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陕西省级旅游资源介绍:
陕西是我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资源品位高、存量大、种类多、文化积淀深厚,具有巨大的开发优势。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余年。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聚集了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是我省发展旅游产业独有的特色和优势。陕西境内地上地下共有文物点35750处,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个,省级307个。全省共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03座,馆藏文物60多万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21件(组),文物数量列全国之最。陕西民风古朴,民俗独特,其中户县农民画、西府民间工艺、蒲城焰火、安塞腰鼓、陕北秧歌、民间剪纸也是陕西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陕西省不仅文物古迹荟萃,而且山川秀丽,景色壮观。境内有以险峻著称的西岳华山;有气势恢宏的黄河壶口瀑布;有古朴浑厚的黄土高原;有一望无际的八百里秦川;有婀娜清秀的陕南秦巴山地;有充满传奇色彩的骊山风景区;也有六月积雪的秦岭主峰——太白山等。目前省内有世界遗产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自然保护区5处,森林公园15处,地质公园3处,历史文化名城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9处,自然保护区17处,森林公园39处,历史文化名城11个。以秦岭为依托的自然旅游资源,使我省旅游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后发优势。
陕西省遵循保护和合理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开发独具特色、形象鲜明的旅游产品。目前全省已开发并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景区(点)200余处,其中国家4A级旅游区17家,3A级旅游区7家,2A级15家,A级3家。初步形成了以兵马俑博物馆为代表的具有世界著名品牌形象的产品体系,旅游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源自:http://www.sxtour.com/Plan/show_photo_Plan.asp?id=2 二 . 陕西省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录:
1. (第一批) 华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境内。西岳华山属秦岭山脉,由花岗岩构成,平地拨起,直插云霄。落雁峰最高,海拨2,154米。华山以奇险著称,有青柯坪、千尺幢、擦耳崖、苍龙岭、长空栈等景点。华山松高大参天,多生长在海拨1,500米以上的地带,与险峰奇石相得益彰。华山为道教胜地之一。规模宏大的西岳庙位于华阴县城北,还有玉泉院、仙姑观等名胜和许多历代名人题刻,以及神话传说。 2. (第一批) 临潼骊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境内。临近古城西安、咸阳,以名胜古迹众多著名。骊山林木苍郁,素有“绣岭”之称,远望似一匹骊马,最高峰海拨914米。周、秦、汉、隋、唐等王朝均在骊山建离宫,利用温泉沐浴,有华清池等名胜。骊山东有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坑,一号坑己建起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博物馆。兵马俑雕塑精美,造型生动,是文化艺术珍品,骊山西北有五千年前姜寨母系氏族社会村落遗迹,东北还有鸿门宴遗址等。
3. (第三批) 宝鸡天台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南郊,面积约120平米千米,属秦岭山系。区内群峰竞秀,植被繁茂,景色优美,气候宜人。主要景点有莲花、道帽石、磊磊石、九龙泉、大散关、鸡峰插云、弥罗天云海、炎帝骨台寝殿、神农祠、老君顶、玄女洞等数十处,主峰莲花顶海拔2198米。天台山有油松、华山松、连香木等多种树木、百余种观赏花木和60多种鸟兽。
史载民传,天台山是炎帝出生、成长、创业和卒身的地方,是“神农之乡”,在中华民族发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还有道教始祖老子李耳开始创教写经的传说。自古以来说是道家名山,是一处融文化古迹与自然风光为一体,具有观赏游览、历史文化和科学考察等多种价值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4. (第四批) 黄帝陵风景名胜区: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以黄帝陵与桥山为主体,以轩辕庙、秦直道、石窟寺等人文景观和子午岭森林风光及黄土高原风貌为补充的综合景区,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文化纪念地. 风景区总体范围为:“一山一水带五区的总体构成”。即以沮水风景区为轴线的整体构架中呈现出珍珠般的区位分布,完整有序,形成以黄帝陵区为景区龙头(核心区),以沮水和山系为龙身(龙脉),以局部景区呈珠肌分布的脉系网状风景名胜区总体结构。其中连庄景区面积52.5平方公里,为山体林区景区景观和自然农耕生态景观,紫娥寺等宗教文化景观;峪村景区面积为16.5平方公里,为自然农耕生态景观和山体林区生态景观、千佛寺等宗教文化景观;沮水源景区面积160平方公里,为山脉林区景观、秦直道等历史文化遗址风景;河寨景区面积23平方公里,为山林自然生态景观、自然生态地貌景观.
