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23题;共46分)
1. (2分) (2017高二上·广州期中) 下列物质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乙醇 B 金属钠 C 天然气 D 乙酸 A . A B . B C . C D . D
2. (2分) (2019高一上·长春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水混合物”是一种分散系
B . 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C . 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 .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单质作为反应物只能做还原剂 3. (2分) (2017高一上·绍兴期中) 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 酒精 B . 蔗糖 C . 钾
第 1 页 共 17 页
D . 铜丝
4. (2分) 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
A . 高炉炼铁:Fe2O3 + 3CO 2Fe + 3CO2
B . 火法炼铜:Cu2S+O2 2Cu+SO2
C . 铝的冶炼:Al2O3+3H2 2Al+3H2O
D . 铝热法炼铁:Fe2O3+2Al 2Fe +Al2O3
5. (2分) 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小型游泳池通常使用次氯酸钠而非氯气来消毒池水
B . 在食品袋中放入装有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C . 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小苏打做发泡剂 D . 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6. (2分) 向下列溶液中通入氯气,现象和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 A . 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加热该褪色溶液,仍无色:氯气具有漂白性 B . 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C . 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氯气只作氧化剂 D . 硫化钠溶液:溶液变浑浊;氯气只作还原剂
7. (2分) (2017高一上·武汉期末) 下列试剂的贮存方法正确的是( )
①NaOH溶液应保存在带有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②氯水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最好是现用现配;③液溴保存在带有胶塞的试剂瓶中,用水封;④Na2SO3应密封保存,防止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⑤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因此装有二者的试剂瓶应放在同一贮存柜中.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⑤
第 2 页 共 17 页
C . ②④ D . ③⑤
8. (2分) (2017高一上·武汉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是1:1 ②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等量氧气时,消耗水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 ③可用石英坩埚加热氢氧化钠固体 ④Na2O2投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⑤区别NaHCO3与Na2CO3溶液,Ca(OH)2溶液和CaCl2溶液均可用 ⑥NaHCO3固体可以做干粉灭火剂,金属钠起火可以用它来灭火 ⑦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 , 可配置成溶液通入过量的CO2 , 再低温结晶得到提纯.
A . ②③④ B . ②⑤⑦ C . ②④⑦ D . ③④⑥
9. (2分) (2017高一上·广东期中) 取碘水四份于试管中,编号为Ⅰ、Ⅱ、Ⅲ、Ⅳ,分别加入汽油、CCl4、酒精、NaCl溶液,振荡后静置,现象正确的是( )
A . Ⅰ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B . Ⅱ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C . Ⅲ中溶液分层,下层呈棕黄色 D . Ⅳ中溶液不分层,溶液没有颜色
10. (2分) (2017·海南) 能正确表达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A . 用醋酸除去水垢:2H++CaCO3=Ca2++CO2↑+H2O B . 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2H++FeS=H2S↑+ Fe2+
C . 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2Al3++3 =Al2(CO3)3↓
D .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NO2:2NO2+2OH= + + H2O
11. (2分) (2017·湖北模拟) 下列各组物质中,常温下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
第 3 页 共 17 页
选项 A B C D X Y Z SO2 NaClO溶液 CO2 盐酸 NH3 Na2O2 浓硫酸 O2 H2O Cu Mg SiO2 A . A B . B C . C D . D
12. (2分) (2016高一下·黑龙江开学考) 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③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 A . 一定有SO42﹣ B . 一定有CO32﹣ C . 不能确定Cl﹣是否存在 D . 不能确定SO42﹣是否存在
13. (2分) (2015·安庆模拟) 下列有关物质分离的说法合理的是( ) A . 分离I2和KMnO4两种固体时,可选择加热使I2升华的方法
B . 除去AgI胶体中的NaI时,可将其装在用半透膜做的袋子里,放在流动的蒸馏水中,该分离方法称为渗析
