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教材 简析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备课教师: 买铅笔 课 型 新授课 《买铅笔》是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是学生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以及20以内不退位减法,初步感知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是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教材设计了一个小兔到兔妈妈文具店买铅笔的情景,图中已出示“有15支铅笔”“我买9支铅笔”这两个信息,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然后引出问题:“还剩几支铅笔?”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算式,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接着引出“做一做”“说一说”,让学生利用计数器拨一拨,进一步体会“借1当十”的道理;最后安排了“算一算”的两道题,这个问题主要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三个问题层层递进,体现了逐步抽象的数学思维过程。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运用探索出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算式,并能利用这些算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领悟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的算理。 课 堂 活 动 设计意图 补充内容 根据一年级儿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童的心理特同学们,你们买到新铅笔了吗?是自己买的请举手,你们都点,创设简单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老师相信你们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比去年好。的谈话情境,既激发学生的小动物们也和你们一样到商店去买铅笔了,你们想知道谁去买铅学习兴趣,又使学生自然过笔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瞧一瞧。 渡到下一学习二、互动探究,学习新知 环节。 1.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 ⑴出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思考: ①谁开的文具店? 以故事表演的 ②店里有谁? 形式描述主题图的内容,使③谁到商店买铅笔?袋鼠会用什么问题来考小兔? 例题呈现的内⑵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对图画的理解。 容变得主动,⑶请四个同学表演情境图的内容,教师口述(兔妈妈开了一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真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也在文具店里,这时来了一只小兔,它实性。 对兔妈妈说:“我买9支铅笔”,兔妈妈把铅笔都拿出来了:一 捆(10支)和散的5支,这时袋鼠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有15 支铅笔,买出9支,还剩几支?) 经学生创设一2.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个自主探索的1
教学过程 空间,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学生运用已有减法知识列出算式:15―9= 说一说,进一步感知十几减3.动手操作,探究算法。 9的口算方⑴引导学生用小棒代替铅笔,在桌上摆一摆,算一算。 法,并在观察、操作、比较、⑵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摆的?怎样算的? 合作交流中,⑶指名汇报,并到台上边演示边说(课前准备好的铅笔演示) 领悟到算法的⑷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小结摆法与算法,并相机板书: 多样化,完成从感悟到理性方法1:一支一支地减,还剩…… 认识的升华,有利于突破重方法2:把9分成5和4 点,化解难点。 15―5=10 10―4=6 方法3:把15分成10和5 10―9=1 1+5=6 方法4:9再上6就是15了, 通过动手摆一摆或拨一拨、 9+6=15 15―9=6 圈一圈、算一⑸归纳小结,提出疑问。 算,由学生先大家真棒!能帮小兔想出这么多的办法解决问题,让小兔顺完成,再和同伴交流,利地买到铅笔,除了这些方法外(指着板书),还有别的方法吗? 加深对计算方⑹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2页的“做一做”“说一说”。交流:法的理解。 你是怎样拨珠的?是怎样算的? 通过评价加深学生对知识的4.算一算。 理解,建立学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教科书第2页的“算一算”,好数学的自信心。 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结果和想法。 谈话:请同学们继续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课本的“练一练” 的题目吧。 三、应用方法,提升能力 袋鼠提出的问题,该怎样列式? ㈠完成“练一练”的1~3题。 1.第1题 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再计算,并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第2题 学生完成,指名说算法和得数。 2
3.第3题 通过计算,让学生体会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㈡补充题:摘苹果 (出示课前画在小黑板的苹果树图,树上挂着写有“9”字的苹果) 要求:自己想出并写出退位减法的算式,只要算式的得数是9,苹果就是你的了。 四、回顾反思,总结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谁愿意上台说说自己掌握了十几减9的哪种方法,还有不明的吗? 五、作业 必做题:课本第3页的第4题、第5题,第4题要求:算得又对又快,并选两道与同伴说说你是怎样怎的。第5题要求:①说图意,②列算式,③说说自己是怎样算出得数的。 选做题:小兔拨了15个萝卜,吃了一些后还剩下6个,小兔吃了几个萝卜? 教学反思
3
