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大本营 -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本篇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玩偶的制作和设计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1. 了解和掌握玩偶的制作和设计技能。 2.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制作出具有创意的玩偶作品。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了解玩偶的种类和结构 教学重点:
1. 介绍玩偶的种类和结构。 2. 教学演示,学生跟随制作玩偶。 教学步骤:
1. 概括玩偶的种类和结构。
2. 演示制作一种简单的玩偶:毛绒玩具熊。 3. 学生跟随制作毛绒玩具熊。 4. 教师检查并进行必要的纠正。 教学要点:
1. 了解玩偶的种类和结构。 2. 学会制作毛绒玩具熊。
第二课时:理解玩偶的外形和色彩 教学重点:
1. 了解玩偶的外形和色彩对美感的影响。 2. 能够利用色彩和造型表达自己的意图。 教学步骤:
1. 介绍玩偶的外形和色彩对美感的影响。
2. 学生自由创造并制作玩偶,强调造型和色彩搭配。 3. 学生交流作品,讨论其中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要点:
1. 理解玩偶的外形和色彩对美感的影响。 2. 利用色彩和造型表达自己的意图。 第三课时:发掘玩偶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
1. 了解玩偶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 能够通过制作玩偶,体验其中的文化魅力。 教学步骤:
1. 介绍玩偶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 给学生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选择制作玩偶的形式。 3. 学生自主完成玩偶的制作。
4. 学生交流作品,分享制作的心得和体验。 教学要点:
1. 发掘玩偶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 体验制作玩偶的过程中的文化魅力。 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应以学生的实际操作、作品和口头表述为主要评估依据。 教学评价重点:
1. 学生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制作玩偶的方法和技能。
2. 学生所制作的玩偶作品是否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意图。
3. 学生是否能够感受到玩偶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并对其进行表述和思考。 总结
本教学设计从了解玩偶的种类和结构、理解玩偶的外形和色彩、发掘玩偶的文化价值三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掌握制作玩偶的方法和技能,同时提高其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制作玩偶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