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珠江水系内河航运发展SWOT分析

珠江水系内河航运发展SWOT分析

来源:暴趣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7卷第1期 2006年2月 水 道 港 口 Joumal of Waterway and Harbour Vo1.27 No.1 Februm ̄y,2006 珠江水系内河航运发展SWOT分析 崔扬,陈小鸿 (同济大学,上海200092) 摘要:珠江航运有着悠久的传统,是我国内河航运第二大水系。进入2l世纪以来,CEPA、中国东盟自 由贸易区以及泛珠江三角洲等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为珠江航运赋予了新的使命。文中采用SWO1、分 析方法,分别从珠江航运企业、人力资源、船舶、基础设施、港口的供给以及需求方面对珠江航运自身的 优劣势、所面临的威胁和机遇进行分析,并提出珠江航运发展的建议。 关键字:SWOT分析;内河航运;珠江;供给;需求 中图分类号:F55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443(2oo6)0l一0063—06 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水道组成,整个珠江水系地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六 省区和、澳门以及越南部分地区,流域面积4 537万hm2。其中,西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马雄山,至珠 海市磨刀门口注入南海,全长2 216 km,流域面积约占珠江全流域的80%;北江东源称浈水发源于江西省信 丰县石碣大茅山,西源称武水自湖南省进入广东境内,北江由浈水、武江二源在韶关汇合而成,北江干流全长 468 km;东江源于江西省南部,在虎门人海,从源头经东江北干流至东江口全长562 km。 随着“泛珠江三角洲”概念的提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内各省区的经贸与合作日益紧密,珠江流域 在“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合作中的中心纽带作用越来越明显:珠江航运为云贵川的物资出海提供了便利、节 约了成本,珠江航运还巩固了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地位,2003年珠江水系水运港澳线路完成集 装箱运量388.3万TEU,约占集装箱吞吐量的19% j。任重而道远的珠江水运如何健康持续的发展,是 “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合作区域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文中采用SWOT分析对在“泛珠三角”合作形势下珠 江水系内河航运的优劣势及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1 SW0T分析法 SWOT分析原是企业科学制定发展战略的一种方法,S代表优势(strength),W代表劣势(weakness),0代 表机会(opportunity),T代表威胁(threat)。其中,s和w是内部因素,0和T是外部因素。SWOT分析图中分 别以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为横、纵坐标,定位在不同象限而采取不同的总体战略。这里把它引入,通过分析 珠江水运自身特点以及面临的形势,进而明确珠江水运所应采取的发展战略。图1为战略地位评估矩阵。 2珠江内河航运供需SW0T分析 内河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有着运量大、能耗低、污染轻、成本小、占地少等优点以及速度慢和受自然 地理条件较大等缺点,这里不再赘述,本节仅简要针对珠江水系内河运输内在特点及外部的环境,进行 供需两方面的分析。 2.1供给 2.1.1企业 收稿日期:2002—09—20;修回日期;2005—10—12 作者简介:崔扬(1980一),男,辽宁省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Biography:CUI Yang(1980一),male,candidate for master.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水 道 港 口 第27卷第1期 优势。珠江航运业,是珠江流域的传统行业,在珠江水系上从事内河航运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多,大部分 企业都有着长期合作的较固定的客户(这同时也是珠江航运企业发展的威胁)。 劣势。珠江航运的运输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多为 一企一船的个体运输,效益低,经营主体分散,产业集 中程度不高,企业之间缺乏合理分工,效益普遍较低。 目前珠江航运企业总运力万吨级以上的企业个数占 机会 J L L转型战略 II m ‘增长型战略 I r 总量的不足20%。相比于占全国的内河航运份额 11%的中国长江航运集团(2000年数据),珠江航运业 为 缺少这样具有竞争力的大中型骨干航运企业_5。5_ 机会。