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遗传育种学

遗传育种学

来源:暴趣科技网
育种学

名词解释

1.育种:将已有的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通过人工选择、杂交和定向培育等手段来创造对人类有意义有价值的新品种类型,此过程称为育种。

2.品种:是人工选择和培育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性状相似、来源相同、遗传稳定、有一定的结构和数量足够大的群体。

3.原种:指取自定名模式种采集水域或取自其他天然水域并用于养(增)殖(栽培)生产的野生水生动、植物种,以及用于选育种的原始亲本。

4.良种:指生长快、品种好、抗逆性强、性状稳定和适应一定地区自然条件并用于养(增)殖(栽培)生产的水生动、植物。可以是品种、品系、杂交种、物种或其他类型。 5.“江西三红” 兴国红鲤、(婺源)荷包红鲤、(万安)玻璃红鲤

6.选择反应:选择导致的群体平均值得变化叫做选择反应,记为R。是中选亲本的后代与选择前亲本世代之间的平均表型值之差。

7.间接选择:如果我们要求改良性状X,并不直接对X性状进行选择,而通过对Y性状的选择产生的作用来间接改良性状X,这种选择称为间接选择,在此Y性状称为辅助性状。 8.家系选择:所谓家系选择就是对亲本选择之后,配对交配,然后单独饲养,同亲本的后代同胞交配,择优选择。

9.后裔鉴定:根据后代的表现来确定该个体是否有选留价值称为后裔鉴定。是选种过程中的一个程序,有时又把它看做是系谱选择的一种方法。

【后裔鉴定的依据原理是:每一后代从每一个亲本得到遗传性的一半。】

10.个体选择:又叫系统选择,是从优中选优的一种育种方法,即从一个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的后代,选育成为一个新的优良品种。【方法简单易行,见效快】

11.集体选择:又叫混合选择,就是从供选材料中挑选表现型优良的一群鱼作为种用,通过自由交配繁殖后代,并以原有品种和当地当家品种作为对照,进行比较鉴别,又叫混合选择法。

12.综合选择: 家系选择 + 集体选择 → 综合选择

13.选择增效:是指从一个世代到下一个世代群体中所测定的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的增加数值。

14.生长系数:个体增重与所有共同养殖鱼平均增重之比。

15.一般配合力:指一个种群与其他各种群杂交所能获得的平均效果。(加性效应) 特殊配合力:指两个特定种群间杂交所能获得的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显性效应和非等位基因互作效应,即上位)

【实际工作中主要测定特殊配合力,杂种优势主要是特殊配合力造成的】

16.经济杂交:两个品种或品系杂交,第一代F1生活力强有利于生产,但优良性状不能遗传下去,所以F1代不能用来做种用,只能利用杂种当代。 17.渐渗杂交(级进育成杂交):当地被改良品种与引入的改良品种杂交产生级 F1,然后将后代与改良品种回交,后代向改良品种级进,3~4代为宜。 18.改良杂交(引入育成杂交):当地被改良品种与引入的改良品种杂交获得 引F1,然后引F1与当地被改良品种回交,被改良的地方品种占优势。*严格选择引入雄鱼

19.杂种优势: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遗传类型(不同基因型)的物种、品种或自交系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抗病性、产量和品质等比其双亲优势的现象,称为杂种优势。

20.遗传平衡学说:杂种优势是显性和超显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情况下,可能不同效应起主导作用,在控制一个性状多基因座位中,有各种基因间互作情况(不完全显性、完全显性、超显性,有上位效应或没有上位效应),各种遗传多态性是产生杂种优势的一个重

要因素。

21.复合杂交:又称复交,就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亲本,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杂交,包括 双杂交(A*B)*(C*D) 三杂交(A*B)*C 四杂交〔(A*B)*C〕*D 22.多倍体:指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多倍体育种:通过增加染色体组的方法来改造生物的遗传基础,从而培育出符合人们需要的优良品种,以达到人类利用的目的。

23.同源多倍体:由相同来源染色体组形成的多倍体称为同源多倍体。染色体已经复制,而细胞质不。 异源多倍体:由不同来源染色体组形成的多倍体称为异源多倍体。 24.雌核发育:是指卵子须经精子激发才能产生只具有母系遗传物质的个体的有性生殖方式。(雄核发育:是在雄核的控制下发育的一种特殊的有性生殖方式)

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精子遗传失活,只起激活卵子的作用,而不参与发育,卵子的发育完全是在雌核的控制下进行的。

25.赫脱维奇效应:对精子放射性照射剂量的增高,失活精子受精后胚胎的成活率降低,当照射超过某一剂量时,成活率反而回升的现象。

(在高剂量照射精子时,全部染色体被破坏而导致单倍体的产生)