源自: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2/13/content_1313462.htm 三 . 陕西省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1. 秦始皇陵: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现存墓封土高40米。陵园布局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约2.5公里,外城周长约6.3公里。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1974年被发现。现已挖掘四个坑,面积共2.5万余平方米。能内丛葬大量与真人真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绘兵马俑和当时实战使用的各种兵器。出土文物达万件之多。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它有被称作世界最大帝陵之一,及世界第八个奇迹的称号. 2.兵马俑: 是始皇陵的从葬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约1公里半处,发现于1974年,是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一号坑是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的,后经钻探又先后发现二、三号坑,其中一号坑最大,面积达14260平方米。三个坑共发掘出700多件陶俑、100多乘战车、400多匹陶马、10万多件兵器。陶俑身高在1米75至1米85之间,根据装束、神态、发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将军俑,武士俑,车士俑等。坑内还出土有剑、矛、戟、弯刀等青铜兵器,虽然埋在土里两千多年,依然刀锋锐利,闪闪发光,可以视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秦始皇兵马俑规模宏大,场面威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源自: http://www.gogocn.com/point_list.asp?province=20 四. 陕西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
1. 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陕西省周至县境内,面积52931公顷,1984年经陕西省批准建立,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及其生态环境。本区除金丝猴外,还分布有一定数量的羚牛、大熊猫等珍稀动植物,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2. 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陕西省太白、眉县、周至三县交界处,面积56325公顷,1965年经陕西省批准建立,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历史遗迹。本区地处秦岭山脉中段,太白山顶海拔3767米,为秦岭的主峰。该保护区是开展科学研究难得的“天然实验室”。
3. 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陕西省洋县境内,面积29906公顷,1994年经陕西省批准建立,1995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在熊猫及其生态环境。本区地处秦岭中坡南段,海拔900-3071米之间。区内气候温和、湿润多雨,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基本完整,动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同时是一处最有价值的大熊猫分布区. 4.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陕西省佛坪县境内,面积29240公顷,1978年经批准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在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本区地处秦岭中段南坡,最高峰鲁班寨海拔2904米,相对高差1900余米。区内峰峦叠翠、气候温和、森林景观原始古朴、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同时有棕色大熊猫在这一地区神秘出现,被誉为“宝中之宝”。 5. 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陕西安、柞水、宁陕三县交界处,面积118公顷,1980年经陕西省批准建立,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羚牛及其生态环境。
本区地处秦岭中段,秦岭主脊自西向东从保护区的中部通过,最高峰牛背梁海拔2820米,相对高差达1800米以上。区内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种类较多,据初步调查,有高等动物1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羚牛、黑鹳、豹等10多种。羚牛是本区的保护重点,主要分布在海拔2400米以上的冷杉林和松林中,种群数量约100 多只.
源自: http://www.losn.com.cn/hjbh/natur-index.htm 五. 陕西省主要的博物馆简介:
1.半坡博物馆 位于城东6公里处,是6千年前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面积1万多平方米,是了解、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生产、生活的珍贵实物资料。内分居住、制陶、墓葬三部分,计有房址45处。
