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重庆市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评估标准

重庆市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评估标准

来源:暴趣科技网
附件1:

重庆市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评估标准

(本科专业试行,仅供参考)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1.1建设目标与思路 1.目标、思路与培养方案 标 准 B 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建设目标明确,改革思路清晰,达到市内领先、国内有较大影响,具有显著优势和特色,专业建设规划科学、可行。 培养目标符合时代要求,培养规格定位准确,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并具有特色;培养方案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方案可操作性强,实施效果好。 专业带头人具有较高知名度。 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 教授、副教授≥60%,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60%。 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由教授或副教授讲授, 55岁以下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 近五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学研究项目≥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项或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项,近五年获省部级以上教学奖≥2项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 用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及现代教育技术等专项的建设经费充足,近五年持续增长。专业建设投入经费高于其他同类专业30%。 实验室、实习基地和图书资料等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符合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能集成、整合、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近五年建成国家精品课程或市级精品课程≥1门。 主编国家或部省规划教材。 使用近三年出版新教材所占比例≥60%,实行双语教学的比率达到教育部教高厅[2004]21号文件的相关要求;多媒体授课率达到教育部教高[2005]1号文件的要求。 1

评分 A B C 1.2人才培养方案※ 2.1队伍结构※ 2.2专业基础2.师资队课、主干课教师伍 情况 2.3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情况※ 3.1专项经费投3.教学条入※ 件 3.2教学设施建设 4.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4.改革、建设与管理 4.2教材建设

标 准 评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B A B C 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手段先进,执行严格; 教学管理改革力度大、效果好;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运行良好;专业指导委员会能4.3教学管理※ 实质性、制度性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化、经4.改革、常化;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 建设与管理 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合理,方法形式多样, 效果明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施先进,现4.4实践教学※ 代技术含量高,具有较稳定的能满足学生实训要求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必修实践实训课开出率100%。 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水平较高;具 5.1基础理论与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基本技能和实践综合素质 创新能力;学生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等级考试成绩优良。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普遍较强,毕业论 文(或毕业设计)紧密结合实际,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学生在校期间参加5.2创新精神及市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并获奖;参与科学研究、实践能力※ 5.人才培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社会实践等制度健全、养质量和成效显著;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获取专利社会声誉 等。 社会声誉高。第一志愿录取分数线历年居全市同批次同类专业前列;毕业生广泛受到用5.3社会声誉※ 人单位欢迎,一次就业率较高;应届生中考研录取率较高;培养出有突出贡献的人才。 5.4示范辐射作专业建设成果示范辐射作用成效显著,在国 用 内有较大影响。 说明:

对艺术、体育专业师资学历要求可适当降低。 评审结论标准:

本方案一级指标 5项,二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中核心指标9项(表中黑体字部分,标注有“※”),一般指标6项。评估标准给出了B级要求,明显高于B级为A级,明显低于B级为C级。

结论标准:

市级品牌专业评审合格,准予授牌要求达到: A+B=15,其中核心指标要求A≥7。

2

附件2:

重庆市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评估标准

(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试行,仅供参考)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1.1建设目标与思路 1.目标、思路与培养方案 1.2人才培养方案※ 标 准 B 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建设目标明确,改革思路清晰,采用高职高专创新的办学模式,特色明显,达到市内领先、国内有较大影响。 培养目标符合时代要求,培养规格定位准确,培养方案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产学研结合成效显著,实践教学效果好,方案可操作性强,实施情况好。 专业带头人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 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 高级职称≥30%,40岁以下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不含在读)≥35%。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70%。 任课教师教学改革意识和质量意识强,教学水平普遍较高。专业基础课及主干课由高级职称教师主持的比例≥80%;专业课由双师素质教师和兼职教师上课的比例≥80%;兼职教师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其人数占专业课和实践指导教师总数的比例≥20%。 用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及现代教育技术等专项的建设经费充足,且近3年持续增长。 达到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目标。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施先进,现代技术含量高,具有真实(仿真)的职业氛围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功能并形成系列,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能力训练需要;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较稳定,能满足学生顶岗实训要求。必修实践实训课开出率100%。 改革力度大,课程目标(标准)较明确具体,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近五年建成国家精品课程或市级精品课程≥1门。 3

