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武汉市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

武汉市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

来源:暴趣科技网
武汉市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言及设计,顾先生侃侃而谈,与其争辩的外国专家心悦诚服。 B.有些学生总是漠不关心自己的前途,终日沉迷于游戏和网络的世界。 C.语文老师指出并耐心地纠正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D.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纷至沓来。

2 .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有误的是 春天的青岛之海,是美的。

当寂静的树林悄悄朦胧出一层鹅黄,当天真的燕子开始娇羞地呢喃,青岛之海,便以她耀眼的天姿国色,吸引了纷至沓来的游人。

在和煦春风的吹拂之中,大海如同一册被打开的浅蓝色的诗集,无边无垠,一片蔚蓝。那天使般翔飞的海鸥,是诗行;那蝶翅般竞发的船只,是诗行;那自由自在、缓缓涌动的波浪,是诗行;那于阳光下湛蓝的浪丛辐射出的斑斓的光束,更是诗行……这一行行绝美的诗句,怎不令游人频频驻足,一咏三叹?

A.选文中的“娇羞地呢喃”,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现了初春时青岛之海的天真与娇羞。

B.作者把“大海”比喻成“被打开的浅蓝色的诗集”,生动地写出了在春风的欧拂下,蔚蓝色的大海广阔无边的景象。

C.作者反复运用“那……,是诗行”的句式,构成排比,强调了海面上海鸥翔飞、船只竞发、波浪涌动、光束斑斓的绝美景象带给人的美好感受。

D.结尾“怎不令游人频频驻足,一咏三叹”一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里青岛之海的美的强烈的赞叹之情。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无论是振兴传统节日、保护传统村落,还是打造文化精品、挖掘非遗项目,牢牢把握时代脉搏,为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注入不竭动能。

B.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别具匠心,它将连起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对、澳门、珠江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

第 1 页 共 6 页

义深远。

C.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査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人人均每天读书19.81分钟,认为自己阅读量较少的成年人不少于四成以上。

D.我市已经举办了十七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是淄博的重要城市名片和盛大文化节日。

4 . 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秩序(zhì) 涉猎(shè) 哺育(bǔ) 目不窥园(kuī) B.祈祷(qí) 镐头(ɡǎo) 震悚(sǒnɡ) 扑朔迷离(shuò) C.镶嵌(qiàn) 契约(qì) 迸溅(bènɡ) 仙露琼浆(qiónɡ) D.忏悔(chàn) 猥琐(wěi) 炽热(zhì) 诲人不倦(huì)

5 .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苗族中,有关蜡染起源的传说就有两种。

②这说明至少在汉代,西南少数民族就已经掌握了染、织、绣的技术。

③做法是将布蒙在钢鼓上,用蜡在布上来回摩擦,再经过染,钢鼓上的纹样就转移到布上了。 ④苗族蜡染有着悠久的历史,《后汉书》上有西南夷“知染彩纹绣”的记载。 ⑤二是苗族的蜡染最早是对钢鼓上的纹样的摹取。

⑥一是苗族先祖蚩尤与黄帝战斗,蚩尤被俘并被处以极刑的故事,由此产生了枫液作防染剂的染法。 A.④②①⑥⑤③

B.④②⑥①③⑤

C.②①④⑤⑥③

D.②⑥⑤③④①

二、现代文阅读

6 .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句中连用两个“最”的作用是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讲演一开始就说明李先生没有罪 B.引起听众注意

C.讲演一开始就义正词严地揭露反动派的卑劣无耻 D.使敌人害怕

说明文阅读

第 2 页 共 6 页

楠 木

(1)楠木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木材,早在唐宋时期就是人们喜爱的树木。到了明清,楠木成了皇家专用木材,皇家有专门置办楠木的部门,当时各地将进贡楠木当成头等大事,进贡楠木可作为业绩考核和晋升的标准。明清两代均严格禁止除皇家以外的建筑使用楠木,民间如有人擅自使用,会因逾越礼制而获罪。清嘉庆帝杀和珅的20条罪状中就有一条是和珅用楠木建盖了房屋,为奢侈逾制。

(2)自古以来,我国所称的楠木是泛指樟科楠属树种,全球约有该属植物90种,中国约有34种。在拉丁学名中,其属名Phoebe来源于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之名,也有一种说法是来源于一种北美洲鹟鸟的鸣叫声。