2005—03—17,交通部正式发布了《珠江 御型战略 优势 Ⅳ 多样化经营战略 ’ r 航运结构调整意见》,制定减轻航运企业负担的 措施,推动航运企业向大型化发展,培育壮大珠江航 运市场。“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合作,也有助于降低航 运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力,建立区域大型内河航 运企、f 集团 图1战略地位评估矩阵 Fig.1 Estimation matrix of strategy position 威胁。由于珠江航运企业多为个体企业,运力大于运量,造成水运市场竞争激烈,逐步变成物资单位托 运人的运输市场,运输价格往往由货主定价,使运输的价格与价值相背离,形成亏本运输。另外,对水运企业 的收费名目繁多,营业成本增加,企业负担过重。如珠三角水运企业每年缴纳的各种费用占营业运输收入的 9%~25%(平均16%),航运企业的证、照、簿种类超过30种,珠江航运企业的发展步履维艰[引。 2.1.2人力资源 优势。珠江水系内河航运历史悠久,从事内河航运人员众多,而珠三角等地经济发达,外来务工人口多, 劳动力成本低。 劣势。珠江水系内河航运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导致从业人员平均文化程度不高。另外,航运企业从 业人员待遇有限,使得内河航运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缺少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 机会。随着针对珠江水系的河海两用船、内河集装箱船等新船型的开发使用,信息技术在珠江航运业的 逐步应用以及泛珠三角区域物流链的不断完善,在降低了内河航运业的运营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对高层次 人才的需求。交通部于2005—06—01起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发证规则》,规则 规定内河船舶上的从业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证书》,规则还对船员的文化程度做了相应 的要求。新规则的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就业人员起到规范的作用。 威胁。伴随着内河航运业自动化程度的提升,高新科技的应用,对技术含量要求低的岗位将逐渐减少, 而对高学历、高层次的航运人才的需求将逐步增加。然而,目前珠江流域内针对航运人才的高等教育培训机 构相对较少,培养内河航运人才的教育机构就更少。缺少内河航运的高级专业人才,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珠 江水系内河航运业的发展。 2.1.3船舶 优势。珠江水系内的船舶正在逐年向大型化、集装箱化发展,尤其是珠三角高速渡轮,集装箱船只较多, 并逐渐形成系列规模;珠三角航运船舶的型线和总体设计优良,技术含量高,机型及配套设施先进,经济效益 较好。 劣势。在整个珠江水系内,内河船舶平均吨位很小,船型庞杂,船舶标准化程度低。2003年珠江水系内 河船舶平均净载重为199.2 t/艘,平均100艘船只拥有集装箱位142个[2];还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3457 t/艘 .和251个 。而且,珠江水系船舶服役期过长,造成老旧船只多、跟不上技术更新的速度、运力结构不合理缺乏竞争力。 , 机会。珠江三角洲拥有包括居世界行业霸主地位的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大 量集装箱生产基地。全世界约80%的集装箱由广东省生产,现生产能力已达250万TEU/ ̄外贸出VI超过 70万TEU,需大量集装箱船舶承运成品箱到中转。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2月 崔扬,等珠江水系内河航运发展SWOT分析 65 在交通部的领导下,一系列的优化内河船舶结构、提高内河船舶现代化水平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 行。交通部在研究船舶技术和船龄相结合的船舶市场准人和退出制度的可行性和具体操作办法的同时,组 织研究“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制定《内河运输船舶船型主尺度》的征求意见稿,并研究修订《内河船型标准 化实施办法》。 威胁。珠江水系内河船舶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很多,新技术应用脚步慢。船舶差异性大,标准化程度 低,水系内部船舶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等问题,都对内河航运发展规划及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另外,专业化 有效运力不足,而绝对运力过剩的困境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2.1.4基础设施 优势。珠江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达3 360亿rn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2%,是仅次于长江的 第二大河流。珠江水系通航里程多,达到15 548.31 km,约占全国通航总里程的1/10。