C . 粗盐水中含有Ca2+、Mg2+、Fe3+、SO 等离子,可以通过化学沉淀法除去.如:可以通过加入Ba(NO3)
第 4 页 共 17 页
2的方法除去其中的SO
D . 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时,可以将其灼烧后加水溶解过滤,在滤液中加适量氯水将碘元素氧化为I2 , 最后用乙醇萃取出单质碘
14. (2分) (2017·宝山模拟) 工业上常用NaHSO3处理含Cr2O72﹣的废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Cr2O72﹣+3HSO3﹣→2Cr3++3SO42﹣+4H2O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氧化产物是SO42﹣
B .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 C . Cr2O72﹣表现了氧化性
D . 还原1molCr2O72﹣ , 电子转移3mol
15. (2分) (2018高一下·临汾期末) 溶液中只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貭的量之向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説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中的阳离子一定含有H+、Mg2+、Al3+ , 可能含有Fe3+ B . 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和NO3- , 一定含有SO42- C . 溶液中C(NH4+)=0.2mol/L D . c(H+):c(Al3+):c(Mg2+)=l:1:1
16. (2分) 硼氢化钠(NaBH4)在无机合成和有机合成中常用做还原剂.是因为硼氢化钠具有较强 的还原性,能够将羰基选择还原成羟基,但是与碳碳双键、叁键都不发生反应.在酸性条 件下不能稳定存在,但可以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稳定存在,下面有关硼氢化钠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 5 页 共 17 页
A . 和 NaOH 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B . 具有还原性是因为其中的钠元素还原性强 C . 熔融状态的硼氢化钠能导电
D . 硼氢化钠与盐酸混合:NaBH4+HCl+3H2O═H3BO3+NaCl+4H2↑ 17. (2分) 下列提纯物质方法正确的是( ) A . 用BaCl2溶液除去HNO3溶液中的少量H2SO4 B . 用NaOH溶液除去铝粉中的少量铁粉 C . 用氯水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 D . 用加热法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NH4Cl
18. (2分) 往盛氯水的试管里滴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 . 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 B . 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 C . 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消失
D . 紫色石蕊试液先显红色,后红色消失
19. (2分) (2019高三上·宜宾期中)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2.24 L H2和0.2 mol Cl2光照反应后氯分子数目为0.1NA B . 7.8 g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C . 1.8 g重水中所含中子、原子的数目分别为NA、0.3NA D . CaCO3、KHCO3混合物粉末10 g中氧原子数目为0.3NA
20. (2分) 某溶液中含有NH4+、Mg2+、Fe2+、Al3+、SO42﹣五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的氢碘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离子有( )
A . 4 种
第 6 页 共 17 页
B . 3 种 C . 2 种 D . 1 种
21. (2分) 在反应3S+6KOH=2K2S+K2SO3+3H2O中,被还原的硫与被氧化的硫的质量比为( ) A . 2∶1 B . 1∶2 C . 3∶1 D . 1∶3
22. (2分) 某干燥粉末可能由Na2O、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X逸出,X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若将原来混合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粉末中一定有Na2O、Na2O2、NaHCO3 ②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CO3和NaCl ③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O和NaCl ④无法肯定粉末中是否含有Na2CO3和NaCl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②
23. (2分) (2015高二上·望城期末) 下列实验或现象能证明某硫酸铝溶液中含的杂质一定为Fe3+的是( )
A . 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的浑浊不溶解 B . 用pH试纸检验呈弱酸性 C . 滴入KSCN溶液后溶液变血红色 D . 溶液显浅黄色
第 7 页 共 17 页
二、 实验题 (共4题;共27分)
24. (10分) 高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氧化性比高锰酸钾更强,本身在反应中被还原为Fe3+离子.制取高铁酸钠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
1
)
________Fe
(
NO3
)
3+________NaOH+________Cl2═________Na2FeO4+________NaNO3+________NaCl+________H2O
(2) 在上述反应中________(填元素名称)元素被氧化,当3mol Cl2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总数为________; (3) 高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铁元素转化为Fe(OH)3胶体,使水中悬浮物聚沉,Fe(OH)3胶体微粒直径的范围是________.
