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暴趣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运作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探讨

中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运作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探讨

来源:暴趣科技网
中国铁路集装箱中⼼站运作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探讨

中国铁路集装箱中⼼站运作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探讨观研天下

出版时间:2014年

导读:中国铁路集装箱中⼼站运作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探讨,中⼼站主营业务是铁路集装箱运输,各中⼼站均开通了多条班列线路,实现了⼤宗集装箱货源⾼效快速运输,特别是渝新欧、西新欧、郑新欧国际集装箱班列的开⾏,⼤⼤提⾼了中⼼站的区域影响⼒。

参考《中国集装箱市场运营态势及盈利战略分析报告2013-2017》⼀、中⼼站运作现状

中⼼站主营业务是铁路集装箱运输,各中⼼站均开通了多条班列线路,实现了⼤宗集装箱货源⾼效快速运输,特别是渝新欧、西新欧、郑新欧国际集装箱班列的开⾏,⼤⼤提⾼了中⼼站的区域影响⼒。在此基础上,带动了中⼼站开展门到门、掏装箱、仓储、堆存、报关报检等综合物流服务,中⼼站已从单⼀的铁路集装箱运输场站向综合物流服务场站发展。⽬前中⼼站运作中仍然存在⼀些不⾜:

1.集装箱运输组织⽅式没有⼤的改变

中⼼站集装箱运输组织沿⽤传统办理站模式,办理站业务主要是传统货运站受理承运、装卸车组织、到达交付,没有新的增加。具体表现:(1)被动接收订单,公铁联运各环节衔接质量不⾼,集卡进场随机性⼤,直装直卸⽐例较低,设备能⼒未能得到完全释放。

(2)零星客户和散、⼩、弱的货代公司占发货⼈⽐例较⼤,增加⼈为⼯作量。

2.集装箱运输组织⽅式没有新突破,对铁路局运输组织依赖性过强,没有运输产品的创新。具体表现:

(1)班列⽐例低,中⼼站⼤列进⼤列出的运输组织⽅式没有完全形成,到达仍以零散车流为主,发出直达列车和班列不⾜装车数的26%(始发班列或技术直达开⾏列数占总公司装车数⽐例)。

(2)中⼼站为新投⼊运营站,编组站取送车距离变长,使路局机率更显紧张。

路局机率本就紧张,集装箱到达车流⼜以零星为主,故造成取送车作业不均衡,再遇到运量波动,中⼼站装卸作业量呈现极不均衡的现象。集卡提箱落箱及装卸车作业交叉时,造成设备运⽤紧张。3.信息系统不完善

信息系统是优化流程、减员增效的重要⼿段,由于中⼼站投⼊运营还处于摸索阶段,信息系统不成熟以及当前存在的系统投⼊应⽤后的维护升级不够,辅助管理⼿段作⽤发挥不充分,⼤部分岗位作业量还不能完全由计算机取代。4.营销功能较弱

中⼼站在运作中主要还是依赖于客户上门,主动向市场营销的功能仍不完善,营销部门职能、⼈员配备等缺乏统⼀规划和指导。同时中⼼站的服务链不完整,在门到门、仓储、堆存、掏装箱等服务⽅⾯的设备设施、⼈员⽋缺,不能满⾜客户需求。既不能主动⾯向社会营销,⼜不能对上门的客户提供整套的物流服务,在物流服务上的⽋缺,造成中⼼站发展的瓶颈。⼆、中⼼站运作⽅向的探讨

1.发挥路⽹优势,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

中⼼站具有得天独厚的路⽹优势,应充分发挥这⼀优势,创新运输产品结构,在中⼼站与中⼼站间设计快速直达、阶梯直达、循环班列等新的产品。

快速直达即优选车次,选择⽤时少、路径短、跑的快的线路和车次,留⾜编组站的作业时间,选择最近、最快的车次铺图运⾏。运⾏根据客户的需求、货物的性质和到站去向设计出不同等级的产品(如客运列车的等级),以质论价,突出快的特点,供客户选择,提升中⼼站的竞争⽔平。

阶梯直达即根据距离的远近在中⼼站之间开⾏由近及远的直达班列。同时也可将中⼼站周边站的集装箱集结到中⼼站来,使零星货物上班列,在中⼼站之间能够形成开⾏班列的规模,充分发挥中⼼站的设备优势,同时提⾼运输效率。

通过各种班列的开⾏,提⾼中⼼站⼤列进出的⽐例,提⾼运⼒资源利⽤效率。特别是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带来的新机遇,加⼤“新亚欧⼤陆桥”国际集装箱班列⾻⼲线路建设,将中⼼站建设成为区域中⼼,特别是临港中⼼站有效的与海运结合,

