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教学课题 学案编写者 17 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用课时 学案使用者 教学 目标 第 周星期 用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字。 课(章节)教学 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泼教学重点与难水节的热闹场面。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走近周总理,走进傣族,拉点 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感受节日的热闹和人们的喜悦。 教学准备与手让学生收集有关周总理、傣族、泼水节等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段 课件、凤凰花形状的词语卡片。 板书设计: 17、难忘的泼水节 周恩来总理 傣族人民 四面八方 赶 撒满 鲜红 一条条 一串串 欢 呼 板书设计 集体备课时间 年级 科第 周星期 (一)识字写字 要求认识的17个字,有些在生活中跟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字形比较复杂,字音难点较多。三拼音有“敲、健”,后鼻音有“龙、容、盛、康”,翘舌音有“驶、祝、寿”,平舌音有“族、踩”。教学时,要努力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识字。以下引导识字的方式供参考。 1.抓“特务”。默读课文,圈画生字。 集体备课 共性意见 2.消灭“特务”。借助文下生字背景图上的拼音消灭这些“特务”。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3.互检“战果”。俩人合作,一人读一人听,看看还有没有“特务”,如果还有,帮他指出来。 4.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认字的,向全班推荐好的方法。 5.对号入座。听一个人说字的特点或看同学做相应的动作,快速在字卡中找出生字,比比谁找得准,找得快。(可从字形、字义、字音三方面描述其特点,“蘸、端、踩”可用动作演示。) 6.写字指导。 2
(二)朗读感悟 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领会文章内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朗读本文要始终热情洋溢、幸福快乐,语调可稍高。文章结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满怀深情地朗读,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 1.要理解本文的内容并有所感悟,必须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有所了解。因此,最好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傣族、泼水节和周总理的资料,在揭示课题后进行交流,并相机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围绕课题中的“难忘”二字,整体朗读课文,思考、体会: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泼水节特别难忘? 3.看图听读想象。 4.再读课文,感受、体验傣族人民与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 (三)积累运用 1.读一读,再口头填空。 3
鲜红的地毯敬爱的总理难忘的泼水节 鲜红的( )敬爱的( )难忘的( ) 一条条龙船一串串花炮一座座山峰 一条条( )一串串( )一座座( ) 3.词语积累。 敬爱 鲜红 火红 欢乐 欢呼 开心 幸福 难忘 水红色 咖啡色 四面八方 笑容满面 健康长寿 4.照样子写句子。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四)实践活动 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2.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学生活教师活动 环节 动 一、一、看图引入,走进泼水节 看图1.出示课文插图 引我们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入,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4
走进俗,你能看着这幅图猜出这是我国的 泼水哪个民族?并说说理由。板书“泼水节 节” 朗(了解学生已有的关于傣族的知 读感悟识,并从中引出“泼水节”“凤凰花”第一段 等生字。) 2.朗读感悟第一段 ⑴出示句子“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 到了。”指名读。 ⑵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火红火红:花的颜色非常鲜艳。 练习:火红火红的( ) 一年一度:每年只有一次,泼水出 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示傣族⑶指导朗读 把傣族人民的高泼水节 兴、兴奋放进去读一读 的图片, 指名读 齐读 师简介 3.出示傣族泼水节的图片,师简 介 4.泼水节年年过,1961年的泼水泼 节令傣族人民世代难忘。 水节年(板书:难忘的) 年过,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难忘1961年的泼水节 (读课题) 的泼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节令傣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族人民字字音,划出认为比较难读的词语,世代难 多读几遍。 忘。 二、2.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教学生初读字。 课第二段:周恩来总理 读准“恩” 文,简介总理 自整体第四段: 由读课感知 ⑴对襟白褂 学习“襟”“褂” 你文,借助发现这两个生字有什么特点?(衣字拼音读 旁)看图了解“对襟白褂”(拓展:了准生字5
