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卷第6期 (2009年6月)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U GES OF SHANXI VO1.21 No.6 (Jun.2009) 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岳文婷 (中北大学,山西 太原030051) [摘要]高校教师的师德修养包括育人道德和学术道德两方面,它是高校教师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价值的负面影响、教育产业化观念及师德教育的弱化,致使高校教师的师德修养出现了大 幅度滑坡。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修养需要观念再造,制度为本;加强日常师德教育,形成长效机制;教师个人要不 断学习,加强修养。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建议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285(2009)o6—0086一O3 教师职业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充 满青春活力的职业,更是一种崇高神圣的职业。我 “传道”,高校教师的传道职责更大。传道者,是指 高校教师用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教导和影响 国一直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汉代思想家扬雄把教师 看作是人们的楷模,“师者,人之模范也。”古往今 来,多少人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赞美教师,赋予教师以 崇高的荣誉。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 人把教师比喻为人类百花园中的辛勤园丁;还有人 说,教师是向野蛮和无知发动进攻的统帅,是人类文 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育人道德应该是第一位的,因为如果我们培养 出来的大学生仅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但在个人修 养上一塌糊涂,利用所学危害社会,那我们的教育肯 定是失败的。当然我们一贯强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 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修 养。但是教师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上,有 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为,教师是人之模范,在教学 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等等。人们赞美教师,是因为 教师不仅仅是渊博知识的代表,更因为教师在塑造 学生人格方面的巨大力量,“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也”。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传道”,本身 必须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一个能言传身教的人。 教师师德修养的高低是一个教师是否合格的主要标 准,特别是高校教师,面对的是正值人生观、世界观 形成阶段的十岁的大学生,所以高校教师的师 德修养应该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所谓“学高为 师,德高为范”、“学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师道 不立,其教不成”等等均特别强调高校教师的师德 修养。但是在社会转型期,许多高校教师受社会上 一中言传身教的作用非常重要,在举首投足间就已向 学生传达了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品质,应该达致的修 养,应该具有的风范,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所 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如果我们每个教师都认真修身养性,最终成为品德 高尚、德行昭彰、社会景仰的大师、名师和良师,那么 我们的学生必将深受其益,就会成为德才兼备的社 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人。育人道德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1.育人道德的方向:政治思想。高校教师要忠 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了师德修养下滑的迹象。 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学习、宣传、研究马克 思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的传播者和实践者,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 本文拟针对师德问题作些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高校教师师德修养的具体内容 和业务水平 。 2.育人道德的基础:文化修养。高校教师是塑 造一代新人的工程师,其广阔的知识面和丰富的文 化底蕴是培养新人的基础。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 之所以能成为万世典范,就是因为他极其好学,成为 高校教师师德修养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育 人道德和学术道德。 (一)育人道德 教书育人这是教师职业的准确概括,育人即 [收稿日期]2009—03—25 [作者简介]岳文婷(1971一),女,山西忻州人,硕士,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系讲师。 第21卷第6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6月 思想素养人人景仰的伟人。他曾先后跟师襄学琴、 跟苌弘学乐、向老耽学礼、向郯子学官制,最后,孑L子 学到了很多知识,成为一个博学多能的人。现代高 校教师更应该好好学习,多方面汲取知识,特别是我 业务素质较高的队伍,但教师队伍中出现的种种问 题,还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一)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水平滑坡。一部分教师缺乏理想信 念,只盯着名利地位、个人的荣辱得失;有的教师以 “离经叛道”为时髦,借口“学术探讨”,在课堂上、报 告讲座中公然散布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观点, 攻击党和的方针;有的崇洋媚外,公开宣传 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知识,这些知识至今都闪耀 着光芒,是我们修身养性、培养德行的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的宝贵源泉。 3.育人道德的关键:爱与责任。常言道:“热爱 是最好的老师”,“爱之深、责之切”,只有热爱教师 职业,才能用爱心去关心爱护学生,才能将爱心转化 为对学生尽职尽责的责任心。所以高校教师必须培 养热爱教育、乐于奉献的爱心。我国杰出的教育家 孔子,从教40余载,其呕心沥血、以教为重的献身精 神,成为历代教师的楷模。所以教师应以国家社会 的大业为己任,以爱心培养学生,以责任为本色,奉 献自己的宝贵年华。 4.育人道德的重点:业务精研。高校教师要精 心钻研业务,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积极改进教学方式 方法,采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开拓学生的视野,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术道德 学术道德也是高校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 分,相对于育人道德而言,学术道德更具体、更好量 化。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是现代教师的一项重 要任务,是时代的需要,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 要,也是高校教师业务提高的需要。特别是现在的职 称评聘要求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必须将科研 工作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在职称评聘的压力下,高 校教师的师德修养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一部分高校教 师丧失了应该遵守的学术道德,弄虚作假、抄袭剽窃, 有的教师甚至请人捉刀代笔,据他人的成果为己有。 