在珠江水系的内河航 道中,以珠三角以及西江的航道等级最高,大部分为三级以上航道,可通航千吨级内河船舶。其中珠江三角 洲航道更是纵横交错,河海相连,主要航道有60条,通航里程达1 361 kmE 。 劣势。珠江水系的内河航道平均等级不高,且分布不均,除西江及珠三角高等级航道较多外,其余北江, 东江及上游其他航道多为六级以下,整个珠江水系通航里程有44%为未维护里程。水系航道成网性差,内 部主要航区的干支流航道难以组织高效、经济的直达运输;与长江水系航道几乎没有沟通。 珠江水系上的船闸技术指标偏低:尺度小,船闸长度、宽度和门槛水深均不足,而且基本是单线,设计年 单向通航能力大部分都为200万t,设计通航船舶吨级很小,贵港、桂平这些枢纽船闸的年设计最高通过能力 也仅为1 200万t和1 000万t,设计通航船舶吨级1 O00t。且船闸运行管理不统一、不规范,碍航闸坝多达 520座[2l。 机会。对“泛珠三角”经济区整合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珠江水系航运规划报告》已经出台。在全国重点 规划的内河航道“两横一纵两网”中,珠江水系占据了其中的“一横”(西江航运主干线)“一网”(珠江三角洲高 等级航道网)。 在多方的重视与合作下,珠江水系的碍航闸坝正在逐渐改造拆除。上游断航几十年的红水河航线,日前 也已正式复航。针对超负荷运转的桂平船闸,目前正在规划建设桂平航运枢纽二线船闸。 国家远景规划中,将修建赣粤运河、湘桂运河,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实现全国内河航道的连网l3 J。 威胁。相比大规模规划的公路铁路网络,区域的内河航运网络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现代化的滞后严重制 约了内河航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竞争力。 由于长期以来对内河航运的重视不够、投资不足,对比与欧美各国由大量运河实现的密集通达的内河航 道网络,珠江水系的内河航道建设仍处相对初级的阶段。 2.1.5港口 优势。珠江水系港口众多,2003年珠江水系港口泊位年通过能力l万t以上港口有102个l2J。已基本 形成以广州港、深圳港为出海枢纽港,贵港港、梧州港、肇庆港为区域内河中转港,其他中小型港口与之配合 的港口体系。目前,珠江水系拥有国家规划的国家级内河枢纽港4个——南宁、贵港、梧州、肇庆。 贵港港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珠江水系最大的内河港,完成港口吞吐量突破了1 000万t,也是仅次于 广州港、深圳港的水铁中转港,承担了湘桂、黔桂、黎塘等铁路线煤炭、非金属矿石等大宗物资的货物转运。 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利用其丰富的内河资源、海岸线资源以及城镇资源,在对外贸易运输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劣势。受航道等条件的,珠江水系内河港15I的分布也很不均衡。大部分港口集中在西江及珠江三 角洲内,其他地区内河港口泊位数仅为整个珠江水系内河港口泊位总数的18%l2J。 珠江水系内河港口总体通过能力有限,缺少统一规划,现有港口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低,港口结构性矛 盾突出,公用泊位不够,万吨级以上的深水专用泊位特别是大型集装箱码头泊位及大型散货码头泊位严重不 足。珠江水系内河航道上每千米航道拥有生产用码头7.22 m,泊位密度为0.16个/km,即平均每6.26 km拥 有一个泊位。而江苏省相应指标为13.7 m/km,0.39个/km,(平均每2.54 km拥有一个泊位);长江干流泊位 密度为1.76个/km;京杭运河为5.26个/kmloJ。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6 水 道 港 口 第27卷第1期 中小港ISl设施不足,设备陈旧,保障系统不配套,港口运作现代化水平低,造成航运供给难以满足航运需 求,公用码头普遍超负荷运转。像贵港港这样的枢纽港都已经出现严重的拥堵,造成长时间大规模压港现 象。 机会。EDI及MIS等信息技术在港ISl运营中的应用以及港口机械化作业程度的提高,在降低了港ISl的 生产成本的同时也为各个港口发展港口物流中心提供了可能。 针对、交通部下发的《关于贯彻落实港口管理深化改革工作意见与建议》以及《港口法》等文 件与法规,广东等地的珠江水系港口正在深化改革,逐步建立公平合理、竞争有序、统一规范的港口运行机制 和管理。 珠江水系各个港口正通过优化港口布局,规范港口规划建设、岸线使用的管理,有效合理地利用岸线资 源,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干支线及喂给港相配套的港口体系。充分发挥每一个港口的作用和 功能。 威胁。除了少数港口外,大部分珠江水系内河港口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不够。另外,港口规划与城市的 布局规划常常缺少配合与支持,甚至有时出现冲突。 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的港口经营市场,港口规划发展缺乏统一指导,法制建设滞后缺乏有力的监管手段, 部分中小港口企业安全生产隐患较多。 2.2需求 优势。重工业发展为珠江内河航运提供了广阔的市场。2003年广东省能源消费系数及电力消费系数 分别为1.cr7和1.42都超过了1,可以看出,珠三角经济区以及广东省的经济增长越来越倚重能源消耗大的 重工业。