25. (6分) (2015高一上·河南月考) 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混合物3.24g.结合内容回答: (1) 除去该混合物中的碳酸氢钠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
(2) 若将该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剩余固体质量为2.62g.计算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6. (4分) 实验室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并探究Cl2化学性质,装置图如图所示:
(1) A是氯气发生装置,请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除了酒精灯和导管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2) 从C装置出来的气体中含有CO2和HCl,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 同学们在实验中发现:若用稀盐酸代替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没有氯气生成.“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同学们作了如下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Cl﹣的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假设2:________.
27. (7分) (2019高一上·惠州期末) 某小组同学为探究 H2O2、 H2SO3、 Br2 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
第 8 页 共 17 页
(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打开活塞 a,滴加氯水,关闭活塞 a 实验现象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吹入热空气一段时间后停止 A中溶液颜色明显变浅;B中有气泡,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沉降后上层清液为无色 ③ 打开活塞b,逐滴加入H2O2开始时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溶液 完成下列填空:
(1) 在进行操作①时,A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2) 操作②吹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B 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 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
(4) 由上述实验可知,在此实验条件下,H2O2、H2SO3、Br2氧化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 (5) 操作③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可能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
变成橙红色。 三、 综合题 (共3题;共23分)
28. (6分) (1) Ⅰ.①H2 + CuO
Cu + H2O
②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第 9 页 共 17 页
③3S + 6NaOH 2Na2S + Na2SO3 + 3H2O
④NH4NO3 + Zn = ZnO + N2↑+ 2H2O ⑤Cu2O + 4HCl = 2HCuCl2 + H2O
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 SeO2、KI和HNO3可发生反应:SeO2+KI+HNO3→Se+I2+KNO3+H2O,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
(3) 在反应 KIO3 + 6HI = 3I2 + KI + 3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4) Ⅱ.已知:
① 2H2O + Cl2 + SO2 = H2SO4 + 2HCl ② 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根据以上两个反应可以得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顺序,请写出由KMnO4、K2SO4 、MnSO4 、SO2、H2O、H2SO4 这六种物质组成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并配平:________。
在反应②中,若有18.25g HCl被氧化,求: (5) 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
(6) 标况下生成Cl2的体积(请列式计算)________。
29. (12分) (2016高三上·昌乐期中) HNO2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它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Fe2+氧化成Fe3+ . 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 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Fe2+ . 若误食亚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 亚盐被还原 B . 维生素C是还原剂
C . 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 D . 亚盐是还原剂
第 10 页 共 17 页
(2) 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分NaNO2和NaCl的是 (填序号). A . 测定这两种溶液的pH B . 分别在两种溶液中滴加甲基橙
C . 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淀粉溶液来区别 D . 用AgNO3和HNO3两种试剂来区别
(3) 某同学把新制的氯水加到NaNO2溶液中,观察到氯水褪色,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式:________. (4) 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取FeSO4 . 若用反应所得的酸性溶液,将Fe2+转化为Fe3+ , 要 求产物纯净,可选用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 a.Cl2 b.Fe c.H2O2 d.HNO3
(5) 若FeSO4和O2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试配平下列方程式:
FeSO4+________K2O2→________ K2FeO4+________K2O+________K2SO4+________O2↑ 当转移了1.5NA个电子时,在标况下可收集到________ L氧气.
30. (5分) (2018高一上·北京期末) 现有金属单质A、B和气体甲、乙、丙以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丙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第 11 页 共 17 页
反应①________;反应②________;反应⑤________。 (3) 将0.4gD和1.06g 出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
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图像________。
稀盐酸。在下面坐标系中画
第 12 页 共 17 页
参
一、 单选题 (共23题;共4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第 13 页 共 17 页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二、 实验题 (共4题;共27分)
24-1、
24-2、
24-3、
25-1、
第 14 页 共 17 页
25-2、
26-1、
26-2、
26-3、
27-1、
27-2、
27-3、
27-4、
27-5、
三、 综合题 (共3题;共23分)
28-1、
第 15 页 共 17 页
28-2、
28-3、
28-4、
28-5、
28-6、
29-1、
29-2、
29-3、
29-4、
29-5、
30-1、
30-2、
第 16 页 共 17 页
30-3、
第 17 页 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