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考题)
一、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
枣树上有个马蜂窝。“谁敢把它捅下来,就算谁勇敢!”小松指着树上的马蜂窝说。他问小勇:“你敢吗?”“别捅!”小勇摇摇头说,“马蜂蜇(zhē)人可疼了。”
小松指着小勇的鼻子说:“得啦,胆小鬼!瞧我的。”小松找来一根长竹竿,使劲一捅。“啪”马蜂窝掉下来□马蜂一下子炸了窝□小松丢下竹竿□捂着脑袋就逃□大家吓得跑开了。
小刚年纪小,跑得慢,眼看马蜂扑过来,他“哇”地一声吓哭了。小勇回头一看,急忙往回(走 跑),把小刚拉到身后。可那马蜂并不理会这些,还是一个劲地往他俩(扑 飞)来。小勇急中生智,一边抡起手中的小褂(guà),拼命地在空中挥舞着,一边护着小刚撤离险境。刚刚在小勇的保护下,终于脱险了,但小勇却被马蜂蜇得半边脸肿得老高,疼得直掉眼泪。
小勇哭了,可是,大家都说他勇敢。小松敢捅马蜂窝,可谁也没说他勇敢。
1.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枣”字应该查部首____再查____画。
2.请在文中“□”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在“( )”中选择合适的字打“√”。
3.仿写句子:“小松丢下竹竿,捂着脑袋就逃。”(注意加点的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松敢捅马蜂窝,可谁也没说他勇敢。小勇哭了,为什么大家都说他勇敢呢?划出文中描写小勇勇敢的两句话,并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
1 / 13
吓得撒腿就跑。
老虎信以为真。其实他受骗了。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疑惑不解。________
(2)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________ 2.“跟往常很不一样”是因为( ) A.小动物们都害怕狐狸 B.狐狸后面跟着老虎 C.小动物们都害怕老虎
3.写出描写百兽们害怕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狐假虎威”在文中指_____借着_____的威风吓退百兽,现在用来形容____(填序号)。
a.两个人一起做坏事。b.借着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三、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海边,我捡起一枚小小的贝壳。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怪不得古时候的人要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的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一丝不苟呢?
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吧。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非常——(_______________) 仔细——(_________________)
2 / 13
2.古人用贝壳做钱币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章中表达作者感受、慨叹的一句话,用“_____”画出来。
四、 课外阅读。
给奶奶送阳光
奶奶的腿不好,不能出门晒太阳。
有一天我出去玩,( )阳光洒满天地间。 我赶紧兜(dōu)起裙子,把阳光兜在里面。 “奶奶,我给您送阳光来了!”
我( )喊叫着,跑到奶奶的身边,( )展开裙子,可是阳光不见了……
奶奶抚摸着我的头说:
“小宝贝,我晒到阳光了!你不就是我家的一颗小太阳吗?” 1.把下面的词语填到文中合适的地方。 轻轻地 金色的 高兴地
2.奶奶不能出门晒太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给奶奶送阳光的办法是( ) A.用手捧着阳光。
B.用裙子兜起阳光。
4.文中画“——”的句子正确的意思是( ) A.你的爱心就像太阳一样使我感到温暖。 B.你像太阳一样漂亮。
五、 课外阅读。
丢掉尾巴的狐狸
一只狡猾的老狐狸,是偷鸡捉兔的老手,它能在一里以外嗅(xiù)到猎物的踪迹。一次,它不慎落到陷阱中被捉。侥(jiǎo)幸的是,它得以逃脱,代价则是丢了自己的尾巴。
这狐狸丢了尾巴觉得很没面子,便想让其他狐狸都没有尾巴。一天,狐狸聚
3 / 13
众开会,它发言说:“我们要这没用的负担干什么?尾巴只能打扫泥泞(nìng)的小路,此外没有什么用处,不如割掉它。请相信我,下个决心吧。”
“你的意( )是不错,”一只狐狸说,“只不过想请你转身过去,让我们回答你的( )议。”话音刚落,狐狸中一片嘘(xū)声,这可怜的丢尾狐狸没有了听众,想除掉所有狐狸尾巴的诡(guǐ)计只能是空想。 1.选择恰当的字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见 建
2.说老狐狸是偷鸡捉兔的老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老狐狸的诡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完短文,你想对这只老狐狸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今天下午,妈妈带我到动物园去看动物。
动物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有顽皮的猴子、美丽的孔雀、有笨重的黑熊、可怕的蟒蛇,还有凶恶的狼。猴子很淘气,跳来跳去,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最吸引我的是孔雀,它的羽毛展开了,像一把大扇子,美丽极了,好像在和我们比美。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最吸引我的动物是(__________),它的羽毛像(________)。 3.读一读,连一连。
顽皮的 美丽的 凶恶的 笨重的 孔雀 猴子 黑熊 狼 4.你最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阅读。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
4 / 13
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这段话共有______ 句。
2.葡萄种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 4.用“___”画出写葡萄颜色的词。
5.写葡萄长得好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是这时候”指的是______________ 。
八、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一根火柴被主人划着,火苗欢舞着,异常兴奋。
远处的风看见火柴纤弱的生命,在顷刻间即将灰飞烟灭,感到十分惋(wǎn)惜,就急速跑过去,一口气吹灭了燃烧的火苗。熄灭了的火柴被主人扔在地上。火柴对凤说:“风婆婆,你怎么吹灭了我呀?”
