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共唱励志歌,传递正能量

共唱励志歌,传递正能量

来源:暴趣科技网
管理◆培德◆育人

育人

共唱励志歌,传递正能量①

郭庆义,陈会敏

(济宁教育学院,山东

[摘

济宁272200)

要]流行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大众所追捧和喜爱,流行歌曲更是青少年学生学习之余的最爱。但是许多流行

歌曲过于成人化,并不适合青少年学生,这就需要音乐工作者或教育者精选一些有益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传唱,鼓励青少年学生共唱励志歌,传递正的既能励志又能怡情的正能量歌曲推荐给他们,予以有效的引导、能量。

[关键词]音乐教育;励志歌曲;正能量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1-0232-02

生于战争年代,高亢的旋律,振奋的精神,激励着当时的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为国家、民族复兴抛头颅、洒热血,虽然当今《黄河大合唱》流行的沃土,但作为正能量的励时代已不再是

志经典,在音乐课上介绍给学生,意义不仅在于了解这一首歌曲,还在于对历史的尊重和仰视,更在于一种爱国精神的弘扬和传承。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包括中职)音乐教育受专业艺术教“重技能,轻内容”“重音乐欣赏,轻品德育影响颇深,一直存在的倾向。再加上社会上大量的流行歌曲内容俗套,思想境教育”

界不高,有的甚至充斥着爱恨情仇的世俗化内容,严重影响着往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我们的音乐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艺术感往只是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情感教育、受和创造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重视专业学科教学的规律,而忽视青少年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及审美的认知规律。青少年学生也大多是看重音乐旋律的流行和时尚,而忽视音乐的内容盲目跟风,根本就不注意歌曲是不是和精神,再加上个性张扬、有的教师自信于科班出身,张适合自己的年龄。在音乐教学中,

协奏曲,对通俗音乐、流行歌曲嗤之以鼻,口闭口都是交响乐、

听到学生唱流行歌曲不是冷嘲热讽,便是说上一堆让学生一头雾水的深奥道理,上课更是严肃有加,满口术语,音乐欣赏不是柴可夫斯基等大音乐家的作品,既没有教育贝多芬便是、

意义,也没有鼓舞作用,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于是课堂上学生敷衍应付,课下继续钟情于流行乐曲。如果不加以及时有效的引导,一些负能量的乐曲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健康成长,如数年前曾经流行的一首歌曲,表达的滥情、单相思,充斥是感情上的伤不起,但其内容充斥着哀怨、辣妹、一夜情,内容萎靡不振,让人想入非非。诸如此着美女、

类的歌曲如果不加辨别,不加引导,任其肆意流行,受伤害的将是青少年。

新时代的步伐高歌猛进,高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的变迁伴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而影响

[中图分类号]G1

精神、情操、行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音乐具有对人的道德、

在不同的时代,又会有不同的表现的功能。而音乐对人的影响,

音乐更多地是以娱乐的形式,表现出对人道方式。在和平年代,

德、精神、情操的潜移默化作用;而在战争年代,在民族存亡、国家安危的时刻,音乐会以号角式的呼唤,鼓舞人心且直接作用励志歌曲具于人的精神。作为优秀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鼓舞人、成就人的教育价值。有极大的教化人、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使整个社会进入到高效的信息化时代,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迅速了解正在发生或者刚刚发生的鲜活的事件,这也使得一些诸如污侮辱损害国家形象等无节操、无底线、污耳蔑诋毁英雄人物、

毁三观的负能量的东西乘虚而入、大行其道,给社会风气带目、

来了一股毁人心智的寒流,尤其是对正在成长中辨别能力较弱的青少年,有很多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学生因为生活环境的优赶时髦,流行音乐就越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乐于随大流求时尚、是他们的最爱,但并不是所有的歌曲都适合青少年传唱,有些暴力、怨恨、颓废等内容,歌曲曲调萎靡,内容无聊,涉及情爱、对人的理想信念有着毁灭性的扭曲。

流行音乐冲击中小学(包括中职)音乐教育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教育现象,也是个非常值得探索的教育领域,假如学校的音乐教育把流行歌曲拒之门外,则尤如掩耳盗铃。针对广大青少年学生滥听滥唱流行歌曲的行为,正面引导要比回避不谈或强行制止效果好得多,这也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要承担的重要责任。我们不否认有些流行歌曲的内容负面的影响。对流行不适合青少年,会对他们的人生产生消极、歌曲,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问题,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都是唯不客观的。我们应该仔细分析流行歌曲,因为流行歌曲中心的、

也不乏一些优秀作品,对几代人的成长产生着不同寻常的影传唱正能响。让学生在音乐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有选择地欣赏、健康成长。歌曲的产生有量的流行歌曲,有利于学生明辨是非、它的时代性,不同的时代都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流行歌曲,一《黄河大合唱》产支在典型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流行歌曲,像

“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教育正能量励志歌曲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编号:)的研①本文系山东省济宁市教育科学2017NG278