开辟过境班列,进⼀步扩⼤中⼼站的国际影响⼒。2.丰富物流产品,提供更加完善的物流服务

中⼼站⾃上⽽下应建⽴统⼀的营销部门,完善营销职能和⼈员配备,进⼀步完善中⼼站物流产品,主动承揽⼀⼿货源,根据客户需求量⾝定制⼀整套的物流服务,同时加强与海关、国检的作业联系和信息交换,完善中⼼站进出⼝直通场站功能,将中⼼站打造成集铁路、公路、海运、仓储、门到门等服务于⼀体的区域物流集散中⼼。3.建⽴与多系统衔接的EDI电⼦平台

EDI平台的建⽴应与路⽹、地⽅物流信息平台良好衔接,逐步建⽴起通过外⽹与公路、港⼝、船公司、海关、国检之间共享和交换数据的EDI平台。发挥⽹络信息平台的优势,实⾏⽹上受理、审批、结算等业务,为客户提供物流各环节信息查询,进⼀步⽅便客户,提⾼作业效率。4.拓展集装箱多式联运业务

⼀是中⼼站主动与有关企业、单位建⽴协调例会和信息通报等制度,通报重点⼯作完成情况和发展规划、合作意向等信息,分析存在问题,统筹安排下⼀步⼯作,共同促进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

⼆是同港⼝、货代、船代等单位合作,在组织出⼝货源的同时,积极组织进⼝货源,充分发挥各⾃的优势,形成战略联盟。对铁海联运集装箱,铁路将采取灵活的价格措施,吸引船代公司的货源与铁路运输实现有效衔接,积极拓展铁海联运市场。三是加强与多式联运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协调配合,争取最⼤限度地简化货物申报、查验、征税、结汇、退税等⼿续,缩短集装箱停留时间,降低企业成本。5.加强集装箱班列运输组织

⼀是加强与港⼝、船公司的合作,加强与港⼝、公路货物集散中⼼的衔接,通过港⼝和船公司的海铁联运市场前沿平台,获取相关市场信息,加⼤集装箱班列开⾏的密度和质量,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快速、灵活、经济的服务。

⼆是统筹优化运⼒资源配置,重新梳理现有班列⽅案,努⼒培育和扩⼤集装箱班列开⾏。强化⽇常运输组织,加强对班列运⾏情况的实时监控,重点抓好班列的正点率和兑现⽔平。

三是提升部分品牌班列的运⾏等级,重点提⾼双层集装箱班列、⽜奶班列、国际联运班列、铁⽔联运班列等品牌班列的运⾏速度,压缩全程送达时间,确保开⾏质量。重要班列要争取按重点对待(争取铁路总公司的),做到运⾏⽆阻碍、时间有保证,同时按等级分别定价。

四是争取优惠的运价,中⼼站要具备真正、有效的运价实时办法,根据不同季节和不同的货源灵活使⽤运价杠杆,⼴泛挖掘货源渠道,充分吸引有效货源,不断扩⼤运量,尽快形成规模,积极创造效益。6.加强中⼼站品牌建设

铁路中⼼站是按照国际标准建设,采⽤集装箱专⽤装卸机械,相互间能够开⾏集装箱班列,具有国际先进管理⽔平。⽬前,已建成并运营的9个中⼼站(含宁波北仑港站)在铁路集装箱发送量中的⽐重不断提⾼,作⽤⼗分明显。“品牌”是⼀种⽆形资产,“品牌”就是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具有凝聚⼒与扩散⼒,成为发展的动⼒。品牌的建设,要以诚信为基础,产品质量和特⾊为核⼼,培育消费者的信誉认知度,企业的产品才有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中⼼站的品牌建设应⾸先确定中⼼站在物流⾏业的定位,制定中⼼站发展的规划、建⽴中⼼站的品牌形象,以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在物流⾏业中建⽴起品牌效应。三、结束语

铁路集装箱中⼼站运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系统和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定的差距,随着我国铁路运输能⼒的快速扩充,将进⼀步为中⼼站发展打开更为⼴阔的空间。当前铁路中⼼站的⼯作重点是作好中⼼站品牌建设,发挥路⽹优势,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丰富物流产品,提供更加完善的物流服务,同时做好拓展集装箱多式联运业务、加强集装箱班列运输组织、完善集装箱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等⽅⾯的⼯作,借铁路系统改⾰之际,抓住机遇,加快推进铁路集装箱中⼼站市场化进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