三、品读第三段,感受人们欢迎总理的热闹场面 解“大襟”) 字音,划⑵咖啡色长裤 看图理解 (渗透出认为学法:课文中的插图能帮我们更好的比较难读懂词语,读懂句子,在今后的学习读的词中可要好好用用这些插图。) 语,多读⑶齐读第四段 几遍。 第五段:盛满 多音字:盛 端、蘸:做动作理解词义 齐读第五段 3.同桌对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读通顺,帮助同桌及时改正读错的字音。 4.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指名师:刚才,我们大声地读着课文,读得有滋有味,现在,我们静下心来,分节读默读课文,用上“1961年,( )和傣族人民一起度过了一个课文,随( )的泼水节。”这个句式来机教学说说课文内容。 三、品读第三段,感受人们欢迎生字 总理的热闹场面 1.我们知道总理平时工作很忙很 忙,但他还来到傣族参加泼水节,人民多高兴呀,让我们也来加入他们的同队伍,自由朗读第三段,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桌对读课文,把受到了什么?(生第一次读) 2.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文读正确,读有关词语 通顺,帮3.创设情境 师:看着,看着,听着,听着,助同桌我们仿佛也变成了傣族人,也许你就及时改是那个撒花瓣的人,你就是那个放花正读错炮的人,你们就是那些开船的人,为的字音。 了欢迎总理,你做了些什么?你的心 情怎样?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整一边想象,一边做动作。(生第二次读) 6
4.交流、感悟 体感知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课文主面八方赶来了。 要内容 师:我从东村来,为了见总理,早上天不亮我就起床了,坐了两个小 时的车才到这里,你呢?你从哪儿来? 交流 生:西村…… 师:我从东,你从西,他从北,根据学从不同的地方赶来,就叫做从——四面八方赶来。板书:四面八方 生回答,生读第一句 师错读,把“赶”字读成“走”板书有字?为什么不可以? 师小结:你们真会读书,从一个关词语 “赶”字中就能体会人们着急的心情,把这个字圈一圈,读懂了这个词,读 好句子就更容易了。(齐读)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生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读第一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句 升上天空。 师采访撒花的人:你为什么撒花? 撒了不少了,够了,理解“撒满” 看图:引读 一条条 一串串 看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图:引读 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一条条 的热闹和喜庆。 一串串 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抓来了!” 住“一条师:看,总理来了,你会怎么说?条、一串一起来欢呼 串”与5.小结: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喜“一条、庆,多么热闹,多么高兴,让我们连一串”的起来读读第三段。 区别,让6.闭上眼睛,听音乐,感受泼水学生领节那欢快的场面 7
四、创设情境,巩固生字新词 五、书写指导 师:让我们捧起书,再去感受泼悟节日水节带来的热闹和欢乐吧,齐读课文的热闹1-3段。 和喜庆。 7.评议,渗透学法 读得那么投入,你一边读一边在 想什么呢?(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读好课文,真句子是个好方法!) 四、创设情境,巩固生字新词 3:人们1.简笔画:一条小路。把带有词语的凤凰花花瓣轻轻“撒”在小路上,欢呼着:让学生轻轻地读一读。 2.依次出示“周恩来”“泼水节”“周总“健康长寿”,请学生“采花瓣”,并理来了” 带着大家读一读。 3.找出同偏旁的字组成的词语“对襟白褂”“凤凰”“咖啡” 4.读读剩下的四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师采 花瓣,生读词语。 5.把词语分成三排贴在黑板上,评齐读词语 6.选择几个词语说说跟课文内容议,渗透学法 有关的句子。 五、书写指导 1.师范写“忘、泼”两个字 重点指导第一笔的位置、写法。 2.生练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3.指导写“泼”。学生说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教师写。 读4.生练写 5.自评:认为自己写得好的字,读剩下的四个加个五角星。 词语,你6.展示,互评。 发现了什么?(都是8