评分 A B C 2.1队伍结构※ 2.师资队伍 2.2任课教师情况※ 3.1专项经费投入※ 3.教学条件 3.2实践教学条件※ 4.改革、4.1教学内容与建设与管课程体系改革理 ※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4.2教材建设 4.改革、建设与管理 4.3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4.4教学管理※ 4.5合作办学 5.1基础理论与综合素质 5.2职业技能与5.人才培能力培训※ 养质量和社会声誉 标 准 B 实现规划预期目标,促进了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成效显著。优先选用省部级以上获奖的高职高专教材,选用近3年出版(或自编)教材的比例≥60%。 改革力度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教学效果好。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时数占总课时的比例≥20%。 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手段先进,执行严格;教学管理改革力度大、效果好;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运行良好;教学指导委员会能实质性、制度性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化、经常化;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 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国内外合作办学有较好成效。 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水平较高;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计算机、英语应用能力强,近3届学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累积通过率≥60%。 能有效达到培养方案设计的职业技能、能力目标,实现了职业技能、能力培训模式创新,学生职业技能考核与社会职业资格证书接轨,社会开展职业资格证书鉴定的专业,学生全部参加鉴定,一次通过率≥50%。专业技能合格率≥90%。 评分 A B C 社会声誉高。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5.3社会声誉※ 一次就业率较高,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 ≥80%。 5.4示范辐射作专业建设成果示范辐射作用成效显著,在国 用 内有较大影响。

说明:

1.双师素质是指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

(1)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 (2)近三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生产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3)近三年主持(或主要参加)2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

4

(4)近三年主持(或主要参加)2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市内同类院校居先进水平。

2.兼职教师是指学校正式聘任的,已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的校外企业及社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

3.累积通过率是指考试通过学生/应届全部学生的比率。

4.专业技能通过对学生的现场考核和检查实践作业等进行分析、评价。 评审结论标准:

本方案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中核心指标9项(表中黑体字部分),一般指标6项。验收标准给出了B级要求,明显高于B级为A级,明显低于B级为C级。

结论标准:

市级品牌专业评审合格,准予授牌要求达到:A+B=15,其中核心指标要求A≥6。

5

附件3

重庆市高等学校品牌专业(本科)

申 报 表

学 校 名 称 专 业 名 称 修 业 年 限 联 系 人 联 系 电 话 电 子 邮 箱 填 报 日 期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制

二○○六年九月

6

填 写 说 明

一、申报表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其统计范围严格界定为申报专业。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

二、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三、申报表用A4纸双面印制,在左侧装订。

四、本表有关统计内容截止时间为2006年9月30日。

7

一、专业和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

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名称 修业年限 专业方向 专业设置时间 首届毕业生时间 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 本校相近专业 何时确定为校级品牌建设专业或重点建设专业 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名 学历 现任职务(包括社会兼职) 从事专业 联系电话 手机 单位 性别 学位 住宅 电子信箱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职务 * 所在院系 码 首次招生时间 已有毕业生届数 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 ** 获市级及以上奖励情况 时间 获奖项目及奖励等级 授奖单位 *专业指由教育部正式批准或备案的普通本科专业。 **学生均指普通本科学生,不包括研究生、成教生。

8

二、师资队伍情况* 专职教师人数 其中高级职称比例 % 教师中老、中、青的比例为** 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 具有博士学位人数 1∶ ∶ % 具有硕士学位人数 高级职称教师中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比例 教师近5年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数量*** 教师近5年编写出版的教材数量*** 近5年承担市、部级教学改革项目数量*** % 教师教学改革获奖情况(指获市级及以上奖励的优秀教学成果等) 获奖时间 获奖项目名称及奖励等级 *教师不包括公共课、基础课教师。 **老、中、青分别指55岁(含)以上、40~55岁、40岁(含)以下。

***教学研究论文、编写的教材和承担的市、部级教学改革项目需另附目录清单。

9

教 师 队 伍 一 览 表 序号 姓名 性年专业技学历 别 龄 术职务 学位 所学专业* 任教课程 备注 *如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请将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阶段所学的专业一并填写。 10