风回答:“孩子,我是不忍心看见你的生命那么快就完结了啊!” 火柴听后,叹息道:“唉,风婆婆,我的生命最大的价值就在于燃烧啊!可您却扼(è)杀了我短暂(zàn)的生命中的闪光点……”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风为火柴感到惋惜,吹灭了火柴。它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反映了火柴什么样的品质?( ) A.好出风头,想炫耀自己。
B.忘恩负义,别人救了它,还不领情。
C.有牺牲精神,为了照亮别人,不惜毁灭自己。 D.不明事理,不辨是非,不识好人心。
4.你知道生活中像火柴这样的人或物吗?请写一写。
5 /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后面练习
美好的东西
有一年,著名作家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岛上休养。他十岁的儿子跟着妈妈来看望爸爸。儿子在爸爸住的院子里栽(zāi cāi zhāi)了好些花,不久就跟着妈妈回国了。
春天,儿子栽下的花盛(shèng chéng)开了。高尔基看着窗外怒放的鲜花,心里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意思是这样的:“你走了,但你栽的花留了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好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要是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该是多么愉(yú yù)快啊!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小朋友,你喜欢这封信吗?我愿每个小朋友都能随时随地做好事,给别人留下像鲜花一样美好的东西。
1.用“√”选出文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2.第二自然段中“我望着它们”中的“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意思是( ) A.给人东西比拿人东西愉快。 B.送给人家东西比要人家东西愉快。
C.留给别人美好的东西,随时随地做好事,永远比得到要愉快
十、 阅读理解。
马背上的大包袱
从前,有一个人,自以为聪明,顶着大包袱骑在马背上(感 赶)路。走.了不大一会儿,他满脸汗水,十分吃力。
“喂,”过路人看了十分奇怪地问:“你为什么要顶着大包袱,不把它放
6 / 13
在马背上呢?”
“唉!”骑马的人叹了口气,说:“我(那 哪)能那么傻?马驮着我,已经够累了,再把大包袱放在它身上,我怕马吃不消,把马压坏了,我把大包袱顶在头上,这样做可以让马省些力气呀!” 1.本文共有(_________)个自然段。 2.划掉文中不正确的字。
3.“再把包袱放在它身上”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骑马人把大包袱顶在头上比放在马背上省力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练习。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1.这个片段出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一条条龙船 一串串花炮 一______________ 一______________ ......3.从片段中找出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鲜红的地毯”指的是____________。 5.仿照下面句子写一句话,注意用上加点的词语。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13
十二、 课内阅读。
我要的是葫芦(节选)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萌芦。”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萌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1.邻居是怎样劝种葫芦的人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2.这个人为什么对邻居说的话感到很奇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种葫芦的人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 A.他不懂果实和叶子的关系。
B.他不喜欢邻居,不肯听取邻居的劝告。
4.种葫芦的人想要的是葫芦,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小白兔买回了一包棉花。抱起棉花要去做棉衣的时候,她突然听见棉花包里发出了“嘶(sī)嘶嘶\"的声音。小白兔吓了一跳,大声喊了起来:“天哪,我有了一个会说话的棉花包!”
很快,所有动物都听说了这件事。大家很好奇,一起来看这个宝贝。虎大王也来了,他不相信棉花包会说话,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小白兔开心地把棉花包拿了出来。动物们轮流把棉花包放在耳边听,竟然真的听见了“嘶嘶嘶”的声音!
虎大王听了听,又想了想,笑了。他一把扯开棉花包,只见里面躺着一条小蛇。小蛇顽皮地吐着舌头,发出“嘶嘶嘶”的声音。大家都笑了,异口同声地说:“原来是你在搞(gǎo)鬼呀!”
