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实验小学教导工作计划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类别 目标 方式 内容 1. 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开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2. 弘扬传统文化(诵读《三字经》、《古诗词》、《论语》等)。 3. 践行读书文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 校级考查、考核科目质量不高。 2. 校本课程缺少体系。 1. 整合国家课程图式。 2. 构建校本课程体系。 3. 教学计划、课程表上网,接受社会和家长监督。 4. 强化自主管理。 措施 备注 继承 课程设置及管理 1. 整合国家课程图式。 2. 构建校本课程体系。 改善 创新 1. 建立起小学素质教育目标课程体系,将“学科”和“活动”、“分科”和“综合”课程结合起来,形成整体和谐的主体课程结构体系。整合国家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在遵循“开齐开足”的基础上,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一是电脑和其他学科整合;二是劳动和美术、综合实践整合;三是思品与社会和班级活动整合。内容上,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突出“三个为本”:一是保底,以教材为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从教材中选择部分内容;二是发展,以 学生为本,根据学生兴趣,从教材外选择部分内容;三是特色,以教师为本,根据教师个人特长,选择自己特长项目作为教学内容。落实三~六年级周三~周五的兴趣课程,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2. 弘扬传统文化,诵读《三字经》、《古诗词》、《论语》等,以赛促学,增强文化底蕴。做好校园文化景点的解读内化。 3. 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全面开设英语,提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活动质量。 类别 目标 方式 1. 有完整的行为准则;师生有规范行为的自觉意识。 2. 做细做实教学常教学过程的规管理 管理,向过程要效益,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3. 构建开放有效而有活力的课堂。 继承 内容 1. 电子备课,资源共享,共案与个案相结合。 2. 坚持候课,坚持使用多媒体上课。坚持“课堂演练场”和点课制度。 3. 构建成长课堂,推行“自问自探教学”和“有效教学”。 4. 编制校本试卷。 5. 推行年级部管理。 1. 做细做实教学过程的管理,向过程要效益,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2. 提高课堂演练场的上课、评课质量。 3. 加强预习状态下的课堂教学研究; 4. 努力构建评价多元、形式多样的评价体系。 改善 措施 备注 1. 利用暑期培训,指导教师于开学前编写好本学期的教案。 2. 推行年级部管理。学校管理“重心下移”,每个年级组分别由一名校级和中层领导负责,蹲点一个年级,分管一门学科,实行年级组捆绑制,年级主任承担起学校管理权责,促进年级组整体水平的提高。 3. 强化过程。重视个性化备课和教学媒体使用的备课,发挥备课组作用,采用网上公示教学内容和随机点评等方式,以预习状态下的课堂教学研究为主题,优化“共享课堂”;抓好常态听课和随机点课,校长室和教导处、教科室落实值日制度,督查教师的常态教学状况。 4. 要求教师提前2分钟做好上课准备,分年级落实课前2分钟训练的具体内容,组织好背古诗、做口算、英语口语等训练。 5. 构建成长课堂,加强预习状态下的课堂教学研究,推行“自问自探教学”和“有效教学”,努力追求富有特色的课堂文化。 6.把课堂引向社会。“成长课堂”积极倡导把课堂引向社会,引进生活,让大家在社会中获取知识,形成本领。针对教材中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可以到相关地方实地教学。让课外融入社会。对无序的校外教育进行有序规划和引导,把社会教育、科技教育和自然教育纳入校外教育范畴。具体做法是:①亲近自然。每周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各个自然景观和洪泽湖畔参观,让他们阅读大自然这本无字书,更好的认识自然、理解自然、融入自然。②了解家乡。组织参观社企活动,让他们了解洪泽历史和发展,感受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③参与实践。节假日组织学生到企业、养殖场、类别 目标 方式 创新 教师管理 1.净化思想道德素质; 2.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3. 美化教学行为。 继承 改善 措施 备注 农村进行劳动实践,让他们学习企业的生产技术、渔民的养殖技术和农民的种植技术,培养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感受劳动的欢乐与幸福,享受社会大课堂的多姿与斑斓。 1. 建立错题库。 7. 精心设计课内外作业,作业量适中,及时反馈,及时辅导。做2. 形成预习状态下的到“有做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 课堂教学特色; 8. 提倡为诊断课堂教学目标达成而组织的随堂测试,出好校本试3. 