表示动作的词)师采花瓣,生读词语。 把词语分成三排贴在黑板上,齐读词语 选择几个词语说说跟课文内容有关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9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检查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词语。 2.背诵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卡片二、品读课文,感受“难忘”。 认读词语。 1.细看穿着,体会总理的入乡 随俗 二、 ⑴出示课文插图 背诵品读瞧,周总理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课文一至身边。谁来介绍介绍我们的总三自然段。 课理? ⑵请生介绍周总理。出示词卡:文, 对襟白褂、笑容满面 ⑶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指名读感受请生介句子 绍周总理。“难⑷提升:总理为什么要换上和出示词卡:傣族人民一样的衣服? 对襟白褂、忘”。 2.品味动作,体会总理的与笑容满面 民同庆 ⑴周总理笑容满面的来到傣 家儿女的中间把自己当成普通的出示课傣家人,他又是怎样做的呢?自由文中的句 读4、5段 ,划出描写周总理动作子,指名读的句子。” 句子 ⑵学生交流,读句子 特别注意描写总理动作的一些动 词:接过、敲着、踩着、端着、拿 着、泼洒等。 ⑶指导朗读:体会总理当时的 心情 提升:3.畅想语言,体会总理的真诚 总理为什祝福 么要换上⑴师:谁来说说傣族人民的表 和傣族人现? 民一样的 出示句子:傣族人民一边欢衣服? 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 康长寿。 指导读好句子 10
⑵语言训练: 出示:周总理一 边 ,一 边 。 指导 ⑶周总理一边向人们泼洒,一读好句子 边为人们祝福,他有许多祝福的话 儿想要告诉大家呢!总理的满腹话 语谁能来倾诉?” 总理会对姑娘说……? 总理会对小伙子说…… 语言总理会对老爷爷、老奶奶训练: 说…… 总理会对叔叔阿姨说…… 总理会对我们说…… 4.再现画面,指导朗读 观看记录片中截取的总理参加 泼水节的录象片段,感受当时热闹场面。 再现画 齐读4—5自然段。 面,指导朗5.朗读第6—8自然段。 读 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 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 出来!学生自由读——个人展观看记 示——挑战读——齐读 录片中截三、升华 取的总理 1.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参加泼水三、人难忘? 节的录象升华 2.小结:景难忘,人难忘,片段,感受情更难忘。 当时热闹 3.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 场面。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 重点:穿、向、令 齐读4五、拓展延伸。 —5自然 1.找找周总理的图片和故事。 段。 2.找资料,了解我国其他各 11
民族的独特风俗和重大节日。 赞美学生 目标
在教育界,有各种各样的纪念日来表彰那些在教育岗位上辛勤工作的人。我们有校庆日、教师节等纪念日,它们都是为了那些围绕在学生周围的人准备的。但是,你听说过抽出时间来专门为学生庆祝的学校吗?实践证明,仅仅是很简单的表彰活动就能带来教学上很明显的改善。
人类天生需要别人的赞美。当人们感受到别人的赞美时,就会不遗余力地表现出自己的潜能,会更努力地工作,并表现得更加出色。如果仅仅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式就能促使学生更努力、更守规则、并追求更杰出的表现,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这一简单的方法就是:赞美学生。也许此时,你在想:“我们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赞美学生啊。”这很好,要继续保持。但除了现在所做的这些,在这个学年可以尝试开展一次类似“学生周”的专门活动。 课程。
如果你打算在本学年抽出一周时间来开展“学生周”,目的就是为了表彰和赞美学生,那么你就要在“学生周”期间举办多项活动来表彰学生。下面列举了一些在活动中可能用到的要点划分出一块特定的区域,设置一个标记牌,以代
12
表这个区域是老师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地方。
在教室里,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轮流坐在老师的座位上。免费带领学生观看体育比赛让学生通过画画换取披萨,这一周不留家庭作业。课间休息延长五分钟。在教室里布置赞美学生的标志。告诉学生,你对他们心怀感激
给每位学生的家长写信,向他们表达对其子女的赞美之情你也可以在班级里通过画画换取披萨。 ·记得给学生写感谢卡
在这周里的每一天,要以赞美学生的一两个优点作为每堂课的开场白建立一个学生论坛,让学生就如何改进班级这个主题畅所欲言。
制作写有“我爱学生”字样的徽章,并在学生周期间佩戴告诉学生你很欣赏他们。
在这里记下你想出来的其他可能会用到的点子。 实践
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周的筹备工作中来吧,我相信你一定会呈现出最完美的工作,你可以在这段时间里赞美所有的学生,快乐地度过无比神奇的一周。
下面是一些关于在学生周里,我们如何在教室里布置标志和宣传语的建议。
我爱你们,你们是最棒的!这周是你们的。
13
感谢你们来到这里。
告诉你们吧,这周你们说了算。课堂属于学生。我们爱学生。
我们的学生最优秀。
我非常关心你们,你们是世界上最好的学生。在学生周里,你很可能会发现学生更守规则了。 ●调皮捣蛋的事情少了 ●教师的抱怨少了。
●管理层的抱怨也少了教师看起来更开心了。学生看起来更开心了。
●来自学生的感谢卡。 ●来自管理层的感谢卡。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