课题 第一单元第2课时 备课教师: 捉迷藏 课 型 新授课 本节课是退位减法的第二课时,教材借助学生熟悉的“捉迷藏”的情境,帮助学生教材 学习十几减8的计算,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用不同的方式来呈现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简析 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学信息,再通过三个问题,从具体到抽象一步步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教学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目标 3.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 重点 理解十几减8的退位运算计算方法。 教学 难点 掌握十几减8的算理。 课 堂 活 动 一、以旧引新,导出新课 1.口算(以开火车形式进行) 8+6= 8+9= 8+4= 8+3= 8+( )=11 8+( )=16 8+( )=14 8+( )=15 2.设疑:刚才的题目都是“8+几”的计算,同学们掌握得很 好,那么“十几减8”的算式你还能很快地算出来吗?今天我们就教一起来学习“十几减8” 学3.板书课题:十几减8 过程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情境图: ⑴谈话: 大课间小朋友在一起做捉迷藏游戏,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⑵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找一找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①从小朋友的对话中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人在捉迷藏吗?(13 人) ②你看到了多少个人?(8人) ③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4
设计意图 补充内容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迁移条件和情境,引出新知,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强烈愿望,为探索新知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⑵师:同学们观察得真好,发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还自己 提出了数学问题,真棒! 板书: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⑶指名列出算式:13-8=□ 2.探索算法(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运用小棒 ⑴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想一想、看一看,13-8有几种算让学生亲自动 法?看看哪个小组的算法又多又好,师巡回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手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可 ⑵展示算法: 以促进学生主 动思维,积极参 方法1:从13根小棒里拿走8根,还剩5根。 与教学活动,从教 13-8=5 而加深对算理学过方法2:把13分成10和3,先用10-8=2,再用剩下的2的理解。 程 与3相加:2+3=5,小棒演示: -3=10,10-5=5,小棒演示: 方法4:想:8+( )=13 13-8=5 3.小结:以上这些算法,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如果有 小棒,可用减去几就拿走几,然后看剩下几,就得几,如果没小 棒,也可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来计算。 4.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完成“算一算” 5.指导学生完成“看一看,说一说” 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再完成。 三、应用方法,提升能力 1.“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动手操作,再指名说算理。 2.“练一练“第2题 抢答练习使学先让学生完成,再说思考过程。 生能发现规律,培养学生归纳3.“练一练“第3题 概括能力和探①引导学生说出题意 索能力。 ②列出算式 ③集体订正 4.出示计算卡片,学生抢答: 方法3:从13里面减去3,剩下10,再从10里面减去5。13 5
13-9= 14-9= 15-9= 14-8= 15-8= 16-8= 17-8= 17-9= 11-9= 12-8= 四、回顾反思,总结评价 1.今天我们学了什么?计算十几减8时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同桌交流。 五、作业 1.必做题 ①.画一画,填一填 15-8=□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②.计算 13-9= 14-8= 15-8= 16-8= 2.选做题:填空 12-□=8 14-□=8 15-□=8 16-□=8 教学反思
6
课题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备课教师: 快乐的小鸭子 课 型 新授课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后,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教材 简析 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进一步渗透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为今后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过程 1.使学生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正确计算十几减7。 2.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性。 使学生掌握“十几减7”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十几减7的计算。 理解十几减7的算理。 课 堂 活 动 设计意图 补充内容 创设生动的情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春游好吗?你们看,小草发境,使数学问题在富有趣味芽了,清清的河水静静的流着,一群可爱的小鸭子在河边的草地的快乐的小鸭上玩耍,有些小鸭子在河里快乐的游来游去,他们玩的可开心啦。 子中自然提出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来,有效地激1.出示第6页“快乐的小鸭子”的主题图。(板书课题)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⑴引导学生观察,看图说图意。 ⑵12只小鸭中,有7只在河里游泳了,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问题:草地上还有多少只? 2.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列式,怎样计算:12-7= 3.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图中的小鸭子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让学生思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考,借助手中交流。(教师巡视,观看并指导学生摆小棒) 的学具,摆一 摆、想一想,4.全班交流。 然后在小组内第一种摆法:先把12根分成10根和2根,再从10根里拿走讨论交流所用7根,把剩下的2根加上原来的3根,就得到还剩5根。 的方法。这样,12-7=5 (板书) 学生即有 10 2 思考的机会,12可以分成10和2 10―7=3 3+2=5 又有和同伴交第二种摆法:7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2根里拿走2根,再流合作学习的机会,最后在从10根里拿走5根,最后只剩下5根了。 全班交流汇 报。在汇报交12-7=5 (板书) 流中鼓励学生 2 5 发表自己的想7=2+5 12―2=10 10-5=5 法。 质疑:为什么要把7分成2和5呢?(因为12的个位是2, 7
所以7的分成里就要有2,比较容易计算。) 第三种方法:7+□=12 12-7=5 板书:7加( )得12,7加5得12,所以12-7=5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哪种算法呢?(学生自由发言) 5.算一算,摆一摆。(选你喜欢的方法做) 11―6= 14―6= 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三、应用方法,提升能力。 教1.练一练第1题,用小棒摆一摆,再算一算。 学14―7= 12―6= 过程 指名说算理 2.练一练第4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15―6= 13―7= 16―7= 15―7= 12―7= 11―6= 14―6= 13―6= 3.完成第2题。指名板演 4.第3题。 ①说图意 ②列式计算 5.游戏:小熊射门(练一练第五题) 让学生看图说图意,计算得数。 四、回顾反思,总结评价。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2.师:今天,我们学习有关十几减7、6的知识,同学们学的很认真,表现的非常出色。 五、作业。 1.看图列式。 □+□=□ □-□=□ 2.我会做。 14―6= 15―7= 13―6= 11―7= 3.我最棒(选做) 13―□=7 11=7+□ 14―□=7 8
以计算练习为主,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计算方法,能掌握计算方法,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第 一 单元第 4 课时 备课教师: 课题 开会啦 (比较意义下的减法) 课 型 新授课 本课的重点是拓展减法的意义——比多少。教科书创设学生开会的情境中,涉及参加会议的人数(11)与会场椅子的把数(7)之间比多少的问题。教科书的第一个问题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比较11和7的大小。学生已有的经验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教材 甚至他们也知道椅子缺4把,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算出这个答案,或者不理解问什么简析 可以用减法来计算。所以,拓展减法蕴含比多少的意义,是本课的教学任务。比多少的本质是基于“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教科书中的第二个问题的具体情境可以画图表征,画图表征是“去情境化”的一种手段。借助图形可以提出所蕴含的数学问题,进而在探索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减法“比多少”的意义。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过程 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2.巩固十几减7、减6的退位减法。 巩固“十几减7、减6”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熟练进行“十几减7、6”的计算,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课 堂 活 动 设计意图 补充内容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创设班干师:一年级(1)班要举行班委会,班长正在召集大家开会部开会的呢,快来看看吧!(出示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找到什么数学信息?(学生说,教师板书) 板书:有11名学生 有7把椅子 师: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思考,相互说一说) 学生:每人坐1把椅子,够吗?还缺几把椅子? 师:你会列试解决上面的问题吗? 二、主动探究 学习新知 师:学生有11名,椅子有7把,还缺几把椅子?可以怎样想?把这个问题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说说你的想法。 情境,能非常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气氛。 让学生动 师:我们用“ ”表示学生,用“ ”表示椅子。画一画手画一画、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出差多少了,试一试。(小组合作画一画) 小组交流小组汇报 等方式进板书: 行学习,符 合学生的 年龄特征, 在活动过 中把抽象师:现在你能看出缺多少了吗?(还缺4把椅子。) 的知识具师:一个对一个 ,多出来的部分就是缺少的。应该怎样列体形象化,式呢? 易于理解9
引导学生列式。11-7= 和接受,也第 5 课时 备课教师: 一 单元第师: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算的? 有利于学 学生反馈交流。 生参与新 小结:把11看成总数,拿走和7相同的一部分,剩下的就知的构建。 是椅子缺少的部分。还缺多少,就是求这两个数相差几,只需 要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就可以了。 三、应用方法 提升能力 1.小兔子过生日,他准备了13个胡萝卜招待小伙伴,来了 6个小伙伴,每个小伙伴发一个胡萝卜,还剩下几个? 练习的设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计注意了 2.开火车游戏。用卡片进行口算练习。 趣味性和 教学过程 12-6= 16-7= 15-8= 14-6= 16-9= 17-8= 13-7= 12-9= 11-6= 18-9= 12-3= 11-5= 3.课本第9页“练一练”第1、2题,学生做,做完后,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算法,最后进行集体订正。 4.课本第9页“练一练”第4题,学生试做,做完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 这一题主要是让学生进行想加算减的算法练习,让学生能熟练进行十几减几的计算。 四、回顾反思 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这节课我们在解决开会问题,学会了解决“差多少”的实际问题。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下课后,去找一找,用我们今天的方法去解决它。 五、作业 1.必做题:课本第9页第3题、第5题。 2.选做题:12个小朋友做游戏,佳佳前面有6个人,她后面有几个人? 教 学 反思