2. 陕西省博物馆 位于南门里三学街。馆内第一部分为历史陈列,展现了周、秦、汉、隋、唐几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的历史概貌。第二部分是碑林,收藏了汉、魏、隋、唐、元、明、清各代碑、志2300余件,是中国最大的一座石质书库,荟萃了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张
旭和怀素等中国历代著名书法家的原刻碑。第三部分是石刻艺术,展出了汉、唐时期的代表作70余种,其中有东汉的双兽、画像石,
唐代的蹲狮、犀牛,“昭陵六骏”中的四骏真品,以及李寿石椁等,都是稀世珍宝。 其中1与2 源自: http://www.w555.com/ly/geshen/shanxi.htm
3.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已有九百年的历史。唐代时这里是太学所在地,宋代成为孔庙。北宋哲宗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为保存唐代所刻《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将其与唐代其它重要碑石移入,初步奠定了碑林的基础。後来,由於常有人拓印碑帖,当时照明不良,燃烛熏案,墙柱皆黑,兼之墨拓使碑石发黑,故又有“墨洞”、“碑洞”之称。到了清代,随著历朝
历代不断有碑石归藏,碑石如林,才有了“碑林”之名。1938年成立了碑林管理委员会,1944年改为“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此後又几度易名,直到1992年才正式定名为西安碑林博物馆。
源自: http://www.xanet.edu.cn/xbfq/xbfq_shanxi.htm#旅游景点:
4.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中国遗址性博物馆。建在秦始皇帝陵的兵马俑坑遗址上。位于陕西省临潼县东7.5公里的骊山北麓,西距西安37.5公里。
1974年3月,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农民,在陵东1.5公里的地方打井时,发现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和试掘,发现秦始皇时代的大型兵马俑坑3个,总面积2078平方米。
5. 陕西地址博物馆: 是中国省级综合性地质科学博物馆。位于西安市和平门外雁塔路。1979年筹建,1981年10月1日正式开馆。馆内设有地层岩石、矿物、矿产、矿床和古脊椎动物5个展室。还衔有一排展览橱窗。馆藏各类实物标本4500多件,陈列展出2500件。
6. 咸阳博物馆: 是中国地方性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原治城内中山街。馆址系由明洪武四年(1371)建的孔庙维修扩建而成。1962年开馆。
该馆收藏秦、汉、唐时期的文物约 1.2万余件。一级品20余件,有安邑下管钟、六斗铜鼎、陈爰金币、兰池宫错金银鼎、西汉白玉奔马、汉武马蹄金、盛唐缠枝纹曼草鸳鸯金执壶等。
该馆秦、汉历史文物陈列馆,展出咸阳宫、渭城及秦汉陵墓出土文物。1981年新辟汉兵马俑馆,展出汉高祖刘邦长陵陪葬墓出土的3000彩绘兵马。
源自: http://www.ccnt.com.cn/antique/zhiliaoku/bowuguan/index2.htm?dir=syn 六. 陕西省主要山峰:
1. 翠华山: 翠华山自然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以南23公里秦岭北脉。海拔2132米。面积 1785 公顷。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
2. 太白山: 太白山风景位于秦岭北麓西安市周至县境内,东距西安市区70 公里。楼观台是中国古代圣哲,大思想家老子著说其伟大著作《道德经》之文化圣地和道教祖庭圣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华文化之魂所在地。
3. 华山:地处华阴市,古称西岳,又称华岳,距市区 5公里,西距古城西安 120公里。山顶有朝阳(东峰)、落雁(南峰)、莲花(西峰)诸峰,皆昂然笔立,高插云宵,故称“天外三峰”。三峰之外,还有玉女(中峰)、云台(北峰)、五云诸峰环侍拱向,故山势雄伟,峰峦耸峭。
4. 骊山: 位于西安临潼县城南,属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最高峰九龙顶海拔1301.9米,山上松柏长青,郁郁葱葱,远看形似一匹青色的骊马,故名
“骊山”。骊山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锦绣,故又名“绣岭”。每当夕阳西下,骊山辉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绮丽,有“骊山晚照”之美誉。历史上“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骊山风景秀丽,自古至今,一直是旅游者向往的游览胜地。 源自: http://www.xanet.edu.cn/xbfq/xbfq_shanxi.htm#旅游景点: 七. 陕西省特殊纪念地:
1. 兵马俑: 兵马俑是秦始皇死后为他陪葬的陶佣兵士,气势庞大,很有历史研究价值。它同秦始皇陵一起被列入“世界遗产清单”。并被誉为“世界第奇迹”。她将以更优秀的服务迎接国内外观众。
2. 黄帝陵:黄帝陵坐落在陕西省延安南部的黄陵县,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墓的所在地。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著名的游览地。传说黄帝生于山东寿丘,逝世于河南荆山,葬在陕西桥山。桥山位于黄陵县城北1公里。
3. 乾陵: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陵,陵墓因山为陵,气势雄伟壮观。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高宗和武则天两帝的合葬墓就在此峰中。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夹着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台
