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语文五上18课《莫高窟》小练习

语文五上18课《莫高窟》小练习

来源:暴趣科技网

  教材分析:

  课文生动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现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全篇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文字浅显。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难度不大,只要注重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即可。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4自然段。

  2.通过品读语言,充分感知课文。学习并掌握课文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的方法。

  3.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4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配乐并出示相关图片)教师激情讲述:同学们,在我国大西北的怀抱里,有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是闻名中外的石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据传莫高窟始建于前秦时期,已历经千年岁月的洗涤,现存石窟492洞,保存着彩塑3000多尊,壁画4.5万平方米,是世界艺术史上惊人的奇迹。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你们想去见识一下这个令华夏儿女倍感自豪的地方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高窟。(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增加学生对敦煌的兴趣,为下面的课堂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小组合作,初探敦煌

  1.明确小组学习任务: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的意思。

  (3)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莫高窟的艺术成就,并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编写一份段落提纲。

  (4)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练习。

  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自学情况(各小组自主选择汇报方式及内容)。

  (1)以喜欢的方式展示朗读情况。

  (2)交流理解的词语和不懂的词语。

  (3)汇报编写的段落提纲。

  教师指导归纳,出示要点:

  第1自然段:写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貌。

  第2自然段:介绍莫高窟的彩塑。

  第3自然段:介绍莫高窟的壁画。

  第4自然段:介绍莫高窟的藏经洞。

  第5自然段: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4)出示填空题,引导学生完成。

  通过刚才的汇报,我们发现这篇课文先从(总的)方面简介莫高窟),接着分别从(彩塑)、(壁画)、(藏经洞)三方面介绍莫高窟的艺术宝藏,最后(总结全文)。

  【设计意图:教师应确立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自读自悟,学习首尾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面,就让我们先去看看莫高窟的概貌吧。

  1.轻声朗读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感受敦煌莫高窟的概貌。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再读读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结合文中的具体语言说说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预设:

  ①“一颗明珠”、“举世闻名”——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以及她的独特魅力。

  ②“布满沙丘”、“断崖绝壁”、“蜂窝似的”——环境恶劣、开凿艰难,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勇敢和无穷智慧。

  ③“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

  3.让我们通过朗读的方式来赞美一下莫高窟这座艺术宝库,赞美一下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吧(齐读两个自然段)。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莫高窟是我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她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那么,莫高窟里到底有什么样的景物,让她有如此大的魅力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回顾上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莫高窟》(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还记得课文介绍了莫高窟哪些方面的情况吗?

  二.品词析句,感悟魅力

  过渡:莫高窟里的景物到底有什么魅力,使她能成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近距离地接触莫高窟,去一探究竟吧。

  首先,我们先去欣赏欣赏她的彩塑。

  1.学习第2自然段。

  (1)轻声读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用笔圈画出来。

  (2)(出示三张图片)猜猜他们是谁?你的依据是什么?

  (3)怎样读才能让人好像看到这些彩塑的样子?(指名读,指导朗读,齐读)

  【设计意图:把“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等抽象的词语通过具体图片形象化,把学生的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为学生准确把握文本,有感情的朗读文本,奠定了基础。】

  小结: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样子各不相同,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4)(出示“卧佛”图片)在这些彩塑中,有一座很特别的卧佛,谁来描述一下它的样子?课文又是如何描述它的呢?(指导读)

  (5)“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假如你就是游人,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6)分工朗读,指导背诵。

  过渡:谁来总结一下,作者是怎样描写彩塑的?

  ①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并逐一出示,引导学生朗读:

  总写:彩塑的特点(出示: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分写:介绍三种彩塑(出示: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细写:一尊卧佛(出示: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总写:游人的感受(出示: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设计意图:围绕中心句进行写作是本文一个特色,这种写作方法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渗透。】

  ②这就是敦煌莫高窟精妙绝伦的彩塑,让我们永远把这美好的景象记在心里吧。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③按原文口头填空。

  2.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莫高窟不仅有两千多尊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欣赏吧。

  (1)读一读第3自然段,并比较第2自然段,找出它们在表达方式上的共同点。

  (2)自学第3自然段,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壁画的(先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讨论,再以小组的形式,按照总-分-细-总的顺序汇报学习成果)。

  (3)学生汇报自学成果,教师相机补充指导。

  预设:

  ①理解“宏伟瑰丽”。

  ②理解“内容丰富”(出示“有……有……有……还有……”的句式,学习“先概括写,后具体写”的写法)。

  ③朗读作者描绘飞天的句子,体会作者优美生动的语言。

  ④(出示:各种姿态的飞天图)你能用这样的句子来介绍图上的内容吗?(发挥想象,说话训练)

  【设计意图:平时的教学中适时引导迁移,引导发现,习得一些语言规律和表达方法,可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4)引读背诵。

  3.学习第4自然段

  过渡: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虽然地方不大,却引来无数游客的关注,这是怎么回事呢?

  (1)学生自读,想象:藏经洞以前是怎样的,现在是怎样的?(交流)

  (2)介绍“藏经洞”的发现及遭帝国主义掠夺的情况。

  (3)指导朗读、背诵。

  三.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闻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看到了洞窟中那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莫高窟不愧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假如你是莫高窟的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游客们介绍这颗大西北的明珠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出现,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意化的阅读,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调动了学生多方面的智力潜能,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2.练习、展示、评议。

  3.(播放歌曲《敦煌梦》)同学们的动情讲述仿佛让我走进了莫高窟,看到了那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看到了那一幅幅宏伟瑰丽的壁画……看到这一切,作为中国人,我们自豪地说——引读第5自然段。

  四.课外延伸,布置作业(两题可以任选一题。)

  1.将课文改写成导游词,说给家人、同学听。

  2.有兴趣的同学可上网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图文资料,并设计一份手抄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