究成果。

-232-

管理◆培德◆育人

着每一个人。现今的中小学生大都生活优越,备受溺爱,同时又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他们有的小小年纪就思想超前,时尚前卫,深受社会流行文化熏染,尤其是一些负能量的东西,容易被他们不加辨别的接受,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和健康。歌曲是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流行歌曲是青少年的最爱,如何利用好音乐的流行元素,精选正能量的励志歌曲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化和教育,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音乐教育问题。我国新一轮课改早已浩浩荡荡地展开,

新课标为我们在音乐教育观念、

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建议和指导。我们在音乐教育中应该以新课标为指导,结合学生实际,大力进行正能量励志歌曲的教育教学研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正能量励志歌曲要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使学习内容既让学生乐于接受,又生动有趣、

丰富多彩,还具有及时有效的教育、励志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学习实践。励志歌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以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

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基础,开创音乐教育教学的新局面,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励志音乐教育中得到精神的洗涤和升华。

所以我们需要选择一些优秀的正能量励志歌曲教唱、传唱,让青少年学生在优秀正能量音乐的教化、感化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优秀音乐的正能量鼓舞士气,成就梦想。

“正能量”

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正能量”

本来是一个物理学名词,“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

《正能量》,该书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人类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自己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充满活力。如今“正能量”已经衍变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精神、情感密切关联,表达着我们的期望,展现着我们的追求和梦想。而我们所提倡的正能量励志歌曲就是那些向上的、

积极的、健康的能够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歌曲,像《重头再来》,就宣扬了一种挫折面前不低头,失败之后不丧气,心在梦就在,不惧风雨,重头再来的精神,歌词鼓舞斗志,旋律振奋人心。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着眼于教育正能量,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有教育和激励意义的励志歌曲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研究,为青少年学生优选、推荐一些易于接受、传唱并有益身心健康的优秀歌曲。

歌曲作为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对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有一定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传递正能量的歌曲,更能催人奋进,激励精神,更能培养人的优秀品质和良好行为。励志是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音乐是寄托感情的最好载体。正能量励志歌曲通过音乐载体,激励着我们不畏眼前的挫折,互相鼓励,共同奋斗,坚信着前方注定光明。

一些优秀的歌曲作为音乐艺术的载体,在整个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以其特有美学教育思想,在传播和传承的同时,传递着社会正能量,感染人的精神,教化人的思想,促进人的成

育人

长。正能量励志歌曲应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像《水手》

《相信自己》《爱拼才会赢》等自我激励、积极向上的歌曲,这类歌曲曲调激昂,内容励志,鼓舞士气,催人奋发;还包括像《感恩的心》

《烛光里的妈妈》《爱的奉献》等以感恩奉献为主题的歌曲,这类歌曲立身正心,感染力强,教人感恩,倡导奉献;更要像《歌唱祖国》《精忠报国》《五星红旗》等爱国主义歌曲,这类歌曲具有热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能够激发国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些正能量励志歌曲很好地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会青少年学生传唱,无疑会在他们健康成长的历程中起到潜移默化、

春风化雨的良好功效。歌曲都是由歌词和曲谱两个部分组成,词立意言志,曲抒怀传情,一篇好的歌词就是一篇好的文学作品,一首好的歌曲更是一个传播正能量的经典。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使中国歌曲的歌词较世界任何语言文字的歌词更能够表情达意。中国当下不少流行的正能量励志歌曲用生动形象的诗词和音乐语言,通过节奏的变换,旋律的运行,和声、音程的编排,曲式、调式、调性诸多元素的搭配,形成了浑然一体的“放射性物质”,刺激人的听觉神经,触碰人的情感脉络,唤醒人的意识,启迪人的智慧,升华人的思想,让人们通过传唱活动来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传递其对大自然的亲近,对祖国秀丽山河的依恋,对社会发展蒸蒸日上的喜悦,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对美好人生的期盼,循序渐进地将自己融入诗的意境和歌的世界,无形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让自己的行为道德得到,它会通过传唱者炉火纯青的演绎和诠释,让人在感知中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便是励志歌曲所传递的正能量。改革开放至今,为人们所熟知所传唱的无数歌曲中,涌现出了不少的正能量励志的优秀作品,其中不乏经典之作,很多作品因为能量正、

旋律美、入人心而得到不同程度的传播,这些歌曲的传播使它们的正能量得到了有效发挥,诸如爱国奉献情怀、

怡情养性功能、医疗保健功能、人文关怀功能、励志教化功能等,而且通过人们的日常社会实践活动,上述正能量正在发生着质的转变。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从事艺术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将遴选、研究和教授优秀的正能量励志歌曲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以“正能量”励志”为核心研究项目,重点选取那些思想健康,旋律优美,内容积极向上的歌曲编选成正能量励志歌曲集,并进行点评和分析,开发相关歌曲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用于青少年学生音乐鉴赏课的文化传播和精神陶冶。让真正的

“中国好歌曲”走进校园生活,走进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并使正能量励志歌曲在理论上得到解读和阐释,挖掘并逐渐强化其思想品德的教育功能。从更高的层面来说,传唱传播正能量励志歌曲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有意义有价值的具体有效行为。因此,

我们要共唱励志歌,传播正能量,让“正能量”成为吹拂神州大地的和煦春风,让“励志”成为人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让中华民族生机勃勃、充满力量,奋力谱写我们新时代和谐繁荣的美丽篇章。

◎编辑武生智-23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