(3)楠属植物多为常绿高大乔木,叶互生,羽状脉;花两性,聚伞状圆锥花序;浆果卵形、椭圆形或球形,花被裂片宿存,包被果实基部,革质或木质。

(4)楠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主要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尤以西南、华南为多。此外,在一些名山古刹中,也作为风景树栽培。

(5)楠属植物树干通直,生长较快,木材坚实,结构细致,有香味,不易变形和开裂,易加工,为建筑、家具、船板等优良用材。这是因为楠木有着较好的特性。

(6)一是耐腐性极强。晚明谢在杭的《五杂俎》提到:“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故截以为棺,谓之沙板。佳板解之中有纹理,坚如铁石。试之者,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经数宿启之,色不变也。”据说,楠木埋在地里可千年不腐,是棺椁的首选用材,也有“寿木之王”的美誉,故价值极高。《红楼梦》中秦可卿的楠木棺材有“一千两银子只怕无处买”的记述。

(7)二是防虫。楠木和樟科的其他植物一样,香气特别,古载,其百虫不侵。用楠木制作的箱柜存放衣物、书籍、字画,可以避虫。所以,皇家书箱、书柜必定用楠木。现代那些极为贵重的书籍和纪念品,也多用楠木做盒。

(8)三是不易变型,很少翘裂。由于楠木纹理顺,胀缩性小,不易变形且硬度适中,木材花纹细密瑰丽,特别适于雕刻。北京雍和宫中的楠木佛龛是该寺三宝之一;无锡的宗教博物馆中,那几十米长楠木雕刻的五百罗汉堪称一绝。

(9)明朝末期,楠木就已经濒临灭绝。清康熙初年,也曾派往南方诸省采办过楠木,由于耗资过多,康熙深感此举太奢,劳民伤财,无裨国事,遂改用满州黄松,很多大殿的木柱以外包楠木拼接而成。目前,我国的楠木资源极为稀少,高大粗壮的楠木多分布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中。

(10)在我国的34种楠属植物中,有很多珍贵的楠木,例如桢楠、闽楠、滇楠、浙江楠。它们均为我国特有

第 3 页 共 6 页

的珍稀树种,并且有濒于灭绝的危险。1984年,当时的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植物红皮书》中将这4种楠木列为稀有濒危植物。

7 . 下列对选文说明顺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逻辑顺序

B.时间顺序

C.空间顺序

D.总分顺序

8 . 下列对本文第(10)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下定义 举例子 C.分类别 作比较

B.下定义 列数字 D.列数字 举例子

9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最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 ) A.楠木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木材,早在唐宋时期就是人们喜爱的树木。 B.楠属植物多为常绿高大乔木,叶互生,羽状脉。

C.楠木和樟科的其他植物一样,香气特别,古载,其百虫不侵。

D.在我国的34种楠属植物中,有很多珍贵的楠木,例如桢楠、闽楠、滇楠、浙江楠。

10 .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因为楠木十分珍贵,因此唐宋时期民间不能擅自用楠木,否则就是逾越礼制。 B.亚洲、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是楠木的主要分布地,我国多分布在华南、西南地区。 C.楠木特别适于雕刻,是因为其纹理顺,胀缩性小,不易变形且硬度适中。 D.我国的部分楠木已成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并且有濒于灭绝的危险。

三、句子默写

11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②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③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 4 页 共 6 页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⑥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⑦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⑧《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总写邹忌是美男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杜牧的《泊秦淮》。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过①山农家(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②焙茶③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解:①过:拜访,访问。②嗔:嫌怨。③焙茶:炒茶,即用温火烘茶。 12 .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13 . 诗歌后两句的“莫嗔”“却喜”,写出的是山农怎样的心情?

五、课外阅读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文徵明临①《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②,或答人简札③,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选自《书林纪事》)

注释:①临:临写,临摹字帖②苟且:敷衍了事,随随便便,马虎③简札:信件,书信 14 . 解释划横线的字。 (1)日以十本为率

第 5 页 共 6 页

(2)书遂大进 (3)或答人简札 (4)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15 . 翻译句子。

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 16 . 读了本文,你有什么启示?

六、综合性学习

17 . 仔细观察下面漫画,按要求作答。

又是3月5日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内容。

(2)针对漫画所反映的问题,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七、作文

18 . 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他(她)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要写出人物的特点。③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第 6 页 共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