广东省重工业占工业比重从1998年起持续高速增长,已由当时的30%多增加至现在的50%多_8_。 未来几十年的时间里,包括消耗大量能源的重化工业在内的绝大多数传统制造业,仍将扮演经济发展的重要 角色。这些传统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以及原材料,需要交通为其提供便捷可靠、成本低廉的大宗, 货物(如矿石、煤炭、石油)运输系统。而珠江上游各地矿产丰富,正是能源及原材料的供给者。珠江航运有 着运量大、成本低等优势,迎合了重工业发展的要求,又有着绝佳的地理优势。每年有大量的煤炭及建筑材 料经珠江这条黄金水道顺流而下。 的繁荣与珠江航运发展相互支撑。作为国际集装箱货运的枢纽港,货运量一直保持大幅增长。 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ISl,过去18年间有14年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一位[ 。集装箱 贸易运输的繁荣,需要珠江水系内河航运对其货物的集疏运输给予大力的支持。 劣势。由于产业布局及经济发展的差异,使得珠江水系内河航运存在着货物流向单一的问题,2003年 通过桂平船闸的上下行货运量比例为1:12_2J。绝大部分内河货物流向为上游运至下游,内河运输船舶普遍 有着单航放空的现象。 机会。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CEPA的签署,珠江流域与世界经济的合作 必将持续升温。对外贸易,尤其是港澳航线以及与东盟各国的货物贸易,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近期泛珠 三角经济合作区域的实施,在继续推进整个珠江流域对外交流的竞争力的同时,也为珠江流域内部各个 省区的经济合作清除障碍、增进动力。珠江水系内河航运面对着难得的机遇。 威胁。珠江内河航运的运输效率很低,珠江内河航运货运密度为124.40万t/kin,仅为德国的1/9,美国 的1/10,京杭运河的1/19。珠江内河运距为162.6 km,为长江水系及京杭运河的1/2,美国内河的1/5。运输 效率的低下,增加了内河航运的运输成本,了珠江内河运输潜力的发挥。 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内河航道没有沟通,造成内陆腹地的货物运输难以选择内河航运,不得不选择其他 运输方式。 由于公路运输的价格并没有反应其本身所占据的大量外部成本,内河运输在市场竞争中并不能充分显 示出其环保、节能、节约土地和安全可靠等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3小结 通过把上述分析简单列表如(表1)。可以看到,珠江航运的优势与劣势相当,机会多于威胁。而珠江航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2月 崔扬,等珠江水系内河航运发展SWOT分析 67 运的劣势多集中在自身供给方面,其中包括基础设施、港口、船舶和企业等多方面。建议珠江内河航运在“泛 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利好环境下,采取扭转型战略,充分利用环境带来的机遇,消除自身的劣势,谋求持 续长远的发展。 表1珠江水系航运SWOT分析表 Fig.1 SWOT analysis of the PleaJ1 River navigation (1)充分重视珠江航运本身的优势以及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完善珠江航运市场,健全法律法 规,为珠江航运企业发展创造外部条件。注重珠江内河航运人才的培养,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加大行业的科 技含量,推进珠江航运企业大型化。 (2)发展多式联运,完善港15物流,尤其做好贵港、梧州、肇庆等各港的水陆中转,各个港15统一规划、合 理分工,增加吞吐能力,减少压船压港。 (3)继续提升珠三角航运船舶的技术优势,调整运力结构,推进船舶标准化。重点发展江海直达船、集装 箱船、特种货船及高速客轮。尽早实现珠江水运主通道货运船舶平均载重达到500 t以上。 (4) ̄lJ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拆除改建各碍航闸坝,打通西南水运通道,提高西江航运干线、上游各航道 及桂平等枢纽船闸通行能力,建设虎门、横门、磨刀门、虎跳门(含崖门)深水出海航道,尽快理顺珠江航 运发展的瓶颈。并做好赣粤运河、湘桂运河和平陆运河的前期研究工作。 (5)¥wJ用珠江流域的合理产业布局,紧紧抓住能源、原材料运输以及港澳线集装箱运输两个方向,争取资 源,为珠江航运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参考文献: [1]Buck Consultants International(The Netherlands),Prog Trans(Switzerland),VBD European Development Centre for Inland and Coastal Naviatgion(Cermany).Via donau(Austria).Prospects for Inland Naviatgion within the Enlarged Europe[M].European Commission, 2004. [2]交通部珠江航务管理局.珠江水系航务统计资料汇编[R].广州:交通部珠江航务管理局,2003. [3]张文爽.珠江航运21世纪发展战略研究[J].珠江水运,2001,(1):10—13. [4]刘泰山.