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2013年11期(上) 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及对策 龙江芬 (六盘水市一中政治组,贵州六盘水553000) 随着教育改革攻坚的不断深入,传统教 育正在被素质教育的浪潮所淘汰,死读书, 读死书,正在被世人所唾弃。走出校门、走 向社会,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 学生实际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 质,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在学生学习 的诸多学科中,思想政治课是素质教育的前 复杂多变的教育教学情景中培养具有创新 能力的新人。 留守在农村初中教学第一线的思想政治 课的大部分教师,正艰苦地朝着这个方向努 力。他们努力学习兄弟学校、特别是已有创 新教学成果的学校的先进经验,以充实自己; 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学习先进的教学 急而有效的措施。 第四,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 质量,还要解决一个师资问题。因为,农村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奇缺,已经严重地阻 碍了思想政治课创新教育的正常开展。特别 在边远的农村初中已经到了严重脱节的程 度,一所学校仅存一名至多二名的专职政治 沿阵地,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的主阵地。然而,就是这样一门重要的课 程,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与城市初中的教学 质量差距正在越拉越大。 回顾自1978年国家恢复升学考试后的 20多年来的中考情况,就政治学科成绩来 说,城乡学校间的差距不是很大。可是,从 2000年以来几年的中考情况来看,城镇学生 的成绩远远超过了乡村学生。 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学生层面来讲,对 于农村初中的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低无法辅 导,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无瑕顾及报刊上 的新闻细节。由此,造成农村学生视野较城 镇学生狭窄。加之语文基础知识不好,表达 能力差,一到中考试场,看到试卷题目,只 能做些书上的理论性的死答案,至于联系实 际谈出自己的看法那就傻眼了。 近几年,农村初中学校中大量优秀学生 流向城镇学校,是造成城乡学校间知识质量 悬殊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城镇化的发展和家 长对教育的逐渐重视,许多有点经济实力的 家庭,就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转入城镇条 件较好的学校就读。这样,在农村初中各年 级班级中就失去了一批学生学习的领头羊, 而转入学校又充实和扩大了优秀生队伍,城 乡间学生成绩的差距就不断扩大。 针对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的现 状,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 量,本人有以下建议和对策: 第一,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 学质量,必须更新现有教师的教育、教学观 念,树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观点。探索打 破常观的教育模式,走出一条与国际大都市 相接轨的、能卓有成效的、适应农村实际的 教学新路子。要使这门学科克服空洞乏味的 说教,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思想教育性和 知识性,又要有能吸引学生的趣味性,使学 生学得生动活泼,寓教育性和知识性于趣味 性之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就要遵循同 志所说的“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什 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 努力提高自身的创造性品质,不因循守旧、 安于现状;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唯书 唯上,迷信权威。用创造性的思维品质,独 到性的见解,不走老路而另辟蹊径的思维方 式和过程,努力开拓自己新的解决问题的方 法和途径,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 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收集国内外资料、 学习党的方针、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活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方法, 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第二,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 学质量,必须在初中各个年级的教学中解决 并重视开展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问 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摒弃惰性, 树立创新意识。事物的发展总是由肯定阶段 走向否定阶段的。否定之否定是一切事物发 展的规律,这也就是我们所要进行的创新教 育。创新要勤奋,要勤于学习、勤于钻研、 勤于实践。惰性是创新的绊脚石。教师只有 克服惰性才能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带领学生 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 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课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配置的教学设备,制作 多媒体课件,扩大知识容量、生动形象地进 行课堂教学。积极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的内 容,联系本地区的实际和学生本人实际,进 行有目的地社会调查,或专项实践活动。通 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对 创新的认识。进而积极参加创新的活动。只 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彻底摆脱死读书、读死书 的困境,不会在联系实际的问题上傻眼了。 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迫切需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必须及时充 实教师新的知识和扩大信息源问题。农村初 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意识的 确立和开拓精神的养成,大量的、新鲜的教 育教学改革的信息源,是教师进行研究性教 学和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参考依 据。就目前情况来说,绝大多数的农村初中 政治教师还沿用着几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 方法。虽然,有关部门曾指示,政治教师可 以阅读上级下发到学校的文件、学校给予政 治教师订阅二份以上政治刊物,这在基层学 校,特别在农村初中学校是很难实现的。 每年市区都要组织多次时事形势讲座 和教学模式的研讨活动,这对于政治教师来 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充电机会。但农村初中 的政治教师是很难也很少能参加到的,因为 大多数通知在基层学校没有得到落实。还因 为由于交通的原因部分教师无法参加活动, 而失去学习的机会。因此,想方设法增大现 有政治教师的知识面、提供他们的信息量, 是改变目前农村思想政治课落后状态的紧 207 教师。他们无法在学校内进行本学科的正常 教研活动;无法抽出时间去组织学生开展课 外活动;他们只能每年被学校领导安排到初 三毕业班去“把关”。由于初一、初二年级 的思想政治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基础没 打好,所以这一、二位专职教师即使使出混 身解数,要在一年内补上前两年的知识缺口 又要完成初三的教学任务确是非常困难的。 农村初中这种师资紧缺现象是什么原 因造成的呢?是由于目前城乡学校间、民办 学校和公办学校间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师收 入的悬殊。至使许多农村教师不安心在农村 中学任教。他们千方百计调离农村学校到市 区,至少到区(县)府所在地的学校去任教。 本市高校毕业出来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安心 在农村初中任教、特别安心于偏远的农村初 中任教的已是凤毛麟角。人才是需要流动, 正如流水才能防腐一样。但是,如果进不抵 出,或只出不进,这沟里的水就会干涸。要 说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连正常的课 程教学任务的完成恐也难以维持。 有人说,思想政治课教学无所谓基础要 求,只要在考前突击一下就行了。客气点讲, 这是一种外行话。不客气点说,这是种不负 责任的说法。因为,每一门学科都有一个“双 基”的要求。如果,思想政治课没有这个要 求,那不成了一门“吹牛课”了吗?那怎能 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又怎能通过本 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呢?因此,端正观点重视本学 科的地位和作用,充实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 的师资力量,是农村初中提高思想政治课教 学质量的关键。 总之,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 量,必须要解决转变政治教师的观念问题、 教学的模式问题、教师的业务培训问题和师 资问题。除此之外,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 治课的教学质量,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但有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法避 免的问题如:生源的流动问题等;有的属于 行为问题。如:教育活动经费、学校的 布局设置问题等等。不管这样那样的问题, 各级和教育行政部门,只有真正重视, 想方设法而且能扎扎实实地给予解决,城乡 间的教学质量的差距必定会得到解决,农村 初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必将会出现一个崭 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