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道德情感的培养

浅谈道德情感的培养

来源:暴趣科技网
助,而不考虑自己的得失。其中“帮助”是关键,没有 “帮助”的同情心不是完整的情感体验,也只能停留在 心头或口头之上,其结果与冷漠无异。 2.自尊心。所谓自尊心,是指尊重自己,维护自己 的人格尊严,不容许别人侮辱和歧视的心理状态。也可 “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好的心情”,还有的学者把它定义为 “做好自己应该承担的事情的心情”。经过查阅许多资 料,唯独百度词条所收录的定义比较合理,即所谓责任 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 家 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 以说,自尊心就是个体自我尊重以及要求他人尊重的一 的精神”。也就是说,不管事情是分外还是分内,只要 种情感。它形成于自尊需求的基础上,是自我评价、社 是有益的,都在责任感的行事范围之内。从本质上讲, 会评价和自尊需求关系的反映,包含着:对自己的尊 责任感既要求有利于自己,又要求有利于他人,强调的 重,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等内 容。具有自尊心的人,能够积极 行个人对社会和他人 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当自己的利益同国家、集体、社 会和他人的利益冲突的时候,有责任感的人将毅然置轻 自己的利益,以国家、集体、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 应尽的义务,为人处事光明磊落,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 心。在学习方面,那些有自尊心的人将更能够发扬自 觉、勤奋、刻苦的精神。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真正 根据情感三要素分法,可以把责任感分为胜任感、 自觉性和践行三个部分。所谓胜任感,是指个体对所要 具有自尊的人,就会有‘皑EL,屺LL ̄冰雪之志昂’,然后置起 做的事目标明确,并自觉竭尽努力就可以完成的感觉; 落落云鹤之精神;有谡谡松风之德操,然后能载其岳岳 所谓自觉性,是指个体对人或事物自觉有应尽的责任, = 仞之气概。”又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自尊心是青 少年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 有努力去完成的心态;所谓践行,是指个体积极努力去 完成对国家、集体、社会或他人有益的事,不因险阻而 停步。 二、道德情感的教育 动力,向上的能源,它是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 笔者认为,自尊心是由自我接受、坚定和维护三个 部分组成的。所谓自我接受,就是个体对自我能力、自 我价值有一个肯定的认识;所谓坚定,是指个体不因他 人的批评诋毁和称赞表扬而动,是一种自信、自爱的表 现;所谓维护,也可以称作自卫,是指个体为了维护自 己的自尊而努力奋斗的行为,又或在面对自尊心受挫之 时努力使自己不受伤害,并通过某些努力重建自尊优 势,使心理伤害不致扩大或者消失。 3.羞耻感。所谓羞耻感,是指个体在犯错之后,依 据一定心理业已形成的道德标准谴责自己在行为、动 显而易见,道德情感的作用十分巨大。下面让我们 就上述“两心两感”的培养要点作一探讨。 1.同情心的培养要点。第一,教会学生分辨值得同 情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应该有符合社会积极意义的属 性。不能滥施同情,以助长那些社会不良风气。第二, 注意区分怜悯与同情,应教会学生表达同情的方式。怜 悯往往带有可怜某某而施舍的意味,往往不被人接受, 也不能使关心的感情更好地表达。第三,培养的方式应 灵活多变,培养的内容应从小事抓起,教育学生“勿以 善小而不为”。 机、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缺失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羞耻感是一种违反了道德准则之后感到难为情的表现, 它是一定社会道德规范在自我意识中的反映。 正所谓“暗室不欺心”,正是因为有了羞耻感,当 一2.自尊心的培养要点。第一,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 评价自己和他人。培养学生的自尊心,首先应该能够教 会学生自我接受。这样一来,学生将能清晰地认识到自 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对自己有一个正确而稳定的认识, 既不会自暴自弃以至自卑,也不会忘乎所以以至过分自 傲偏激。其次,应该教会学生正确公正地评价他人,不 以自己的好恶随意褒扬或诋毁他人的品行。第二,教会 个人处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才会进行自我勉励、自我 监督、自觉进步而不犯错误。可以说,羞耻感是道德情 感中一种十分重要的自我教育因素。显而易见,对一个 人的成长和生活,适当的羞耻感是十分重要不可或缺 的。正如斯宾诺莎所说: “害羞是畏惧和害怕耻辱的情 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又 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羞耻心——这是对于卑鄙可耻 的事物的强有力的抗毒剂。” 笔者认为,羞耻感由羞愧、悔恨、掩饰三要素组 学生自我表现。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教会 学生积极正确地表现自己,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俗话 说,“成就是自尊的起点。”只有学生在生活、学习中 不断取得成就感,才能使学生建立起自己的自尊心。第 三,教会学生自我维护。有句话说得好,“人必自爱, 成。所谓羞愧,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感 到自己的所犯的过错违背了心中的道德规范,由此感到 十分羞耻和惭愧,无地自容;所谓悔恨,是指个体对自 人才爱之;人必自尊,人才尊之。”因而,学生只有学 会自爱、自护,才能使自尊心的培养顺利进行。 3.羞耻感的培养要点。第一,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 己所犯的过错感到十分懊恼、后悔,并发思自己的品 行,希望能改变这种耻辱境况的一种心理态度;所谓掩 饰,也可以称作修正,是指个体通过某些正面努力或私 下掩盖的行为使自己走出那种羞耻尴尬的境地。 4.责任感。责任感的培养是道德情感教育的最重要 部分,对它的定义历来众说纷纭,有的学者把它定义为 水平。个体对某件事产生了羞耻感,那是源于他对事件 性质的认知。大量的心理学实验表明,只有提高了学生 的道德认知水平,其羞耻感才会有所提高,否则盲目地 培养,只会导致学生的自我感越来越混乱。第二,适当 运用惩罚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正面教(下转167页) 4.以课程主线统帅模块教学,处理好模块的相对独 4.共同推进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通过高中数学新 立性和学科内容的系统性问题。 课程教学实践的研究,促进新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和学 5.