10
层次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感受中学习数学,避免了学生学生数学计算容易产生的枯燥无味的感觉,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课题 跳伞表演 课 型 新授课 本教材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比多比少的问题),实际上,这类问题都可教材 简析 以运用加减法来解决。因此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可以用加减法解决此类问题,并列式计算。教学时,首先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图,让他们交流图中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再次理解为什么可以用加减法解决此类问题,并列式计算。 教学 目标 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教学 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 重点 教学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难点 课 堂 活 动 设计意图 补充内容 创设情境,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能非常好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蜗牛在美丽的森林里举行了一场精地吸引学 生的注意彩的跳伞表演。大家想看吗?那么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去欣赏小蜗 力,为学生 牛的精彩跳伞表演吧。 的课堂学 习创设了板书:“跳伞表演” 良好的气 氛。 二、主动探究 学习新知 教 1.观察主题图 学 过 (1)学生仔细观察图,提取数学信息。 程 (2)学生汇报:有14个红色的降落伞,有6个黄色的降落 伞,有7个蓝色降落伞)。板书的降落伞数目。 2.提出问题 让学生通(1)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过摆一摆(2)学生汇报问题 或画一画 的过程,感生1:红色降落伞和蓝色降落伞一共有多少个? 受了一一生2: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几个? 对应的数 学思维,理生3:……。 解了用减3.解决问题 法解决求 两数相差 问题1:“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几个?” 多少的实(1)动手操作:学生用学具代替降落伞摆一摆或画一画, 际问题的 把两种小棒用一一对应方法对好,多出的部分就是红色降落伞比方法。 黄色降落伞多的个数。
11
○○○○○○ (2)列式计算 ( )-( )=( ) 4.说一说:14-6=8 让学生说出14、6、8各数所表示的意思。 小结方法: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5.反馈书本:把书本的第10页的信息填写完整。 三、应用方法,提升能力 1.解决问题2:“蓝色降落伞比红色降落伞少几个? 先引导学生明白这题与上一题实质是一样的,再让学生用学 过的方法进行比较,列式计算。 小结方法: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也要用减法计算。 2.完成“比一比,算一算” 板书: ○○○○○○○○○○○○○○ 3完成书本11页“练一练”第1题。 四、回顾反思,总结评价 同学们,通过 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五、作业 完成书本“练一练”第2题。 教学反思
第 一 单元第 6 课时 备课教师:
12
课题 美丽的田园 课 型 综合练习课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后的一节综合练习课,创设主题图“美丽的教材 简析 田园 ”这一情景,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信息,主要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上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教学 目标 2.引导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问题的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 熟练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教学 能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正确地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能正确地列式计算。 难点 课 堂 活 动 设计意图 补充内容 通过复习,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进一步熟出示挂图:同学们,这是农村美丽的田园风光,看!美丽的练20以内 田园里有什么!看到这美丽的环境,你想说什么? 加减法计 算方法。 学生自由发言。 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情境图为1.引导找出数学信息。 教学生提供 师:从图上,你们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大量的数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找出数学信息,并把书中的( 方学信息,过通程 格 )填好。 过引导观 察,让学生2.引导提出数学问题。 自己找出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数学信息, 点拔:可以从刚才填好的数学信息中,找出合适的数字,提提出问题, 出数学问题。 解决问题, 把学习的3.小组交流 主动权交 4.小组汇报: 给学生,真 正做到学生1:空中的鸟比树上的鸟多几只? 习的主人。 生2:树上的鸟比空中的鸟少几只? 生3:岸上的鹅和河里的鹅一共有几只? 生4:河里的鹅比岸上的鹅多几只? 生5:白羊和黑羊一共有几只? 生6:黑羊比白羊少几只?
