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苦瓜种子发芽技术的研究

苦瓜种子发芽技术的研究

来源:暴趣科技网
上海农业学报2013,29(3):106—108 Acta Agriculturae Shanghai 文章编号:1000.3924(2013)03—106.03 苦瓜种子发芽技术的研究 刘 榛,张延安 (上海种都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1209) 摘要:对苦瓜种子采用裸仁、嗑籽、切皮处理后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裸仁、切皮处理显著提高了发芽 率,种子活力、初次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考虑生产中的易操作性,以切皮处理最好。 吸胀试验表明:苦瓜种子在3O℃恒温条件,吸胀期需36 h,吸胀率为48.6%。种子以浸种初期吸水最快,随后吸 水速度迅速降低。 关键词:苦瓜;种子处理;种子发芽;吸胀 中图分类号:¥642.5;¥604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seed germination technology of balsam pear LIU Zhen,ZHANG Yan.an (Zhongdu Seeds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Shanghai 20 1 209,China) Abstract:The germination tests of balsam pear were carried out with naked kernels,cracked seeds and cut seed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ed treatments of making kernels naked and cutting seeds’ skin could improve the germination rate,and the treated seeds’vigor,initial germination rate,germina. tion index and vitality index were ver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seeds.Considering maneuverabilitv in production the seed treatment of cutting seeds’skin was the best.The imbibition test of balsam pear seeds indicated that at the constant temperature of 30℃。the seeds’imbibition time needed 36 h,and the imbibition rate was 48.6%.The seeds imbibed water the fastest at initial soaking stage,and subsequently the water-absorbing speed dropped quickly. Key words:Balsam pear;Seed treatment;Seed germination;Imbibition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别名凉瓜,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原产于东印度热 带地区,在南亚、东南亚、加勒比海群岛及我国均有广泛分布。苦瓜在我国约有600年的栽培历史,是南 方诸省最主要的蔬菜之一。 苦瓜具有清热消暑、养血益气、补肾健脾、滋肝明目等功效,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北方地区栽培 也在逐年扩大。但由于苦瓜种皮厚而坚硬,透气性差,往往造成发芽率低和出苗不整齐等问题¨ ],给生 产上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为此,本试验对苦瓜的多种催芽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寻求最佳的催芽方 法,以便为生产上提供可靠而实用的发芽技术;同时对苦瓜种子的吸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苦瓜 种子浸种催芽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试验于2011年9—12月在上海种都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种子实验室进行。供试苦瓜品种为‘靓绿’,为 上海种都种业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8月生产的种子。 1.2种子处理及发芽方法 1.2.1 种子处理 处理1:裸仁,将苦瓜种子的外种皮全部剥掉,只用种仁催芽;处理2:嗑籽,由种喙处将种皮用牙轻微 收稿日期:2012—05—18 作者简介:刘榛(1987一),男,大学本科,主要从事蔬菜育种。E.mail:nehz.uil@163.corn 上 海 农 业 学 报 1O7 嗑开,肉眼可见裂开一条缝;处理3:剪切种皮(以下简称切皮),用剪刀或小刀将种子顶部(种喙对应端)种 皮剪(切)除,长度约为种子长度的1/8,轻度创伤子叶尖;对照:未做任何处理。 1.2.2发芽方法 按照国家《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规定的发芽方法,采用砂床进行发芽试验。 先将细砂用1 mm土壤筛过筛,经121℃高温消毒,烘干至恒重。按照每100 g砂加水10~16 mL 的比例,每发芽盒内装入500 g砂子,整平,均匀喷水80 mL,供做发芽床。将不同处理的种子分别播在不 同的发芽盒内,均匀覆盖200 g砂子,再喷水30 mL。最后将发芽盒置于30℃恒温、12 h光照的光照培 养箱中发芽,期间适当补水。 各处理每发芽盒5O粒发育正常的种子,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 1.2.3记载标准及计算方法 逐日定时记录当日发芽数。以子叶展开,子叶距发芽床床面约1.5 cm以上能够正常成苗者为发芽 标准。第4天计算初次发芽率,第10天计算发芽率。对不同种子处理方法按重复计算各项活力指标:发 芽指数(GI)=∑(Gt/Df),式中Gt为t日的发芽数,Dt为相应的发芽日数;活力指数( )=GI×S,其 中, 为发芽结束时苗子的平均鲜重(g),GI为发芽指数。 1.3苦瓜吸胀所需时间的测定 浸种试验的水温恒定在30℃,每隔12 h要换水1次,3次重复,每重复100粒发育正常的种子。