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筹规划 形成合力 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统筹规划 形成合力 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来源:暴趣科技网
统筹规划 形成合力 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省九次妇代会五年来,我市妇女儿童工作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市各级妇联坚持以理论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妇女儿童工作全局,充分履行妇儿工委办公室的职责,切实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全面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黄冈妇女儿童事业获得了新的发展。 一、优化三个环境,强化领导意识

第一,优化领导环境。首先,建立健全各级妇儿工委机构。市妇儿工委由常委、常务副担任主任,分管副担任常务副主任,、市的相关秘书长、市妇联担任副主任,统计、教育、卫生、劳动、等职能部门组成,形成齐抓共管,分工负责的社会化工作格局。实行妇女儿童工作责任制和专门会议制度,每年听取1-2次专题工作汇报,召开2-3次专题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实施两个规划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其次,加强妇儿工委办公室建设。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办公室的组织、协调、指导、督办和服务的职能,落实办公室的编制、人员和经费。

第二,优化环境。市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工作,将其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着力优化,推进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市认真落实妇女工作会议精神,和各县市区委召开常委会听取会议精神汇报,专题研究工作落实问题。2007年3月,召开妇女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黄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妇女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意见》、《关于印发〈黄冈市“党建带妇建”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三个纲领性文件,为我市今后一个时期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各县市区也都召开了会议,下发了文件,制定了,加大了投入。 第三,优化环境。在大众媒体开辟宣传专栏,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宣传有关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宣传妇女儿童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成就。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纳入党校教学内容,推进国策意识和先进性别文化进决策主流。自2002年来,每年“三八”期间,都在《黄冈日报》上就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促进妇女事业发展问题发表专访或专论。2006年,我们在《黄冈日报》开辟“领导干部谈国策”专栏,、11个县市区委和市直8个单位的主要领导撰文,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认真搞好培训工作,五年来,全市共举办各种培训班150多期,培训骨干近万人次。 二、创新四个机制,强化责任意识

一是综合协调机制。为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搞好综合协调,制定了妇儿工委工作规则和成员单位职责,明确了成员单位职责和任务;建立了专门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检查督办制度、年度考核制度、述职评议制度、调查研究制度等,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委员会会议和联络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对重点问题进行检查督办,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激励约束机制。为强化责任,根据成员单位的职责,将指标任务量化分解,落实到部门工作中,使成员单位有领导分管,有专人负责,有联络员沟通。实行岗位责任制,建立年度考核制度,对照年初目标,依照检查、述职、评议的情况,对成员单位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对单位和个人实行奖励,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我市设立了“重视妇女儿童工作领导奖”和工作奖,对先进县(市、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三是监测评估机制。高度重视监测评估工作,建立健全了监测统计和评估机构,成立了两个规划监测评估领导小组、监测统计组和专家评估组,制定科学的监测统计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案,将规划的内容和目标细化、量化,分解到成员单位,对监测数据实行定期报送和评审,加强对统计数据的监测和分析,撰写监测评估报告,动态地掌握妇女儿童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为决策提供服务。除开

展年度监测评估外,还精心组织了第一阶段监测评估和中期监测评估。2004年,我市第一阶段监测评估取得了全省第四名的好成绩,2006年,我市中期评估工作受到省表彰,市妇儿工委办公室4个单位被授予湖北省实施两个规划的先进集体,7人被授予先进个人。 四是示范带动机制。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充分发挥示范点的带动作用,促进全市工作全面发展。麻城是省的示范点,经过几年探索,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基本形成了主管、妇儿工委牵头,各成员单位分工负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妇幼卫生保健、农村改水改厕、妇女参政议政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1年,麻城市的妇女儿童工作受到妇儿工委表彰。蕲春县、黄州区两个市级示范点也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实施五项工程,强化主体意识

针对两个规划的重点领域,我们坚持分类指导,抓主要矛盾,抓关键领域,重点实施卫生、教育、劳动就业、参政议政、权益保护等“五大工程”,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发展。 实施妇幼保健工程,发展妇幼卫生保健事业。按照《母婴安全法》和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在全市开展“母婴安全”和“降消”活动,认真做好婚前检查和孕产妇保健工作,完善孕产妇住院分娩机制,建立高危孕产妇转诊和抢救绿色通道,成立新生儿疾病筛查检测中心。2006年,我市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9.10‰和10.50‰,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0.55/万,全市计划免疫四苗接种率均在98%以上,孕妇产前医学检查率97.80%,农村产妇住院分娩率94.60%。我市已有6个县市区被纳入“降消”项目县。

