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人入州几市潮王学校静海县大邱庄镇中考语文
常见病句类型例析练习1
常见病句类型例析
根据大纲的要求,语法是不列入考试范围的,但从运用的角度考察那么是必要的。语法考察的主要题型为修改病句。修改病句考察的是语法规律,实际还包含对考生逻辑、修辞等方面知识信息和才能的综合考察。阅读中考试卷,修改病句是许多地必考考点。现结合2021年有关中考题就常见的病句类型简析如下:
1、搭配不当包括主谓、动宾或者主宾搭配不当,附加成分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例如: 题:
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的耳边。〔主谓搭配不当,“舞姿〞不会回响,可在后加上“还浮如今我的脑
中〞。〕
襄樊题:李校长工作很忙,常常要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动宾搭配不当,“接待〞的只能是人,不能是“来信〞。〕 题:深秋的岳麓山,是人们欣赏麓山红叶、登高远眺的好时候。〔主宾搭配不当,可将“时候〞改为“地方〞或者将“深秋〞与“岳麓山〞对调。〕
题:同学们对的教育课程HY交换了广泛的意见。〔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的交换了意见〞。〕
题:即使一直没有试验成功,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关联词搭配不当,将“即使〞改为“虽然〞。〕 2、成分残缺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例如:
题: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使我掌握了使用多媒体的技术。〔缺主语,应去掉“使〞。此类题在中考中出现特多。〕 题:无法准确判断上网者是否未成年人。〔缺谓语,在“是否〞后加上“是〞。〕 题:我们要尽快进步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缺宾语,在句末加上“程度〞。〕
3、重复多余句子构造完好,句意明晰,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的成分。多为语意堆砌。如题: ……沦为一个毫无作为一事无成的庸人。〔“毫无作为〞和“一事无成〞语意重复,应删去其一。〕
4、语序不当语序不当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语意、语言构造等灵敏分析。常见的情况有: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定语状语错位,关联词位置不当。例如:
题: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使用并研制了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在实验室检测中,免疫有效率可达100%。〔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
不当,应将“使用〞和“研制〞调换位置。〕
题:环保餐具结合组织在追查以滑石粉、碳醋钙甚至废塑料为原料的主要“毒餐盒〞。〔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主要〞与“原料的〞调换位置。〕
题:爱因斯坦是出色的20世纪科学家。〔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20世纪〞与“出色的〞应调换位置。〕
题: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决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定语状语错位,应把“充分〞移至“发挥〞前面。〕 5、用词不当包括词性、词义、词的感情色彩使用不当等等。例如:
题:她的画简洁明快,跳动着青春的气息,一直都是同学们所喜闻乐见的。〔“画〞不能“喜闻〞,应将“喜闻乐见〞改为“喜欢〞。〕 题:美HY在伊拉克的“虐囚事件〞,充分展示了HY不尊重生命的“假〞本质。〔感情色彩使用不当,“展示〞改为“暴露〞。〕
6、并列不当穿插或者附属概念并列一起。如题:
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同学〞和“团员〞为穿插概念,可删其一〕 7、句意歧义句子失去确定性,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如题:
这次回母校,我又听到了许多张教师的先进事迹。〔“许多〞可理解为修饰“张教师〞也可理解为修饰“事迹〞。可在“许多〞后加“位〞或者将“许多〞与“张教师〞对调。〕
8、不合事理指在表述中,或者违背逻辑思维,或者违犯客观情况,或者前后矛盾,或者否认不当,或者修辞不当等,造成不合事理。例如:
襄樊题:书法家米蒂的故居是襄樊新修建的汉江“外滩〞。〔“故居〞指从前曾经居住过的房子,与“新修建〞矛盾。可在“故居〞后加上“所在地〞。〕
题: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否认不当,删去“不上网〞中的“不〞。〕 题: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比喻不当,“红润的脸蛋〞与白色“梨花〞不相似,可将“梨花〞改为“桃花〞等。〕 题: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否〞包含正反“两面〞的意义,而后半句仅含正的“一面〞,不能相对。可删去“是否〞或者在“解决〞前
加上“能否〞。此类题出现较多。〕
掌握好病句类型,学会辨析和修改病句,有益于正确运用句子以表情达意,这也是语文实际运用才能的表达之一。我们要关注并改正日常生活中听到或者见到的病句,养成修改语病的习惯。
病句的“病〞,有的属于思想不正确,有的那么是不合逻辑、不合语法、不合修辞。本文仅就不合语法的一些病句,作些分析,供教学参考。
常见的语法错误,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成分残缺。
毛指出:“许多同志掉了不应当掉的主词、宾词、……甚至于掉动词,这些都是不合文法的。〞(HY选集第五卷第217页)。 残缺成分的病句中,残缺主语、宾语的较为普遍。残缺谓语的比较少见。 1、残缺主语:
例①打从老队长跟我谈话以后,解开了我思想上的疙瘩,进步了我的认识。
这个句子,主语终究是“老队长〞还是“我〞呢?看来都不是。倒似乎是“打从老队长跟我谈话以后〞。而“打从……以后〞,是一个介词构造,价词构造作主语,不合语法。应改长“老队长的一席话〞或者干脆改成“老队长〞。或者保存这个介词构造作句子的状语,“打从……以后〞,的后面改写为“我思想上的疙瘩解开了,我的认识进步了。〞把“疙瘩〞、“认识〞分别作为两个并列分句的主语。
例②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说明了一个大问题。 将“从〞、“中〞二字删去即可。
例③通过揭批“四人邦〞,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 将“通过〞删去,在“四人帮〞后加“的斗争〞。
例④在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删去“在〞、“中〞即可。 2、残缺谓语:
例⑤我们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安康、促进语言的标准化。
全句找不到谓语。假设把“促进〞作谓语,前面是一个顿号(、),当与“为……安康〞并列,“为……〞是一介词构造,表目的。故应在“标准化〞的后面加“而斗争〞,使“斗争〞作句子的谓语。 例⑥在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我们要平反昭雪的工作。 在“我们要〞的后边补上谓语“做好〞。 例⑦陈景润是我们学习的。
在“的〞字后加“典范〞这一名词,使它和前面的“是〞充当句子的合成谓语。或者在“是〞的后面加上“值得〞,让“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一“的〞字构造( 相当于一个名词)和前边的判断词“是〞一块充当句子的合成谓语。 3.残缺宾语:
例⑧我们要在广阔青年中,造成一种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
在这个句子中,有谓语“造成〞,但“造成〞什么呢,没有写出来,因此句子残缺宾语。故应在“用科学〞后加“的风气〞,使“风气〞一词当作句子的宾语。 例⑨大家认真地讨论了详细贯彻执行HY的教育方针。 在“教育方针〞后加“的问题〞,以作“讨论〞的宾语。 例⑩在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上,教师们提出了一些有效措施。
“在……上〞是一价词构造,充当句子的状语。可是,其中缺宾语,语句不通。故应当在“积极性〞后加“的问题〞或者加“这个问题〞。 二、配搭不当。 1、主谓配搭不当。
例(11)雷锋同志的光辉印象经常在我脑海翻腾。
这个句子缺点较多。首先,主语“印象〞一词用得不确切,可能是“形象〞之误,因为“印象〞是指人对某个人、某个问题或者某件事情的粗浅认识和初步感觉,而人的“模特儿〞才称为“形象〞,故应将“印象〞改为“形象〞。其次谓语“翻腾〞也用得不切确?“形象〞怎么“翻腾〞呢?应改为“浮现〞或者“闪现〞。即以“印象〞而论,也只有淡薄或者者深入的区别,也不能说“翻腾〞。
例(12)王铁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典范。
“精神〞是无形的,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怎么能成为“典范〞呢?很显然,主语“精神〞和合成谓语“是……典范〞配搭不上。可将“的精神〞删去,或者将“典范删去。
例(13)由于工人甩开膀子大干,这个厂今年的消费任务已经提早实现了。 将“实现〞改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