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正弦定理
学习目标 1. 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 2. 掌握正弦定理的证明方法;
3. 会运用正弦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
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
探究1:正弦定理
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如何解直角三角形,下面就首先来探讨直角形中,角与边的等式关系. 如图,在RtABC中,设BC=a,AC=b,AB=c,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义,有
casinC1sinAbc, 从而cc= , = c= ,又
c角三
在直
角三角形ABC中,
a = sinA那么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 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
在任意的三角形,边AB上的高是CD,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有CD=asinBbsinA,则,
aba= 同理可得, = 从而= = sinAsinBsinA类似可推出,当ABC是钝角三角形时,以上关系式仍然成立.请你试试推导.
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 的比相等,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牛刀小试:
(1)在ABC中,一定成立的等式是( ). A.asinAbsinB B.acosAbcosB C. asinBbsinA D.acosBbcosA
(2)已知△ABC中,a=4,b=8,∠A=30°,则∠B等于 .
探究二:解三角形
(1)正弦定理说明同一三角形中,边与其对角的正弦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为同一正数,即存在正数k使aksinA, ,cksinC; (2)正弦定理的基本作用为: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角及其一边可以求其他边,如absinA;b . sinB②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可以求其他角的正弦值,如sinAsinB;
sinC .
(4)一般地,把三角形的三个角A,B,C和它们的对边a,b,c叫做 .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 .
ab※ 典型例题
例1. 在ABC中,已知A45,B60,a42cm,解三角形.
变式:在ABC中,已知B45,C60,a12cm,解三角形.
例2. 在ABC中,c6,A45,a2,求b和B,C.
变式:在ABC中,b3,B60,c1,求a和A,C.
学习评价 ※ 当堂检测
1.根据下列条件,解△ABC.
(1)已知b=4,c=8, B=30o; (2)已知B=30o,b=
2. 在△ABC中,解三角形
(1)a=3,b=2,A=30 o; (2)a=2, b=
(3)a=5,b=2,B=120 o; (4)a=
3. 在△ABC中,若sinAsinB,则A与B的大小关系为( ).
A. AB B. AB C. A≥B D. A、B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4. 已知ABC中,sinA:sinB:sinC1:2:3,则a:b:c= .
3,b=2,B=45
o
2,c=2 ; (3)已知b=6,c=9,B=45o.
2,A=45
o
;
.
5. 已知ABC中,A60,a3,则
abc= .(合比性质)
sinAsinBsinC6. 在△ABC中,a=5,b=3,C=120o,则sinA:sinB的值是( )
5335A. B. C. D. 3577
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 1. 正弦定理:
abc sinAsinBsinC2.应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①已知两角和一边;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 知识拓展
asinAbsinBcsin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