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驼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还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其周围还有17座陪葬墓。 乾陵附近还有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及懿德太子墓。
(1,2,3) 源自: http://www.xanet.edu.cn/xbfq/xbfq_shanxi.htm#旅游景点:
4. 茂陵: 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今兴平县南位乡茂陵村,距兴平县城东15千米。西汉时,茂陵地属槐里县之茂乡,武帝在此建陵,故称茂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茂陵周围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等陪葬墓。
5. 耀州窑遗址: 位于铜川市黄堡镇漆水河两岸,遗址区域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宋代有“十里窑场”之誉。 耀州窑以黄堡镇为代表,包括地坡、上店村、玉华宫及陈炉镇等窑在内。黄堡镇在宋代隶属耀州,所以我国文献记载中,把这里的瓷窑统 称“耀州窑”,所烧瓷器叫“耀州瓷”。
6. 司马迁墓与祠: 在韩城市城南10公里芝川镇南门外,位于黄河西岸的梁山东麓。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6)源自: http://www.sxtour.com/view/index.asp 八. 陕西主要的少数民族及其节日:
1.回族: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
2.满族: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 3.藏族: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4.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
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5.壮族: 三月三歌会、春节、陀螺节、陇端节、吃立节、娅拜节等。
6.苗族: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
节、花山节、晾桥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7.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
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源自: http://www.fjms1984.com.cn/20040101/ca671217.htm 九. 旅游商品:
1. 肚兜: 肚兜是关中和陕北传统的贴身服饰,形状像背心的前襟,上面用布带系在脖劲上,下面两边有带子系于腰间。
2. 秦兵马俑复制品: 秦兵马俑复制品是旅游者最喜爱的旅游纪念品之一。
3. 秦铜车马复制品: 仿制品的人马神态栩栩如生,足可以假乱真,受到了业内人士及广大中外旅游者的极大赞赏,是我国工艺美术宝库中的珍品。
4. 唐三彩: 我国制作陶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进行,但多为黑色和单色,直至唐代才有了鲜艳夺目、色彩缤纷、光亮润泽的三彩釉陶俑,被称为“唐三彩”。
5. 碑林碑石拓片: 西安碑林收藏了自汉至清各朝代碑碣共2400余件,是我国书法名碑的荟萃之地。碑石拓片也就成了旅游者和书法爱好者喜欢的旅游纪念品。
6. 陕北剪纸: 陕北剪纸包含秦、汉之风,风格既纤细秀美,又粗犷大方,粗中见巧工,土中观美感.
7. 陕西农民画: 陕西农民画原于民间,所画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构图简洁美观,注重色彩数量,追求强烈的直观效果,乡土风情浓厚,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国内外游客和专家的好评。
8. 凤翔彩绘泥塑: 凤翔彩绘泥塑以造型优美、色彩艳丽、生动逼真而享誉海内外。 9. 榆林地毯: 榆林地毯是陕西传统工艺品。所织地毯多用富有变化的几何图案,色泽清雅,组织严密,驰名中外,被视为珍品。
10.蓝田玉雕: 从咸阳出土的“汉白玉马”、渭南发现的“玉牛”、以及西安市何家村出土的“唐镶金玛瑙牛首杯”、“镶金手镯”等都可以看出陕西玉雕工艺的精湛。现在的蓝田玉雕,更达到了“俏色” 的境地,突出了中国玉雕的艺术特色。
11. 西安景泰蓝: 景泰蓝是我国金属工艺品中的重要品种。
12. 唐壁画摹本: 乾陵出土的唐壁画,是现存唐人墓室绘画中的精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13. 花馍: 面花的制作盛行于陕西关中和陕北,当地人称为花馍。
源自:
http://www.xian-tourism.com/luyoushangpin/luyousp.asp?page=2&ec=008622074&nb=旅游纪念品
十. 陕西省旅游形象理念:
陕西省要推出明确旅游主体形象定位,按照“世界千年古都,华夏精神故乡”的西安城市文化身份定位,着力塑造“人文之都”主体形象,精心打造“秦佣故乡,丝路起点”、“周秦汉唐、历史辉煌”的名山、名水、名寺、名人的旅游品牌。而陕西省提出了要以旅游总体规划为指导,以名城、名山、名水、名文物景点为教本,以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地方文化、宗教文化、现代文化等文化资源依托,确立“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秦岭自然风景区”两大主题,深化产品开发,丰富旅游产品结构,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特色旅游品牌,推出“华夏之路”和“红色旅游”等多种线路产品,那么陕西的旅游形象定位应首先考虑资源优势,还应考虑西安的国际、国内市场客源,更应注重长远未来发展.