珠江水运亟需优化结构[J].珠江水运,2004,(5):7—8. [5]交通部水运司.2000年中国航运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第二次全国内河航道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公告文件[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8 水 道 港 口 第27卷第1期 [7]中国港口年鉴编辑部.中国港口年鉴(2oo3版)[M1.上海:巾国港I=1杂志社,2003 [8]广东省统计局.2004广东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SWOT analysis of Pearl River navigation CUI Ymag.CttEN XJao-hong (rone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Abstract:PeaJ1 River navigation has a long history.It is the second biggest irver in Chinese inland navigation rivers. Since 21th century,Pead River navigation is playing a new importnta role in CEPA,Chia—ASEAN Frnee Trade Area and Pan—peaJ1 River Deha cooperation.From the method of SWOT analysis,The paper analyzes the strength,weakness,oppor- tunity and threat of Pead River navigation from the aspect of the supply of PeaJ1 Rivet navigation’S enterprises,human re— sources,fleets,infrstaructures,ports as well as the demands ofPearl iverR naviatgion.Finally,some proposals for he tde— velopment of Pearl River navigation ale made. Key words:SWOT naalysis;inlnd naviagation;Pearl River;supply;demand (上接第62页) 参考文献: [1]许泽成.长江流域大交通建设研究[J].长江综合经济,1996,(12):18—20. [2]许天慧.长江水上交通事故多发原因及对策探讨[J].武汉造船,2001,(1):36—38. [3]吴春亮.长江下游船舶碰撞事故多的原因及对策[J].航海技术,1999,(4):32—33. [4]汪海.尽快建设沿江铁路与综合运输体系[J].综合运输,2000,(2):32—33. [5]罗诗刚.长江客运的发展对策[J].水运管理,2002,(5):15—16. [6]胡序威.区域与城市研究[M_.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61—251. [7]马南琦.长江客运仍有发展空间[J].中国港口,2002,(6):47—48. [8]陆玉麒.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74—148 [9]刘富华.发展长江水路集装箱运输的思考[J].中国水运,2003,(1):9—10. Pondering over building freight transport of the Yangtze River HAN Y粕-hong.LU Yu-qi (Colleg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Nanjlng Normal University,Na彬ng 210097,China) Abstract:The Yangtze River is the main trnspaort line of inland water transport.Freight transport of he Yangttze River keeps increasing recently and it becomes the main part of the Yangte River szhipping.To the shipping of the Yangtze River,the meaning of gold waterway is mole obvious.As a result.the study of how to build the shipping of the Yangtze River is of signiifcant value.he paperT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hipping market firstly and then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n the base of naalyzing problems of freight transport. Key words:feirhtg transport;waterway;development;the Yangtze iver;R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