原理。

教学重点:尝试动手制作,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难点:了解摇头狗摇头平衡的原理。

教学准备:卡纸、剪刀、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展示手工制作“摇头狗” 。 2、导入新课,明确本节课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1、学生看书,了解制作方法。 2、教师制作示范,进行活动提示。 3、学生学习制作。

三、作品成品展示:

比一比,看谁的玩具狗能够摇头晃脑?

四、讨论:你学会了几种找平衡的方法?

五、活动评价。

第七课 玩具纸杯

学习目标: 1、探究一次性纸杯的多种玩法。

教学重点:尝试动手制作,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难点:制作过程。

教学准备:一次性纸

2、与同伴合作进行的搭建游戏。

3、培养创新思维和大胆尝试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一次性纸杯,引导幼儿看看、说说。

小朋友,你在哪里见过一次性纸杯?它是用来干什么的?教师小结:纸杯除了能用来喝水、喝饮料,给我们带来方便,它还能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呢!

二、体验纸杯的多种玩法。 1、请学生每人拿一个纸杯,自由探究纸杯的玩法。 (顶、托、抛 ,, ) 2、出示两个或多个纸杯引导学生探索(搭、摆 ,, ) 3、带领学生集体体验一个纸杯的不同玩法。 ①顶纸杯:将纸杯扣在头上,两手伸平,保持平衡慢慢走。“小纸杯头上戴,变成小帽顶起来。” ②搭高楼:引导学生将纸杯两个大口对在一起,两个一组往上摞,看谁摞得最高。 ③搭高塔。“纸杯口, 向下摆, 3 个一齐排起来; 上面两个放中间; 最后一个再上来。 ”(教师提示学生还可以放 4 个、 5 个试一试)

教师小结: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玩法,下面咱们来跟纸杯做做游戏好吗?

三、做游戏:

1、把纸杯接成长龙,看谁连接制作成功? 2、比一比:看谁的玩具能像蛇一样的扭动。

3、放松活动:放音乐《健康歌》 ,引导孩子放松身体各个关节。

四、活动评价。

第八课 塑料瓶魔术

学习目标: 1、制作塑料瓶游戏,激发学生创造思维;

2、尝试动手制作,享受成功的快乐;

3、了解塑料瓶中的科学道理。

教学重点:制作塑料瓶游戏,激发学生创造思维

教学难点:了解塑料瓶中的科学道理

教学准备:塑料瓶,螺帽,气球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展示“会沉浮的瓶子” ,激发学习兴趣。 2、导入新课,明确本节课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1、学生看书,了解制作方法。 2、教师制作示范,进行活动提示。 (1)会沉浮的瓶子

(2)吹不大,缩不小的气球 3、学生学习制作游戏。

三、讨论:其中有什么样的科学道理?

自行设计更有趣的瓶子魔术。

五、活动评价。

第九课 小斗士

学习目标: 1、制作三角形小斗士和钻石型小斗士,激发学生创造思维;

2、尝试动手制作,享受成功的快乐;

3、在制作和游戏中品尝快乐。

教学重点:制作游戏,激发学生创造思维

教学难点:制作三角形小斗士和钻石型小斗士

教学准备: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展示“小斗士” ,激发学习兴趣。

2、导入新课,明确本节课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1、学生看书,了解制作方法。

2、教师制作示范,进行活动提示。

( 1)三角形小斗士

( 2)钻石型小斗士

3、学生学习制作游戏。

三、比一比:

1、看谁折的多?

2、对抗比赛。

四、讨论:有什么办法让空气流动产生风?

五、活动评价。

第十课 自由拼图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对颜色图形的识别能力。

2、 培养判断与推理能力

3、初步感知物体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模仿能力

教学重点: 制作游戏,激发学生创造思维

教学难点: 找规律,培养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彩笔、卡拼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明确本节课的内容。

二、活动制作,自制拼图:

1、撕图片

2、边找边摆

3、还原。

三、比一比:

1、一张白纸撕成 15 片,还能复原吗?

2、对抗比赛。

四、活动评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