三、本专业教学科研水平

是否博士点 是否国家或市级重点学科 是否硕士点 是否国家或市级重点实验室 市级以上精品课程门数 是否市级以上人才培养基地 近5年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 近5年教师出版专著数* 近5年教师主持市级及以上科技研究与开发项目情况 年份 项目名称 主持人 下达或委托 项目单位 完成情况 近5年教师科研成果获市级及以上奖励情况 年份 获奖人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等级 授奖部门 *教师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和获奖情况需另附目录清单。 11

四、近4年本专业学生参加科技研究与开发、社会实践和获奖情况

出版专著、发表论文情况 专著或论文名称 作者 年级* 出版社或刊物名称 时间、期号 参加科技研究与开发、社会实践等情况 姓名 年级* 时间 项目名称 获校级以上各类奖励情况 姓名 年级* 时间 所获奖项及等级 颁奖单位 项目性质** *年级需注明××××级×年级(例:2002级2年级)。 **项目性质分教师科研项目、学校立项学生科研项目、学生自选项目、其他等类型填写。

12

五、教学条件

教材中使用近3年出版的教材比例 % 使用原版教材授课的课程 课程中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比例 学校近5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专业建设经费 近5年本专业生均教学经费数量* 年 元 年 元 年 元 年 元 % 万元 年 元 % 生均实验仪器设备价值** 本专业应开实验个数 元 实验开出率 实际开出实验个数 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情况 单位 有否协议 承担的教学任务 每次接受学生人数 *教学经费指专业业务费、教学差旅费、教学仪器维修费、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体育维护费。

**实验仪器设备指单价高于800元的仪器设备。

13

六、教学效果与社会评价

近4届学生累计英语四级通过率 近4届学生累计英语六级通过率 %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近4届学生累计计算机考试各级别通过率 近4年学生参加市级及以上部门组织的各种教学类竞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等)或在国际比赛中获奖情况 竞赛时间 竞赛名称 本专业近5年招生数 年 年 年 年 年 获奖等级 近5年平均新生第一志愿报考率 近4年毕业生情况 本专业近4年学士学位获得率 本专业近4年学生考研录取率 本专业近4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

2003年 % % % 2004年 % 2005年 % % % 2006年 % % % % % % 14

七、专业有关状况与人才需求分析 1、历史沿革与成就 2、目前专业优势与办学特色 3、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描述 4、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行业背景和职业背景的调研与论证以及人才需求情况与专业发展前景分析

15

八、专业建设、改革与管理的现状、目标、思路和措施 1、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与思路 2、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效果与进一步修改调整的打算及理由 16

3、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 4、专项经费投入情况与计划(包括过去4年内和未来3年内拟专项投入经费的年份、建设项目和经费数额)

17

5、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 6、教材建设、教学设施建设(包括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图书资料等)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

18

7、教学管理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 8、项目建设的进程与时间安排

19

九、学校意见

学校审核、推荐意见(包括列入学校品牌或特色专业建设的时间、经费投入保证等) (学校公章) 年 月 日 20

附件4

重庆市高等学校品牌专业(高职高专)

申 报 表

学 校 名 称 专 业 名 称 专 业 代 码 所属专业大类 修 业 年 限 联 系 人 联 系 电 话 电 子 邮 箱 填 报 日 期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制

二○○六年九月

21

填 表 说 明

一、申报表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其统计范围严格界定为申报专业。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

二、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三、申报表用A4纸双面印制,在左侧装订。

四、本表有关统计内容截止时间为2006年9月30日。

22

一、 本专业和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

专业名称 修业年限 专业方向 专业设置时间 首届毕业生时间 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 本校相近专业 专业负责人情况 姓名 学历 现任职务(包括社会兼职) 从事专业 联系电话 手机 单位 性别 学位 住宅 电子信箱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职务 * 所在院系 码 首次招生时间 已有毕业生届数 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 ** 获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或地市级以上鉴定的科技成果 时间 获奖项目及奖励等级 授奖单位 *专业指由教育部正式批准或备案的高职高专教育专业。 **学生均指普通高职高专学生,不包括成教生、五年一贯制和三二分段。

