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TSP203plus操作手册

TSP203plus操作手册

来源:暴趣科技网
1 TSP测试前准备 1.1标记测量剖面

通常来说,岩层的主要结构的倾向和方位与隧道轴线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关系是比较清楚的,可通过地质分析、隧道勘测以及隧道工程记录等获得位置关系。

通常情况下,TSP测量剖面是在隧道的左壁或者右壁上布置一系列的微型爆破,测量剖面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岩层结构的主导方位。在图1中,测量剖面安排在隧道掌子面的左壁,这是因为根据地质结构分析,断层先从左侧与隧道相交。

图1 观测系统设计图

根据当地的地质情况决定测量设计图样以后,接收器和爆破钻孔的位置必须明确。除了极个别情况外,图1显示了标准测量剖面布置,标记测量剖面须遵循如下操作步骤:

1、估计在进行TSP测量时隧道掌子面所在的位置; 2、确定接收器的位置离掌子面的距离约为 55m;

3、确定隧道轴线的参考点位置,将之与整个隧道工程所使用的坐标系(X,Y,Z 轴)联系起来。将参考点位置与接收器的位置重合在一起,可以简化实际定位过程。参考点的沿隧道轴线的位置相对于整个隧道工程的坐标系必须明确。 接收器套管的安装

接收器套管的安装,一般选用环氧树脂进行固定。打好接收器钻孔后,应马上安装接收器套管。必须保证将足够多的环氧树脂药卷塞入钻孔内,一般为1~2根。无特殊情况时,人工安装套管即可,用1根环氧树脂药卷就足够了。有特殊情况时,可使用小型钻机或大型钻机。如果使用小型钻机,而且孔径小于45mm,用3根环氧树脂药卷。如果使用大型钻机,用4根环氧树脂药卷。如图2所示。

安装完成后,套管内壁凹槽应垂直于隧道轴向。

图 2 用环氧树脂安装接收套管 图 3 接收套管的交叉部分示意图

爆破孔的防护

在不坚固的岩体上钻爆破孔,时间间隔过久会引起爆破孔塌孔。为了避免塌孔,可以采用一种薄型的塑料管(外部直径约为30mm,长度约为防护爆破孔坍塌。

炸药和雷管可从塑料管内部推进钻孔底部,爆破前,将塑料管取出,取出的套管还可用做下次测量。如果岩体非常不稳定,引爆前套管不可取出,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必取出即可引爆。 2.TSP测量 系统安装

TSP测量前,须查看TSP203plus主机和电脑的电量,必要时进行充电,并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为做好隧道中的记录工作,应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1)将接收器与记录单元联结起来。

(2)选择噪声测试模式,测试记录单元的功能。 (3)将炸药装入爆破孔内。

为了确保整个记录单元有良好的运行状况,可按照上述步骤在现场试验。 接收单元的安装

接收单元的安装包括安装套管和安装传感器部件。 接收单元的安装应该按图4所示,依如下步骤进行:

1. 安装接收器套管,调整套管位置方向,5min(环氧树脂反应时长为5~10min)后,检查套管与孔壁的固结程度,无松动即可。

2. 揭开接收器套管上的防护盖,检查其是否受到污染。必要时用清洁杆进行擦洗。

3. 接收器套管安装完成后,及时测量接收器孔的倾角。

4. 安装传感器:小心移动传感器部件,并将它插入接收器套管。传感部分圆形黑色磁体(见图4)任何情况下都要指向掌子面。

5. 拧开传感器底座端的盖子,用电缆线将接收器与主机面板上的记录单元连接起来。主机面板上标有“传感器输入端”标志。

10. 另一接收器按照上述步骤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安装。

图 4 接收单元组件

要确保电缆线不布置在靠近动力线、变压器以及其它能产生强电磁场和声波信号的地方。为了避免电磁感应,应将传输电缆线全部散开。至此,接收单元的安装全部完成。 启动记录单元

启动记录单元之前,需先联接线路(如图5): A. 联接电脑与记录单元;

B. 联接记录单元与传感器电缆线终端; C. 联接记录单元与引爆电缆线终端; D. 联接引爆电缆线另一端与触发盒; E. 联接触发盒与起爆器;

线路联接完成,检查无误后,按下控制面板上标有“电源”的黑色按扭可以启动记录单元(如图5);电源指示灯亮,所显示的电压值至少为(位于显示屏的中部),相对整个电池容量来说,这个电压对于执行这样一次测试是较为合适的,当电压降到以下时,记录单元就会很快停止工作。

启动记录单元时,小型橙色控制灯“Busy”会亮一会儿,这表示整个装置运行状态良好,切断电源后,红色控制灯“Idle”会闪亮。

图 5 TSP203记录单元视窗

填充爆破孔

填充爆破孔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1. 用安装杆检查PVC管是否堵塞;

2. 用电线连接引爆炸药和雷管;

3. 用安装杆将炸药顺着PVC管推至爆破孔的底部; 4. 可能的话,小心拨出PVC管,不要触动爆破雷管的引线;

5. 为了封住洞口,必须在引爆前用水将孔充满。充水时,用一根胶皮管缓慢进行充水,这样较为安全;

如果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为了节省时间,在安装和测试 TSP系统时可以同时填充好所有爆破孔。 数据采集 文挡

TSPwin软件支持多界面操作。TSPwin文挡有两种类型:

A.勘测文挡:(扩展名.Svy)是基本类型的文挡,同时它也是整个工作的目的所在,它通过图形显示“数据”,演示输入/输出值以及数据处理和评估。

B.项目文挡:(扩展名.TSP)是一个基础信息文挡,在这里不同的 TSP勘测结果能够与一个普通工程联系起来,它包含主要的信息和联接路径。 数据采集

(1)创建测量文件

创建一个新的测量文件,会产生一个新的WFP窗口。当没有采集到新的数据时,该窗口会出现三个的空白格(见图6)。

图6 WFP窗口

在记录新的数据之前,先单击“Options”选项,检查参数的设置情况。一般情况下,都不需要更改。采样时间间隔默认值为微秒。记录单元装载到便携式电脑上的样本值系统默认值为7’218。传感器选项系统默认由 X、Y、Z三个组成,TSP 203测量应总是选择这种排列方式。接收器选项系统默认为接收器1和接收器2处于激活状态。

图7 参数设置窗口

(2)噪音检测

参数设置完成后,直接点击快捷图标 即可进入选择控制面板,程序将以一个新的窗口显示(见图8),图表的激活窗口表示每个有效接收器的实际电平,同时控制面板上橙色的“BUSY”显示灯亮,这说明记录单元和便携笔记本电脑正进行数据的传输(同步进行),显示屏上下边一栏显示记录单元当前的状态,显示出的信息是“SETTING……”,记录单元很快就开始记录。现在,下面一栏显示“READY FOR RECORDING”,即准备记录数据状态,控制面板上绿色的“READY”灯亮,记录单元准备记录数据。噪音检测完毕后,可以点击“CANCEL”关掉该显示屏,停止记录单元和电脑之间的信息传送。

噪音图的范围用对数形式表示,从-96DB(系统动态范围最小值为120DB)开始,步长为6DB,接收器的鉴别数值在顶端,一个接收器分为三个部分,从左到右分别回应声波在 X、Y、Z三个方向的分量。

当噪音检测窗口图像趋于稳定时,开始进行数据采集工作。

图8 噪音检测窗口

(3)数据采集

24次爆破的标准记录操作一般需要30~45min。采集数据之前,尽可能的关掉制造地震噪音的发生源。起爆和记录须逐孔依次进行(升序或降序)。

在实际测量记录中,当所有的系统组件正确连接后,控制面板和触发盒上的绿色控制灯就会发亮,此刻,屏幕上出现噪音检测对话框,系统已做好信号记录的准备。在引爆装置引爆时,控制面板上的控制灯由绿色变为橙色,表示进入记录状态。在系统默认的参数设置下,地震数据从记录到传送给电脑存储需要大约 20秒钟的时间。此时,显示噪音活动水平栏关闭,底下的一栏则表示当前正处于数据传输阶段,如“上传接收器 1[X]”。

所有通道成功传输数据后,显示框变为显示地震轨迹,通常是从1(X)、 1(Y)……2(Z)六个通道,如图9所示。

图9 地震轨迹对话框

<1> ACCEPT按钮用于将显示的轨迹保存到测量文件(扩展名.SVY)中。 建立第一个发射点的新文件时,程序会要求你输入一个测量文件名,并选择或创建一个文件夹,该文件夹用来保存扩展名为.SVY 的任一文件。系统默认的文件名为 或SURVEY(N).SVY 。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更改系统默认文件名。

<2> DISCARD按钮可用于触发器的测试,或者用于因炸药失效或引线的损坏而造成的失败。这些数据可以不必记录。

单击DISCARD按钮将不在测量文档中保存轨迹数据,同时程序将提示你再次确认。注意,第二次确认后将失去该次爆破的数据。 (4)收装仪器

完成所有测试以后,保存文件并退出TSPwin程序。在测量现场进行收装仪器,请遵从如下步骤:

1.关掉记录单元和便携笔记本电脑,先关电脑,后边主机; 2.断开触发器装置(电缆和装置); 3.断开接收器电缆;

4.小心地从套管中取出接收器,旋开三个组件并装载到接收器盒内; 5.检查和清点系统组件后,撤离工作现场。 3.注意事项:

1.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接收器孔和炮孔的布置须由施工方测量人员统一定点布孔,并做好标记,炮点要序号标记。切勿随意定点布孔。 2.接收器的位置选择应避开渗水点或渗水段落。

3.接收器孔和爆破孔应保持在同一平面上。无法保持同一平面时,接收器孔可顺延至下位面,但24个爆破孔必须在同一平面上。爆破孔间高差不能大于30cm。 4.定点布孔时,如果遇到洞室须避开。避不开时,爆破孔孔应布置在洞室的对侧,

数据记录时应注明洞室的位置(里程桩号)。

5.接收器孔孔身要直,如果孔身弯曲,须重新打孔。孔内岩屑(渣)和泥浆要用水冲出孔外,以便于套管和炸药包放置到位。 6.接收器孔到爆破孔间距15~20m,最大不能超过20m。

7.到达测试现场后,先确认工作环境安全情况后,再进行测试工作。 8.测试开始前,应对掌子面地质概况进行描述和记录。

9.接收器孔附近的隧道半径、拱顶到隧底的铅直高度、两个接收器孔的距离和高度、接收器和掌子面的里程桩号等数据由施工方提供,切勿随意更改或造假。 10.电雷管选用瞬发电雷管,或者毫秒延时电雷管(只可选用1段),爆破孔药量一般在20~200g之间,根据围岩软硬破碎程度与距接收器位置的远近而不同。 11.测试工作开始前,测试段须停止一切作业活动,包括钻孔作业、清渣作业、喷浆作业等,将其他作业人员带到安全区域。排除隧道内影响数据质量的所有噪音源/干扰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