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不同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栽培对比试验
作者:邓文财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02期
摘要为筛选适应永安市种植的再生稻组合,2009年对6个具有再生力的不同再生稻组合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稻不同品种产量差异极大,农艺性状差异性极显著。其中以宜优99产量最高,且株型紧凑,后期转色好,适宜较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再生稻;品种;产量;农艺性状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2-0058-02
近年来,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利用独特的气侯条件,在中低海拔双季稻区发展“再生稻—莴苣”种植模式,每年种植面积在400hm2以上,累计推广面积达3 333.33hm2以上。2009年再生稻两季最高产量达19 804.5kg/hm2,产值4.16万元/hm2,莴苣最高产量86 257.5kg/hm2,产值13.80万元/hm2,种植模式最高产值达17.96万元/hm2,平均产值12.00万元/hm2左右,经济效益非常显著,该模式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支柱产业,莴苣产品远销福州、厦门、上海等大中城市。为了筛选适应当地作再生稻栽培的高产品种,为今后生产用种提供依据,2009年进行了水稻不同品种对比试验,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小陶镇长坂村,前作为稻田。海拔230m,经度117°07′8″,纬度25°44′7″,田面平坦,肥力中等,排灌方便,阳光充足,土壤为灰泥田。 1.2供试品种
参试水稻品种有:福建金山种业提供的D奇宝优527、宜优99,福建农嘉种业提供的两优航2号、宜优673,福建63种业提供的Ⅱ优1273、两优2186。 1.3试验设计
每一参试品种作为一个处理,以两优2186作对照(CK)。试验设在同一田块内,每个品种种植面积200m2,随机排列,外设保护行,种植规格及丛数相同。 1.4试验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月10日播种,4月6日插秧,实行垄畦栽培,丛插2粒谷,每个品种插0.48万丛[1]。重施基肥,推广配方施肥,施纯氮225kg/hm2,N∶P∶K=1∶0.5∶1,基肥∶蘖肥∶穗肥=5∶4∶1,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作基肥、蘖肥和穗肥的比例为4∶4∶2,基肥在犁田时全层施,追肥于插后15d施入,穗肥在幼穗分化3期前后施,平均每丛12个蘖左右,及时烤田,幼穗分化至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和湿润交替灌溉,在头季收割前10d断水,以利于收割[2]。整个生长过程中及时做好纹枯病、稻瘟病、二化螟、卷叶螟、稻飞虱及鼠害的防治[3,4],收割前15d施尿素225kg/hm2、氯化钾112.5kg/hm2作催芽肥,把好留桩高度(留好头季稻高度的1/3),抢晴收割;头季稻收割期为8月8日,再生季收割期为10月8日。 2结果与分析
2.1头季稻产量及农艺性状对比
由表1可知,宜优99产量最高,达12 901.5kg/hm2,比CK增产2 574.0kg/hm2,增幅为24.92%;其次是D奇宝优527,为11 847.0kg/hm2,比CK增产1 519.5kg/hm2,增幅14.71%;宜优673排名第3,产量为11 572.5kg/hm2,比CK增产1 245 kg/hm2,增幅12.06%;Ⅱ优1273排名第4,产量为11 059.5 kg/hm2,比CK增产732.0kg/hm2,增幅7.09%;两优航2号排名第5,产量为9 580.5kg/hm2,比CK减少747.0kg/hm2,减幅7.23%。各品种之间产量差异极为显著,且农艺性状差异也较大。 2.2再生季产量及农艺性状对比
由表2可知,宜优99再生季产量位居第1,产量达6 553.5 kg/hm2,比CK增产876.0kg/hm2,增幅15.43%;Ⅱ优1273 和D奇宝优527分别位居第2和第3,产量分别为5 863.5kg/hm2和5 788.5kg/hm2,比CK分别增产186.0kg/hm2和111.0kg/hm2,增幅为3.28%和1.96%;两优航2号位居第4,产量为5 599.5kg/hm2,比CK减产78.0kg/hm2,减幅为1.37%;宜优673位居第5,产量为5 529.0kg/hm2,比CK减产148.5kg/hm2,减幅为2.62%,各处理间产量差异不大。 2.3两季产量比较
由表3可知,宜优99产量最高,两季达19 455.0kg/hm2,比CK增产3 450.0kg/hm2,增幅21.56%;D奇宝优527位居第2,两季产量17 635.5kg/hm2,比CK增产1 630.5kg/hm2,增幅10.19%;宜优673位居第3,两季产量17 101.5kg/hm2,比CK增产1 096.5 kg/hm2,增幅6.85%;Ⅱ优1273位居第4,两季产量16 923.0 kg/hm2,比CK增产918.0kg/hm2,增幅5.74%;而两优航2号两季位居第5,产量为15 180.0kg/hm2,比CK减产825.0kg/hm2,减幅5.15%,与宜优99相比减产4 275.0 kg/hm2,产量差异极大。 3结论与讨论
参试的6个品种中,宜优99、宜优673、两优航2号均为优质稻品种,其中以宜优99产量最高,该品种分蘖力较强,株型紧凑,后期转色好,在生产上应作为大面积首选种植。其次是宜优673,生产表现较好,且米质优,可适当搭配推广种植。D奇宝优527和Ⅱ优1273,米质一般,但适应性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广。因此,在生产上建议农户要根据各品种的特征特性和不同田块的肥力状况选择相适应的品种种植,以获得最大收益。 4参考文献
[1] 陈晓燕,陈利,段坤.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5):117. [2] 赵秀春,吴英.水稻施肥配方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19(6):1-3.
[3] 王贺正,马均,李旭毅,等.水稻苗期生理生化特性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J].华北农学报,2009,24(4):174-178.
[4] 徐海莲,肖筱成,徐善忠,等.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防治调查研究简报[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9):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