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提高妇女儿童受教育水平。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各类教育。2006年,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为99.98%,其中女童入学率为99.98%;小学巩固率为100%,初中三年巩固率96.887%,其中女生为96.45%;全市高中毛入学率为56.81%,其中,女生毛入学率为56.47%。成人识字率93%,其中女性为88%,青壮年识字率为99.3%,其中女性为98%。建“希望小学”60多所,资助贫困女童4000多名。以黄冈中学为代表的黄冈基础教育在国际奥林匹克赛中摘金夺银,形成了特有的“黄冈教育现象”,2007年底,成功举办“全国基础教育?黄冈论坛”大型学术研究活动。

实施创业就业工程,促进妇女参与经济发展。通过开展技能培训、组织劳务输出、开发产业基地、发放再就业优惠证、结对帮扶、建立再就业资金和小额贷款担保金等形式,在资金、技能、信息等方面,多途径帮助农村贫困妇女脱贫致富,促进城镇妇女就业创业。五年来,农村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减少13万。2006年,全社会妇女就业142.8万人,占就业总数的40.8%;外出务工的农村女劳动力45万人,务工收入26亿元左右,人均年收入近6000元。2005年,市妇联争取市拨10万元专款,全程免费培训转移农村女劳动力521人。2007年5月份,市妇联联合市妇幼保健院举办月嫂培训班,帮助100名妇女取得初级育婴员资格并实现就业;联合大东方美食中心引进全国知名保健培训机构——家富富侨公司,建立了黄冈市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基地,争取两年内培训保健师等专门人才2000—3000人。

实施女性人才工程,推动妇女参与社会事务管理与决策。争取重视,把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纳入到整个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中统筹规划,对女干部实行倾斜,为女干部健康成长搭建阶梯。通过不懈努力,我市女干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女干部参政队伍不断壮大,参政层次不断提高。市县乡换届后,全市共有党政机关女干部3923人,占党政机关干部总数的17.1%,其中,厅级女干部8人,县级女干部106人,科级女干部716人,市、县“四大家”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为100%,有2名女,市直部办委有10人担任一把手,市直工作部门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达57.8%,女干部担任实职和正职的明显增多。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我市女委员当选率达90.4%,66.4%的社区建立了妇女组织。黄冈师范学院规定,正高职称以上的女高级知识分子退休年龄延长到60岁。

实施权益保障工程,依法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坚持依,强化源头维权,做好实事化维权,搞好社会化维权,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成立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联席会,建立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反家暴中心和社区维权服务站,全市有妇女儿童法律援助中心11个,维权合议庭11个,维权站4000多个,家暴报警点76个。深化“三关爱”行动,2005年以来,全市共筹集资金120多万元,争取省援建“单亲特困母亲安居工程”247户,解决了一批极端困难的单亲母亲的住房问题;全市共建立留守儿童爱心站70个,留守儿童家长学校100余所,首批招募爱心志愿者2501名,筹集爱心基金21万元;在市直7家企业建立女职工劳动权益监测保护点,在沿海及大中城市建立11个打工妹维权站。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坚决打击“两非”行为,采取得力措施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局面。

五年来的实践,加深了我们对做好妇女儿童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也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第一,要统筹规划,全面推进,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体系,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把妇女儿童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妇女儿童工作纳入及其职能部门的目标责任制范围,为妇女儿童事业提供保障,推动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二,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不断创新工作环境。市切实加强对妇女儿童工作的领导,实行妇女儿童工作责任制和专门会议制,定时听取妇女儿童工作汇报,注重研究解决涉及妇女儿童发展的重大问题,着力优化妇女儿童工作环境。

第三,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妇女儿童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建立完善主管,妇儿工委办公室搞好组织、协调、指导、督办和服务,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合力推进两个规划实施。 第四,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针对两个规划确立的目标任务,抓主要矛盾,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着力解决事关妇女儿童发展的关键领域和环节,着重做好卫生、教育、劳动与保障、参政议政、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等工作,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