所以,强调学术道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术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崇尚科学、严谨治学。 高校教师要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崇尚科学,刻苦钻 研,努力捕捉学科前沿动态,认真探讨本学科领域的 焦点、难点问题;要不盲从、不偏激,用求真务实的科 学态度、开阔的学术视野、敏锐的学术洞察力、诚挚 的学术良心,搞好本学科专业的学术研究;要浸淫其 中、乐而不疲,坚决杜绝浮华、急躁的学术风气,潜心 著述,并努力将学术研究成果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实 践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从整体上来看,高校教师是一支政治素质、 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等 。 2.教学不认真,教学质量不能保证。教学本应 是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但是有一部分高校教 师不认真备课,教案几年不变,上课时缺乏热情,敷 衍了事,讲授内容陈旧、教学方法简单,不注意学生 的反映,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热衷于社会兼职,每日 在社会上奔走赚钱。 3.缺少文化修养,行为粗俗。有的教师盲目追 赶潮流、穿着怪异;不注重自己的人格修养,说话粗 俗,举止失当。对学生缺少爱心和责任心,随意斥责 学生,对学习不好的学生冷嘲热讽。 4.缺少团队合作精神,自私自利。有的教师不 关心院系的发展,开会无故缺席,对院系工作漠不关 心;对领导安排的一些工作,不积极完成,互相推诿, 等闲置之。涉及到个人待遇报酬事项时,却斤斤计 较,惟恐错过。 5.缺乏科研热情和道德,抄袭文章凑数。平时 不注意学习深造,缺少科学探求精神,不主动进行科 学研究。只有评职称时,才东拉西扯、抄袭剽窃、拼 凑出所谓的科研论文。 (二)原因分析 导致如今高校教师师德如此滑坡的原因有以下 几点: 1.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造成高校教师师德滑坡, 这是外部原因。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社 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有所蔓延, 这种负面影响也不断渗透到学校中来。市场经济有 两重性,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竞争性使得人们 产生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主体意识;另一方面,市 场经济中,货币是人们经济关系的纽带,而且成为衡 量人和物的一个重要标准,获得最大利润和更多金 钱成为人们经济生活的必然原则,这种金钱价值冲 击着意识形态领域_4j,高校教师也不可避免地受到 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 2.师资队伍不断扩大,相应的师德教育没有跟 上。随着大学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张,高校的教师队 87 第21卷第6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6月 伍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总数达到96万多,而 且高校教师的待遇不断改善,也吸引着许多其他行 整体规划,要实行师德建设的归口管理,对师德 建设设专人负责,院系可设专职副分管此项工 业的人员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当然这些新生力量 都是取得了硕士、博士学历后进来的,但由于经历复 杂、当教师的动机不纯,有的只是冲着教师的高工资 而来,必然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 压力。而许多高校片面加强硬件建设,忽视对教师 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培养,造成了教师师德修养的滑 坡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作,并积极开展工作,每年都要对所有教师进行师德 考评,并实行一票否决制,确实促进本校师德建设的 发展。 2.加强日常师德教育,形成长效机制。要采取 各种形式,在各种场合不断进行师德教育,使师德规 范的主要内容深入每个教师的心中。可以采取专题 教育和典型教育相结合的形式,专题教育可以是党 和国家的重大会议、重要决议、重要外交事项等,组 织所有老师通过书本、录像等方式来了解国家大事, 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也可以是传统师德教育, 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灌输到每个高校教师的 心中,厚积而薄发,必然会大大提高教师的人文素 养。典型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就一定时期以来教育战 线上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通过具体事 例起到感化作用。 3.教育产业化弱化了尊师重教传统。进入21 世纪后,我国的教育事业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推向市场后竞争也随之激 烈,尤其是教育“产业化”理论的出现,使教育染上 了“拜金”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搅乱了教师的思 想,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教育产 业化、高学费现象的出现,使学生认为与学校和教师 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合同关系或交易关系,弱化了学 生对教师的尊重和崇敬。教师也受到影响,对学生 缺乏应有的爱心和责任感。 3.教师个人要不断学习,加强修养。高校教师 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师德修养的重要性,确实从自身 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要抵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影 响,潜心钻研学问,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培养爱国、爱 三、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 几点建议 针对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 下几个方面人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1.观念再造、制度为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必须充分认识到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改变 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重业务轻师德的现象,要把 校、爱学生的高尚情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把培养 高尚的师德放在个人修养的突出位置,争取以高尚 的人格感染人,以文明的仪表影响人,以丰富的学识 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 [参考文献] [1]张再兴.以教书育人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4. [2]叶育旺,林雪玲,杨其炎.师德评价层次模型及理论分析[J].学 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8):59. 师德建设作为高校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坚定正确 的政治方向,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最高准则,教育所有 教师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爱岗敬业、勤业 乐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学校和教师 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相应的制度建 设来保证。高校要将师德建设纳入教师队伍建设的 [3]郑卫东,高晓波.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师德建设工作[J].中 国成人教育,2007(11):89. [4]何洪波,马春花.师德评价标准探析[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4(2):37. Proposal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ue Wenting (North University ofChina,Taiynan 030051,China) [责任编辑唯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