源自: http://www.xtour.cn/2005-8/200582493719.htm 十一 . 陕西省级“十一五”旅游规划: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将调整市场开发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依托,大力发展入境旅游,以多种形式吸引游客到陕西旅游。到2010年,实现接待入境游客总数达到160万人。
据省旅游局董宪民介绍,到“十五”末的2005年,外国人占据了陕西入境市场80%的份额,绝对增量加速;日、美、欧等三大传统市场来陕游客总数占陕西入境总人数的42%,韩国来陕游客占陕西入境总人数的10%。“十一五”期间,在对日本市场的促销上,陕西省将强化“丝绸之路”、“中华文明精华”、“世界文化遗产”、“古老王朝街道”等旅游品牌,不断更新包装,丰富产品内涵,稳定主流客源层,培育新兴客源层,增加文化修学旅游市场份额。
目前,韩国已成为陕西主体入境市场。对韩国市场的宣传突出中国丰富奇异、多姿多彩的特点,以民众熟悉或向往的人物、节日、事件为宣传切入点,开发一批鲜明独特的产品,不断扩大产品内涵,如“佛教之旅”、“贵妃之旅”、“古三国之旅”等。利用航空便利设计推广“精品周末游”产品,持续及时地进行宣传促销。
对欧洲市场的宣传突出东方文化的独特与神秘,将柏林旅游展作为重要平台,组织对公众的宣传促销,加大对旅行社的工作力度,提高陕西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北美市场将积极组织参加有影响的旅游展销会,提高网上运营能力,满足游客快捷便利需求。注重探索开发高端客源市场,提升商务、会议、奖励旅游产品专业水平,为市场增添新的亮点。 陕西省还将针对东南亚市场研发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除历史文化古迹外,增加宗教、自然、民俗、美食、休闲娱乐等丰富多彩的互补性产品,使其富有新意、个性和乐趣。 对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游客,陕西将从华夏文明探源、观赏西部自然风光、开展文化科技交流、寻根祭祖、商务考察、体验民俗等方面开发设计旅游产品和线路。在深入拓展目标市场的同时,还要做好印度、俄罗斯、南非等潜力市场的调研与开发,尽早打开新局面. 十二. 旅游特色产品﹑旅游精品﹑品牌:
按照板块开发、专题深化和精品带动的策略,围绕文化遗产观光游、自然风光游、民俗风情游、健康休闲娱乐游、现代科技文教游等五大专题,重点打造以下六大旅游板块,并培育一批精品项目。
1、古都旅游板块。打造西安中心城区旅游区,以传统文化及现代都市观光、娱乐和购物为主。
2、林潼旅游板块。以秦唐文化观光游览为主,继续打造兵马俑、华清池、秦
始皇陵遗址公园等西安旅游的核心竞争品牌。加大力度涉及开发一流的参与性项目和温泉项目,扩展和提升现有景区的品位、规模和内容。对兵马俑,在继续凸现其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要着力揭示、宣传其作为可重复欣赏的审美对象。 3、秦岭北麓旅游板块。以文化生态旅游及观光休闲度假为主,突出秦岭山、水、林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地域特色,重点对该区域内的翠华山、骊山、南五台、王顺山、楼关台、朱雀及太平山这“六大名山”整体包装推出,提高旅游资源的总和质量与文化品位,增添生态旅游区的持续吸引力。
4、曲江旅游板块。形成以盛唐文化为特色,以娱乐、休闲、商务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5、泾渭浐灞滨水游憩板块。以广运潭为重点,建设浐灞河城市段、渭灞河三角洲、浐灞交汇区等水面,逐步恢复泾、渭、灞湿地生态系统和“泾渭分明”的自然人文景观,形成以水为主题的西安“水城”。以隋唐灞桥桥基的发现、保护为契机,再现“灞柳风雪”的历史景观。
6、四大遗址旅游板块。加大对周丰镐城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安遗址、唐大名宫遗址等四大国家遗址保护区的保护力度。整理遗址内的环境,着力保护古建筑遗存,并用不同的林相来标示曾有的宫殿、城墙,发展文物观光旅游。
源自: http://www.xtour.cn/2005-8/200582493719.htm
十三.. 陕西省近些年来旅游收入及旅游创汇﹑入境旅游人数﹑全省旅游收入: 国内外游客持续增长,接待规模不断壮大:
据统计1978—2003年,全省累计接待境外游客92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
28.6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4.7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79亿元人民币。其中:2002年全省接待境外游客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旅游外汇收入3.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7%;接待国内游客37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国内旅游收入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旅游业总收入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相当于全省GDP的9.2%。2003年遭遇“非典”影响,使我省旅游业遭受严重影响,旅游业首次出现了下滑,接待境外游客46.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5%,旅游外汇收入1.98亿元,比上年下降43.5%。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旅游业的恢复与振兴这一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促销活动和产品开发工作,接待境外游客有了较大的恢复。据统计1—8月份,接待境外游客49.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77.3%,外汇收入1.9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8.8%。 源自:http://www.sxzx.gov.cn/zxwork/shownews.asp?id=7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