23

二、本专业师资队伍情况* 专业教师人数 比例 兼职 教师 高级职称比例 高级 职称 人数 比例 双师素质教师 研究生人数与比例(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含在读) % 比例 人数 比例 实践教师人数 人数 教师近5年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数量* 发表教研论文教师比例 近5年承担市、部级教学改革项目数量* 教师教学改革获奖情况(指获市级及以上奖励的优秀教学成果) 获奖时间 获奖项目名称及奖励等级 *教学研究论文、编写的教材和承担的市、部级教学改革项目需另附目录清单。 24

教 师 队 伍 一 览 表 序号 姓名 性年专业技学历 别 龄 术职务 学位 所学专业* 任教课程 备注 *如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请将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阶段所学的专业一并填写。 25

三、本专业教学科研水平 是否国家级级教改试点专业或精品专业建设单位 是否市级教改试点专业 % % 是否有市级以上精品课程 专业课教师对企业技术服务培训参与率 科技研发等参与率 近5年教师主持市级及以上科技研究与开发项目情况 年份 项目名称 主持人 下达或委托 项目单位 完成情况 近5年市级以上鉴定的科技文化成果或获奖情况 年份 获奖人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等级 授奖部门 26

四、本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及基本素质教育

实训时间(3年制) 已开出的选修课学时 必修实践实训课开出率 % 是否设有国家职业能力 (技能)鉴定站 % 对社会已开展职业资 % 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格考试的学生参与率 学生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率 参加科技研究与开发、社会实践等情况 姓名 年级* 时间 项目名称 获校级以上各类奖励情况 姓名 年级* 时间 所获奖项及等级 项目性质** 颁奖单位 *年级需注明××××级×年级(例:2002级2年级)。 **项目性质分教师科研项目、学校立项学生科研项目、学生自选项目、其他等类型填写。

27

五、教学条件

使用教材情况(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获奖教材数量、比例) 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时数占总课时的比例 学校近3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专业建设经费 本专业生均教学经费数量* 2004年 元 生均实验仪器设备价值** 本专业应开实验个数 基础课教学实验室数 2005年 元 2006年 元 % % 万元 元 实验开出率 实际开出实验个数 通过市级合格评估 验收数 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情况 单位 有否协议 承担的教学任务 每次接受学生人数 *教学经费指专业业务费、教学差旅费、教学仪器维修费、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体育维护费。

**实验仪器设备指单价高于800元的仪器设备。

28

六、教学效果与社会评价

近三届大学英语A、B级考试情况 近三届计算机等级考试各语种和级别通过情况 本专业近3年招生数 招生数 累计数: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近3年平均新生第一志愿报考率 % 本专业近3年毕业生情况 毕业生数 累计数: 本专业近3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 毕业生称职率 2004年 % 2005年 毕业生优良率 2006年 % 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比例

% 29

七、专业有关状况与人才需求分析

1、专业历史沿革、现有特色和优势 2、何时确定为何种市级以上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或示范专业 3、本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的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职业背景和行业 背景的调研、论证以及专业发展前景分析

30

八、专业建设、改革与管理的现状、目标、思路和措施 1、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与思路 2、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效果与进一步修改 调整的打算及理由 3、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 4、专项经费投入情况与计划(包括过去3年内和未来3年内拟专项投入经费的年份、建设项目和经费数额) 31

5、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 6、教学设施建设(包括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图书资料等)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 7、教材建设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 8、教学管理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

32

九、学校意见

学校审核、推荐意见(包括列入学校精品专业或特色专业的时间、经费投入保证等) (学校公章) 年 月 日

33

附件5:

重庆市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申报汇总表

学校(盖章): 填表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专业名称(全称) 专业 代码 专业方向 修业 年限 学位授 予门类 所在院、系名称 备注 说明:“学位授予门类”栏中,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请依据《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填写“所属专业大类”。

34

附件6:

2006年度重庆市高等学校品牌专业

推荐名额分配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学校名称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四川外语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工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 涪陵师范学院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 序号 名额 6 6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2 1 1 1 1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学校名称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警官职业学院 重庆光彩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巴渝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重庆民生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教育学院 各学院 推荐名额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注:学院符合申报条件的专业也可申报,推荐名额为每校1个。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