13
5.解决问题:树上的鸟比空中的鸟少几只? (1)问: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你能找到这 些信息吗? (2)学生完成 (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算的? 小结: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用减法计算。 6.想一想:淘气列式解答的是什么问题? 8+6= (1)小组交流: 8、6各表示什么数学信息,再想想他解决教学的是什么问题 过(2)汇报交流 程 7.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培养学生进行多向思维的训练,层层引导,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思维空间。 同桌互相交流,只要是合适的都给与肯定。 三、应用方法,提升能力 1.“练一练”第1题。 对所学知(1)填好(1)、(2)小题。 识进行有(2)同桌交流第(3)小题。全班订正。 针对性的训练和变根据以上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式训练,以2. “练一练”第2题。 提高学生先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解题的灵四、回顾反思,总结评价。 活性。 今天这节课,通过这福“美丽的田园”图,你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感受?说一说。 教学反思
第 一 单元第 7 课时 备课教师:
14
课题 练习一 课 型 练习课 练习一主要由口算题、找规律、连线、解决问题、比多少等典型习题组成。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的算理并培养学生思考、合作交教材 简析 流的意识,提倡让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理解和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多样化造成的差异,并为学生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一、基本练习 1.熟练地进行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应用已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课 堂 活 动 设计意图 补充内容 教学过程 要求用1.第2题 圈子实物图的方式(1)学生完成 进行退位(2)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减的计算,帮助学生2.第3题, 理解计算(1)完成 的道理。 (2)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算式,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发现:前两组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相同,后面的数一个比 一个多1,结果就一个比一个少1。 本题是对二、难点精讲 比较意义下的减法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 的巩固,可(1)学生完成 让学生列式计(2)让学生说清楚圈图时是怎么想的? 算。 (3)让学生懂得圈法和算法是一致的。 (4)小结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明三、综合练习 确图意,找出数量关1.第4题:谁钓得多? 系。 小猫钓鱼,算一算,看看哪只小猫犯错钓到的鱼多,连一连。 学生计算并连线。 15
(1)数一数,有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 知识巩固和迁移是(2)学生列式计算。 为提高学(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应用解小结:求还缺几张桌子?实际上是比较椅子和桌子的数量,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用减法计算。 3.第6题:写算式。 (1)根据5、9、14能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做后面两组题。 2.第5题:1把椅子配一张桌子,还缺几张桌子? (3)集体反馈,反馈时,教师引导学生说说算式的特点。 四、拓展练习 1.第7题 (1)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图中的动物,正确数出图中每种小动物的只数,再列式解答问题。 2.第8题 (1)读懂数学信息,根据这三个信息你能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吗? (2)小组交流 (3)展示学生问题 学生既可以提“一共踢了多少个”也可以提“谁比谁踢得多?多多少?谁比谁踢得少?少多少?”的问题。 3.第9题看谁说得多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不要求每个学生把所有的算式都写出来。可以让学生先解题,再组内交流,并讨论怎样才能把算式都写出来,反培养学生装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 反思
16
第 一 单元第 8 课时 备课教师: 课题 做个减法表 课 型 复习整理 教材 简析
本单元是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成一个减法表,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这是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一个系统复习和整理。
1.理解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计算。
2.在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成减法表。 观察减法表,找出规律记忆口诀。 一、创设情境。
复习口算,
为进一步 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你学会这些算式了吗? 的整理做 好铺垫。
1.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口算,再贴在黑板上。
11-9= 11-5= 12-9= 11-6= 13-7=
12-4= 13-6= 13-5= 13-4= 15-6=
观察凌乱 14-8= 14-7= 14-6= 15-9= 12-3= 的口算卡 片,让学生
15-8= 17-8= 14-5= 16-7= 15-9=
产生整理教2.想一想,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都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减法表的学想法。
这么多的算式,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把它们整理好,使大家便
过 程 于记忆和理解呢?今节课我们就来做个减法表。 让学生以
板书课题:做个减法表
小组为单 3、四人小组(分类整理) 位,合作交 流共同整
二、小组合作,主动探究。
理出减法 明确整理方法: 表,培养学 生的合作
1.想一想,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意识和多 2.再像书中小朋友那样找一找,排一排。 样思维能 力。
3.现在请你们整理,你打算怎样整理?
整理口算卡片,(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
基本整理好之后,请小组派代表说一说是怎样整理的?
再请学生把黑板上卡片排一排,介绍整理方法。
学生展示不同的整理方法。
17
4.试着整理减法表,教师指导。 出示减法表格。指导把表格填完整。 三、找规律,记忆口诀。
1.观察口诀表,说说你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观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老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表格。
(1)第一排最左边是“11-9”,然后向右依次递减到“11-2”,减数在递减,结果在递增,分别是“9、8、7、6、5、4、3、2”和“2、3、4、5、6、7、8、9”,竖列中的规律与此一样。
(2)最左边第一个是“11-9”,横着背“11-9、11-8、11-7、11-6、11-5、11-4、11-3、11-2”,结果分别是“2、3、4、5、6、7、8、9”,第一竖列全部都是减“9”,只是被减数依次递增,那么第二排第一个就是“12-9”,横着背“12-9、12-8、12-7、12-6、12-5、12-4、12-3”,结果分别是“3、4、5、6、7、8、9”。只要你用心来发现规律,这个表你很快就会背了。“简单吗?” (3)另外再引导学生自己找规律用自己喜欢的规律来记忆这个表格。
四、综合训练。
1.老师指算式,学生说得数。 2.请学生指算式老师说得数。 3.同桌轮流指算式,说得数。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整理,进一步巩固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六、作业。熟读减法口诀表。
教 学 反 思
18
老师引导学生共同发现规律,总结出记忆的方法。
运用轮流指算式说得数的方法,进一步熟练20以内的减法的计算,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quwan.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