26.人工雌核发育二倍体的鉴定:1杂种是不能存活的 2杂种在形态上是可以识别的 3杂种在生化上或分子水平上是可以识别的

27.顶交:是一个无亲缘关系的自交系与远系亲本之间的杂交。

28.生理性别:是在遗传性别的控制下通过个体发育的生化过程而形成的。又叫生化性别 29.遗传性别:是在受精时通过一半来自卵子以及一半来自精子的染色体的结合而形成的。

又叫染色体性别

30.鱼类的性反转:鱼类在一定条件下,其性别也是会转化的,这种性别的转化现象称为性反转或性逆转。(黄鳝、石斑鱼:雌→雄 黑鲷、黄鳍鲷:雄→雌)

影响因素:1激素 2环境(理化环境:水温、光照、水质等 社会环境:种内互作) 简答题

1.品种的特点。

答:1是一种生产资料 2是经过驯化、养殖和选择而形成的 3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生物群体,是生产上的经济类别 4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管理条件下具有稳定的优良性状 5是可能退化的 6可以随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改变 2.品种的分类。

答:1自然品种(又叫 原始品种 或 地方品种) 2人工品种 3过渡品种 3.间接选择主要在如下情况采用:

答:1对所需改良的性状难以度量时,可通过选择Y性状来改良X性状

2 X性状为限性性状,辅助性状Y在两性都表现时,可在群体内实施间接选择 3利用早期表现的Y性状与后期表现的X性状的关系进行早期选择 4如果某性状的遗传力很低,直接选择反应不大,不妨采用间接选择 4.选择亲本的原则 答:1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亲本 2正确分析亲本的性状及其遗传规律 3亲本间的性状要互补,优良性状要突出 4选择生态类型差异大或地理远缘的品种作为亲本,同时还要考虑亲本对培育地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5选用配合力好的品种作为亲本,且亲本材料必须纯正。

5.父本的选择

答:1应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肉品质好的品种或品系作为父本 2应选择与杂种优势所要求的类型相同的品种作为父本

3适应性和育种来源可放在次要地位,因而一般多用外来品种作为杂交父本 6.母本的选择

答:1应选择本地区数量多、适应性强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 2应选择繁殖性能高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 3母本的体积不要求太大 7.诱导鱼类多倍体的方法 答:(1)生物学方法 1种间杂交

(2)物理法 1温度处理,又叫温度休克,包括冷休克和热休克 2静水压处理 3电休克

(3)化学方法 1细胞松弛素B(致癌剂) 2秋水仙素(损伤性) 3聚乙二醇 4 6-二甲基氨基嘌呤 8.鉴定多倍体鱼类的方法 答:(1)直接法:1染色体计数(最准确,但较费时)

2 DNA含量测定

(2)间接法:1核体积测量 2蛋白质电泳 3生化分析 4形态学检查 9.多倍体鱼类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答:1控制过度繁殖 3延长鱼类寿命 4改善鱼肉品质

2提高生长速度(a.摄取的能量不必用于促进性腺发育,用于生长的能量相对多一些 b.染色体数量多,增加了基因位点数,提高了蛋白质合成的速度,促进了身体生长 10.研究鱼类性别控制的意义

答:1提高群体生长速度 2控制过度繁殖 3延长有效生长期 4提高商品鱼品质 5提高性产品产量

11.鱼类性别今后重点研究方向 答:1选择性激素的适宜溶剂和用量 2性激素使用方法,处理时间长短,安全用量(区间) 3加强水产品品质监控(测) 4环境条件对诱导效果影响的机理和最佳选择 12.何谓三系配套的生理遗传学技术?其具体做法如何? 答:所谓三系是指原系、转化系和雄性纯合系。

原系:遗传上的雌鱼和雄鱼,就莫桑比克罗非鱼和尼罗非鱼来说,就是XX♀和XY♂

转化系:遗传型雄鱼用雌激素又诱导性转化后的表型雌鱼,即雌性化雄鱼,用XY♀表示。 雄性纯合系:通过原系XY♂与转化系XY♀交配所获得的YY型雄鱼,或称超雄鱼 用YY♂表示。 具体做法:

雌激素

(1) XY♂ XY♀ (2) XY♀ × XY♂ YY♂ 原系雄鱼 转化系 转化系 原系雄鱼 雄性纯合系

(3) YY♂ × XX♀ XY♂ 雄性纯合系 原系雌鱼 全雄鱼

优点:用量少,成本低,没有污染怀疑以及便于推广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