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被取保候审并不一定意味着犯罪嫌疑人身份,这是司法机关为了保证案件顺利调查进行的一项强制性措施。取保候审的人在案件调查期间需要遵守一些规定,例如不得离开居住地、不得接触案件相关人员等。如调查结束未发现犯罪事实,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即可解除此措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五条 取保候审是指在案件侦查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检察机关、机关可以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其他涉案人员实行的一种强制措施: (一)可能会销毁、伪造证据或者脱逃的; (二)可能会妨碍案件侦查或者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 (三)其他应当实行取保候审的情形。 第一百一十六条 取保候审的事实清楚,适用拘留可能影响案件侦查的,应当适用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应当迅速恢复涉案人员的人身自由。本法规定的拘留前的强制措施包括: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第一百一十七条 取保候审期限不超过二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适用本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延长期限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