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活中挖掘适合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的各类材料幼儿园绘画
教育经验
如何在生活中挖掘适合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的各类材料幼儿园绘画教育经验
往往会使幼儿学得乏味,无法使其对美术活动保持长久的兴趣。教师应该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应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充分挖掘幼儿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开展美术活动,从而促进幼儿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发展。首先,我们可以为幼儿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有:
纸、笔、油画棒、颜料等;纸工、泥工工具有:
剪刀、浆糊、橡皮泥、牙签、抹布等;还可投放一些辅助工具如:
棉签、石头、各种纸、布;废旧材料如:
塑料管、蛋壳、水果网、木条、泡沫板等,用于自创作品。当幼儿在操作时,他们运用各种感官探索材料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方法使用,从而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其次,我们应该注重幼儿的生活经验,挖掘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生活的活动更吸引幼儿,更易于幼儿的表达和表现,在让幼儿感受生活的同时,借助各种的美术表现手段进行表达和表现,使他们把自身对美的体验和真实的情感倾注在艺术创作之中,更好的体验现实生活的美好。最后,我们应挖掘丰富多彩的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形式,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活动的形式直接影响着幼儿活动的兴趣,以往我们的美术活动更多的以学习活动的形式进行,我们应该不断拓展美术活动的形式与范畴,除了开展美术集体活动以外,还可以开展美术区角活动和亲子美术活动。通过这三种不同的形式,幼儿的创作的形式不断的在改变,创作的兴趣也日益的浓厚。如:
在 过新年 的主题活动中,让孩子直接在墙面上装扮新年树,做新年心愿卡,并布置我们的活动室。在 三八妇女节 的亲子活动中,请来妈妈们,并请宝宝给妈妈做一朵节日的鲜花送给妈妈。在集体活动中,也可以尝试改变以往幼儿一支笔,一张纸创作的方式,尽量让孩子们在生活化的环境中进行表达和表现。如在 春天 的主题活动中,可以把我们的孩子带到了教室外,在大自然中进行创作。 生活经验 是幼儿创作的源泉,让我们的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又回归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生活中 动 起来,感受生活、融入生活,获得美的体验,形成自然、真实的审美情趣。
(完)