鼓励课堂探究的设计和课题研究的开展,致力于 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开创课堂教学新局面,提高数学教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落实新课程理念。 师实施高中新课程的程能力与水平,推进高中数学新课 6.模块学习的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尝试评价 程改革的进程。 主体的多元化,学分认定落实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1)深入研究高中数学模块课程的特点,准确解读 四、实施数学模块教学的成效 模块课程的价值与功能,确保教学设计建立在对课程的 正确理解上。 1.课堂结构模式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 (2)准确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模块教学设计的新要 变化,大部分学生都能自觉、主动地参与探究学习和课 求,积累基于模块的单元教学设计的案例,探索高中数 堂互动,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逐步养成;改进学习 学新课程模块教学设计及实施的规律和方法,形成相应 方法、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为 的规则和可操作程序,使其具有推广的价值和意义,为 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大大激 一线教学提供指导与帮助。 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我们的模块教学实践中,大部 (3)通过高中数学新课程模块教学设计及实施的研 分教师能积极制作课件,利用电子白板、几何画板等创 究,帮助教师把握高中数学课程主线,促进教师对课标 设问题情境、呈现动态图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的深化理解,提高教师整体把握高中数学课程的能力。 2.数学教研活动呈现活力。实施高中数学模块教学 (4)通过高中数学模块教学中课题研究和探究活动 对每一位教师来讲是个全新的开始,配合新课改的教研 的实施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 活动也应赋予新的内涵,教研突破旧的模式,要创设新 学实践中找到转变教与学方式的落脚点。 的教学情境:一方面,教师正确理解与把握新课程理 在高中数学模块教学的实践中,只要坚持不懈地学 念,关注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把握模块教学 习、探究、和运用;积极主动的参与、研讨和反思,对 的意义和价值,使新课标的要求能真正落实;另一方 数学模块的认识、理解就会全面系统、完整到位,教改 面,通过教研活动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实践游刃有余,教学应用得心应手,在新课程实施中真 和困难,提高单元教学设计的意识和能力。优化教学方 正做到:学生有收获,教师有成效,课改有收益。 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教研具有针对性、持续性、 实效性。配合新课改可作为周教研、 学期教研长期的主 参考文献:… 题,对教研工作赋予了新的活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11普通高中教学课程标准 3.提升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抓住课题研究的契机, (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在参与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了对学科教学更 【2】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 多、更全面的理解认识,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教研工 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作经验,使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迅速提升,教师专业水 【3】蔺霄,李新春等.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和发展。 (省级优秀课题),高中数学新课程模块教学实践研究. 主动、自觉地把新课改理念应用在教学之中,使学 【4】宋运来.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 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恰当的融为一体,在学生发展的同 2009. 时,注重自己的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上接28页)育。惩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对学生运 更有利于学习的提高。如此一来,学生经常当班干部, 用适当的精神惩罚,可以使学生在心中形成一杆衡量自 角色意识、主人翁意识以及责任感就会越来越强。第 己行为的称子,以使其行为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和行为 二,培养学生的做事能力以使其形成胜任感。人的潜能 准则。第三,注意运用适当的培养手段。切忌在与学生 是无限的,教师应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潜在能 的对比中建立羞耻感,这样不仅不利于班级团结,还有 力。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造一些机会和条件,让他们 可能使教育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行为。所 完成一些对他们来说难度适中的任务,以培养其成就 以,应特别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心理发展水平,做到 感,进而在以后碰到类似难度的任务时产生胜任感。第 因材施教。 三,因材施教,量力而行。 4.责任感的培养要点。第一,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公 民教育,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在学习生活中,有些 参考文献:…… 学生认为当班干部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所以每逢选干之 【1】刘海燕.情感的力量【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7: 时都一律推衍。这是不对的,教师应使学生理解班干部 54-59. 的重要意义,让他们明白当好班干部并不会影响学习, 【2】山香教师招聘考试命题研究中心主编.教育理论基层 相反当了班干部反而能起到“事事争先”的督促作用, 【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217-218. l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