浸 种前每个重复准确称重,浸种开始后每隔4 h称重1次,直至其重量恒定为止。称重时,先用吸水纸将种 子表面水分吸干。根据不同浸种时间的称重结果计算:吸水量(g)=浸种种子重一干种子重;吸胀率(%)= 吸水量/种子重量×100。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苦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经处理的种子发芽前期均优于对 照。发芽的第4天,裸仁、嗑籽、切皮的发芽率已分别达 到30.67%、15.33%、19.33%,而对照的发芽率只有 5.33%。第10天,嗑籽处理与对照发芽率相同,均为 88.0%,裸仁、切皮处理分别为93.3%、94.0%。方差分 析表明,裸仁、切皮处理与对照间的发芽率差异达显著 水平,说明裸仁、切皮处理由于增强了种子的透气、透水 性,提高了种子生活力,从而提高了发芽率。 2.2不同处理对苦瓜种子活力的影响 。 管 d 图1苦瓜种子处理方法与发芽的关系 Fig.1 Effects of seedtreatments on seed germination percentage 从表1可以看出,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初次发芽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裸仁、嗑籽、切皮处理及 对照的发芽指数分别为9.95、8.98、9.52和8.65。嗑籽处理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而裸仁、切皮处理与对 照间差异极显著。裸仁、嗑籽、切皮处理和对照的活力指数依次为14.93、13.12、14.16和11.98,其差异 水平与发芽指数完全一致。 表1 不同处理对苦瓜种子活力的影响 Table 1 Effects of seed treatments on seed vigor 注:同列不同大小字母分别表示在0.(】5和0.01水平上差异显著。 根据以上分析认为,经裸仁、嗑籽、切皮处理的苦瓜种子,由于提高了种子的透水性和透气性,种胚吸 水、呼吸更为通畅,提高了种子活力,使种子较早地进入了吸涨、萌动和发芽期,提高了初次发芽率和发 芽率。 2.3浸种时间对苦瓜种子吸胀的影响 试验表明,在30℃恒温条件下浸种36 h,苦瓜种子完成水化作用,即吸水达到饱和状态,吸胀期结 108 刘榛,等:苦瓜种子发芽技术的研究 束。此时,百粒种子吸水量达7.1 g,吸胀率为种 子重量的48.6%(图2)。 从苦瓜种子吸胀过程看出,浸种初期吸水极 为迅速,随着浸种时间的推移,吸水速率迅速降 咖】 低。在4 h时,百粒种子吸水量达到3.69 g,占吸 水总量的51.9%,吸胀率为25.3%;12 h时,吸水 量较4 h时增加了1.84 g,占吸水总量的26.6%; 至24 h时,吸水只增加1.08 g,占吸水总量的 15.2%,累计吸水量达到93.0%;24 ̄36 h吸胀结 * 束,百粒种子吸水量只有0.49 g,仅占总吸水量的 6.9%。可见,苦瓜种子吸胀期的吸水过程主要在 浸种时间m 图2 苦瓜种子吸胀与浸种时间的关系 Fig.2 Relationship between soaking time and imbibiflon of seeds 浸种前期,主要集中在前24 h。 3 结论与讨论 目前,生产上苦瓜干种子处理的主要方式是嗑籽,但是嗑籽处理相对较慢,容易在嗑籽的过程中损伤 胚芽,导致种子不能正常发芽。本试验结果表明,苦瓜种子的最佳处理方法为裸仁和切皮处理。考虑生 产实践中的可操作性,裸仁处理比较繁琐,而且剥离种皮时容易损伤种仁,在田间播种后容易烂种烂芽, 还容易受地下害虫为害,所以种仁处理适于少量、小范围的精细化播种中使用。切皮处理只是切除种子 顶部(种喙对应端)少量种皮,不仅速度快,而且不会损伤胚芽,切皮时因为损伤的是子叶,不会导致种子 不能正常发芽,反而会由于少量的创伤加速苦瓜种子的吸水,促进发芽;同时切皮处理后的种子可以直接 观察到种仁,能够初步判断种仁是否已失去生命力。所以,建议生产上在进行苦瓜干种子处理的时候,采 用切皮处理的方法。 水分是种子萌发的先决条件,种子吸水达到一定程度时,种子内部物质转化和呼吸开始逐渐加强,种 子浸种时间短,吸水量过少,达不到萌发的最低需水量,导致具有正常生活力的种子不能发芽。而浸种时 间过长,水分过多,会导致氧气不足而使呼吸过程受阻,种子发芽力下降。 徐永杰等 和韩哲等 ]认为苦瓜种子种皮坚硬,吸水难;张玉灿等_5]认为苦瓜种壳虽然坚硬,但吸水 并不慢,种壳透气性差是苦瓜发芽慢、发芽难、发芽率低的主要原因。本试验结果表明,苦瓜种子吸水并 不慢,浸种初期吸水极为迅速,随着浸种时间的推移,吸水速率迅速降低。刘政国等E 认为苦瓜适宜的浸 种时间为10 h;王广印等 ]研究认为苦瓜最佳浸种时间为16 h;刘海河等_8 认为12 h为苦瓜浸种的适宜 时间;张玉灿等[5 认为苦瓜种子发芽的最佳吸水率为38%~42%,30℃恒温下需浸种10~14 h。大多研 究在进行苦瓜最佳浸种时间试验时,往往是直接设定一系列不同的浸种时间,由于不同类型的苦瓜其种 子在结构和生理上存在一定差异 ],最后得到的试验结果各异。根据这一试验思路,在寻求苦瓜最佳浸 种时间的试验时,可用不同类型苦瓜做为试验材料,将浸种时间和吸胀率相关联,以吸胀率为指标,确定 不同类型苦瓜种子的最佳浸种时间,最终建立苦瓜种子最佳浸种时间的标准。 致谢:感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崔鸿文教授给与指导。 参 考 文 献 [1]聂小兰,栗长兰.苦瓜种子芽前处理对发芽的影响EJ].农业与技术,2003,23(4):101—103. [2]徐永杰,刘伟华.苦瓜种子发芽困难的原因及播前处理新技术EJ].现代化农业,2007(9):23—24. E3]曾正明,杨跃华.苦瓜发芽的水分条件研究_J].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58—59. E4]韩哲,李媛,蒋欣梅.干热处理后不同浸种时间对苦瓜种子发芽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1):28~30 [5]张武君,张玉灿,邓昌琳,等.苦瓜种子发芽相关技术研究E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7):18l一185. [6]刘政国,秦荣耀.苦瓜种子发芽技术的研究[J].种子,2004,23(4):43—44. [7]王广印,张建林.苦瓜种子发芽特性研究EJ].中国农学通报,2000(1):45—46. Es]刘海河,张彦萍,杨风云.苦瓜种子发芽特性研究EJ].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8(2):15—16. E9]庄福升,黄如葵,方锋学.不同加速老化条件对苦瓜种子发芽的影响E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67—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