把课堂引向社会,卷,提高教师的命题能力,以标准为本,以合格为尺,检测做到认让课外融入社会。 真命题,严格监考,客观评定,强化分析,建立错题库,充分发挥检测的评价和调节功能。全面推行教学评价改革,加强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举行相关研讨活动,提高评价的实效。 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1. 抓好校本培训。一是新课标培训;二是教师基本功竞赛。竞赛合。 结果纳入对教师的考核。三是集体备课。继续抓好两周一次的集体2. 抓好校本培训,做备课,校长室与有关部门负责督查。 好名师培养。 2. 实行评比、评聘与绩效挂钩。 建立对“成长教师、先进教师、3. 研好各级课题。 先进班主任、特长教师”和对“具备中、高级职称教师”的考核、4. 提升科研沙龙的实评比、任用。 效性。 3. 注重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扎实开展预习状态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和“自问自探”课题的成果推广工作,推进省、市级课题研究,1. 课堂改革不到位,着力形成一批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较强的课题成果。 吸纳新方法不迅速。 4. 定期举办科研沙龙,就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疑点进行思2. 科研行为不到位。 维碰撞,以如何构建预习状态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为研讨主题,落实3. 实验教学需强化。 内容 类别 目标 方式 创新 继承 学生管理 1. 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 2. 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 改善 创新 内容 1. 全力推进“自问自探”、“讨论式教学”科研成果。 2. 深入开展预习状态下的课堂教学研究。 3. 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 4. 提升教师博客质量。 1. 大课间正常活动。 2. 常规管理立体化。 3. 学生成长袋纸质化。 1. 班级文化个性化。 2. 活动项目系列化。 3. 三结合教育正常化。 4. 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强力推广普通话。 1. 加强阅读、卫生、安全、爱护公物、守纪、形象等行为习惯培养。 2. 强化自主学习、自主教育、自主管理。 3. 学生成长袋电子化、数字化。 措施 具体操作流程,学期有成果汇报、展示; 5. 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至少上一节校内公开课。重视教学反思,原则上,每一课都要有反思。 6. 鼓励教师申报实验班,发挥实验学校的功能。 7. 建立教师的成长电子档案袋,记录教师的成长足迹。 8. 要求教师博客每周更新,一篇为教育教学心得,一篇为学习笔记。 备注 1. 开展大课间学生活动的调研工作,分年级落实具体活动内容; 2. 建好学生博客,完善学生成长档案袋,变纸质化为电子化、数字化,记录学生成长足迹,归类存档,发挥档案袋记录学生成长、激励学生成长的作用。 3. 推行“等级卷”。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个体差异,设立“基础卷”和“提高卷”,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自主选择。 4. 强化养成教育,每学期评比“普通话形象大使”、“小绅士”和“小淑女”,树立典型,激发成长动力。 5. 深化普通话推广年工作,落实每日督查制度,把普通话推广工作纳入对年级组的考核、评比,积极营造使用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6. 加强训练,责任到人,保证输送运动员达到上级标准,确保参赛成绩在兄弟学校中名列前三强。 类别 目标 方式 继承 活动管理 1. 有完善的节日文化。 2. 活动阵地广阔。 3. 活动效果显著。 改善 内容 1. 践行节日文化,办好读书节和创新节。 2. 加强道德、法纪、国防、安全、环境教育。 3. 拓展少年宫教育。 1. 活动文化量少质差。 2. 节日文化时间安排与活动效果尚需周密。 1. 校外教育系列化、专题化、实践化。 2. 成立学生社团。 3. 营造课余文化。 4. 加强读书日自读、赏读、评读。 创新 措施 备注 1. 举办读书节和创新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读书日”时间和内容:时间为每周三下午第一二节课,各年级每学期阅读书目在网上公布,举办读书成果展示活动。 2. 成立学生社团,拓展学生活动空间,成立洪泽湖少年文学院、少年科学院、少儿艺体院,评聘院长,落实具体活动方案,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 3. 营造课余文化(每周一歌,每周一片)。 4. 加强读书日自读、赏读、评读。 5. 办好大湖娃校园电视台,按月展播,规范行为促成长,展示自我塑风采。 6. 落实学科竞赛活动内容,语文:拼音、识字、写字、朗读、背诵、作文;数学:口算、计算、运用;英语:四会单词;其他学科结合创新节选择因地制宜的竞赛内容。 7. 开展“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系列活动,注重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强化写字考核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