8 / 13
1.短文有(____)个自然段,第(____)自然段写动物们一起来看被当成宝贝的棉花包。
2.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在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同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_______)
(2)依照次序一个接替一个,周而复始。(________) 4.虎大王为什么来看棉花包?用“ ”在文中画出来。 5.棉花包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愚人吃盐
从前,有一个愚蠢的人,到朋友家做客。
主人见他来了,就请他吃饭。在吃菜的时候,他嫌一道菜淡而无味。主人听到后,就给他放了一些盐,他再尝,觉得味道比刚才鲜美多了,心里就想:“菜的味道之所以变得鲜美,原来是加了盐的缘故。加了这么一点点,味道已经这样鲜美可口,如果多放些,味道不是更鲜美吗?”
想到这里,这位愚蠢的人就不吃菜了,空口吃起盐来,结果弄得口苦舌麻,反而伤了胃口。
1.这篇短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 A.3,4
B.3,5
C.3,2
2.为什么淡而无味的菜一下子变得鲜美?( ) A.因为放了味精
B.因为放了盐
C.因为放了糖
3.这个人空口吃盐是不是更鲜美了?( )
A.不是,他空口吃盐,结果弄得口苦舌麻,反而伤了胃口。 B.是的,嘴里感觉更加鲜美了。 4.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 A.做事不能想当然的去做,而要多动脑筋。 B.做事不能一知半解。
9 / 13
C.做事要有尺度,不能走极端。
十五、 阅读短文。
老鼠的四周都有电流,只要它一停下来,就会触电,所以它只能一刻不停地来回走动。一周以后,老鼠还在箱子里面很精神地跑来跑去。看来它一定睡过觉了,你知道老鼠是怎么睡觉的吗
啊,原来它是用牙挂在金属网上睡觉的啊!
这是因为老鼠的牙齿是珐琅质,属于绝缘体,不导电。那如果把金属网换成没有洞的玻璃板呢?据说那个研究者很佩服能想到这种点子来睡觉的老鼠,于是没有把实验继续做下去。
1.研究者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用在文中画出来。 2.老鼠在通上电的金属箱子里是怎么睡觉的?( ) A.躺在箱子里
B.用牙挂在金属网上睡 C.一边走路一边睡
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金属箱子的四周都有电流。(_______) (2)一周以后,老鼠死了。 (_______) (3)老鼠的牙齿不导电。 (_______)
4.你还知道别的动物是怎么睡觉的吗?搜集资料,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 一 7 2., 。 , 。 跑 扑
3.小红走进教室,拿出语文书读了起来。
4.小勇回头一看,急忙往回跑,把小刚拉到身后。小勇急中生智,一边抡起手中的小褂,拼命地在空中挥舞着,一边护着小刚撤离险境。小勇为了保护了小
10 / 13
刚,不顾自己被马蜂蛰了。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保护弱小,是最勇敢的孩子。 2、
1. 纳闷 大摇大摆 2.B
3.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4. 狐狸 老虎 b 3、
1. 特别 细致
2.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是一件艺术品。 3.“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4、
1.金色的 高兴的 轻轻的 2.奶奶的腿不好 3.B 4.A 5、 1.见 建
2.它能在一里以外嗅到猎物的踪迹 3.想让其他狐狸割掉尾巴
4.你可真坏啊!自己的尾巴没有了怕丢面子,还想劝说其他狐狸也割掉尾巴,你真狠心! 6、 1.2
2. 孔雀 大扇子
3.
4.我喜欢孔雀,因为它漂亮。
11 / 13
7、 1.4
2.山坡的梯田上
3. 茂密的枝叶 绿色的凉棚 4.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5.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6.秋季 8、
1.生命的价值
2.这样做不对。因为火柴的价值在于燃烧,吹灭了,火柴的价值就不能得到充分。 3.C
4.老师是像火柴一样的人,为了学生的成长,甘愿做出许多牺牲。 9、
1.zāi shèng yú 2.儿子栽下的花 3.C 10、 1.3 2.感 那 3.马
4.不省力。因为马背上的重量并没有减少。 11、
1.难忘的泼水节
2. 朵朵鲜花 棵棵大树
3.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 4.地上凤凰花的花瓣 5.老师一边讲课,一边板书。 12、
12 / 13
1.“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2.因为他认为叶子上的蚜虫和葫芦没有关系,不用治,他要的是葫芦而不是叶子。 3.A
4.因为他没有治叶子上的蚜虫,一步步导致小葫芦慢慢变黄、落掉。 13、
1. 三 二 2.会说话的棉花包
3. 异口同声 轮流
4.虎大王也来了,他不相信棉花包会说话,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5.因为棉花包里有一条小蛇,小蛇吐舌头,会发出“嘶嘶嘶”的声音。 14、 1.A 2.B 3.A 4.C 15、
1.为了弄清楚“不睡觉可以支撑多长时间” 2.B
3. √ × √
4.马是站着睡觉的;乌龟缩在克里睡。
13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